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

范宇;傅西林

关键词:乳腺病变, 黏液囊肿样病变, 黏液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ML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4例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的临床病理表现,并系统复习文献,讨论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均为女性,镜下共同特点为多个高度扩张的囊腔,其内充满黏液,囊腔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部分区域腺上皮增生呈乳头状,囊内黏液可溢入间质,其中1例伴黏液腺癌.结论:MLL为一种连续的病变过程,可伴发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甚至黏液腺癌,诊断时应慎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茎包皮梅毒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阴茎包皮发现肿块1个月余,伴红肿、流液.于门诊手术切除包皮并送检.2病理检查眼观:灰白、灰红色不规则组织2.5 cm×1.0 cm×0.5cm,切面灰白色.镜检:组织表面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坏死、溃疡形成,溃疡处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于真皮层、皮下组织及深部肌肉组织中见小血管显著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图1).

    作者:吴继锋;龚西蝌;胡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素对大鼠Thy-1肾炎u-PA/PAI-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u-PA/PAI-1)在大鼠Thy-1肾炎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肝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抗Thy-1单抗成功制备大鼠Thy-1肾炎模型,并用肝素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1、3、7、14、21、28 d处死动物并分别取其肾皮质.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u-PA/PAI-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观察肝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法显示肾炎模型组(G组)于3~28 d的肾皮质u-PA mRNA和3~21 d的肾皮质PAI-l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素治疗组(H组)仅21 d时肾皮质u-PAmRNA的表达高于G组(P<0.05),而PAI-1 mRNA的表达于3~28 d时均低于G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8 d时,G组u-PA和PAI-l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这与RT-PCR检测结果相似;H组肾皮质u-PA蛋白表达量与G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3~21 d时PAI-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G组(P<0.05或P<0.01).结论:大鼠Thy-1肾炎肾皮质u-PA与PAI-l的表达均随肾小球病变的进展而增强,肝素治疗可能通过干扰或抑制u-PA和PAI-1的表达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秦蓉;陈广平;张农;刘琛;张秀荣;郭慕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膈疝伴多脏器畸形1例

    死胎为妊娠39+1周,X线发现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左侧可见肠袢状阴影.行剖宫产,婴儿产后全身青紫,复苏困难.出生体重3 470 g,胎盘重870 g.小儿外观腹部空虚,颈蹼明显.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未见异常.血清学检查:母亲、胎儿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阳性.

    作者:杨重庆;刘晓霞;马正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层粘连蛋白受体、Ⅳ型胶原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层粘连蛋白受体(LN-R)、Ⅳ型胶原(ColⅣ)、间质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标记82例乳腺癌组织中LN-R、ColⅣ、FⅧRAg,并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标记切片上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LN-R表达强度及MVD的高低在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有差异;ColⅣ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乳腺癌间质微血管密度增加及LN-R表达增强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艳春;钟仁华;陆爱平;喻宏;贾晓敏;蒋亚湘;刘建成;成志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

    目的:研究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ML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4例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的临床病理表现,并系统复习文献,讨论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均为女性,镜下共同特点为多个高度扩张的囊腔,其内充满黏液,囊腔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部分区域腺上皮增生呈乳头状,囊内黏液可溢入间质,其中1例伴黏液腺癌.结论:MLL为一种连续的病变过程,可伴发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甚至黏液腺癌,诊断时应慎重.

    作者:范宇;傅西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细胞基质MMP-9和TI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9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和TIMP-2表达的情况.结果:MMP-9和TIMP-2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97%和30.27%;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而TIMP-2的表达则相反.结论:MMP-9和TIMP-2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孙慧;战忠利;李雯;吴洁;宁连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waxin、waxout和CoverOil在组织制片中的应用

    二甲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化学试剂,尤其是长期密切接触后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寻找理想的替代试剂,我们试用了三种非苯类无毒产品,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作者:虞有智;林敏;麻为民;回允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p16、bcl-2在人类皮肤肿瘤中表达

    本实验运用三羟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观察皮肤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细胞凋亡、p16与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作者:王成海;袁浩琛;杨邦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火棉胶切片技术在软硬组织联合切片中的应用

    火棉胶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在病理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口腔的颌骨、胎儿头颅,既有软组织也有硬组织,组织之间软硬度差别较大,组织块体积较大,采用石蜡切片还达不到目的.而火棉胶包埋切片技术,能够保持组织的完整性.笔者介绍火棉胶切片制作技术在牙齿、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等软硬组织联合切片中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王晶;苏良道;庞淑珍;孙开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细胞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二者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的分布形式无差异.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不同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12.5%的肾细胞癌呈PTEN蛋白阴性;17.5%的肾细胞癌PTEN蛋白呈弱阳性;70%的肾细胞癌PTEN蛋白呈阳性或强阳性,与癌旁组织PTEN蛋白的染色强度无差异.PTEN蛋白阴性的肾细胞癌,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80%;PTEN蛋白阳性的肾细胞癌,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20%.PTEN蛋白阴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与PTEN阳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细胞癌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异常;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抑癌基因PTEN是肾细胞癌的一种新的相关基因.

    作者:郭双平;翟宇强;王文亮;马福成;李华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MLU)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MLU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LU的临床症状是盆腔包块及不规则阴道流血;其突出的病理特征是肿瘤切面呈弥漫性胶冻状外观,镜下见大量奥辛蓝阳性的黏液样基质,瘤细胞大部分梭形显平滑肌细胞分化,并浸润周围正常平滑肌组织和血管腔;免疫组化:瘤细胞HHF35(+).结论:MLU是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一个罕见变型;由于大多数MLU缺乏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计数很低,常易引起病理误诊,在冷冻切片中更是如此.鉴别诊断必须首先区别常见的子宫平滑肌瘤黏液变性或水肿变性,其次还应与任何黏液样软组织恶性肿瘤相鉴别.

    作者:肖冠英;张胜泉;李建平;冼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血管内皮细胞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染色,然后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MVD与患者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大小无明显相关;不同病理组织学级别间MVD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级别越高,MVD越大;瘤周水肿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之间,MVD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患者MVD高于未复发患者(P<0.01).结论:星形细胞瘤MVD与病理级别、术后复发及瘤周组织水肿关系密切,可作为一项有意义的预后指标.

    作者:张冬;张哉根;卞修武;徐维帮;邹利光;王文献;王亚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国期刊方阵”标志图注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患者男性,50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个月,不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近1个月出现下腹部胀痛.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膀胱镜检查:膀胱左侧输尿管开口处见-4.0 cm×3.0 cm×3.0 cm菜花样肿物,表面充血、粗糙;周围黏膜见多处出血点.

    作者:余上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EGFR、p16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EGFR和p16蛋白在人乳腺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4例乳腺癌中EGFR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HpLAS 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EGFR的表达强度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与乳腺癌预后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EGFR和p16蛋白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彧;赵宏颖;唐小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转移、浸润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中MMP-2阳性表达14例,占46.7%,MMP-9阳性表达16例占53.3%,TIMP-1阳性表达4例,占13.3%,TIMP-2阳性表达3例,占10.0%.MMP-2、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相关,与年龄、月经状况无关.结论:MMP-2、MMP-9的表达可以作为估计乳腺癌预后及术后综合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岩;刘晓霞;侯正文;柳春晖;马秀萍;陈丽萍;贾支红;方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9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9例SEGA的临床特点,观察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随访.结果:SEGA出现临床症状时多为青少年(10~20岁);好发于侧脑室,由大的节细胞样星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NSE和Vim,不表达EMA;随访2~23月,8例存活.结论:SEGA为生长缓慢良性肿瘤,属WHO Ⅰ级,常伴随结节性硬化;需与室管膜瘤、肥胖细胞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等鉴别.

    作者:陶琨;张福林;周范民;汪寅;袁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针吸取物石蜡切片的制作

    在行细针穿刺时因6~7号细针的吸出物量少,通常只能制作涂片.因涂片难以显示细胞间质、组织学结构等,故对肿瘤的分类、分型诊断准确性不高.经10余年对下列脏器包括肺、纵隔、肝、胰、前列腺、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及各种浅表肿块的细针穿刺实践,我们采用吸出物涂片加石蜡切片的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佩琴;吴春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伴副脾1例

    患者女性,46岁,月经量增多1年伴痛经1个月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妊娠1次,正常分娩一胎并存活.近1年来月经量增多且伴有血块形成,月经期下腹坠痛明显,经后缓解.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50 d,表面不平.B超检查示子宫肌瘤,前壁突起瘤体大小3 cm×3 cm,后壁有不规则突起.

    作者:张雷;黄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组织学类型人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表达

    目的:观察来源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肺癌细胞系(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801,肺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57,个旧肺腺癌细胞系GLC-82和肺腺癌细胞系PC-84045)的维甲酸受体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和免疫组化显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4株具有不同侵袭潜能、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RARs、RARβ和RXRs)进行检测.结果:4株细胞系的RARβ表达极少,甚至缺如;RARs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质中,但RXRs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表达水平较高;RARs和RXRs在PLA-801细胞中表达低.结论:肺癌中普遍存在着RARβ的缺失与RARs的表达分布异常,这些改变可能与肺癌的异常分化有关,也可能是肺癌细胞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不敏感的重要原因.RXRs较高水平的表达主要位于核内,提示用9-顺式维甲酸来诱导肺癌的分化效果可能会较好.

    作者:蔡小强;谢作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