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1.5%,占老年人高血压的53.2%.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科应用立普妥(辉瑞PPizer公司出品)和氯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浩;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评价纳洛酮在新生儿HI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8例HIE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止惊、吸氧、降颅压及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加用纳洛酮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仅采用支持治疗的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用于新生儿HIE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永红;杨丽虹;张碧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43例的疗效分析.方法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长托宁治疗7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与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的69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HE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高兴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药物流产是指通过服用抗早孕药物而达到流产终止妊娠的目的.由于药物流产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避免进宫腔操作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女性解决意外怀孕的一种流行方式[1].从表面上看,使用药物流产痛苦虽少,但如果一旦失败,轻者达不到流产的目的,重者可令服药者大出血,甚至危及性命[2].为了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19例药流失败的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蒋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症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发生中间综合征后,予解磷定冲击疗法,配合观察生命征,常规护理,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中间综合征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是急诊急救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赵德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真菌阴道炎感染妇女40例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结论 随着真菌感染率的不断上升,妇女常见阴道炎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蒲红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观察肝癌患者的临终心理变化,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了解肝癌患者心理变化进行身心照顾、关怀和帮助,以缓解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结果 通过提供身心方面要求,终能安详到达生命的终点.结论 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是监终护理基础,减轻驱体和心理痛苦是临终关怀的关键,对家属安慰工作是护士的职责.
作者:王翠姣;刘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制剂由丸、散、丹、膏发展至胶囊、片剂以及针剂,这些均是中药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解除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病痛甚至挽救其性命,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其中,中药注射剂是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药技术的一大创新性结合,中药注射剂是通过血管直接给药,提高了中药对人体的药物有效供给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功效[2].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中药注射剂出现了一些过敏样反应,有的甚至发生毒害事件甚至死亡等,这些不良反应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黄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感染性喉炎、喉梗阻是儿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起病急,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及三凹征,喉头水肿进展迅速,严重者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严重喉梗阻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甚至窒息死亡.传统治疗主要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来缓解喉梗阻,极其危重者需行气管切开术抢救,近年来,我科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晋英;扬傣红;瑚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1至2010年收治的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腹会阴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6例,1例生存至今5个月,5例分别于术后6、11、20、30个月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容易误诊漏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不理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加强综合治疗乃是提高疗效的2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年来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将“以人为本”作为推动我区卫生监督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打造“服务、教育、处罚”三位一体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为核心,努力实现卫生监督便民利民的工作目标,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过去,患者在门诊就诊时,需要在每一个诊疗项目前事先排队缴费后,才能做各项检查,这无疑增加了患者排队等侯的时间.同时也会对医院的正常门诊工作秩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在公立医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的“一卡通”服务模式,其目的在于减少就诊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减少排队次数,缩短就诊时间,是优化门诊流程的重要举措.这种模式大大缩减患者在医院耗费的无效等侯时间,使得整个诊疗的过程更为顺畅.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经统计10年来电烧伤事件在我省有增多趋势,电烧伤尤其是接触性高压(>1000V)电烧伤损伤重、病情复杂,临床修复困难,截肢率、致残率极高.一旦截肢致残,其伤害性不仅是肢体和功能的丧失,还有内心巨大的创伤.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孟美芬;朱旭红;段家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较量,科主任是医院技术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室的建设,进而关系到医院的发展.需在医院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主任选拔体系,终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冯夕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120例剖宫产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临床效果的比较,探究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60例,其中优55例,良5例,发生低血压20例;对照组麻醉优良60例,其中优46例,良14例,发生低血压16例;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x2=2.34,P>0.05),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13.97,P<0.01).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麻醉方式.
作者:包义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进行综合护理的患者术后1周内视力恢复与行基础护理患者相比较好,2组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不明显差异.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为95.8%,比基础护理组(82.8%)高.结论 综合的临床护理可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恢复状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脊髓损伤患者62例,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经康复护理后患者ASI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Barthel指数、FIM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金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进行A、B2组的内科治疗,即A组使用果胶铋、潘托拉唑以及胃舒平进行治疗,总共治疗3个月,B组使用果胶铋以及潘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使用果胶铋以及潘托拉唑治疗的同时,添加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的治疗时间为半个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3%,B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比A、B2组的总有效率,其差异并不是很明显(P>0.1).结论 在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制酸为治疗的重点,当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出现感染时,则需添加抗生素.
作者:张刚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白内障盲是我国第一位的致盲原因,超声乳化手术以其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已成为目前白内障治疗的主流手术方式,如何在我国建立快速、规范化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培训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总结了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经验,初步探讨了我国的超声乳化培训模式.
作者:张红;田芳;孙靖;苏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沙门氏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夏秋季节尤其多见,多为动物性肉类食品引起.本文就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做微生物学分析.
作者:于洁;李东芝;李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