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学检查对前列腺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

刘淑文;张学英;张洪雁;娄若康;刘学霞;张海涛

关键词:细菌学检查, 前列腺术后, 尿路感染, 前列腺摘除术后, 诊断方法, 细菌感染, 术后患者, 采集方法, 治愈, 标本
摘要: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尿路感染是一种长期、反复、不易治愈的感染,我们对74例前列腺术后患者,用不同标本杯采集方法进行细菌学检查,探讨一种对前列腺术后尿路细菌感染的敏感、准确的诊断方法.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

    尿常规检验广泛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治疗效果或并发证的监测;滥用药物检测等.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是发挥尿常规检验功能作用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刘春英;朱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N和TN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为了研究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N)与肌腱蛋白(TN)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内膜上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及内异症异位内膜病理蜡块标本LN及TN表达水平.结果 L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ECM)中表达差异不显著;T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上皮及ECM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N的表达与内异症的发生无关,不能作为内异症的一种预测指标.T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细胞外基质中表达差异显著,对内异症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于晓伟;岳瑛;宣兆艳;卢英强;车绍捷;杨玉兰;李林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25-(OH)2维生素D3放射受体检测技术与化学发光受体检测技术的比较及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作为抗体调节骨质代谢中心环节的DHCC,对激素分泌具有较大影响,还具有促进细胞分化,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分泌,调节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而DHCC检测又是进行上述各项研究及诊断多种代谢性骨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徐宝顺;舒立涛;郭薇;张培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选择(附308例分析)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生育年龄妇女的较常见病,生育期妇女发病率达10%.但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拟通过我院收治病人的分析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以期获得较好的诊断方法.现就308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文陶非;彭燕;谷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各种年龄均可以发病,在我国占白血病中的20%,仅次于急粒和急淋而位居第三.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一般病程可分为三期,慢性期(稳定期),加速期(增殖期)和急变期,慢粒的确诊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诊断,一般可分为血象和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细胞化学染色,急变期的免疫分型检测及细胞遗传学Ph染色体的检测等.现就慢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在慢粒的诊断,治疗评价,病程判断及预后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威;何成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耳垂血涂片上血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诊断意义

    通过对临床血液常见规标本的实际检测中发现,用血球自动分析计数仪检测血象指标时,80%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准确性、重复重复性均较好.

    作者:王慧;周行;贺海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癌基因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癌基因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大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癌基因C-my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肠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结论癌基因C-myc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但表达程度与癌症病理分级不相关.

    作者:姜涛;田晓丰;张广;任辉;张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NV DNA的研究与探讨

    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临床上仍有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不明.因此,不少学者推测除现有的甲~庚型肝炎病毒外还存在新型肝炎病毒,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类肝炎的致病因子[1-5].

    作者:张翠萍;孙庆国;高俊芬;彭慧颉;王佳楠;桑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鼠仔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取周龄大鼠骨髓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DMEM(含20%胎牛血清)培养、传代,碱性磷酸酶和苏丹Ⅳ染色,流式细胞仪测MSCs表面标志CD44和CD45.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苏丹Ⅳ染色阴性,CD44、CD45表达甚微.结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未分化的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细胞,可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杨柏梁;刘雅娟;郭丽;凌翎;将鸿阳;刘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3例

    1临床资料例一:患者,女性,8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七年余,伴活动后气促一月入院.查体:BP150/85mmHg,心界左下扩大,HR 70次/分,心音有力;双肺听诊(-);腹部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胫前凹陷性水肿.

    作者:姜雪;蔡则骥;张象贤;鲍晓荣;高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OS-732人成骨肉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许多报道证实,抗癌药物可诱导敏感细胞凋亡[1].这为肿瘤包括骨肉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2].迄今为止,有关化学激发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报道,主要局限在上皮系统及激素依赖性肿瘤方面[3],而对骨肉瘤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诱导凋亡对靶细胞具有选择性,因此,首要的问题是阐明化疗药物能否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张文武;袁玮;刘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血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度预测

    目的分析绝经后正常和骨质疏松妇女骨代谢相关激素血清水平的改变,探讨和骨质疏松关系密切的激素,预测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度和早期诊断.方法57名绝经3年以上的妇女,测量腰椎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隔夜空腹取血测定血清LH,LH,E2,DHEA,DH]EA-S,SHBG,CT,PTH,25(OH)2D3,分析其血清水平的改变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上没有差异(57.8±4.67&58.1±5.23).绝经后妇女血清E1,DHEA,DHEA-S的水平和年龄负相关.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相比,LH,SHBG显著增高(P<0.05),DHEA,DHEAS,CT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变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测该变化可以有效的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其危险度.

    作者:刘光耀;高忠礼;刘玉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单片段检测与总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对国产HCV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检测试剂与进口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来了解丙肝病毒抗体单片段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国产基因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区(C、NS3、NS4、NS5)特异性抗原分别包被酶标板,以间接EIA法检测75例丙肝患者血清中不同区特异性抗体,并以Abbott公司第三代抗-HCV试剂进行总抗体检测,同时做HCV-RNA检测.结果75例血清中HCV不同区抗原片段NS3、HCV-C、NS4、NS5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3.3%(70/75)、92.0%(69/75)、70.7%(53/75)、64.0%(48/75),含两个片段以上的抗体检出率为94.7%(71/75);抗-HCV总抗体的检出率为98.7%(74/75);HCV-RNA检出率为77.4%(58/75).结论HCV不同区抗原片段的抗体检出率有差别,NS3、HCV-C检出率较高,其次为NS4、NS5.两种试剂有较好的相关性,HCV抗体单片段试剂可作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补充试剂,单独片段抗体阳性具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NS3、NS4抗体水平可预测IFN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雪娟;王晓宇;黄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体会

    目的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1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4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为治疗组;其它12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年、2年及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1.9%)比对照组(28.7%)低(P<0.05),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作者:张玉华;王伟刚;周洪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显像与钼靶检查对小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超声显像和钼靶检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见于国内外许多文章,一般认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对于小乳腺癌的诊断尤其是二者的对比分析至今尚少有报道.本文选取了我院2000~2003年经超声和钼靶检查的小乳腺癌的患者,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意义.

    作者:徐贵颖;蔡勇;王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建立酶切图谱法从日本历年本土基因型麻疹病毒株中鉴别中国输入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建立一种酶切图谱法从日本历年本土C1、D3、D5基因型麻疹病毒中鉴别中国输入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即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T-PCR-RFLP).方法对C1、D3、D5及H1基因型麻疹病毒H基因全长的序列进行分析,寻找能够从日本本土株中鉴别出输入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建立RT-PCR-RFLP方法.同时,我们又应用多株已经过序列分析确定为C1、D3、D5、H1基因型的麻疹病毒用该RT-PCR-RFLP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应用该RT-PCR--RFLP方法所得结果与序列分析方法结果一致.结论该RT-PCR-RFLP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又实用的从日本本土株中筛查H1基因型输入株的方法.

    作者:周剑惠;常新;陈超;许强;刘影;李大强;张书娟;中山哲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钾通道开放剂对哮喘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

    采用膜片钳技术探讨哮喘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s)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Ⅸ)特性的变化和钾通道开放剂对哮喘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IK的作用.

    作者:尹金植;王秀丽;马忠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肺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博莱霉素所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不同时期肺组织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IL1,IL-8,TGF-β)的动态变化.结果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组织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1在1 d内mRNA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8倍(t=13.16,P<0.01)持续升高,2周后有所下降;IL-8在1 d内高于对照组1.6倍(t=10.67,P<0.01)持续性升高无明显下降趋势;TGF在1~3 d增高是对照组的1.9倍,但1~2周中有下降的趋势,3~4周再次表现为高表达,并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这些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可能作为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的启动因素和肺间质炎症反应的直接参与者.

    作者:张捷;李晓霞;张云霞;申万永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25(OH)2D3对体外人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1,25(OH)2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的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1,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率;测细胞浆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并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液试剂盒及苏丹Ⅲ分别对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结果1,25(OH)2D3干预8天后,实验组的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经1,25(OH)2D3干预12天,胞浆ALP含量高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苏丹Ⅲ+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LP+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增加,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25(OH)2D3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有轻度抑制作用,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同时上述结果也反映了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间存在的反变关系,从而进一步表明二者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的可能性.

    作者:程力;袁风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中严重的是宫颈癌,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HPV的亚型,现在发现已超过100种,其中感染生殖道的HPV亚型有近30种,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2,3] .

    作者:蔡兰;刘颖;瞿文珍;谢军花;邹先进;王梅;姚爱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