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宋红杰;马捷

关键词:肾肿瘤, 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病理学, 诊断, 文献综述
摘要: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 )是WHO(2004)版正式命名的肾脏少见肿瘤.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上多数无明显症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呈管状和实性梁索状排列,漂浮于黏液性基质中(低级别).近年陆续有高级别(肉瘤变)MTSCC的病例报道.其临床预后多数较好,少数可复发和转移.该文对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等做一综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AdMax系统构建腺病毒载体介导SCL基因转染Cajal样间质细胞及其表达

    目的 构建含有人干细胞白血病(stem cell leukemia,SC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的转染及其介导SCL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含人SCL基因质粒中扩增SCL基因,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5-EGFP/SCL,在脂质体介导下与腺病毒辅助大质粒pBHGlox(delta)E1,3Cre共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pDC315-SCL经HEK293细胞扩增,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评估重组腺病毒对Cajal样间质细胞的转染率,RT-PCR法分析转染Cajal样间质细胞后SCL mRNA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pDC315-SCL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滴度达到1×1010 PFU/ml,对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的转染率高达98%,RT-PCR法检测转染Cajal样间质细胞后SCL mRNA有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pDC315-SCL重组腺病毒载体对Cajal样间质细胞有很强的转染能力,可介导SCL基因在Cajal样间质细胞的表达.

    作者:周建民;王勤章;丁国富;屠松;牛世杰;杨发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巴滤泡.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边界不清,核大、泡状,核仁清晰,嗜酸性.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100和vimentin均(+),Ki-67增殖指数在10%~20%之间,CD68弱(+);HMB-45、EMA、CK(AE1/AE3)、CAM5.2、CD34、CD5、CD15、CD20、CD21、CD30、CD34、CD45、ALK-1、SMA均(-).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核仁清晰,核膜下不规则凝结染色质,胞膜表面有杂乱的指状突起.结论 ID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颈淋巴结,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孤立性病变预后较好,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预后差.

    作者:王志强;章方莉;王宗敏;李松梅;王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弥漫性肺骨化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弥漫性肺骨化症(diffuse pulmonary ossification,DP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送检标本进行肉眼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分析胸CT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DPO在CT下呈多发的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及钙化影.大体呈分支鱼骨刺样,质较硬.组织学肺组织内可见多个呈鹿角、树枝样不规则钙化、骨化灶,有的骨化灶内有板层骨形成,并见含有脂肪化的骨髓岛.结论 DPO无典型临床表现.详细的影像学观察可为诊断本病提供重要线索,确诊主要依靠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李宝江;王建军;姜忠敏;郑末;孙雅静;张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5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涎腺肌上皮瘤主要发生在腮腺、上腭处,瘤细胞呈梭形、浆细胞样、上皮样、透明细胞样,细胞无明显异型,呈岛、片、网状结构分布,瘤细胞间可见均质红染的玻璃样物或大量黏液成分,免疫表型:CK5/6、S-100、p63、SMA、calponin.结论 涎腺肌上皮瘤是少见肿瘤,细胞类型多,排列方式以片状为主,很少见到管腔样结构,确诊主要依靠其细胞形态以及排列方式,需与肌上皮癌、多形性腺瘤等鉴别.

    作者:高立永;丁瑾;潘二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冷冻切片机的使用及消毒保养

    快速冷冻切片法是一种在低温下借助OCT水包埋组织,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硬度,在恒冷冷冻切片机内进行切片的方法.冷冻切片机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为加强仪器管理,现就冷冻切片机的使用及消毒保养要点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作者:吴明霞;谢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微瘤型类癌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肺微瘤型类癌(carcinoid tumourl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病因学.方法 对5例肺微瘤型类癌(其中4例伴肺支气管扩张症,1例伴肺腺癌)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应用免疫组化Super Vision两步法检测其特异性标记物.结果 肺微瘤型类癌常伴发可导致肺部严重纤维化的疾病,亦可见于无基础炎性疾病的肺组织.肿瘤多位于小气道附近,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卵圆形及短梭形,未见核分裂及坏死.免疫标记:肿瘤组织CK、EMA、TTF-1呈弱阳性,CgA、Syn、NSE、CD56及VEGF呈强阳性.结论 肺微瘤型类癌具有典型类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可能是典型类癌发生的早期阶段.气道炎症及肺纤维化导致的缺氧并非微瘤型类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可能有其他分子机制参与微瘤型类癌的发生.

    作者:何萍;姚广裕;林云恩;莫明聪;刘桂红;顾莹莹;何建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支气管软骨瘤1例

    患者男性,20岁,体检发现右肺肿物,无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查体:胸壁无压痛,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CT示:胸廓对称,于右肺上叶靠近肺门处见一类圆形肿块影,直径约3.5 cm,边缘光滑,相邻前后段支气管通畅,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为良性病变,硬化性血管瘤不除外.

    作者:魏娉;路三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CAIX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 IX,CAIX)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IX在45例BLBCs、2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 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non-BLBCs)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AIX在BLBCs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on-BLBCs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BLBCs组织中CAIX的表达与肿瘤直径(P=0.001)、pTNM分期(P=0.014)及淋巴结转移(P=0.006)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IX在BLBCs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该型乳腺癌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CAIX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BLBCs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红;周炳娟;赵文明;李金梅;张金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缺氧诱导因子-1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而肿瘤细胞增殖需大量耗氧.缺氧与肿瘤细胞的发生、侵袭、转移、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及预后等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它通过诱导多种靶基因产物的表达,对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血管生成、无氧糖酵解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侵袭和转移是卵巢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深入研究HIF-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有望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文就HIF-1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慧敏;常彬;赵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原位癌基因表达与分子肿瘤学理论的两个悖论

    肿瘤的发生被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累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逃避凋亡的结果.这些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癌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抑癌基因的表达减弱和丢失等.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与现有科学理论相矛盾的现象或结果,我们称之为悖论(paradox).悖论是科学理论的大忌,如无法解释,常提示理论体系中存在某种错误,乃至理论体系的彻底错误.我们且看乳腺分子肿瘤学中的两个例子.

    作者:王瑞安;阎庆国;李增山;李擒龙;覃君慧;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脱落细胞形态结构的定量分析

    目的 定量揭示膀胱尿路上皮癌脱落细胞(urothelial carcinoma exfoliated cell,UCC)巴氏染色的形态结构特征,筛选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有重要诊断价值的几何参数.方法 取107例尿液标本中500个UCC、439个尿路上皮结构不良脱落细胞(urothelium dysplastic exfoliated cell,UDC)和386个正常尿路上皮脱落细胞(uroepithelium normal exfoliated cell,UNC),巴氏染色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上述三类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尺寸参数和形状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组间两两比较法(SNK法)分析各组细胞的测试结果.结果 尺寸参数(Ac、Ap、An、Rnp、dmaj,c、dmin,c、dmaj,n、dmin,n、c、n、Cc、Cn)和形状参数(PEc、ARn、RFFc、RFFn、FIIn)在各类脱落细胞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尺寸参数和形状参数在UCC间差异有显著性,细胞形态、结构定量分析有助于这三类细胞的甄别.

    作者:蓝永洪;申洪;陆药丹;邓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细胞癌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 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MP3蛋白在92例HCC及5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P=0.000).IMP3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是否转移、AJCC分期及Ki-67表达有关(P值分别为0.003、0.031、0.005和0.002),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参数无关.结论 IMP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可作为HCC细胞预后及增生程度的潜在临床病理标记.

    作者:林黎娟;金政;林贞花;王研;蔡英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主要由呈结节状或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瘤内血管丰富,部分血管内皮下生长.灶区呈侵袭性生长,侵犯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未见坏死和核异型;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vimentin、梭形细胞SMA均(+),desmin、Calponin、h-Caldesmon、S-100蛋白均(-).结论 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病变,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周晓红;罗晓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颌下区神经鞘瘤合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浸润1例

    患者女性,86岁,30年前发现左侧颈部有一肿物,后逐渐长大,无疼痛不适,3个月前又发现右颌下区有一肿物,其生长迅速,遂入院.查体: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无肿大.专科检查见右侧颌下区触及一5 cm×6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可,无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左侧颈部触及一直径约1 cm肿物,表面结节感,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可.

    作者:李晓梅;侯刚;叶红;李道胜;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asson染色在辅助诊断肝纤维化中应用

    Masson染色法常用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鉴别染色,是病理组织制片的重要方法之一.机体在慢性炎症、机化和瘢痕形成中,随病理过程的发展可出现胶原纤维.在早期HE染色切片中这些纤维往往和纤维蛋白很难鉴别,但通过Masson染色可证实.国内文献报道多集中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纤维化程度判断上的应用,肝脏病变则多应用于判断动物试验中肝纤维化程度,人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Masson染色半定量计分评价研究鲜有报道.

    作者:顾怡瑾;陆新元;付华辉;冼志红;俞花;董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把握医学动态引领学术导向服务临床诊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即将迈入而立之年.在广大读者、作者、历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杂志在不断求新求变中发展壮大.2011年是本刊发展史上的转折之年.为了适应个体化医学新模式和病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去年本刊改为月刊,刊容量扩大一倍,出版周期显著缩短.

    作者:王立龙;王劲松;龚西(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癌中RRIG1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etinoic receptor-induced gene 1,RRIG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以GAPDH为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 RT-PCR)检测76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5例导管原位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RRIG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3.5±2.1、6.7±4.1)明显低于良性增生组织(10.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3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淋巴结转移组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5.2±3.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8±4.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RRIG1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渊;张瑰红;慈思慧;吴正升;杨枫;徐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体外培养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随着生物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免疫组化检查越来越多的被用到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一种在平底细胞培养板上直接进行的免疫组化SP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透明平底聚苯乙烯细胞培养板,作免疫组化检查的体外培养细胞株,SP法试剂.

    作者:李德本;骆晓梅;姜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改良骨髓石蜡包埋组织网状纤维染色技术

    网状纤维染色是判断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惟一检验,主要用于诊断特发和继发的骨髓纤维化.造血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中伴有明显的纤维增生可示预后差[1].做好骨髓组织网状纤维染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每一张骨髓切片的网状纤维染色并不容易.因为骨髓组织里面有的网状纤维比较纤细,往往出现粗网状纤维着色,而较细的却不显示.

    作者:刘少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NK4基因转染对裸鼠人淋巴瘤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NK4基因转染对裸鼠人淋巴瘤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NK4基因重组质粒pVITRO2-NK4转染的Raji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淋巴瘤移植瘤模型,动态监测裸鼠体重和肿瘤大小.8周后获取瘤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K4基因转染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裸鼠体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1).NK4基因转染组的淋巴瘤细胞AI值达237±10.94,而质粒pVITRO2转染组和未转染Raji组的AI值分别为79.7±30.8和81.7±22.2,NK4基因转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NK4基因转染组MVD为4.7±1.52,而质粒pVITRO2转染组和未转染Raji组MVD分别为12.0±1.00和10.66±1.53,NK4基因转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K4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淋巴瘤移植瘤的生长,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促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效应.

    作者:沈蓉蓉;郑筱娇;赵行;岑东;罗建平;吕建新;裴仁治;滑世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