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对比探讨

赵小芳

关键词:卵巢囊肿, 开腹手术, 腹腔镜, 临床
摘要:目的 研究对卵巢囊肿进行治疗时,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所能够获得的临床疗效,从而找出更为高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腰硬外麻醉作为手术麻醉法,开腹组41例患者的治疗手段为开腹手术;腹腔镜组:于脐轮下缘作一手术切口,随后将腹腔镜(直径为12 mm)置入到该切口当中;于右下腹以及左下腹对应的麦氏点处,作手术切口,随后将套管针(直径为6 mm)置入到以上两个切口当中.结果 在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运用腹腔镜对囊肿患者进行治疗,则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够加快康复.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以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手术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其中解剖钢板内固定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医疗费用低廉,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邓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患者7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男性患者47例,占总体的65.3%;女性患者25例,占总体的34.7%.男性患者概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中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对患者进行预防,降低患者不良发生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束海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GKS双叶式机械心脏瓣膜临床应用总结

    目的 总结GKS双叶式机械心脏瓣膜临床应用经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313例患者植入GKS双叶式机械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5例,女188例;年龄13~72 (38.23.11.3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293例,心功能YNH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01例,Ⅲ级167例,Ⅳ级27例.手术植入GKS人工瓣膜382枚,其中二尖瓣255枚,主动脉瓣127枚.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4例,以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常见,各种并发症47例,以各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部并发症多见.晚期并发症以慢性充血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在瓣膜置换术中,GKS人工瓣安全、有效,更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度的术后抗凝治疗是提高近中期疗效的关键.

    作者:胡振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在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法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16例在采用常规止血基础上尽早应用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止血.结果 全部病例抢救成功,保留子宫,无晚期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结论 宫纱填塞止血法安全、有效,是基层产科便捷的救治方法.

    作者:陈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8例脑梗死者(脑梗死组),与同期60例行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形态及狭窄程度.结果 ①脑梗死组斑块枪出率80.9%显著高于对照组11.7%,x2=35.391,P=0.000<0.01;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62.0%显著高于对照组19.0%,x2=22.074,P=0.000<0.01.②硬化斑块以BIF、CCA、ICA好发.③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61.8%显著高于对照组6.7%,x2=28.905,P=0.000<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之一,不稳定性斑块与宫腔狭窄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赵剑婷;穆培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论如何提升妇产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由于妇产医院经常面对的都是孕产妇和新生儿定比较特殊的患者,所以护理部要把怎样持续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以及确保病人的人身安全作为整个护理部工作的主要方向.提升妇产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与护理质量管理,同时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病人的安全管理改变护理质控模式,将二级指控合理的落实到位.并认真做好妇产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生带教与继续教育工作,将服务理念落实到本职工作中,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昕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该院2009-2012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各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对象: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7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医院收治确诊的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1~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8.94%,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所有患者中口腔部位发病患者多,共23例,所占比例为48.95%;患者中上皮源性肿瘤43例,所占比例为91.50%;间叶源性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在上皮源肿瘤中发病率高的为鳞状细胞癌,共有35例,所占比例为74.46%.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口腔部位发病者多,鳞状细胞癌和上皮源性肿瘤分别作为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来源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作者:赵全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44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说明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加以间羟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和进行合理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44例重症肺炎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首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代谢紊乱、抗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辅助采用间羟胺、酚妥拉明;再就是,在两者同采用常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护理,进而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治疗有效率为83.3%,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患儿病情康复具有重大帮助.结论 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时,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之间羟胺和酚妥拉明予以复制治疗,并加上全面而合理的护理,对于改善患儿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此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骨韧带样纤维瘤的DR、CT表现.全部病例都曾行普通X线及CT检查.结果 病变位置:股骨,胫骨,肱骨各1例.3例病例均呈囊状膨胀性改变,未见钙化和骨膜反应,其中1例可见不规则骨小梁影,2例病灶边缘不同程度硬化病灶内可见囊性改变,合并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 骨韧带样纤维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内呈软组织密度影,多数伴有假骨小梁结构形成,无钙化及骨膜反应.

    作者:黄震;辛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听力损害调查

    目的 为了解机车乘务员听力损害水平,调查影响机车乘务员的身体、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借助2012年度职业有害作业人员健康体检之际,通过普查的方式,对机车乘务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分析纯音听力检测结果.结果 乘务员的听力损失35人,31.4%为货运人员,68.6%为客运人员,主要是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1.43%)为主,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劳”和无法回避的机车噪声环境是引起机车乘务员听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作者:高银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过敏反应研究

    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性,各种相关的青霉素的制剂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且表现为交叉性.继发性的不良反应很难判断,且非常少见.青霉素属于一种应用广泛、低毒且高效的重要的抗生素.本文针对青霉素发展、分类、药理、作用和产生的各种的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恒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甲状腺轴在儿童肥胖中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甲状腺的功能与肥胖儿童的体重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观察到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否导致了肥胖儿童体重的增加,仍有待澄清.血清瘦素同TSH水平相关,甲状腺功能与肥胖相关的机制是下丘脑神经元的TRH和TSH分泌异常,从而瘦素水平升高.而体重与瘦素水平升高呈正相关.但TRH和TSH的这些分泌上的变化是否导致肥胖,依据甲状腺轴的变化是否应该对肥胖进行甲状腺素治疗,仍存在争议.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重要的是应该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减轻体重作为肥胖症的治疗方法而不是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本文的目的是就当前对儿童肥胖与甲状腺轴相关关系做一探讨.

    作者:杨传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该院自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有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60例.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护理的疗效.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只有7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结论 脑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双重模式,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鲍红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脑电图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500例癫痫患儿,有患儿均在发作间期,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检查仪器应用日本光电1518型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采用单极和双极导联描记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500例癫痫患儿中,脑电图示正常者85例,占总例数17%,脑电图异常者415例,占总例数83%,部分病人描记中见临床发作.异常脑电图表现为棘波、尖波、棘(尖)慢波等痫样放电等.结论 脑电图对于小儿癫痫有较高的诊断率,但癫痫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表现相结合,脑电图正常并不提示无癫痫发生,脑电图有癫痫样波也并不能诊断为癫痫.

    作者:冶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应用的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足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问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应用的探讨,说明小组合作学习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护理学基础》实训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结英;杜娟;陈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吞咽障碍的饮食管理与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它是指口腔、咽、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或发生病变时,患者无法吞咽食物或在吞咽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它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大多数是一些退行性神经肌肉疾病,很多疾病进展过程中都可出现吞咽障碍,如脑卒中、AD、帕金森病、口腔颏面疾病、外伤、肿瘤、外科手术等.吞咽障碍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数据显示,老年人中有8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当中,68%的人表现有明确的吞咽障碍.

    作者:吴红耀;冯景;乔德丽;凌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在该院治疗的180例患者及12例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并发症患者包括肝胆损伤、胆漏、下肢静脉血栓各2例,腹腔内出血、皮下气肿、十二指肠损伤、膈肌损伤、胆总管残留结石和脐部戳孔腹直肌血肿各1例,所有患者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无严重的并发症产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后还有可能存在并发症,治疗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小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手术室患者健康知识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针对手术室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于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该院手术室行手术的84例患者,并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包含42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方法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干预.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掌握健康知识78.57%,对护理满意程度88.10%;而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5.24%,对护理满意程度是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成效显著,不仅增加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还能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于下肢溃疡护理的探究

    本文通过对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强化对患者的饮食调护与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患肢末梢血液的循环,使用0.1%浓度的雷夫努尔纱布加中成药对患肢进行外敷或者对患肢进行浸泡的方法,对下肢溃疡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使得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张共有136例患者病愈出院,有36例患者好转.由此可以证明防止下肢溃疡的关键是健康指导、控制血糖以及细心的患部护理.

    作者:何倩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急救急性昏迷患者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昏迷的病因和急救措施,研究采用何种方式来提升急性昏迷患者的成功率.方法 研究该院急诊科内收治的急性昏迷患者196例,分析其发病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具体诊疗措施.结果 196例昏迷患者内,急性脑血管疾病比例为33.6%、代谢性脑病比例为35.5%,急性中毒占比例为10.19%.这里面比较常见的病因是酒精中毒,外伤为12.2%,其余比例为9.0%.结论 对于急性昏迷患者,需要立刻采取切实有效的抢救措施,来判断其致病原因,提升临床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付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