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干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癌组织中HMGA2的表达及意义

邢永新

关键词:化疗干预, 子宫内膜癌, 肿瘤标志物,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A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20例为对照组、术前未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实验1组、术前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9例为实验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癌组织中HMGA2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结果 ①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前实验1、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实验2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7 d实验1、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实验2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HMGA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肿瘤在血供未破坏之前化疗干预能更好地遏制肿瘤病灶侵袭、转移且预后好,这一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癌组织中HMGA2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诊断

    目的 探讨综合Lorenz散点图、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诊断不同负荷量阵发性房颤(PAF)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AF 57例,根据发生的不同负荷量分成3组,A组31例,0<负荷量≤20%;B组15例,20%<负荷量≤50%;C组11例,50%<负荷量<100%.根据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分为扇形、伞形、蘑菇形、感叹号形及多分布形5种类型,分析各类型各自的散点图特点及其在3组中的分布情况,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PAF的散点图特征.结果 5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扇形22.80%、伞形29.82%、蘑菇形12.28%、感叹号形8.77%及多分布形26.32%,以伞形多见.扇形在C组多见(76.92%);感叹号形仅见于A组.伞形和蘑菇形能明确表达PAF的Lorenz散点图特征,多分布形、感叹号形需结合逆向技术可诊断PAF,扇形需同时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得出诊断.不同负荷量PAF的Lorenz散点图有其独特的图形特点,配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准确判断PAF的起止时间和发作负荷量.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诊断不同负荷量PAF有一定优势,但不能表达其发生的时间信息,而时间散点图能清晰表达节律与时间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彼此印证,再运用逆向技术,可对PAF进行快速诊断,提高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

    作者:武求花;龚春;武洪林;郭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酸性离子通道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酸性离子通道(ASIC)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进行动物行为实验,测试关节的原发和继发性疼痛;免疫荧光技术测试3组膝关节传入背根神经节中的ASIC3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ASIC3在继发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大鼠的原发性疼痛没有明显不同.结论 ASIC3与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联系,这一通道可能是一个有效止痛的靶点,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季庆辉;乔建民;薛宇;刘士臣;乔晓峰;颜玉;李恒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同伴支持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及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上海市4所医院的21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研究.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需求总分为(68.41±11.87)分,抑郁得分为(37.1±6.77)分,患者的抑郁得分与同伴需求总分、同伴信息需求及同伴情感需求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但与同伴支持形式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为乳腺癌化疗患者提供同伴支持时,应该根据患者抑郁的情况提供适当的同伴支持服务,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抑郁状况.

    作者:杨丽敏;唐茂婷;康黎;沈燕敏;朱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远志皂苷元对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元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心肌梗死对照组(组Ⅰ)、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Ⅱ)、EPCs移植组(组Ⅲ)、EPCs移植联合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Ⅳ),每组20只.复苏及培养扩增大鼠外周血EPCs(CM-Dil标记)后,移植到大鼠(组Ⅲ及组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区,组Ⅱ及组Ⅳ尾静脉注射注远志皂苷元30 mg/kg(30 mg远志皂苷元溶于10 ml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 d.移植后3 w及6 w,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改变,并对梗死区心肌组织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梗死周边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梗死部位内移植的EPCs(CM-Dil标记)的数量及大鼠心肌恢复状况(HE染色).结果 细胞移植3和6 w后,组Ⅱ、组Ⅲ和组Ⅳ心功能和左室舒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组Ⅳ改变更显著(P<0.05),组Ⅲ和组Ⅳ植入梗死区的EPCs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组Ⅳ梗死心肌处血管密度较组Ⅲ、组Ⅱ明显增高(P<0.05);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组Ⅳ>组Ⅲ>组Ⅱ>组Ⅰ(P<0.05);CM-Dil标记EPCs阳性细胞:组Ⅳ>组Ⅲ,组Ⅱ和组Ⅰ未见;心肌修复情况:组Ⅳ>组Ⅲ、组Ⅱ>组Ⅰ.结论 外周血EPCs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并在EPCs移植同时予以远志皂苷元干预优于单独应用EPCs移植,起到心肌修复的协同作用.

    作者:靳文学;乔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化疗干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癌组织中HMGA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化疗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A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20例为对照组、术前未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实验1组、术前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9例为实验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癌组织中HMGA2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结果 ①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前实验1、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实验2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7 d实验1、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实验2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HMGA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肿瘤在血供未破坏之前化疗干预能更好地遏制肿瘤病灶侵袭、转移且预后好,这一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癌组织中HMGA2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有关.

    作者:邢永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杭州农村家庭养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杭州市344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家庭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0.17±11.71)分〕显著低于社会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5.98±10.15)分,P<0.05〕.影响杭州农村家庭养老老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健因素是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结论 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老年人,而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较家庭养老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雅静;单候乾;潘蓓;韩雪;左丽清;何文博;江丽丽;韩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4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CHF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曾爱辉;马建林;孙达统;张敬文;王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黄瓜籽通过改善小鼠氧化应激延缓疲劳作用

    目的 研究黄瓜籽对小鼠疲劳的延缓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黄瓜籽处理组连续喂养28 d,通过负重游泳实验及90 min游泳实验考察黄瓜籽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并对运动后小鼠体内肝糖原、肌糖原、血尿素氮、血乳酸、血糖及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黄瓜籽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血尿素氮及血乳酸含量降低,同时明显提高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黄瓜籽具有延缓疲劳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减弱氧化应激及提高糖原含量.

    作者:郝艳娟;蔡瑜;高江悦;曾桥安;冯小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综合评估概述及研究进展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诸多的躯体、心理和社会问题,三者共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储苏平等〔1〕在上海居家养老者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平均患症候数为(4. 5±3. 2)个. 目前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大多使用单项测量量表,虽具有普适性,但只能反映健康状况的某一方面,而传统的医学评估仅限于疾病本身,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估方法 ,从整体角度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以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2〕.

    作者:刘建涛;何燕;张军;李艳;王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血液中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肺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手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血常规、传统凝血检测.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纤维蛋白原(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手术前后反应时间(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均变小,α角(Angle)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和术后相比均明显增多;手术前后K值均小于对照组,仅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对照组血栓弹力图(TEG)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无淋巴结转移者MA值明显变大(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功能增强,有淋巴结转移者更明显.手术切除肿瘤能抑制血小板增多.

    作者:张思思;袁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细胞(D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裸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取肝癌组织,根据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用磁珠分选法初步获得肝癌干细胞,反复冻融提取法获得肝癌干细胞抗原;采集同一患者外周血,加入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扩增抗原致敏的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从CIK中分选出CD3+CD8+T细胞;将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D3+CD8+T细胞共培养后,获得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制备裸鼠肝癌模型,动物实验观察抗原致敏的DC-CTL对裸鼠肝癌的抑瘤作用.结果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和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对裸鼠肝癌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组的抑瘤率明显增高.结论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对肝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贾硕;孙艳;张颖宏;王宏竹;盛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肌钙蛋白(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卧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降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等药物;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入院12 h内及入院治疗第7天早晨抽取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cTnT、IL-10、IL-6、NT-Pro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NF-α、cTnT、IL-6、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ANSTE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张创良;吴清权;陈元椿;王绚璇;程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效果对比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较被认可的定义是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75% ~85%的患者会合并腓骨下段骨折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临床上以高能量损伤、不稳定、软组织损伤严重为特点,治疗时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并发症较严重,且一旦治疗失败,极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截肢、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后期再关节融合等.

    作者:谷峰;张吉亭;赵天昊;李晨;夏永宁;王成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蚕蛹油对庆大霉素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蚕蛹油对庆大霉素引起大鼠肾脏伤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皮下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1·d-1,并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蚕蛹油(0~8 ml·kg-1·d-1),连续7 d后,收集动物血液及肾脏组织,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肾脏中丙二醛(MDA)、羟自由基、过氧亚硝酸盐、超氧阴离子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BUN、CREA及肾脏MDA、过氧亚硝酸盐、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区域病变明显.给予蚕蛹油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蚕蛹油能够有效减轻血清BUN及CREA含量,减轻肾脏脂质过氧化,减少过氧亚硝酸盐,降低超氧阴离子及NO的生成(P<0.05).结论 蚕蛹油可有效保护大鼠庆大霉素诱发的肾脏伤害,其机制可能为降低氧化压力的产生,进而减缓肾脏的氧化性伤害.

    作者:周静;曾艳;杨柳;张莉;罗来敏;魏昕;王瑜;李秋月;程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I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44例和中青年组29例,比较两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老年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较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老年IC患者病因多,疾病活动程度较中青年组重,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李亚军;吴双;唐彤宇;何川;李玉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COPD患者7705例,每个病人有1年的回顾周期来确定开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或者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治疗是否发生CVD.随访观察90 d内急性CVD.基于存在的CVD病人被分为四组.结果 CVD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1,4594例),CVD患者没有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2,906例),没有CVD,但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3,589例);没有CVD也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组4,1616例).4组90 d内住院治疗CVD或者在急诊科接受治疗发生率分别为5.44%、2.98%、1.52%和0.99%,组1、2、3接受CVD治疗概率分别为3.50(95%CI,2.89~4.24),2.15(95%CI,1.71~2.70)和1.36(95%CI,1.01~1.82).结论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开始后,心血管事件危险程度高存在于先前已存在CVD的COPD患者,并且不能通过CVD药物得到改善.患者已存在CVD或者已经使用心血管药物,临床医生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时需谨慎.

    作者:董健;刘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患病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随机对成都市两家养老机构205名老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尿失禁患病现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 老人尿失禁患病率为4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BMI≥24 kg/m2、从事体力劳动、饮酒、憋尿行为、慢性病数量≥2种是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另外,产次≥4次、首次生育年龄<21岁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失禁在养老机构中患病率较高,且与婚姻状况、工作类型等因素有关,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同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燕;张先庚;梁小利;王红艳;郑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86例、年龄60~91岁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2个可能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程(≥60 d)、吸烟、病变类型(缺血型)、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创面面积(≥5 cm2)、引流不充分、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Pa·s)、血清白蛋白(<30 g/L)、降钙素原(≥0.5μg/L)、C反应蛋白(≥10 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等16个因素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有关,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60 d)、血糖(≥11.1 mmol/L)、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引流不充分、病变类型(缺血型)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造成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无效因素多而复杂,临床应采取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根据分级分类对创面进行评估,选择有效治疗手段,纠正局部血液循环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多学科合作,才能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无效的发生.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永发;陈品奇;杨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ISH患者306例随机分为低强度运动组(低强度组,n=102)、中强度运动组(中强度组,n=100),自然活动组(对照组,n=104),在血压控制达标的前提下按设定运动强度运动12 w.以踝肱指数(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血管功能的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老老年ISH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 ABI值和PWV值均与增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老老年人群,年龄每增加1岁,ABI降低0.019,PWV则增加0.609 m/s.运动后低、中强度组收缩压(SBP)均显著降低〔(127.4±8.6)vs(126.8±7.3)mmHg,P<0.05〕、〔(128.8±7.0)vs(127.1±5.7)mmHg,P<0.01〕,中强度组舒张压(DBP)显著降低〔(82.4±3.5)vs(80.8±2.8)mmHg,P<0.01〕.运动后低、中强度组ABI值均显著增高〔(0.78±0.08)vs(0.79±0.07),P<0.01〕、〔(0.76±0.07)vs(0.82±0.08),P<0.01〕;PWV值均显著降低〔(16.95±2.54)vs(15.57±2.16)m/s,P<0.01〕、〔(16.92±3.22)比(15.11±2.85)m/s,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前后ABI增幅均显著大(均P<0.01),PWV降幅均显著大(均P<0.01);与低强度组比较,中强度组对ABI和PWV的改变显著优于低强度组(P<0.01,P<0.05).结论 老老年人群血管功能与增龄密切相关(其中ABI与增龄呈负相关,PWV与增龄呈正相关).低中强度运动均能降低老老年ISH患者的血管硬化度,且中强度优于低强度.

    作者:余冰清;周进平;缪慧玉;徐军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针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针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SD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刺血组、艾灸组,10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尿酸钠致大鼠AGA模型,用不同针灸疗法给予患病大鼠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周径并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10的含量.结果 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前及造模后第1~7天关节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7天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关节肿胀周径均显著长于造模前(P<0.05).第2天刺血组、针刺组、电针组关节肿胀周径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刺血组关节肿胀周径显著短于针刺组及电针组(P<0.05).第3天艾灸组关节肿胀周径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第5天各治疗组关节肿胀周径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第6、7天刺血组、针刺组、电针组关节肿胀周径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IL-4、IL-10、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除针刺组IL-4蛋白表达外,其他各组IL-1、IL-4、IL-10、TNF-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刺血疗法较其他针灸疗法治疗AGA效果更优.

    作者:陈新华;王洪峰;李慧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