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原发肌上皮癌与原发鳞状细胞癌共存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闫风彩;周全;沈兵;张建英;郭洋;昌红

关键词:肺肿瘤, 复合癌, 肌上皮癌,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肺原发肌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的肺复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例肺原发肌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为肺原发肌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胸部CT及支气管镜均提示右肺下叶支气管处结节.癌组织呈实性片状及梁状结构排列,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免疫表型:CK、vimentin、p63、SMA、S-100和Calponin阳性.邻近支气管黏膜可见鳞状细胞癌,免疫表型:CK、CK5/6和p63阳性,vimentin、SMA阴性.结论 肺原发肌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的肺复合型恶性肿瘤罕见,确诊需结合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LCT联合HC2在子宫颈癌防治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337例子宫颈病变患者,每例均联合LCT及HC2检测子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 337例病例中,约半数患者发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等多种病变,且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病变加重而提高.HSIL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接近100%;未见上皮内病变组中,仍有17.0%提示HPV感染;AGC组中HPV阳性率为36.8%.但在HSIL组,有7.5%的HPV感染阴性病例.结论 联合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且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也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

    作者:吴翠玲;李丽;刘玲玲;王琳;王丽凤;王全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TRIM29与p53、β-catenin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TRIM29、p53及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TRIM29表达与NSCLC病理诊断、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价值及TRIM29-p53-β-catenin通路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15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IM29、p53及β-catenin的表达,分析TRIM29表达与组织类型、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关系,以及TRIM29、p53及β-catenin三者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1)315例NSCLC中TRIM29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 TRIM29表达与p53、β-catenin异常表达、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TRIM29在肺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4) NSCLC中p53表达与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显著相关.(5) Log-rank检验显示,在肺鳞癌中TRIM29高表达、癌组织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患者预后较差,COX多因素模型检测显示,TRIM29高表达及高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性指标.(6) Log-rank检验显示,在肺腺癌中高年龄、TRIM29高表达、癌组织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者预后较差(P均<0.05),COX多因素模型检测显示,高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性指标.结论 TRIM29表达对肺癌组织学分型(特别是低分化鳞癌和低分化腺癌的鉴别)具有实用参考意义,对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评估.

    作者:钱妍娟;周志毅;冯一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9例肾脏原发性SS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并结合随访资料判断其预后.结果 9例(其中7例为外院会诊病例)中,男性2例,女性7例(男∶女=1∶3.5[),年龄21 ~48岁(平均32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和血尿,伴或不伴有腹部肿块.肿瘤直径1 ~15 cm,平均8 cm;6例为单相型(梭形细胞型),2例为双相型,1例为低分化型.5例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1例局部间质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K(AE1/AE3)、EMA、CD99、BCL-2、vimentin、calponin.分子遗传学检测:9例中8例行原位荧光杂交检测,均见SYT-SSX融合性基因.6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4个月.1例术后40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13个月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5个月双肺转移;其余3例于术后分别随访13、12和6个月,尚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脏原发性SS罕见,预后较差;HE形态可呈单相型、双相型和低分化型,诊断时需与肾脏间叶源性肿瘤、肉瘤样肾细胞癌、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等鉴别;SYT-SSX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王素英;李灿;甘华磊;孙娟娟;杨晓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人型睾丸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21岁,1年前发现左侧睾丸肿大,无疼痛、瘙痒等.外院行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倾向支持细胞瘤,无睾丸外伤、隐睾等病史.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左侧睾丸可触及一实性肿物,大小2 cm×2 cm× 1.5 cm,质硬,无压痛、粘连、周围淋巴结肿大、男性乳腺发育等其他异常体征.彩超示:左侧睾丸大小4.23 cm×2.01 cm,中上部见实性低回声团块,大小1.94×1.6 mm,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性激素六项、肿瘤标志物等其他临床检查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侧睾丸肿物.行左侧睾丸高位切除术,术中未见其与周围组织粘连.术后患者平稳,未给予其他辅助治疗,现随访中.

    作者:邱慧磊;耿敬姝;宋鸿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婴儿型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1例

    患者女性,24岁,因左上肢麻木4年,头痛3个月入院就诊,头颅MRI显示:右顶叶增强均匀占位性病变,伴囊性变,囊腔及囊壁无增强(图1).术中见:右顶叶1.5 cm×1.5 cm×1.5 cm大小灰黄、质韧、边界欠清的占位性病变,瘤外可见-4 cm ×5 cm ×6 cm大小囊腔.病理检查 眼观:标本为灰白色碎组织,大小1.5 cm×1.5 cm×1.5 cm,质中.镜检:肿瘤组织由以纤维母细胞为主的结缔组织及神经上皮混杂而成.纤维母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图2),有些肿瘤细胞较肥胖.

    作者:马世荣;李康樗;徐玉乔;王映梅;杨守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Geminin、Ki-67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 观察Geminin和Ki-67单独和联合使用后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NSCLC的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6例NSCLC中不同性别患者Ki-67增殖指数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Geminin表达有差异(P <0.05);Ki-6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5);Ki-67与Gemin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随访5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3.6个月,3年生存率为46%,Ki-67和Geminin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对随访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期,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SCLC中Ki-67和Geminin的表达具有一定特异性,联合使用二者对随访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期,同时对预后进行评估具有一定可行性.

    作者:刘谦;路名芝;欧阳斌燊;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melanotic schwannoma,MS)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对1例食管MS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MS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无明显异型.免疫表型:HMB-45、S-100、Melan-A均呈阳性,Ⅳ型胶原、Laminin可显示肿瘤周围基膜物质.结论 MS少见,发生于食管者则更为罕见,诊断时应与其他含黑色素的肿瘤鉴别,需结合病史、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姜琳娜;路三军;魏娉;桂红武;尹峰;孙健;孙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颅内淋巴瘤为第三原发肿瘤的异时性多原发肿瘤1例

    目的 探讨异时性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1例颅内淋巴瘤为第三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72岁.自1997年至今先后患有肾透明细胞癌、结肠腺癌伴肺转移,确诊后先后行左肾、右半结肠、右肺上叶切除术.1个月前因反应迟钝、言语迟缓、记忆力减退、右侧肢体力弱、行走不稳3天入院.头部MRI示:左侧额叶、左侧基底节区见团块状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5.8 cm ×4.5 cm大小.病理检查示:左侧额颞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结论 在以淋巴瘤为MPMN之一的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发生率低,临床较罕见,易误诊,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程燕;周全;杜雪梅;高颖;昌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分析13例CD5阳性的DLBCL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临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DLBCL组织CD5抗原阳性,阳性反应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全部表达B系列抗原CD20、CD79a.组织学特征:9例为中心母细胞变异型,2例为免疫母细胞变异型,2例为间变型.治疗方案选用R-CHOP,其中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另3例未选择治疗.随访4 ~46个月,3例死亡,9例情况良好,1例失访.结论 CD5阳性的DLBCL临床少见,老人多发,其分期高、预后不良,亟需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韩雯;刘林华;孙振柱;王春;张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病理信息系统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病理图像分析及图文报告系统在医院病理科的普遍使用,一些大型医院正在逐步将病理申请和报告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连接起来,合作开发并应用,可将病理检查流程全面管理起来,实现与HIS、图片存档、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信息融合,如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已使用在线病理申请、病理标本流程跟踪以及报告传送的病理信息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在病理技术工作流程中,辅助应用病理信息系统,在各重要环节配置工作站,并形成局域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技术工作流程、提高制片效率、缩短病理报告发送时间,现就其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作者:段英飞;赵小军;李晓锋;翁改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发性巨大乳腺分叶状肿瘤1例

    患者女性,31岁.2011年5月因“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入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切除肿块8cm×7 cm大小,术后病理提示:右乳分叶状肿瘤(良性),局灶性组织增生活跃.2013年6月原切除部位再次出现肿块,双侧乳腺不对称,右乳明显增大,可触及巨大肿块,质韧,局部可触及波动感,表面皮肤水肿明显,遂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作者:郭睿;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模拟肺纤维化过程中Caveolin-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GF-β1对成纤维细胞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不同亚组成纤维细胞Cav-1基础表达的差异及肺纤维化模型不同时期Cav-1的表达.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成纤维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Cav-1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分选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亚组成纤维细胞中Cav-1表达的差异,免疫组化法检测博莱霉素(bleomycin)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不同时期Cav-1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Cav-1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Thy-1+亚组Cav-1的基础表达高于Thy-1-亚组;随着纤维化的进展,Caw-1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Cav-1表达降低可能与肺纤维化有关,Thy-1-亚组对致纤维化刺激的高反应性可能与Cav-1低表达有关.旨在恢复或增加Cav-1生物活性的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恢复上皮细胞的正常再生过程和延缓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张明明;吕长俊;张晓荣;许玲;李洪波;王晓芝;赵洪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溶血性贫血合并纵隔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

    患者女性,51岁,因肋骨骨折后2周于2013年7月19日来我院复查.患者无胸痛气急,无咯血、咳痰,无声音嘶哑,无吞咽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正常,胸廓双侧对称,语颤双侧对称,叩诊音清,两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浊音界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5 ×1012个/L,白细胞计数5.3×109个/L,血小板计数153×109个/L,血红蛋白92 g/L;贫血全套:叶酸19.71 nmol/L,血清铁蛋白755.15 ng/ml,促红细胞生长素18.7 mU/ml;骨髓常规示:增生性骨髓像,红系增生明显,粒红比例倒置,内外铁不减少;酸溶血试验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法)阳性,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阴性;骨髓活组织检查示:造血组织增生活跃.

    作者:魏建国;孙爱静;陶健;黎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伴间质浸润的外阴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外阴的伴间质浸润的乳腺外Paget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2008~2013年5例行外阴手术且术后诊断为伴间质浸润的外阴Paget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史、大体及镜下特征、免疫表型.结果 5例均表现为皮肤片状增厚、红斑状及灰白色病变,部分伴表面糜烂,皮纹消退,边界不规则;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分布多样性,呈单个、小簇状、巢状、腺样及不规则分支状;在微小浸润灶中肿瘤细胞呈芽孢状及小簇状浸润间质,而在浸润深度>1 mm的病灶中肿瘤细胞在间质内呈不规则分支状及巢状浸润;免疫表型:CK7、CEA均呈强阳性,CK20、CDX2、HMB-45、ER、PR均呈阴性.结论 伴间质浸润的外阴Paget病病理形态呈多样性,浸润方式以芽孢状、鹿角状及巢状分布,周围可出现间质反应;免疫组化标记可鉴别类似于Paget病的其他肿瘤.

    作者:宁燕;孔凡斌;郑文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使用WHO病理分型诊断胸腺上皮性肿瘤的误诊分析

    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少见肿瘤,多发于前纵隔,病理类型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1].胸腺瘤的病理诊断误诊率较高,本文现主要探讨胸腺瘤的病理诊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调查显示,胸腺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0.13/10万,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男女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高峰为40~ 50岁[2,3],其行为虽呈惰性经过,但其具有局部侵犯、胸膜播散和偶见远处转移倾向,所以被认为具有潜在恶性[4].临床常根据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胸腺瘤得出初步诊断[1],但明确诊断仍需胸腔穿刺、外科活检或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详细检查[5,6].胸腺癌属于恶性肿瘤[1],具有明显的恶性行为特点.

    作者:孙也淇;陈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Livin阳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Livin阳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初步明确Livin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5例乳腺癌中Cyclin D、Cyclin A、CyclinE的表达.结果 45例乳腺癌中Livin阳性率为75.56% (34/45).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 A的阳性率为88.23%(30/34),而在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A的阳性率为54.55% (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D的阳性率为61.76% (21/34),而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D的阳性率为81.82% (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 E的阳性率为82.35% (28/34),而在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E的阳性率为45.46% (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与Cyclin A、Cyclin E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表达可导致Cyclin A和Cyclin E表达上调,而对Cyclin D表达作用不明显,提示Livin除了抗细胞凋亡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引起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孟晓红;焦凤娟;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髓瘤相关性肾淀粉样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骨髓瘤相关性肾淀粉样变性的认识.方法 对1例骨髓瘤相关性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量9.2 g/24 h,血λ轻链4.37g/L,M蛋白19.1%,骨髓像示浆细胞样瘤细胞占10.0%.肾脏病理:淀粉样变,刚果红染色阳性,高锰酸钾抵抗,λ轻链染色阳性.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结论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结合病史及病理检查,以排除骨髓瘤相关性肾淀粉样变性.

    作者:董骏武;位红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S环保试剂在HPV L1壳蛋白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学科的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其对组织标本的常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病理组织处理过程中,甲醛和二甲苯作为病理常规试剂被大量应用.但是传统试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一定的毒性,不利于环保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作者尝试应用环保型GS(green specimen)组织样本制备套液制作组织蜡块,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 L1壳蛋白的表达,以探讨GS环保试剂对HPV L1壳蛋白检测的影响.

    作者:王莹;张睿;李杜娟;董新敏;王舒欢;杨瑞;孔令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CR直接测序法与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

    目的 比较PCR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 用直接测序发与ARMS法同时检测154例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男性84例,女性70例,年龄33 ~ 86岁,手术切除标本71例、活检标本79例,其中鳞状细胞癌27例、腺癌121例、腺鳞癌2例;另4例为胸水.测序法32例突变(32/154,20.8%),ARMS法52例突变(53/154,33.8%).两种方法均检测到突变者29例,均无突变者99例,直接测序法检测到突变而ARMS法阴性者3例,反之23例,不一致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 1).结论 检测NSCLC中EGFR突变情况时,ARMS法较直接测序法操作步骤少,突变率高.

    作者:宿杰阿克苏;侯英勇;刘亚岚;徐晨;张新;黄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腮腺局灶性腺瘤样嗜酸细胞增生1例

    患者女性,66岁,因右侧耳垂后下方渐增性肿物伴疼痛、皮肤烧灼感10天余入院.体检:面形左右不对称,右侧腮腺后下极略肿大,可触及一肿物,1.5cm×1.0cm大小,质地中等,表面呈结节状,活动度欠佳,稍有压痛,肤色及肤温正常,无面神经侵犯体征.超声检查示右腮腺囊实性结节.临床诊断:右腮腺占位,嗜酸细胞瘤?混合瘤?予右腮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送检灰褐色肿物1块,1.5 cm×1.2cm×1 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包膜不完整.

    作者:钟樟华;郑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