学术投稿

大肠癌208例诊治分析

孔凡创;曹洁强;倪全法;费建国;邹欢

关键词:大肠癌, 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常见疾病, 特异性, 癌患者, 四位
摘要: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由于大肠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就208例大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HLA-B27抗原检测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症状是腰、骶及下肢关节疼痛;晚期患者脊柱僵硬呈板状,活动受限,本病致残率高.近年来,随着白细胞抗原(HLA)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具典型意义的当数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二者之间呈高度相关性.我院自2002年开展HLA-B27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小丽;杨玉琮;李旭;陈葳;尤元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8例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6.7%~14.9%,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随着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治疗失败后出现骨转移.目前采用的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象探测乳腺癌骨转移具有早期、准确、安全、简便等特点而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本文通过全身骨显象对浙江省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208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珍;孙晓江;刘林林;孙宝胜;吕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导管介入治疗对小儿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CHD)导管介入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42例CHD患儿导管介入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HGH).结果治疗前后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改善,而T3、T4、TSH、HGH无明显改变.结论导管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而不会影响患儿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佘志军;辜和平;周少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速率法测定及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近年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1ase.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的特异性标志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多项研究一致认为NSE是反映脑损伤灵敏且意义大的指标.但以往只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应用范围局限于科研等,本研究设计了酶联动力学测定法(速率法),可在各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现报告其实验设计条件及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谭兴文;董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后几次会见

    敬爱的邓家栋老师不幸病逝.6月1日我们两人,还有孙国贤同学怀着沉痛心情赴八宝山,含泪向老师遗体告别,我们难忘五十多年前在协和做学生时老师的风采,以及谆谆教导我们时许多片段.我们又一起回忆近三年和他的三次会面.

    作者:马贤恺;祝寿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检测的临床价值

    α1-酸性糖蛋白(α1 acid glycoprotein,AAG)为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AAG为人类血清中含糖量高、酸性强的糖蛋白,含糖约为45%,PI为2.7~3.5,分子量约为40000KD,正常人体内含量较低.AAG主要在肝脏产生,某些肿瘤组织也可产生[1];早期曾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后发现在某些肾病、胃病等患者体内也有所升高而降低研究指数.

    作者:杨勇;董长林;陈广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Graves病治疗中联合甲状腺素临床评价

    格雷夫斯病(GD)系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因精神和环境因素而诱发.较之甲状腺手术或131I治疗方法,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D,其疗效及安全是临床所公认的.但停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治疗中为防止药物性甲减的发生,防止甲状腺肿大及GD眼病(GO)加重,常联合应用L-T4.回顾68例ATD联合应用L-T4组及单独应用L-T4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徐晨;张世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目前集中在核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中.在生物医学领域里,研究和应用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生物大分子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标记分析法,由于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自身可分析的特性较弱,要获得高灵敏度的检测,必须借助于外来标记物获得可分析的信号.常用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及荧光分析法等.其中发光标记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记物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

    作者:侯巍;单亚明;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GIF-1与免疫球蛋白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发病中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3年5~10月份期间住院的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RRTI)血清IGF-1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进行检测,并与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RTI组血清IGF-1、IgG、Ig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RRTI组IGF-1与IgG、IgA水平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和IGF-1缺乏和减少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汝河;黄宇戈;肖红;黄志敏;揭育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检测其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胎龄4~5月水囊引产胎儿肝脏,用1.073 g/ml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低密度细胞,MSC培养基纯化贴壁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成脂肪及成骨诱导鉴定多向分化潜能,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流式细胞术证明,胎肝MSC表达干细胞标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多向分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显示,具有活跃增殖的能力.结论胎儿肝脏中可成功的分离MSC,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基因工程的载体细胞提供新的、可行的来源.

    作者:王博蔚;李长东;苑春莉;韩丽英;李荷莲;孙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温血灌注与冷晶体灌注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温血灌注液和冷晶体灌注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温血组,给予37℃温血全钾和温血半钾灌注液;Ⅱ组,冷晶组,给予4℃常规的冷晶体灌注.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机转动前、停机后12 h、术后24 h抽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机转机时间和阻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温血组复跳情况优于冷晶组;温血组GOT、LDH、CK和CK-MB的升高低于冷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血全钾和半钾灌注方法明显优于冷晶体灌注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温血灌注方法是一种有效、实用的心肌保护法.

    作者:于力;田晶;张兴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贫血患者骨髓铁染色、血清铁及铁蛋白的观察

    铁是造血的必需物质,因此贫血患者中大多数伴有铁代谢的异常,但不同的贫血患者其铁代谢水平差异很大;为了了解不同贫血患者中铁代谢水平,本文对105例不同贫血患者的骨髓铁、血清铁(SI)及血清铁蛋白(SF)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陈永玲;邓明凤;袁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离体和在体关节软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bFGF对离体和在体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关节软骨细胞,采用肌法观察bFGF对离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创伤性关节软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bFGF对在体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结果经bFGF处理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增强,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峰值浓度为10 ng/ml.将此浓度应用于在体条件,发现实验组修复组织填充快,质量好,为透明软骨性修复.结论bFGF不仅促进离体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在体条件下依然能有效地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使关节软骨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作者:陈昕;赵雷;闫晓明;周余来;颜炜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肠癌208例诊治分析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由于大肠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就208例大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孔凡创;曹洁强;倪全法;费建国;邹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报告及分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独立的、临床较少见的疾病[1],国内从1977年以来共报道51例[2],我科50年来仅见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弓长丽;韩学军;侯晓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的不平衡,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冠心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视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变化及它们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吴素铭;杨晓琳;刘淑杰;苏磊;王韶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剪接变异及功能研究

    目的确认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剪接变异的存在,探讨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杂交及RNA酶保护分析确认人卵巢癌细胞内ERCC1基因调控区在RNA水平存在剪接变异.分别构建野生型及缺失ⅤⅢ外显子的ERCC1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43-3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CC1表达水平研究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该剪接变异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剪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表达水平,但CHO 43-3B细胞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该剪接变异显著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人卵巢癌细胞、组织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基因的绝对表达水平,但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李体远;Jing Jie yu;Eddie Reed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腺病毒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种植异种骨支架的体外观察

    目的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Ad-BMP-2)转染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种植BCB(去抗原牛松质骨)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2的表达,ALP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BCB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BMSC表达BMP-2,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Ad-BMP-2可高效转染BMSC,且促进细胞分化.转染后细胞在BCB上生长良好,BMP-2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作者:景元海;臧虎;符强;许文彬;朱庆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方法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表现,24 h动态心电,心脏B超等.结果老年组在性别、心绞痛临床表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瓣膜、心功能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①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女性患者比例增加.②心绞痛症状常为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③无症状心肌缺血多见.④常伴有心脏瓣膜钙化及关闭不全.⑤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抑制.

    作者:魏仲航;孙晓莉;石伟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关系的分析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前、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7例拉米夫定YMDD变异患者治疗前、变异后以及20例YMDD变异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HBeAg、前S1蛋白、ALT等指标的水平.结果YMDD变异组治疗后的HBV-DNA、ALT含量及前S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自身对照组,而HBeAg阳性率则无显著变化;YMDD变异组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与刚变异时比较HBV-DNA含量显著降低,而前S1蛋白、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变异后血清乙肝标志物HBV-DNA、前S1蛋白、ALT等水平变化显著;尽管发生了HBV聚合酶变异,这些病人在拉米夫定作用下仍显现持续HBV-DNA抑制.

    作者:余振东;吴波;戴佑善;刘为敏;彭雁忠;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