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庄;王枭雄;陈鑫;韩大勇;赵世光
在日常病理诊断和技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临床怀疑为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如果等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来进行诊断,因组织处理时间长,临床等候结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为缩短临床等候病理诊断的时间,本科室在组织冷冻切片上行改良PAS染色,并与石蜡切片PAS染色对比,提高了对真菌的快速检出率,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6年度接收的术中怀疑真菌感染病例41例,术后常规石蜡病理明确真菌感染29例,未见真菌感染病例12例.
作者:杨伟平;吴文乔;邹宗楷;洪少君;黄春妹;苏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INHBA(inhibin-βA)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INHBA的表达.结果 INHBA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HBA高表达和肿瘤较低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较高的Ki~67增殖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 INHBA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INHBA表达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NHB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茅育蕾;蔡宜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6岁,因腹部持续性绞痛4个月余入院.腹部立位平片:机械性不全性肠梗阻.小肠镜下于病变处取活检提示浅表溃疡形成.临床予以相关内科治疗后出院.出院一周后因持续性绞痛伴血便再次入院,肾功能:肌酐122μmol/L,尿酸446 μmol/L.内科保守治疗后患者仍感腹痛剧烈未缓解,遂行腹腔镜探查术,手术切除病变回肠,送病理检查.之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舌多发疱疹、腹泻及头皮片状瘀点瘀斑.心肌酶:肌酸激酶21 U/L,BNP2 269.4 pg/ mL.心脏彩超:室壁增厚、细颗粒回声.心电图有低电压表现,考虑淀粉样变性累及心肌可能,建议心肌活检,但患者拒绝.尿检:24 h尿蛋白216 mg/24 h;肾小管功能全套:尿β2微球蛋白4.68 μg/mL,尿κ-轻链0.01 mg/L,尿λ轻链84.89 mg/L,尿酸589 μmol/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正常,尿本周蛋白阴性.免疫固定电泳蛋白阳性,重链型M蛋白阴性.综合检查结果提示肾功能受损,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患者之后每隔1个月定期行MP(马法兰+地塞米松)化疗.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病情未继续进展,随访中.
作者:张亚丽;谷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1].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需进行免疫组化标记以判断具体的组织学类型,并做出正确的诊断[2].本共识简要总结免疫组化在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和睾丸肿瘤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作者:贺慧颖;饶秋;赵明;滕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该文报道13例类似于甲状腺高细胞亚型乳头状肿瘤的乳腺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BPTC).BPTC是乳腺原发性肿瘤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尽管具有三阴型表型特征,但属于低度侵袭潜能的肿瘤.由于目前对BPTC的认知还很欠缺,因此该研究旨在报道13例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2.6岁,肿瘤结节直径0.6 ~2.5cm(平均1.6cm).组织学上所有病例以乳头状、滤泡状或实性结构为特征.细胞呈柱状、嗜酸性,绝大多数具有颗粒状胞质,富于线粒体,至少7例肿瘤具有这样的细胞学特征.ER、PR和HER-2 一致性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甲状腺起源相关标志物如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一致性阴性.5例mammoglobin和GATA3阳性.所有病例都具有侵袭性,其中2例分别表现为腋窝和乳房内1枚淋巴结转移,后1例还出现局部复发.然而所有患者术后均存活,无病生存24 ~ 132个月,其中8例没有接受进一步治疗.以上表明BPTC是一种原发乳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
作者:赵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是妇产科医师对女性子宫内膜及子宫颈管疾病常用的诊断和诊疗方法,诊刮的内膜组织也是病理科常见的活检标本.然而,在日常取材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送至病理科的诊刮标本中组织过少(肉眼难以见到有形的组织,无法取材;或将标本瓶的物质全部过滤,但经脱水后找不到可供包埋的组织),导致病理诊断难以完成,因此常引起临床与病理科及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本科室分析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此类标本的取材方法进行探索,取得较好效果,查询文献未见同类报道,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红;赵娟霞;曹桂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IncRNAs)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IncRNA CDKN1A反义链启动子DNA损伤激动 RNA(promoter of CDKN1A antisense DNA damage activated RNA, PANDAR)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其主要通过结合核转录因子Y(NF-Y)抑制细胞凋亡激活因子的转录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PANDAR还可作为肿瘤预后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新庄;王枭雄;陈鑫;韩大勇;赵世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在腹膜后淋巴结内可发现囊性滋养细胞肿瘤(CTT).CTT与畸胎瘤相似,在不含有其他成分时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未见发生在睾丸部位CTT的报道.作者研究14例睾丸CTTs,均是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4例患者接受治疗,9例未接受治疗,1例未获得信息.患者年龄15 ~43岁(中位年龄25岁).CTT占很少的成分(0 ~ 10%) ,14例均含有畸胎瘤成分,7例含有胚胎性癌,7例含有卵黄囊瘤,1例含有精原细胞瘤,1例含有绒毛膜癌.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者在随后切除的精索和盆腔肿块中也存在CTT和畸胎瘤.大体检查CTTs通常不明显,但在显微镜下可见囊实性结构,囊中通常含有纤维蛋白样物质,囊壁内衬单核样嗜酸至浅染的鳞状细胞,胞质通常空泡状,具有多形浓染的核,染色质粗糙,核分裂不明显.免疫组化标记 hCG(6/6)、inhibin(6/6)和 p63(2/6)局灶阳性.CT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伴绒癌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睾丸中可能存在CTT,推测睾丸CTT可能为绒毛膜癌的一种退化表现,或者是绒毛膜癌向畸胎瘤转化的一种后期形态学改变.
作者:赵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Ki-67在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2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2例良性积液中Survivin蛋白和Ki-67的表达,分析比较两者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恶性胸腔积液中 Survivin、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66.7% (48/72)、72.2% (52/72),12例良性积液中均无表达;Survivin、Ki-67在小细胞癌组中阳性率为88.9% (16/18) 、94.4% (17/18),明显高于非小细胞癌组59.3% (32/54)和64.8% (35/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Ki-67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0,P<0.001).结论 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Survivin、Ki-67的表达明显增高,且在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间差异有显著性;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Ki-67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参考指标,两者在恶性胸腔积液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权春姬;李文浩;林贞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的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7例垂体细胞瘤(6例经典型和1例室管膜样亚型)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6例经典型肿瘤均由致密的肥胖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短束状和车辐状排列;而1例室管膜样亚型,瘤细胞呈漩涡状和乳头状排列,伴明显的血管周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所有肿瘤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TTF-1,而IDH1 R132H、Olig-2、NF、CD34、Syn、CgA及垂体激素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2%.不同的是,经典型病例GFAP和EMA仅灶阳性,室管膜样亚型中GFAP呈弥漫阳性,且>50%瘤细胞EMA点状阳性.结论 垂体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垂体细胞罕见的低级别胶质瘤,该实验有助于扩大垂体细胞瘤的形态学谱系和对新亚型的认识,对病理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益.
作者:司海鹏;王剑蓉;章宜芬;王震;张智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3K3)的mRNA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MAP3K3 mRNA在卵巢癌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MAP3K3 mRNA表达在卵巢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输卵管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及发病模式分型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4个月vs 52.2个月,P<0.05;38.6个月vs 52.5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差相关198,95%CI:1.711 ~10.302,P<0.05).结论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发病模式及预后差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恶性转化.
作者:尹灿;张莹;董玉玲;陶林;邹泓;梁伟华;赵瑾;李锋;贾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HP DNA定量检测与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两种检测HP方法的相关性及优劣性.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美兰染色检测118例胃癌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 HP DNA定量分析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01);美兰染色等级越高, HP相对感染量越多(P<0.001);HP DNA定量分析阳性率 (74.6%)显著高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阳性率62.7% ).结论 美兰染色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精确、定量、客观、不易漏诊;两种检测HP方法呈显著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较美兰染色检测阳性率更高,更敏感.
作者:曹冲;李秀明;王晓军;赵瑾;张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 IGFBP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TNBC和40例非TNBC病例采用组织芯片方法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IGFBP2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TNBC组和非TNBC组中,IGFBP2的阳性率分别是35.6%和85.0%;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IGFBP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30),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CK5/6或 EGFR表达、Ki-67增殖指数、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与非TNBC相比,TNBC组患者IGFBP2表达下降,且 IGFBP2表达与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许增祥;卢林明;胡浩然;吕大伦;张帆;吴海龙;孙燃;谢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细胞自噬特征及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骨巨细胞瘤细胞(GCT-0404细胞),分别采用血清饥饿、雷帕霉素以及抑制剂氯喹进行处理,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的表达;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检测细胞的活性.结果 血清饥饿、雷帕霉素以及氯喹干预GCT-0404细胞,可使LC3-I向LC3-Ⅱ的转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绿色荧光的斑点增多;而Beclin 1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同时,干预处理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抑制细胞增殖(P<0.05).结论 血清饥饿、雷帕霉素以及抑制剂氯喹干预GCT-0404细胞所致自噬的发生及其自噬流的变化可参与对细胞增殖抑制的调控.
作者:张盼盼;陆荣柱;郝彦明;方玲娜;何大伟;李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性,37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侧面部麻木,右侧舌头偶感麻木,饮水有呛咳,无剌痛感,无头晕头痛.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体检:血压160/100 mmHg,浅感觉减退,神清语利,双瞳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术前头颅核磁平扫及增强扫描(图1):脑干(桥脑至延髓颈髓水平)不规则肿大,并向右侧桥小脑脚延伸,T1WI呈低信号, T2WI以及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低等信号,病变包绕基底动脉及左侧椎动脉,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病变信号均匀,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第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受压改变;大脑皮层下及双侧半卵圆中心可见多发点片状T2WI高信号,部分病灶FLAIR呈高信号,幕上脑室形态尚可,脑沟、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脑干形态及信号异常,考虑脑内肿瘤性病变,以低级别胶质瘤伴包绕基底动脉可能性大;脑内少量缺血灶.行颅内肿瘤活检术,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特殊不适.考虑患者手术风险大,有生命风险,建议患者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6个月分别入院行放、化疗.治疗后头部核磁增强扫描(图2):脑干占位异常信号范围较前明显缩小;脑内少量缺血灶;第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受压较前期明显改善.
作者:刘蕾;陈莉;张立彦;王丽华;钟延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DDCS)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0例DDCS,包括临床、影像、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对其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0例DDCS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1岁.发病部位分别为髋部、股骨、肱骨、胸骨、胫骨、肩部、手指、胸椎.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双相征,即呈现出软骨肉瘤的点状、环状钙化和具有侵袭性特征的软组织肿块两种表现.镜下可见界限清楚的高分化软骨肉瘤成分和高度恶性成分(包括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不能明确分类的梭形细胞肉瘤),或去分化为低级别肿瘤(包括骨巨细胞瘤或低级别骨肉瘤),两种成分比例不定.40例中有34例术前行穿刺活检,仅9例正确诊断为DDCS,穿刺诊断正确率为26.5%.在初诊时已发生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未发生转移患者.结论 DDCS的诊断需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结合.其组织学形态表现复杂多样、术前穿刺活检存在局限性,其诊断比较困难.初次诊断时伴有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
作者:杨婷婷;黄文涛;张惠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 EC) JEC细胞(中分化)中ER亚型ERα、ERβ及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两种ER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 (10-6 mol/L)、氟维司群(Faslodex,ICI182780) (10-6 mol/L)]及雌二醇(β-Estradiol,E2) ( 10-6 mol/L)干扰 JEC细胞,体外培养 24、48、72 h后,MTT法观察JEC细胞的生长曲线;光镜与电镜观察JEC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JEC细胞中ERα、ERβ及 P57ki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JEC细胞比较,E2可明显促进JEC细胞增殖,ICI182780则明显抑制 JEC细胞的增殖(P<0.05);与E2组比较,E2 +ICI182780组JEC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E2组细胞密度增大较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减小较明显;与E2组比较,E2 +TAM组与E2 + 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小,核分裂象不易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2组ERβ蛋白表达增高,P57kip2蛋白表达降低(P<0.05) ;ICI182780组与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2组比较,E2 +ICI182780组与E2 +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E2+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及对照组JEC细胞中均无ERα蛋白表达.结论 JEC细胞不表达 ERα蛋白.ICI182780有较强的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可能通过下调JEC细胞中ERβ蛋白表达,诱导P57kip2蛋白的表达,发挥其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TAM则对JEC细胞生长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联合检测ERα、ERβ、 P57kip2蛋白在EC中的表达,对EC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蒙蒙;袁丹;周正平;孙小杰;刘俊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病理大型切片能够大程度保留标本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在一张切片上无拼接的显示肿瘤整体结构及肿瘤分布情况、范围及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更方便测量肿瘤大小,避免常规多张小切片拼接时产生的误差,更好的保留组织完整的形态结构,有助于精确病理诊断.选取2016年1~8月间的前列腺腺泡腺癌根治标本、子宫内膜癌根治标本、消化道黏膜下剥离(ESD)标本等观察大切片在诊断中的作用和优势,总结大切片制作及相关取材和蜡块制作等的体会.
作者:于洁;季昌华;管冰心;杨京彦;杨洋;王海涛;乌肖林;张璐璐;周成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组年龄≤40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年龄岁ENKTL病例共24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CD20、CD3、CD5、CD56、TIA-1、Granzyme B和Ki-67在ENKTL中的表达,应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 EBV表达,同时收集临床数据,分析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本组年龄≤40岁的ENKTL病例中,患者年龄15~40岁,中位年龄29岁,男女比为2 : 1.免疫表型: CD20、CD5(-),CD3、CD56、TIA-1和 Granzyme B(+),Ki-67增殖指数30% ~ 95%,EBER原位杂交肿瘤细胞均阳性;肿瘤原发部位主要位于上呼吸道,尤其多见于鼻腔及鼻咽部;中位生存期21个月,预后与病变部位(鼻或鼻外)、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接受治疗相关.结论 本组≤40岁 ENKTL病例具有与其他年龄组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伴有较高的HBV感染率,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预后与病变部位(鼻或鼻外)、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接受治疗相关.
作者:王明华;罗志飞;陈明净;吴文婷;郑艺菲;袁振亚;翁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还与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发病相关[1-3].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IARC)将 HP列入第一类致癌因子.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HP感染与胃癌相关[4-5].因此,临床上对HP进行准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通过对比HE染色、美蓝染色、银染(Warth-Stany, WS)、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IHC)染色在检测病理标本中H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HP临床检测提供参考.
作者:刘洪波;祁晓莉;张勇;李悦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