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建
目的 分析影响癫痫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行为干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方法 对84例临床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的常规治疗、护理相同,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这组的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行为干预,将2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提高疗效.
作者:赵霞;黄永珍;高玉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对无痛胃镜检查而引发的并发症的相关预防措施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使用经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胃镜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治疗.结果 200例患者在使用异丙酚麻醉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下降,其中有62例出现咳嗽,有4例出现心动过缓,有1例发生呼吸暂停,有3例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明显的症状.上述在经过为患者调整相关麻醉药物的用量,并对症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了治疗.结论 使用经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及时为患者调整麻醉用药量和对症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沐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对行胆总管囊肿去除手术,并同时行腹腔引流小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囊肿小儿患者48例,均采用胆管空肠吻合手术治疗,并行腹腔引流处理,24例(护理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24例(对照组)同时给予一般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100.0%,并发症发生率4.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5.8%,并发症发生率12.5%;护理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护理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 对采用胆总管囊肿去除手术,并同时行腹腔引流的小儿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可整体性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庆;曾甜甜;李绿容;易启明;王美玲;岳俊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运动指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6例,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给予系统化的运动指导,于出院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功能评分均有所增加,但对照组患者QOL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分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系统化运动指导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借荐和应用.
作者:杨巧婷;郑惠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品联用及单独使用疗效.方法 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与C组三组,每组80例,A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A组与B组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患者相比的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时,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疗效.
作者:张钦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医药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公立医院的发展需求,因此,薪时期加快医药体制改革步伐,从全局的、宏观的角度分析医院及其未来发展目标,同时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措施.本文对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评价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综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具体步骤.
作者:段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尤为突出;随着各地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实施,政府部门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应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如何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保证职工绩效工资的如数实现,制定实施机构内部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资分配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绩效工资考核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作者:倪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患者86例,初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均给予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3HRZE(S)/9HRE)进行治疗,对于进行复治的肺结核患者给予HZPOL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抗肺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患者在采用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肝脏功能受损以及包括尿酸增高、四肢麻木和关节疼痛在内的其他不良反应.86例患者中治愈41例,占47.7%,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大于1/3,好转出院静养的患者42例,占48.8%,因咳血不止死亡3例,占3.5%.结论 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采取不良反应护理,能够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罗红霞;申俊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与体会,分析护理后效果.方法 对我急诊科2011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9例AMI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急救护理措施,并对实施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包括对病情评估、生命体征观察、溶栓、心理、缓泻排便、健康教育等方面护理.结果 所有AMI患者均得到完整、细致的治疗和护理,有9例患者死亡(4例死于心力衰竭、5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患者均急救成功,成功率达92.4%.结论 正确认识和判断疾病的发展,实施及时完善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率,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的关键.急救过程中不仅要掌握AMI的病理变化,还要掌握各种急救技巧、操作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迅速而恰当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患者生命的延续.
作者:黄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 对40例肝脏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以及免疫组化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40例肝脏穿刺组织HE形态(苏木素伊红染色)以及免疫进行表型分析.其中经过确诊得出肝细胞肝癌27例,转移性恶性肿瘤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6例,血管瘤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结论 根据研究发现,肝脏穿刺组织标本量较少,在诊断的时候应结合HE(苏木素伊红染色)形态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何春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将收治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3,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本文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心肌酶谱与cTnI三联金标联合检测不同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检测所用血液样本均来自患者静脉,样本容量为2 mL.采集样本时间分别为患者发生胸痛0~5 h之间、5~10 h之间以及10~72 h之间各时间段.cTnI三联金标(即cTnI)、MYO、CK-MB)采用层析法进行检测;传统心肌酶谱采用酶动力学法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标准判断检测结果灵敏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段均经心肌酶谱与cTnI三联金标联合检测后,在患者初期发病时,即0~5 h内,其血液样本MYO检测灵敏度高,为72.41%;发病5~10 h患者血液样本CK、CK-MB检测灵敏度高,均为100.00%;发病10~72 h患者血液样本除MYO以外(MYO检测灵敏度为96.55%)检测灵敏度均为100.00%.结论 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样本实验室检查时,应根据患者发病具体时间,结合检测结果,从而正确判断患者病情,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由于肾积水需要进行B超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的患儿1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表现出了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瘫痪;膀胱壁厚度增加、毛糙,膀胱颈口发生抬高,尿道扩张,在排尿期其尿道不能完全开放等现象.对照组患儿的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见膀胱壁光滑,膀胱壁的平均厚度为(2±1)mm,膀胱颈口关闭,不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和后尿道充分开放.结论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全面性.
作者:郑明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92%,对照组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国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海昆肾喜胶囊合并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内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r、cCr水平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r、cCr水平之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sCr均低于对照组、c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和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合并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孙薇;杜娟;王锐艳;马艳杰;李姗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氟化泡沫在预防儿童龋齿中起到的效果.方法 采用的氟化物为哲米芬,每年两次为适龄儿童免费进行氟化泡沫防龋齿护理.结果 每年进行的两次适龄儿童氟化泡沫防龋齿治疗,在我辖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进行了防龋齿治疗的适龄儿童患龋齿的几率有了很大的下降.结论 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有着良好的作用,必须大力推广.
作者:尹荷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探讨了隧道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统计分析了我院自2007-2008年应用隧道式切口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112例126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1例115眼,占91.3%;外伤性白内障8例8眼,占6.3%;先天性白内障3例3眼,占2.4%;术后随访1~23个月.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共50例57眼,占45.2%.其中的术中并发症有:后囊破裂占6.3%;前房出血占3.9%;切口的并发症占1.6%.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占39.7%;一过性高眼压占15.1%;虹膜睫状体炎占23.8%;脉络膜脱离占0.8%;后囊浑浊占8.7%.结果表明,隧道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用的设备简单,适应症广,术后视力恢复较理想.且投入小,见效快,很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只要手术者努力学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充分了解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表现,就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在正确处理并发症,并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爱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对比三种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按照三种不同西药治疗方案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即青霉素纳组48例、克毒清组52例、氨苄西林钠组50例.分析对比三种西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成本-效果.结果 青毒素纳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克毒清组为86.54%,氨苄西林钠组为96.00%;且三组成本-效果分别为1.260、2.112、2.667.结论 从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角度考虑,氨苄西林钠的疗效佳,但从经济学成本-效果方向来说,推荐应用青霉素纳.
作者:杨文典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利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健康教育疗效.方法 将140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教育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泵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于胰岛素泵故障的处理能力.结果 14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达到缓解的有18例(25.71%),达到部分缓解的有41例(58.57%),无变化的有11例(15.71%),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4.29%.对照组达到缓解的有13例(18.57%),达到部分缓解的有34例(48.57%),无变化的有23例(32.86%),治疗的总有效率达67.14%%.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快达标,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泵故障处理能力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胰岛素泵使用技能较对照组强.结论 两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后,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的指标都有较大提升.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于胰岛素泵的依从性和认知成俗,因而能够进一步强化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本文将对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口服降糖药物所能够达到的临床疗效.方法 成功组与失 败组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均首先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迅速降低血糖含量,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正常组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经治疗后胰岛素功能显著优于超重组患者,且P<0.05.结论 对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内胰岛素功能,有效降低血糖含量,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