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检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动脉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关键词:高频超声, 超声检测, 高脂血症患者, 外周动脉, 颈动脉, 股动脉, 粥样硬化, 临床诊治, 客观依据, 超声技术, 动脉壁, 大动脉, 运用, 显示
摘要:高频超声易于显示浅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且能反映粥样硬化改变.本文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动脉壁是否有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背综合征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睡眠中突觉周身不适,心悸8小时,心前区沉闷感5小时不缓解而入院.查体;血压13.3/10kPa,胸廓扁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60min-1,律齐,心尖部可闻及S4,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端粒酶在人类细胞永生和致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起,我们采用TRAP-酶联法及TRAP-银染法对259例不同的临床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定性定量检测,以探讨端粒酶的活性与不同的组织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及端粒酶能否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图像分析在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癌变上的意义

    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癌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病理检验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采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图像分析对该类病例进行了检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鉴别诊断

    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治疗、转归、预后均有不同,但二者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慢行进行性贫血,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很难鉴别.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包括骨髓象的分析、病理报告等,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但均较繁琐,随着血细胞计数分析仪的问世,MCV、RDW二个指标主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1],但二者用于RA和CAA鉴别目前未见报道,现对我院近4a来已确诊的RA和CAA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流产胚胎组织中人类微小病毒B19的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三组不同妊娠情况组别胚胎组织标本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B19V)结果的分析,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由7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病人、32例妊娠情况正常的人工流产者、36例足月分娩新生儿正常的产妇组成,计140例.收集流产组织和正常产妇胎盘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72份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标本B19V的检出率为27.8%(20/72),36份正常产妇胎盘组织标本B19V的检出率为5.6%(2/36),32份人工流产者的流产组织标本未检测出B19V.自然流产者与人工流产者、正常分娩者组织标本PCR-B19V结果的差别有显著性(卡方检验,P<0.05).结论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PCR-B19V的检出率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和正常分娩产妇,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CR技术是确定B19V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实用手段.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垂体增生的MRI诊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较少涉及到影像学检查.我院近期观察到三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垂体增生病例,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症状改善,垂体缩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突变型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PCR-SSCP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6例癌旁非病变粘膜p53基因点突变及mRNA过表达情况.结果人胃癌组织存在p53基因突变和mRNA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非病变粘膜(P<0.05).肿瘤组织分化越差,p53突变率越高,mRNA过表达的分布越广泛(P<0.05).发生p53基因突变的胃癌病人较未发生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突变情况可为胃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黑斑息肉病并发急性胰腺炎分析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系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以胃肠道错构瘤息肉和皮肤及粘膜的色素沉着为特点.临床症状除黑斑外,消化道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套叠、出血和肠梗阻.近年报道黑斑息肉病患者是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因此对黑斑息肉病进行临床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狼疮肾炎与原发性IgA肾病中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对比分析

    狼疮肾炎(LN)与原发性IgA肾病(IgA N)为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TIL)[1,2].在LN中有明显TIL者虽常伴有较为严重的肾小球病变,但有极少数病例突出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其肾小球改变则极轻微[3],而在IgA N中则无类似报道.故推测两类肾脏疾病中TIL与肾小球病理及临床的关系应有所不同.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鼻咽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发生发展与血清铁蛋白(SF)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F.结果86例NPC患者SF含量186.4±58.3 μ g/L((-x)±s),53例慢性咽炎患者SF含量179.5±47.6 μ g/L((-x)±s).结论NPC的发生发展与SF含量无相关性(P>0.05).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65~1999年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39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等病史伴有与腹部体征不相符的剧烈腹痛,应首先考虑肠系膜血管缺血.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和给药是早期诊断、治疗有价值的方法,血D-Dimer是实验室检查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及早应用抗凝、溶栓和罂粟硷等药物是避免手术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肺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测定59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TGF β1的表达和TGF β1水平.结果肺癌组TGF 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血清TGF β1平均水平(11.7±1.4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4±0.2 ng/ml(P<0.01);放疗后随访期带病生存组血清TGFβ1水平(11.0±2.3 ng/ml)显著高于无病生存组(4.4±0.9 ng/ml;P<0.01).结论血清TGF β1可作为肺癌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肿瘤,根据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和瘤细胞的特点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到目前为止,HD的瘤细胞起源仍未确定,而NHL是一组异源性肿瘤.大约65%的NHL来源于B细胞,35%来源于T细胞,不到2%的NHL来源于组织细胞.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SOD GSH-PX CAT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监测对衰老进程的诊断意义

    许多研究证实,一些疾病的起因均与自由基有关.其产物为LPO,它参与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等.机体为防御自由基的损伤,有一系列保护酶类,主要有SOD GSH-PX CAT等,本实验试图通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肝癌等患者红细胞系列清除酶活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与血浆LPO做相关分析,了解自由基(FR)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意义

    1材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1999年10月~2000年6月30日随机收集我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0例;其中男21例,年龄28~81岁,平均57.30±21.49岁;女9例,年龄43~81岁,平均66.67±11.79岁.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数据的有效使用

    临床生物化学的任务是提供疾病诊治的生物化学信息,只有当检验项目选择合理,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和用于医疗决策,这些信息才体现出其价值.检验手段的现代化,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强化是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合理地评价检验结果,使检验数据转化为临床诊治信息,可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疗决策的制定.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饮食导致检验结果严重失常2例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21岁,因腰痛,浮肿2周于1999年7月9日入院,入院时查体:颜面及双眼睑轻度浮肿,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RBC++,血尿素氮(BUN)5.41mmol/L,血肌酐(Cr)100.8 μ mol/L,诊断:急性肾炎.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谷氨酸脱氢酶(GLDH)是含锌的金属结合酶,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合脱氨联脱去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结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GLDH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本文测定不同肝病患者血清GLDH,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肺心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2例临床诊断分析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40例,其中并发MOF6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检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动脉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频超声易于显示浅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且能反映粥样硬化改变.本文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动脉壁是否有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