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芳;展晓红;时丽芳;寇天雷;秦晓静;何滔
目的 观察癌基因PIK3CA、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结合图像进行分析,探讨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IK3CA mRNA和PIK3CB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回访125例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结果 在300例大肠癌蜡块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PIK3C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0.087 9±2.148 7、6.937 6±2.065 3,PIK3CB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5.870 6±2.877 7、8.693 2±2.442 4.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68,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相比,大肠癌组织中PIK3CA mRNA和PIK3CB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二者表达结果呈正相关(r=0.74,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PIK3CA和PIK3CB蛋白表达水平同样升高,二者表达结果呈正相关(r=0.71,P<0.05);生存分析显示PIK3CA和PIK3CB高表达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较明显,且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PIK3CA、PIK3CB高表达亦是大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之一.检测大肠癌患者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对于控制大肠癌的进展、确定大肠癌的靶点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燕炜;吴淑华;李扬扬;高向前;孟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2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1个月伴异味,当地医院行药物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患者自诉无接触性出血及其他不适.妇科检查:前穹窿可触及一直径2.0 cm结节,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子宫颈质硬,有结节感(图1),接触性出血.临床疑子宫颈恶性肿瘤,遂行子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极少许子宫颈黏膜组织,被覆鳞状上皮无异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伴小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纤维束间见增生的厚壁小血管,考虑子宫颈恶性肿瘤,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2009年5月13日行子宫颈LEEP活检.
作者:于晓红;叶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LBC)与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BNA取材共833例,其中674例常规制备传统涂片(conventional smears,CS)后制备LBC涂片,余159例仅制作CS,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在TBNA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差异和优、缺点,并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结果 CS标本不满意率为16.4%,高于LBC涂片的标本不满意率(10.2%).TBNA标本中LBC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和95.3%,CS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95.3%,统计学显示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无差异.18.5%(5/27)可疑癌病例应用LBC可得以确诊.两种制片方法得出阳性病例的分型准确率无差异.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与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5%、98.3%和100%.结论 在TBNA标本中应用LBC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分型准确,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且与CS合用有互补作用.此外,LBC标本不满意率低,细胞结构清楚、背景干净、涂片数量少、阅片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李香菊;王萍;张春花;李吉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1年余,因肿块增大、疼痛1个月余入院.查体:右侧颈部下段可触及一6 cm×4 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游离T 35.34 pmol/L(正常值3.4~6.5 pmol/L),游离T 412.41 pmol/L(正常值10.2~21.8 pmol/L),TSH 0.75 mIU/L(正常值0.3~3.6 mIU/L).
作者:龚圣勇;文长友;田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显示抗酸杆菌染色中Zienhl-Neelsen、Wade-Fite法是传统经典方法,抗酸染色主要针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由于菌体壁结构特殊,一般的染料和染色方法不易着色,在组织切片中抗酸染色检出阳性菌的比率较低;对抗酸染色呈阴性的患者,其他补充检测方法较少.我们在Wade-Fite抗酸染色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染色前分别经高锰酸钾、高碘酸氧化和TritonX-100、Tween-20预处理,以增强苯酚碱性品红染色能力,旨在提高染料染色性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胥维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卵巢类似性索-间质肿瘤子宫内膜样腺癌(ovarian endometrial carcinoma resembling sex cord-stromal tumor,ECS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ECSCS进行HE和免疫组化SP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肿瘤90%以上区域由胞质透亮的梭形或短梭形细胞构成,其内混有实性条索状或中空小管样结构,类似Sertoli细胞肿瘤;仅有不到10%的区域表现为经典的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CK7、EMA、ER,不表达α-inhibin、PLAP以及CA125.结论 ECSCS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在形态上易混淆.在组织充分取材的基础上仔细寻找镜下经典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结构并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
作者:马怡晖;赵庆夏;李惠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对白血病预后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已作为白血病危险度分层的参考指标.本文现介绍FISH技术在骨髓/血液标本中的一些应用体会.
作者:黄慧;杨文萍;徐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感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促进受感染器官的癌变.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感染分泌的脆弱类杆菌毒素(bacteroides fragilis toxin,BFT)可引起家畜和人类的腹泻,亦可无症状地寄居于部分人群中.新研究表明,ETBF感染与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有关.该文将ETBF杆菌的基本结构、生理特性、致病机制、ETBF感染与CRC的关系以及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雷;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碰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 对1例含有结肠腺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碰撞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物位于横结肠,大小4 cm×3 cm×1.2 cm,环管腔呈浸润性生长.镜下肿瘤组织部分呈中分化腺癌,部分呈神经内分泌肿瘤,侵透肌壁达浆膜,累及网膜.免疫组化标记腺癌部分CK20和CK(AE1/AE3)均(+),神经内分泌肿瘤部分Syn和CD56(+),CgA(弱+).结论 含有结肠腺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碰撞瘤十分罕见,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征可避免误、漏诊.
作者:冯莉;陈伟彬;宋旭东;孙影;魏中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3例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特点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阴囊肿块伴或不伴鞘膜积液,大体观察肿瘤呈结节状,直径0.4~5.0 cm,切面实性或囊实性,灰白,质韧.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呈巢状、束状、编织状、实性片状或腺管状排列,瘤细胞胞质空淡或淡红染,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CKpan、Calretinin、EMA、vimentin、calponin、CK7、Villin;部分表达CK5/6、WT-1、CEA、SMA、S-100蛋白、CD34、CEA;D2-40、HBME-1、CD30、desmin、CD117和CK2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30%.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可见多量细长的微绒毛,细胞间可见细胞间连接,包括桥粒和连接复合体,胞质内见多量细胞丝,包括张力原纤维及一定数量的糖原.结论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较罕见,临床诊断较困难.确诊需根据其光镜病理形态特征,辅以免疫组化标记和(或)电镜检查.病理学上应与间皮增生、腺瘤样瘤、睾丸网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肿瘤等鉴别.该肿瘤完全切除后预后较好,以随访为主,可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
作者:袁菊;吴晋蓉;宋红杰;余波;陆珍凤;姜少军;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 2/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96例食管鳞癌石蜡组织及46例癌旁石蜡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TGF-β1、p-Smad 2/3的表达.结果 TGF-β1和p-Smad 2/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9.6%(86/96)、80.2%(77/9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47.8%(22/46)、50.0%(23/4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GF-β1、p-Smad 2/3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44,P<0.05).结论 TGF-β1及p-Smad 2/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秋香;庞丽娟;蒋金芳;梁伟华;谢建新;李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XCR4蛋白和mRNA在大肠腺癌、大肠管状腺瘤、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和RT-PCR法检测上述3组中SDF-1和CXCR4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SDF-1、CXCR4的蛋白在非肿瘤性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量呈明显递增,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检测SDF-1和CXCR4的mRNA在大肠腺癌组中的表达高于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P<0.01);(3)大肠腺癌组SDF-1、CXCR4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4)大肠腺癌组织中SDF-1和CXCR4二者间的蛋白、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436,P<0.01;r=0.949,P<0.01).结论 SDF-1和CXCR4在大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郑淑芳;展晓红;时丽芳;寇天雷;秦晓静;何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 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燕;秦蓉;王弦;陈宗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9岁,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肿大,不伴疼痛、发热、咳嗽、胸闷不适,无声嘶、呛咳,无怕热、多汗,无手足发麻,未进行任何治疗.1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以甲状腺肿块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及大小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下降.专科检查:甲状腺Ⅱ°肿大,质地不均、偏硬,左、右叶各触及一0.6 cm×0.5 cm大小肿块,质中,边界清,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血管杂音.CT:肺支气管无异常.喉镜: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气管软化实验正常.
作者:袁修学;袁静萍;杨月红;文登虎;石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L-selectin、CD44v6和MMP9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 9000两步法检测104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55例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和34例转移灶组织(转移组)中CCR7和L-selectin、CD44v6和MMP9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转移组中CCR7、L-selectin、CD44v6和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CCR7与L-selectin、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CD44v6与L-selectin、MMP9表达相关;L-selectin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CR7、L-selectin、CD44v6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淋巴转移有关,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过程.
作者:武欣;李坤;张凡;刘军超;林媛媛;金春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C/EBPα是转录因子C/EBP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组织细胞增殖的功能.近的研究表明,在一些类型的肿瘤中C/EBPα作为抑癌基因而导致细胞分化紊乱和细胞周期停滞.该文对C/EBPα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康华丽;潘泽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是一类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其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其与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此外,ICAM-1水平可能是α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较好的疗效预测指标.
作者:龚学艳;秦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1))、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SIRT1、Survivin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SIRT1、Survivin的表达.结果 SIRT1、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χ2=15.674,P=0.000;χ2=32.747,P=0.000).SIRT1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P=0.021)、淋巴结转移(P=0.020)、pTNM分期(P=0.003)、p53蛋白表达(P=0.024)均呈正相关.Survivin表达与pTNM分期呈正相关(P=0.035).SIRT1与Survivi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IRT1、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有关,二者可能成为判定CRC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马静静;张云良;李志红;朱春英;赵文明;马良燕;郭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pENK)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对DNMT1的Stealth核糖核苷酸干扰(siRNA)胰腺癌细胞,观察DNMT1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DNMT1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反应(MSP)检测不同处理组ppENK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Stealth RNAi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48 h后,siRNA-3转染组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比率分别为0.116和32.9%,与空白对照组(0.352,100%)、脂质体对照组(0.346,98.2%)、RNAi阴性对照组(0.339,9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7 E4,P=0.000 1),转染组的mRNA相对抑制率为67.1%.siRNA-3转染组DNMT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比率分别为0.179和32.9%,与空白对照组(0.547,100%)、脂质体对照组(0.520,95%)、RNAi阴性对照组(0.535,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5 E5,P=0.000 1).于100 bp和96 bp处可见ppENK基因特异性条带,呈现部分去甲基化状态的特点.结论 DNMT1靶向的Stealth RNA瞬时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可明显沉默DNMT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逆转抑癌基因ppENK的高甲基化状态,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作者:卜淑蕊;钱家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5岁.因发现患儿右眼突出10余天入院.眼眶及头颅MRI示:右侧视神经增粗,其内可见大小约3.2 cm×1.5 cm等T1长T2信号影,境界尚清晰,增强后明显强化,右侧视神经管明显增粗,余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右侧视神经占位性病变,考虑视神经胶质瘤可能性大.视力检查双眼为0.8,视乳盘略苍白,边界尚清.
作者:肖秋香;罗穆云;李杨;范钦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