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一次血液透析管路凝血事件

周永玲;李淑秀;王彩虹

关键词:凝血, 血液, 透析, 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 对于一次引发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液透析管发生凝血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达到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使用4008B的费森尤斯空气报警机器来进行透析,在透析即将完成的时候空气报警机器就会发出响声.护士可以根据静脉壶里是否有凝血块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回血.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透析患者,在透析完成之后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到97/89 mmHg,没有不适主诉.但是如果在静脉壶内发现凝血块,在下机之后护患之间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结论 血液透析的专业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风险,并且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护理,而且在血液透析中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以及并发症的事件.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研究新进展

    探讨腹式输卵管绝育术的研究进展,并分别对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临床应用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绝育术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梁洁芳;钟柳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缓解患儿及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手术准备;术中积极行手术配合,注意感染、休克等的预防;术后做好术后恢复指导,可鼓励患儿早期活动.结果 全部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肠切除、肠吻合术,平均时长(43.7±10.1) min,术后3d后拔除胃管,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1±1.2)d;住院期间,患儿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对患儿进行1~5个月随访发现,患儿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认真、细致、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取得家属配合,对提高美克尔憩室患儿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甜甜;刘庆;龙娟;肖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大型公立医院医疗风险分级管理研究——以昆明市某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例

    本文以昆明市某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作为调研地,针对医院管理者、普通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基础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医疗风险致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公立医院实施医疗风险分级管理的初步设想.以期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杨莉;许敏;史淑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咳喘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癌药敏芯片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DNA芯片技术、肺癌化疗相关基因、及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并探讨DNA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 高通量DNA芯片技术为肺癌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手段,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调整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喜;符立梧;梁永钜;谢文锋;梁李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科学朝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拓型人才?如何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达到新的要求?这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焦点所在.着眼于21世纪科技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着眼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着眼于世界医学教育动态和趋势,我们才能逐步地形成现代医学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有以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在医学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教改之路,重构育人工程,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

    作者:杨卫东;黄秀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70例患者在教育前的血糖水平(22.55±4.2) mmol/mL,通过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为(8.5±2.13) mmol/mL,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魏传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谈中药外治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在较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与较短时间的剧烈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疲劳的机理是不一样的.在体育竞技的当今,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训练是体育竞技取胜的主要方式;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训练之后,大部分的运动员会出现下面的一些症状:食欲不振、睡眠眠失调等,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恢复体力,从而影响到以后的训练质量.在体育运动当中,消除疲劳主要采取药物内服与理疗,空气负离子吸入法,湿水浴负压疗法,按摩等方式.当前,采取中药外治法以消除运动性疲劳还很少见,本文就中药外治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之后增进食欲和促进睡眠,以迅速地消除疲劳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伟;王素芳;刘玉贤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相关护理措施

    由于糖尿病的病程比较长,因此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处组织、器官,其中糖尿病脑病是指长期的糖尿病加快了脑组织的老化速度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的降低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而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4].本研究即对糖尿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医院中层干部在医院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担负着管理和执行的双重责任,其作用发挥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内涵质量.本文对当前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进行成因剖析,并从五个方面来探讨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对策.

    作者:王爱红;方亚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目的 了解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每天3次,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1次;对照组21例,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总疗程设定为180 d.结果 在治疗18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ALT、AST、ALP、GGT、TC、TG水平下降和B超影像学改善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辅助检查指标组建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方面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优于仅单纯应用二甲双胍.

    作者:张筹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所在学习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防治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出现周边血管并发症状共9例,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以及冠状动脉无血流并发症各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8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患者2例,出现过敏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并发症各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对应处理,大部分并发症均能够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罗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尿路结石治疗中的护理心得

    目的 在经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有尿路结石症小儿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手术的22例尿路结石患儿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尿路结石患儿经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就完全痊愈,没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尿路结石患儿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儿的护理,而且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和手术后进行的全方位护理都是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国内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国内慢性疼痛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针对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无论是在疼痛教育、护士发展、护理管理等方面还是在护理观念、护理手段、护理道德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工作与慢性疼痛患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今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琴;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2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方法比较

    目的 就2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该院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200例女性患者资料,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壁下1/3处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多份分泌物样本,在采样之后第一时间将其送检.采样BV快速检测法、线索细胞检查法、胺试验法、阴道pH值测定法进行检验.结果 阴道pH值测定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06例(53%),阴性为94例(47%);胺试验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12(56%),阴性为88例(44%);线索细胞检查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36例(68%),阴性为64例(32%);BV快速检测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42例(71%),阴性为58例(29%),四组检验方法差异显著(P<0.05),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过程中,Bv快速检测法阳性率高、检测结果清晰、反应过程中不需加热,操作时间段,一般在10 min之内就能够全部完成,具有省时、操作简单的突出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韦丽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选择支气管哮喘作为验证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呼吸内科疾病,选择在2011年6-12月间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并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60例作为样本,将样本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详细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状况.结果 在本组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改善多种呼吸内科疾病,可以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梅彩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确诊为支气管肺炎后,均给予肺炎的常规抗生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45例患儿中,35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45例患儿中,23例为显效,5例为有效,17例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62.22%.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P=0.008).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大便次数的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24).结论 使用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特点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晨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治疗,分别为60例.治疗组:对患者采用西药内服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维华;余遵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