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丛云凤;冯丽华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CTA检查结果,其中20例同时行DS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00例患者CTA所见除1例假阳性动脉瘤和漏诊1例外,与DSA及手术结果完全吻合.CTA可显示动脉瘤的三维解剖结构,为诊断和治疗提高依据.结论 CTA可以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完全可依据CTA制订手术方案.
作者:刘德华;刘海生;杜超;劭章海;郭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TLMV是一种新型与输血性肝炎相关的人类DNA病毒.由日本学者Shunji Mishiro等在2000年初首次发现,目前来自全自世界如日本、法国和巴西的TLMV感染已被证实[1].国内有关TLMV的研究刚刚起步.
作者:刘媛媛;牛俊奇;于永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EV)成像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胃、结肠的内腔表面的立体图像,产生类似纤维内窥镜所见的图像.目前此技术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仍然是研究热点.
作者:赵素岗;张丽蓉;孙海峰;刘海洋;毛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在分析以往无血切肝术式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种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装置,探讨一种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的全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实验将12条成年健康家犬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Henaney在1966年首创的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法做为标准对照组,B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法,在阻断肝血流中及开放肝血流后不同时间监测全身MAP、MPAP、CVP、CO的变化.结果在阻断肝血流前、阻断即刻、20min及开放肝血流后5 min、30 min、60 min A组MAP、MPAP、CVP、CO与B组相比存在显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对无血切肝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杨立群;马光;左国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于2002年2月从1例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无丙二酸枸橼酸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岩峰;荣幸;张景艳;王永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reutzfeldt-Jakob,CJD)患者进行脑脊液中14-3-3蛋白检测,以便为CJD提供一个支持临床诊断的有力依据.
作者:崔俐;吕晓民;吕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85年9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脐尿管腺癌7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全国;李建立;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866年孟得尔发现遣传规律,1870年米舍尔从化学分子量测定,与核内存在氮氢氧元素的比例物质(符合脱氧核糖核酸)有关,1909年初步确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结构,1953年明确与蛋白质和遗传的关系.从1953年至今已50年.
作者:康熙雄;王雅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在卵巢良、恶性上皮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ISLT 法)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技术检测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其中囊腺癌26例,交界性囊腺瘤21例,囊腺瘤15例,囊腺癌癌旁组织26例.结果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癌,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92.3%,42.8%,0.囊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有无腹水、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卵巢囊腺癌AgNORs总面积为0.9269±0.2039 μm2,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1),并端粒酶活性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s=0.910,P<0.01).交界性囊腺瘤组9例端粒酶阳性的AgNORs总面积为0.7483±0.0363 μm2,12例端粒性酶阴性的AgNORs总面积为0.5870±0.1381μm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LSLT法和AgNORs在卵巢囊腺癌的确诊和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修淮;冯德云;姚岐;何小乔;朱广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87岁,因乏力、消瘦1年半,加重伴右上腹不适2个月,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增多入院.
作者:高晓杰;卢振霞;孙步彤;孙延霞;陈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初探KAI1/CD8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4例肝血管瘤正常组织中KAI1/CD82mRNA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并对肝癌细胞株用Bel-7402和SMMC-7721在肿瘤促进剂佛波醇肉桂酸乙酸酯(PMA)和去甲基化试剂5-氮脱氧胞苷作用下KAI1/CD82表达水平及可能涉及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肝癌癌组织中KAI1/CD82mRNA表达水平(0.70±0.13)较癌旁组织(1.47±0.18)和肝血管瘤的正常肝组织中KAI1/CD82mRNA表达水平(1.53±0.03)呈显著降低(P<0.05),后两者之间则不存在明显差异.去甲基化试剂5-氮脱氧胞苷使Bel-7402中KAI1/CD82mRNA表达有一定增高,但对SMMC-7721中KAI1/CD82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PMA对Bel-7402和SMMC-7721中KAI1/CD82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KAI1/CD82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癌细胞转移的一个标志,这种表达降低可能涉及到基因甲基化等多种复杂调控的机制.
作者:张捷;陈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临床多为条件致病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各种侵袭性操作,创伤检查和治疗手段,增加了该菌的感染机会,由此导致的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多.下面分析该菌的简易鉴定及药敏情况.
作者:王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毛细管电泳技术和分子信标技术结合进行基因检测,建立一种简便、敏感、特异和快速自动化的基因检测的新方法学.方法提取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NA, PCR扩增p16基因外显于2,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SSCP分析, PCR扩增产物与自行设计探针杂交后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有p16外显子2 PCR扩增产物的癌组织与分子信标探针液相杂交后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可见检测峰.结论毛细管电泳技术和分子信标技术结合检测基因产物是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可作为一种基因产物检测的实用手段.
作者:姜晓峰;王雅杰;张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已知,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增高有关[1,2],如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跟痛症等.关于骨内压产生的机理,许多报道己表明,骨内静脉瘀滞是引起骨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骨内微循环瘀滞是骨内高压症的病理本质[3,4].尽管静脉回流障碍是导致骨内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已被普遍接受,但骨内血管,特别是骨内动脉的活动特性在骨内高压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了.因此,观察骨内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阐明骨内血管活动在骨内高压发生中的作用,对揭示骨内高压的病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韩桂全;张德光;刘亚;金成文;孙志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关系.方法测定ACS患者4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2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以及20例非冠心病对照者血清CR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冠脉综合症各组CRP水平无显著性增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包括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CRP浓度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与血清CRP水平关系不甚密切.CRP浓度可能不适合作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长斌;张蕾;石琳琳;刘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尿中有形成份分析对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成;朱网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并与雅培试剂、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比较.方法用点样仪将PCR扩增的HBC DNA探针点到特殊处理过的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对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及肝活检组织,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雅培试剂检测HBV DNA、HBcAg、HBsAg、HBeAg.结果 15例HBsAg、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均阳性.15例肝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阳性15例,原位分子杂交阳性14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4例.结论肝炎基因诊断可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的HBV DNA.
作者:赵伟;刘伟;张林;周镇先;刘瓣钰;刘全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期间96例门奇断流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17例(17.71%),均发生在20天内,早发生于术后第7天.结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不仔细、脾切除、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止血药过多等原因有关.
作者:张丹;张学文;赵吉生;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中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3 99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按照NCCLS2000版对结果进行判定和统计.结果受检的3 99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980株,占24.6%,铜绿假单胞菌774株,占19.4%,肺炎克雷伯菌408株,占10.2%;呼吸道分离1 549株,占38.8%,泌尿道分离1 114株,占27.9%,血培养为271株,占6.8%;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7.6%,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1%和阿米卡星14%,头孢他啶16.2%,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0.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21.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为11.7%,对环丙沙星为13%.结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仍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并且有较高的耐药性,在医院感染中也仍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年华;褚云卓;丁丽萍;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如果能够及时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对于早期治疗、控制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44例尿常规检查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蛋白定量分析,以探讨各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对早期发现肾脏损伤的价值.
作者:赵敏;陈昕;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