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云;李婵娟;杨麒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治疗,分别为60例.治疗组:对患者采用西药内服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维华;余遵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面对当前行政执法发展的新形势,政府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新形势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本文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8月该院收治的有过听性脑干反应(简称ABR)或者是有听性稳态反应(简称ASSR)检查的患儿600例作为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在做检查前大约30 min左右,要对所有的患者给与口服10%水合氯醛0.3~0.5 mL/kg,接着在做测听室诱导睡眠,等患儿睡熟后即可以进行ABR或者是ASSR检测.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做相应的检查前对所有4岁以内的小儿患者按照体重来计算水合氯醛的使用量,然后让患者口服,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采取区别于4岁以内小儿患者的方式,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使用睡眠剥夺法配合着口服水合氯醛来达到镇静的效果.结果 选取的600例小儿患者大多数在30 min左右就会很好的入睡,对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显著,高达98.2%,其中出现并发症的小儿患者占1.8%.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镇静作用,是儿科检查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作者:龙娟;曾甜甜;肖秋英;彭巧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的安全实施过程.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4~5 mg,芬太尼3 μg/kg,地塞米松5 mg.丙泊酚1.5~2 mg/kg,氯化琥珀胆碱1.5~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完全,将39-FRobertshaw左侧双腔导管插入,采用听诊法初步定位,准确定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导管就位准确,双肺分隔满意后,分别测定双肺通气及左、右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压、顺应性.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反复灌洗.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12 mg/(kg·h)微量泵维持输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和芬太尼,据手术进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深度.84例患者术中麻醉维持平稳,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无不适.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正压通气,对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育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8例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予以消心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ECG状况、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心肌缺血总时长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人24 h心肌缺血发生频率、总时长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均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应用于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确切,未出现明显临床不良事件,且临床有效率优于消心痛,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魏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收治的152例麻疹患儿.对152例麻疹患儿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五官护理、隔离观察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未复发.结论 麻疹患儿经过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后,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能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美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缓解患儿及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手术准备;术中积极行手术配合,注意感染、休克等的预防;术后做好术后恢复指导,可鼓励患儿早期活动.结果 全部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肠切除、肠吻合术,平均时长(43.7±10.1) min,术后3d后拔除胃管,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1±1.2)d;住院期间,患儿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对患儿进行1~5个月随访发现,患儿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认真、细致、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取得家属配合,对提高美克尔憩室患儿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甜甜;刘庆;龙娟;肖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观察组应用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会阴部完整情况、会阴部的伤裂程度、手术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56例,一级裂伤14例,二级裂伤0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2.1±0.4),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32例,一级裂伤33例,二级裂伤5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6.8±4.6),产后出血1例.结论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产妇会阴部裂伤,较好的保持产妇会阴部完整,降低疼痛,减少出血,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并进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血管外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血管外渗患者128例,随床号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研究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选择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观察组选择奴夫卡因湿敷,对照组选择硫酸镁湿敷,观察三组治疗7d疗效及疼痛、肿胀、浮肿体积.结果 疼痛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及浮肿体积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奴夫卡因和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合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痛感以及痛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肝胆外科住院并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分析其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职业、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患者的术后VAS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且PCIA镇痛患者的术后V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患者的年龄、职业、镇痛方法、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等均对其术后疼痛感具有影响.
作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下颈椎损伤患者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 5例下颈椎损伤同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对其进行预防低血容量休克、预防窒息的发生、加强脊髓神经功能观察、预防并发症及制订个体化功能锻炼计划等方面做好护理.结果 15例未发生严重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其中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分别从B级恢复到C级,从C级恢复至D级(ASIA评分).结论 下颈椎损伤患者行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术后的严密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是顺利康复的的关键.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于一次引发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液透析管发生凝血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达到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使用4008B的费森尤斯空气报警机器来进行透析,在透析即将完成的时候空气报警机器就会发出响声.护士可以根据静脉壶里是否有凝血块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回血.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透析患者,在透析完成之后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到97/89 mmHg,没有不适主诉.但是如果在静脉壶内发现凝血块,在下机之后护患之间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结论 血液透析的专业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风险,并且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护理,而且在血液透析中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以及并发症的事件.
作者:周永玲;李淑秀;王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在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4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咯血停止时间做出比较.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70%;联合组咯血停止时间为(2.21± 1.35)d,低于对照组的(3.17±2.41)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满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维C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7);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阿司匹林在0.5~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3%(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儿科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n=31)给予调和汤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汤能有效地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并且对小儿唾液腺的分泌及小肠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芝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外用麻醉药物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包皮环切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外用麻醉和传统阴茎阻滞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应用包皮环切器)相比较.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表面麻醉相较于传统阴茎阻滞麻醉,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疼痛不适感明显减轻,术中VAS疼痛评分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包皮环切手术(应用包皮环切器),完全可以用外用麻醉药物替代目前常规采用的阴茎阻滞麻醉.
作者: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进一步研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不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措施.结果 1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是5%.150例对照组1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7%,150例治疗组患者,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3.3%,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为常见的感染菌种.结论 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对于患者影响较大,通过实施人性化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应用问题并简单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男性40例,女性72例.我们了解了每位患儿的病史,针对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剂量,记录并分析了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根据病史和用药史,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了药物敏感度实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前后药敏实验结果几乎没有改变.结论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致病病原体选择使用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可以使患儿较好的恢复并且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抗药性.
作者:田新梅;贺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09年3月-2013年2月该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1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儿接受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中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新娇;谌顺丽;肖艾青;伍新平;李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通过梳理国内慢性疼痛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针对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无论是在疼痛教育、护士发展、护理管理等方面还是在护理观念、护理手段、护理道德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工作与慢性疼痛患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今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琴;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