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胫骨干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观察

黄叶建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加压钢板及带锁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对于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加压钢板组(24例)及带锁髓内钉组(2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病患术后骨性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加压钢板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14±3.0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96±3.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髓内钉组出现感染、骨不连、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概率比加压钢板组更低(P<0.05).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来治疗胫骨干骨折,更契合力学原理,患者术后骨性愈合率、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应用加压钢板者.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评估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危重患者拟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前均使用多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行标准Ⅱ导联心电图,以确定P波形态及振幅,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导管的深度和方向,置管后记录导管深度以及有无相关并发症.导管固定后均采用床边X线确定导管位置.结果 采用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其导管位置准确率为100%,单次置管成功率为93.3%(28/30).结论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安全,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曹冠立;曾妃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康艾注射液在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在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50例在化疗基础上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27.9±2.5)、(28.2±2.1)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8.6±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在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是该疾病可靠的术后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皇甫娟;李文永;马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一年以来收治的98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1.2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6%,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皮肤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其患者的满意度,完善皮肤科专科护理方案的内容,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急性左心衰136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13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左心衰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中感染多见,其次为急性血压升高、排便用力及快速心律失常.病因以冠心病多见,高血压心脏病次之.结论 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并针对病因、消除诱因,可减少病死率.提示对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尽量控制血压,冠心病应控制心绞痛,及早发现急性左心衰的先兆,可减少病死率.

    作者:胡秀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使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单县正大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实际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临床受益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有可控制性.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在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09年3月-2013年2月该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1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儿接受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中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新娇;谌顺丽;肖艾青;伍新平;李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70例患者在教育前的血糖水平(22.55±4.2) mmol/mL,通过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为(8.5±2.13) mmol/mL,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魏传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普鲁卡因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50例

    目的 探究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在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4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咯血停止时间做出比较.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70%;联合组咯血停止时间为(2.21± 1.35)d,低于对照组的(3.17±2.41)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满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谈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的应用

    目的 探讨PACS系统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利用DICOM Worklist和HL7协议网关,对RIS(放射学信息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三个系统进行集成,将放射科内的电脑、相机、影像设备、打印机、专业竖屏等成功接入PACS.结果 通过PACS系统的应用,使我院放射科实现了无纸化、无片化办公,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在HL7协议网关和DICOM 3.0(数字影像与通信标准)基础上的PACS,通过IHE(集成医疗环境)技术框架的指导,实现了PACS与RIS、HIS系统间的无缝整合.

    作者:全松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检查后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含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漱口,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漱口.7d以后观察者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口臭值(OS).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BI和S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BI和SBL数据在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以降低SBI、减少牙菌斑的堆积,显著的抑制可疑致病菌,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牙龈问题.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并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行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观察组应用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会阴部完整情况、会阴部的伤裂程度、手术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56例,一级裂伤14例,二级裂伤0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2.1±0.4),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32例,一级裂伤33例,二级裂伤5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6.8±4.6),产后出血1例.结论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产妇会阴部裂伤,较好的保持产妇会阴部完整,降低疼痛,减少出血,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并进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国内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国内慢性疼痛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针对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无论是在疼痛教育、护士发展、护理管理等方面还是在护理观念、护理手段、护理道德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工作与慢性疼痛患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今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琴;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上海市青浦区383例流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青浦区2011年383份流感病例检测,以掌握流感病毒流行株情况,为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荧光PCR.结果 青浦区流感病毒阳性率21.41%,其中A型34.15%,B型65.85%,主要流行病毒为B型.结论 2011年青浦区流感病毒主要以B型为主,高发季节11-1月份,亚型毒株循环流行.

    作者:朱佩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析一次血液透析管路凝血事件

    目的 对于一次引发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液透析管发生凝血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达到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使用4008B的费森尤斯空气报警机器来进行透析,在透析即将完成的时候空气报警机器就会发出响声.护士可以根据静脉壶里是否有凝血块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回血.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透析患者,在透析完成之后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到97/89 mmHg,没有不适主诉.但是如果在静脉壶内发现凝血块,在下机之后护患之间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结论 血液透析的专业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风险,并且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护理,而且在血液透析中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以及并发症的事件.

    作者:周永玲;李淑秀;王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152例麻疹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收治的152例麻疹患儿.对152例麻疹患儿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五官护理、隔离观察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未复发.结论 麻疹患儿经过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后,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能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美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研究

    脑室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常用于脑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颅内压的监护.作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脑室引流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病的发生,挽救其生命.本文就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拟对临床脑室引流管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秀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利用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20例,静脉组患者于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100 mg,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剂琥珀酸亚铁200 mg,3次/d,共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口服组升高不明显,两组升高幅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作者:陈昀;陈玮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