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艳
目的 探讨子宫缝扎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4例,采用子宫缝扎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4例患者,无产褥感染,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9.0±0.4)d.产后约50d月经恢复6例,3个月后月经恢复5例,4个月月经恢复3例.子宫动脉血流在产后42d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形态正常12例,子宫动脉血流正常,子宫肌壁有均匀回声.子宫动脉血流有阻力2例,3个月后复查正常.结论 对产后出血行子宫缝扎米,具有较高安全性,无晚期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操作简单,对子宫动脉血流和月经的恢复未造成影响,可起到较佳的止血效果.
作者:何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做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给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管理,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孙建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峡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8例子宫切口癜痕子宫峡部妊娠的患者,结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有7例患者的血β-HCG值一个月后下降至正常,超声可见妊娠物已排出;另3例宫内有妊娠物残留,需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10例均治愈.结论 降低流产率,同时医务人员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特别是在平时的剖宫产手术上,需提升子宫切口的缝合技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状况,降低CSP的发病率.
作者:陆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总结近年对脑分米岭梗死(CWI)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类型及临床特点、治疗相关研究的结论.脑分水岭脑梗死病因复杂,有以下学说:(1)血流动力学障碍;(2)微栓子学说;(3)颅内外血管高度狭窄和闭塞.病因不同,出现的临床表现就不同,治疗方案也随之不同.
作者:陈绚;李国辉;梁丽芸;黎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面对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爆发,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采取多种有效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各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和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体现了传染病防控工作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区共同参与的重要性.2009年6月18日我镇发生了一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事件,这是国内报道的首起学校内聚集性甲流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联防联控措施,在多部门的协作努力下,疫情很快被平息.我镇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决策和措施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防控措施效果良好,同时,也为我国甲流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SOD、NSE及MDA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 进行治疗,并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用及8周的血清SOD、NSE及MD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月及8周的血清SOD、NSE及MDA水平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均较大,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SOD、NSE及MDA的影响明显,对于疾病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郑国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和技能”,医院的学习能力是医院永远的核心竞争力.医务人员要与时俱进、观念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主线,实现“三个转变”,要从“追求文凭”向“追求能力”转变,要从“ 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要从“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创建学习型团队,建设医院文化,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华月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羊水过多是妊娠的过程中羊水的产生与吸收失衡造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笔者对此进行观察与护理,以期能总结出良好的而经验,对同类病例有所帮助.
作者:鲁外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行探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止血成功,2例转院,成功率97.65%,止血治疗平均时间为15h.结论 胃镜是诊断及止血治疗的重要工具.
作者:朱东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症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后及术中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疾病不同分为急症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对比观察2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5例因炎症粘连解剖结构不清,2例因胆管损伤难以处理而中转开腹.其余手术顺利.择期手术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急症手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手术组患者的胆道损伤和术后胆瘘发生率虽然低于急症手术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炎症粘连,解剖结构不清是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原因.
作者:吴文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活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特征及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623例活体损伤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38%的受害者是头部损伤,其损伤顾位依次是头部、四肢、面、颈部、躯干及其它.损伤程度以轻微伤为主,占76.57%;其次为轻伤、重伤,分别为15.73%和4.17%:另有3.53%为炸伤.623例活体损伤的鉴定资料中男412例,占66.13%;女211例,占33.87%;年龄9~72岁,平均年龄34.5岁;以21~40岁为多,占71.36%;本组623例损伤者中以钝器致伤多,为438例,占70.30%,锐嚣致伤127例,占20.39%;火嚣致伤24例,占3.85%;化学烧伤34次,占5.46%.477例轻微伤均在3~~7d内完成,所有伤者均无异议,1例头部损伤者受伤时无昏速,经CT检查为脑室、脑池扩大,初鉴定为轻伤,但3月后患者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论 在活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应以司法部、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布的司发[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颁布的法(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公安部颁布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146-1996)为依据,同时根据伤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时间,及损伤与预后的关系进行鉴定.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作为健康监护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指导职业病防治、维护企业与劳动者权益等的重要见证材料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材料,在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职业健康监护信息资料的管理与利用进行了论述.
作者:肖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部宫产的相关内容.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包括术后48h疼痛程度、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48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SAS平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减轻剖宫产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冷秀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恶性青光眼发病率、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为提高恶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重点整理和分析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共758例,其中闭角型青光眼71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有72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17例21眼,11只眼进行过青光眼滤过手术,3只眼进行过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只眼进行过视网膜脱离手术,1只眼进行过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只眼进行过房水引流物植入术联合前房成形术.通过对恶性青光眼进行玻璃体抽吸加前房重建术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恢复,眼压降至正常.结论 恶性青光眼发病率低,早期通过对恶性青光眼进行玻璃体抽吸加前房重建术、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恢复前房和眼压,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志钢;乔秀娟;姜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酒精性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4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葛根煎汤代茶饮、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葛根辅助治疗酒精性中毒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慕霞;叶冰;邓青;李霓冰;谭苑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因素导致的职业危害,如何防护职业危害引起了现在护理人员及医院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及如何防护的对策进行综述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以及执行情况,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增强职业安全性.
作者:葛力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我院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以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医院感染患者的痰、血、尿、便、脑脊液以及分泌物中检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共计检出200株兰氏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曹占47.50%;大肠埃希菌占22.50%;阴沟肠杆菌占12.00%;肺炎克雷伯菌占10.00%.在细菌的部位来源中,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与皮肤软组织感染.本组检出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尚存在一定的敏感性.结论 医院感染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高,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检出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作者:晏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平均发病率为11.88%左右.科学合理运用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至关重要.
作者:谢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哺乳、消除疼痛心理,纠正乳汁不足、消除产妇顾虑.
作者:李韵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患者,因其普遍存在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和侵囊性操作时间长等,其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耐药性不断增强,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凶险[1].对ICU的菌群变迁及敏感桂进行监测,可指导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有效控制ICU的感染状况有意义重大.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