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彭晓峰;范钦和;孟凡青;樊祥山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 骨桥蛋白,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LMS)中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选取20例 LMS,12例平滑肌瘤及9例正常平滑肌组织构建成组织芯片(其中5例 LMS为外院病例,未参与构建),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 LMS中18例(90%)OPN呈过表达.12例平滑肌瘤中3例 (25%) OPN呈过表达.正常平滑肌组织OPN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LMS和平滑肌瘤间,LMS与正常平滑肌组织间OPN过表达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良性组与正常平滑肌组OPN过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5例发生浸润和(或)转移的OPN均为过表达,且3例为强阳性.结论 OPN过表达是LMS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常见的分子事件,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LMS与平滑肌瘤间OPN过表达率的差异,有助于临床上平滑肌肿瘤的鉴别诊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229例肾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研究肾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分型、形态学特征及预后. 方法复习229例连续肾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大体标本、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按2004年WHO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并随访. 结果 229例肾细胞肿瘤占同期肾实质肿瘤89.1%(229/257),其中223例(97.4%)为肾细胞癌,6例(2.6%)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肾细胞癌中,透明细胞癌180例(78.6%),乳头状肾细胞癌19例(8.3%),嫌色细胞癌13例(5.7%),1例嫌色细胞癌伴肉瘤变,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6例(2.6%),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肾细胞癌2例(0.9%),未能分类的肾细胞癌2例(0.9%),集合管癌1例(0.4%).透明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75.5%;乳头状肾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80%;嫌色细胞癌随访6例,随访期8~57个月,1例于57个月后死于肿瘤转移;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随访2~40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肾细胞肿瘤是一组形态学上各有特征的异质性肿瘤,以恶性为主,其中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常见.不同类型肾细胞癌预后不同.WHO肾细胞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作者:肖立;陆孝禹;殷于磊;卢晨;朱雄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颈静脉球瘤1例及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副神经节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静脉球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Syn、CgA和NSE均阳性,EMA、CK、HMB45、CD34和CD99均阴性.结论颈静脉球瘤是一种起源于副神经节的少见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有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结合CT或MRI影像学资料和免疫组化标记可以作出诊断.

    作者:唐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HER-2抗体chA21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抗HER-2工程抗体chA21在体外对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和检测chA21对SKBR3细胞凋亡的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 chA21作用72 h,可见SKBR3细胞凋亡,chA21高浓度组(5.4 mg/L)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浓度组(0.2 mg/L)(P<0.01);chA21处理组SKBR3细胞的bax、Fas及caspase-3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降低,上述改变在chA21高、低两个浓度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hA21在体外可诱导SKBR3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作者:薛花;吴强;胡向阳;凌晓光;丁向东;程联胜;刘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癌中蛋白激酶C-α、βⅡ及δ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PKC-α、-βⅡ、-δ在肺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84例肺癌原发灶及30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KC-α、-βⅡ、-δ的表达,分析其在肺癌的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以及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之间表达的差异及意义.结果 PKC-α、-βⅡ与-δ在84例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1.9%、70.2%和66.7%,在不同肺癌组织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KC-α阳性率在小细胞癌(SCLC,58.3%)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62.5%)及其高中分化组(70.2%)与低分化组(48.0%)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KC-βⅡ阳性率在SCLC(41.7%)与NSCLC(75.0%)及其高中分化组(74.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SCLC与低分化组(48.0%)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KC-δ阳性率在SCLC(41.7%)与NSCLC(70.8%)及其高中分化组(78.7%)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SCLC与低分化组(56.0%)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比较PKC-α、-βⅡ与-δ在30例淋巴结转移NSCLC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3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KC-α、-βⅡ与-δ的异常激活,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3种亚型的作用各有不同, PKC-βⅡ可能是促进癌前病变的增生;PKC-α过表达与PKC-δ表达降低促进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减少,而癌分化降低、恶性程度增加.

    作者:白璐璐;唐建武;张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肝间叶性错构瘤( mesenchymal hamartoma liver,MH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间叶性肿瘤,1903年由Maresch首先报道,至2003年英文文献报道病例数不足200例[1].MHL仅见于婴幼儿,以往曾称为海绵状淋巴管样瘤、囊性间叶性错构瘤、胆管纤维腺瘤.MHL虽然是真性肿瘤而不是发育异常,但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属良性,应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为了解婴幼儿MHL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我们对新华医院历年来的小儿MHL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

    作者:奚政君;张忠德;成宇帆;张凤英;吴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节病肉芽肿病变中有螺旋体吗

    目的观察结节病肉芽肿病变内有无螺旋体,进一步探讨结节病螺旋体致病的可能性.方法收集50例结节病病理检查标本,活检47例,尸检3例,对其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连续切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用Warthin-Starry(W-S)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寻找螺旋体.螺旋体染色及观察的阳性对照为伯氏包柔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菌株的涂片及培养标本和5例Ⅱ期梅毒的活检标本.结果在结节病肉芽肿病变内未发现螺旋体.结论本研究未能就结节病的螺旋体感染假说提供直接的病原学证据.

    作者:刘红刚;张盛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肠肿瘤中Ti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Ti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iam1蛋白在大肠正常组织、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23.561,P<0.01);两两比较发现,腺瘤Tiam1表达比大肠正常组织高(Z=-2.423,P<0.05),淋巴结转移癌组织Tiam1表达比大肠癌组织高(Z=-2.051,P<0.05),而大肠癌组织与腺瘤组织Tiam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Z=-0.938,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伴发转移的大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iam1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Z=-3.176,P<0.01).RT-PCR结果显示Tiam1基因在高转移的LoVo和SW620中呈高表达,在低转移的LS174T和HT29中呈低或不表达,在SW480、HCT116等呈中度表达.结论 Tiam1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Tiam1表达可作为大肠癌转移过程中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刘莉;许岸高;王蔚;张庆玲;丁彦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型黑色素脱色剂的配制和应用

    某些人体和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内源性黑色素,常常影响病理医师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诊断,尤其是干扰免疫组化染色的定位表达.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结合文献资料[1,2],经过不断摸索,配制了一种新型黑色素脱色剂,能有效地脱去组织中的内源性黑色素,现介绍如下.

    作者:虞有智;林敏;沈丹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癌组织中MUC2和TGF-βRⅡ的表达及其意义

    人胃肠道表面黏液的主要成分是黏蛋白(mucin),对胃肠道黏膜起着重要的保护和润滑作用.MUC2是一种分泌型黏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但在胃黏膜出现肠化生或恶变时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Ⅱ,TGF-βRⅡ)是位于细胞表面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在TGF-β的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密切.有文献报道,TGF-β通过TGF-βRⅡ可诱导细菌MUC2转录上调[1],但MUC2和TGF-βRⅡ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作者:陈金华;胡忠良;文继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淀粉样变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淀粉样变性肾病的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淀粉样变性肾病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肾穿刺活组织进行常规染色、刚果红、高锰酸钾氧化刚果红染色后光镜、偏振光观察,同时做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在肾脏的不同部位,淀粉样蛋白呈不同程度的沉积.10例为淀粉样轻链(AL)蛋白型,1例为淀粉样相关 (AA)蛋白型.淀粉样蛋白沉积区HE染色呈无定型弱嗜伊红玻璃状,PASM染色见特征性毛刷样结构,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偏振光下见苹果绿色双折光,经高锰酸钾处理后1例刚果红反应消失.免疫荧光:4例显示IgM和(或)IgG 灶性系膜区阳性.5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其中1例λ强阳性;2例λ强阳性、κ弱阳性.结论淀粉样变性肾病是一种少见的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可与其他肾脏病变相区别.

    作者:杨晓青;张秀辉;胡章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鼠肝细胞增生性病变的国际诊断标准

    大鼠肝脏的增生性损伤的分类、命名和诊断标准首次由Squire 和Levitt 在1975年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引起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毒理病理学家广泛地讨论.此后,国际上又发表了几种校正或修改的诊断标准,但许多国家的毒理病理学家仍在对其进行讨论.由于全世界广泛使用许多化学物质包括药品和农药,相关管理机构对其毒理资料进行评价,而组织病理学是危险度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对于毒理学研究中观察到的病理损伤,必须有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从而提高诠释毒理病理学的可信度.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HAC)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的特殊类型腺癌.此型腺癌发生在胃内的屡见报道,但原发于肺的HAC极为罕见.经检索英文和国内文献,截止2002年仅见10例报道[1,2].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作者:白辰光;刘晓红;余永伟;张顺民;马大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数码摄影在病理彩色图文报告中的应用

    目前病理彩色图文报告已在国内普遍应用,以往报告中仅显示显微图像,随着数码相机的应用,报告中还可以加入大体标本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直观的图像信息,深受临床医师欢迎.现就我们多年来病理图像数码摄影实践作以下探讨.

    作者:吴在增;郑智勇;张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癌中cyclinD1和p27kip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p1在普通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5例普通型RCC和10例肿瘤远端的正常肾组织中cyclin D1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普通型RCC中cyclin D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对cyclin D1、p27ki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普通型RCC中cyclin D1的mRNA含量0.488±0.399,高于正常对照组0.089±0.066(P<0.01).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体积大者cyclin D1高表达(P<0.05).普通型RCC中p27kip1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p27kip1表达的降低,肿瘤的细胞核Fuhrman分级、TNM分期增高. 结论 cyclin D1高表达和p27kip1的低表达与普通型RCC的发生有关;p27kip1的低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演进, p27kip1的表达可作为评价普通型RCC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葛建荣;任国平;俞雅萍;张巧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泌乳素腺瘤中PTTG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关系

    目的探讨泌乳素腺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方法手术切除的泌乳素腺瘤标本46例(侵袭性24例和非侵袭性22例),正常垂体组织6例(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TTG蛋白表达;从组织中提取RNA,经RT-PCR方法扩增PTTG mRNA;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PTTG蛋白和PTTG mRNA表达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差异显著,并且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PTTG蛋白表达水平相一致. 结论 PTTG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作者:崔友强;滕良珠;李国新;庞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GLUT1与COX-2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急慢性乏氧状况、乏氧与COX-2过度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兔抗人HIF-1α、GLUT1抗体和鼠抗人COX-2抗体对手术切除的46例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46例,其中ⅠA期12例,ⅠB期20例,Ⅱ期8例,ⅢA期6例.HIF-1α、GLUT1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0%(27/46)、39.11%(18/46)和67.39%(31/46).COX-2表达与HIF-1α、GLUT1的表达相关(P<0.01).GLUT1表达与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5)、组织学类型 (P<0.01)有关,而HIF-1α、COX-2表达与年龄、性别、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NSCLC患者同时存在着急、慢性乏氧,而肿瘤转移主要与慢性乏氧有关.另外,乏氧可能参与了COX-2增强表达的机制.

    作者:郝静;王秀问;孙殿水;李蓓;蔡毅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1996年Ordonez等[1]首先报道1种伴有不寻常分化的肾细胞癌,随后Lioreta等[2]于1998年也报道1种肾脏低级别梭形细胞癌,同年He等[3]报道1例发生于45岁女性的类似于肾单位远端发生的肾细胞肿瘤.Otani等[4]于2001年报道了一种起源于远端肾单位的低级别肾细胞癌.

    作者:黄文斌;周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我们应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肾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向青;彭佑铭;刘映红;夏运成;姜文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脾脏原发性bcl-2阴性的滤泡性淋巴瘤1例

    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脾脏肿大4年而入院.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体检:脾脏肿大,下缘平脐,质中等,边缘钝,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和CT示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未见异常.遂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明显肿大,颜色正常.

    作者:张淑红;周小鸽;王鹏;张彦宁;郑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urvivin在反应性和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和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的区别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survivin、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三者均为阴性表达;survivin、bcl-2和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6.7%、26.7%和22.2%;在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3.2%、50.0%和70.2%;在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1%、79.2%和95.2%.survivin、bcl-2和Ki-67在增生组与低级别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survivin和 bcl-2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bcl-2和Ki-67联合应用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戚基萍;张春庆;李丹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