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诊断

武求花;龚春;武洪林;郭云霞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Lorenz-RR散点图, 时间-RR间期散点图, 阵发性房颤, 逆向技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Lorenz散点图、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诊断不同负荷量阵发性房颤(PAF)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AF 57例,根据发生的不同负荷量分成3组,A组31例,0<负荷量≤20%;B组15例,20%<负荷量≤50%;C组11例,50%<负荷量<100%.根据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分为扇形、伞形、蘑菇形、感叹号形及多分布形5种类型,分析各类型各自的散点图特点及其在3组中的分布情况,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PAF的散点图特征.结果 5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扇形22.80%、伞形29.82%、蘑菇形12.28%、感叹号形8.77%及多分布形26.32%,以伞形多见.扇形在C组多见(76.92%);感叹号形仅见于A组.伞形和蘑菇形能明确表达PAF的Lorenz散点图特征,多分布形、感叹号形需结合逆向技术可诊断PAF,扇形需同时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得出诊断.不同负荷量PAF的Lorenz散点图有其独特的图形特点,配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准确判断PAF的起止时间和发作负荷量.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诊断不同负荷量PAF有一定优势,但不能表达其发生的时间信息,而时间散点图能清晰表达节律与时间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彼此印证,再运用逆向技术,可对PAF进行快速诊断,提高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4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CHF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曾爱辉;马建林;孙达统;张敬文;王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86例、年龄60~91岁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2个可能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程(≥60 d)、吸烟、病变类型(缺血型)、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创面面积(≥5 cm2)、引流不充分、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Pa·s)、血清白蛋白(<30 g/L)、降钙素原(≥0.5μg/L)、C反应蛋白(≥10 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等16个因素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有关,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60 d)、血糖(≥11.1 mmol/L)、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引流不充分、病变类型(缺血型)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造成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无效因素多而复杂,临床应采取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根据分级分类对创面进行评估,选择有效治疗手段,纠正局部血液循环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多学科合作,才能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无效的发生.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永发;陈品奇;杨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脑外伤患者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脑外伤患者11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6例)和观察组(n=56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管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对2组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估;采用事件相关电位仪、眼动对2组手术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管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NIHSS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电位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眼动测定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用于老年脑外伤患者效果理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作者:孙永全;解战兵;孔传祥;张冬;马福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坐式训练对老年人体质、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坐式训练对老年人体质、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贵阳市6个社区63名老年人,分为实验组(n=33),对照组(n=30);实验组每周一、三、五、七进行4次坐式练习,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无强度性练习.每个社区分别由1名志愿者对所在社区所有受试者进行直接的指导训练.结果 经过16 w的坐式训练后实验组握力明显提升(P=0.020)、优势肘关节伸肌力量显著性提高(P=0.003),优势肘关节屈肌力量显著提高(P=0.011)、优势腕关节伸肌力量显著提高(P=0.003),优势肩关节柔韧性极显著提高(P=0.001),抑郁程度显著提高(P=0.017).结论 坐式训练可以作为辅助锻炼方式在有活动障碍的老年人群中推广.

    作者:荆晓伟;陈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抑郁、心理弹性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应

    目的 探讨抑郁、心理弹性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对51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70.90±8.97)分;衰弱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抑郁、自我护理能力呈相关关系(r=-0.47、0.60,P<0.01);抑郁与自我护理能力也呈相关关系(r=-0.50,P<0.01);心理弹性在抑郁和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衰弱在老年人的抑郁、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 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抑郁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有无衰弱在三者关系间起调节效应,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存在抑郁风险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加强自护行为.

    作者:刘太芳;张爱华;张营;吴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人衰弱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Fried衰弱指数进行评估.入选衰弱组200例,非衰弱组1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用药状况等.微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定营养情况,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调查此次研究前1年内患者跌倒、急诊就诊、住院情况.结果 衰弱组年龄显著大于非衰弱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糖尿病、COPD、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营养状态、ADL显著低于非衰弱组,共病及多重用药显著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营养状态差、ADL减低、共病及多重用药是衰弱的危险因素(均P<0.05).衰弱组跌倒、急诊就诊及住院次数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 衰弱是年龄、疾病状态、用药、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应加强老年人群衰弱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作者:方向阳;陈清;侯原平;孙倩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医院焦虑及抑郁情况、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P<0.05).术后6个月患者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体重减轻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可知,社会支持、疾病因素、面对生活、焦虑抑郁、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相关(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远期能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目的,但短期内会出现生存质量下降.

    作者:熊柱凤;汤利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SAH组)、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和依达拉奉组(Edr组).血管穿刺法制备SAH模型,3-MA组和Edr组在建模成功后经腹腔注射分别给予3-MA溶液、依达拉奉.HE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及Caspase-3的表达;TUNEL细胞凋亡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海马区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SAH组比较,3-MA组海马区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Edr组存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 依达拉奉增强SAH后神经元自噬,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瑶;刘俊杰;吴寅秋;吴娟;杜鹃;王雪;李建民;赵雅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鼻渊通窍颗粒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OSAH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减轻体重,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每日3次,每次15 g,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紊乱时低氧饱和度(LSaO2);治疗前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白日嗜睡程度、白日疲乏程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10,0.01,0.0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IL-1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6.53,6.83,14.07,2.46,均P<0.05;观察组t=10.79,11.26,14.63,4.33,均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IL-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4.80,2.77,1.78,均P<0.05).治疗前,两组AHI、MAI、LSaO2无明显差异(t=0.40,0.32,0.54,均P>0.05).治疗后,两组AHI、M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L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AHI、MAI、LSaO2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33,2.48,均P<0.05);治疗前,两组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t=0.21,0.25,均P>0.05).治疗后,两组HIF-1α、VEGF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HIF-1α、VEGF表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2.20,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嗜睡量表评分(ESS)、量表评分(FSS)无明显差异(t=0.23,0.10,均P>0.05).治疗后,两组ESS、FSS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ESS、FSS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9,2.51,均P<0.05).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对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睡眠通气质量,改善白日疲乏及嗜睡评分.

    作者:徐冰;金勇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肾移植的临床进展

    与维持透析相比,肾移植能够延长老年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1〕.肾移植等候名单中的老年ESRD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由于老年ESRD患者普遍存在一般状态较差、伴随疾病较多、虚弱、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直接影响肾移植术后恢复,因此老年患者获得手术机会较少,等候肾移植时间较长. 国外数个指南支持老年ESRD患者进行肾移植〔2,3〕,认为年龄通常并不是肾移植的禁忌证,而年龄相关疾病却是肾移植的主要障碍〔4〕. 本文从老年肾移植术前评估、供肾选择、免疫抑制治疗、术后肿瘤检测及防治4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王汕珊;高宝山;聂海英;王泓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同伴支持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及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上海市4所医院的21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研究.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同伴支持需求总分为(68.41±11.87)分,抑郁得分为(37.1±6.77)分,患者的抑郁得分与同伴需求总分、同伴信息需求及同伴情感需求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但与同伴支持形式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为乳腺癌化疗患者提供同伴支持时,应该根据患者抑郁的情况提供适当的同伴支持服务,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抑郁状况.

    作者:杨丽敏;唐茂婷;康黎;沈燕敏;朱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496名HUA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为(95.79±9.57)分,87.36%患者处于中高水平;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37.86±5.18)分、复杂性维度得分(20.56±1.98)分、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20.96±2.91)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16.41±1.94)分.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屈服、并发症、年龄、收入、饮酒是其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影响因素(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与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维度及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与社会支持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肯定和注重客观支持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程书栋;彭丹丹;张会君;娄燕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远志皂苷元对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元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心肌梗死对照组(组Ⅰ)、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Ⅱ)、EPCs移植组(组Ⅲ)、EPCs移植联合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Ⅳ),每组20只.复苏及培养扩增大鼠外周血EPCs(CM-Dil标记)后,移植到大鼠(组Ⅲ及组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区,组Ⅱ及组Ⅳ尾静脉注射注远志皂苷元30 mg/kg(30 mg远志皂苷元溶于10 ml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 d.移植后3 w及6 w,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改变,并对梗死区心肌组织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梗死周边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梗死部位内移植的EPCs(CM-Dil标记)的数量及大鼠心肌恢复状况(HE染色).结果 细胞移植3和6 w后,组Ⅱ、组Ⅲ和组Ⅳ心功能和左室舒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组Ⅳ改变更显著(P<0.05),组Ⅲ和组Ⅳ植入梗死区的EPCs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组Ⅳ梗死心肌处血管密度较组Ⅲ、组Ⅱ明显增高(P<0.05);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组Ⅳ>组Ⅲ>组Ⅱ>组Ⅰ(P<0.05);CM-Dil标记EPCs阳性细胞:组Ⅳ>组Ⅲ,组Ⅱ和组Ⅰ未见;心肌修复情况:组Ⅳ>组Ⅲ、组Ⅱ>组Ⅰ.结论 外周血EPCs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并在EPCs移植同时予以远志皂苷元干预优于单独应用EPCs移植,起到心肌修复的协同作用.

    作者:靳文学;乔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诊断

    目的 探讨综合Lorenz散点图、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诊断不同负荷量阵发性房颤(PAF)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AF 57例,根据发生的不同负荷量分成3组,A组31例,0<负荷量≤20%;B组15例,20%<负荷量≤50%;C组11例,50%<负荷量<100%.根据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分为扇形、伞形、蘑菇形、感叹号形及多分布形5种类型,分析各类型各自的散点图特点及其在3组中的分布情况,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PAF的散点图特征.结果 5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扇形22.80%、伞形29.82%、蘑菇形12.28%、感叹号形8.77%及多分布形26.32%,以伞形多见.扇形在C组多见(76.92%);感叹号形仅见于A组.伞形和蘑菇形能明确表达PAF的Lorenz散点图特征,多分布形、感叹号形需结合逆向技术可诊断PAF,扇形需同时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得出诊断.不同负荷量PAF的Lorenz散点图有其独特的图形特点,配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准确判断PAF的起止时间和发作负荷量.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诊断不同负荷量PAF有一定优势,但不能表达其发生的时间信息,而时间散点图能清晰表达节律与时间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彼此印证,再运用逆向技术,可对PAF进行快速诊断,提高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

    作者:武求花;龚春;武洪林;郭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CD163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游离型CD163(sCD163)在胸腔积液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治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胸腔穿刺起始段胸水,经预处理获得胸水上清液.经严格入选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78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入组患者按严格的分组标准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TPE)组38例,恶性胸腔积液(MPE)组4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组患者胸水上清中sCD163浓度.结果 sCD163在TPE组与MPE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102.58±611.59)ng/ml和(1240.62±428.7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D163鉴别TPE与MPE的灵敏度为76.3%,特异度为85.0%(P<0.01),临床界值为1640.11 ng/ml.在TPE组与MPE组,sCD163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无相关(P>0.05);sCD163与白细胞介素(IL)-1β在TPE组呈弱相关(r=0.49,P=0.0018),在MPE组中无相关性(r=0.068,P=0.6767).结论 sCD163可作为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珍珍;李丹;宋磊;孙立燕;王莹;丁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肌钙蛋白(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卧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降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等药物;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入院12 h内及入院治疗第7天早晨抽取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cTnT、IL-10、IL-6、NT-Pro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NF-α、cTnT、IL-6、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ANSTE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张创良;吴清权;陈元椿;王绚璇;程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大鼠30只设为对照组;另外选择老年大鼠30只,建立老年大鼠乳腺癌动物模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建模成功后以断颈方式处死,取乳腺病灶组织,对照组同样以断颈方式处死,常规取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大鼠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及ILK表达水平;记录并统计观察组大鼠病理资料,包括肿瘤的直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不同病理资料下PI3K蛋白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PI3K/Akt信号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ILK信号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能对ILK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方法与新的靶点.

    作者:曲义坤;国麟祺;夏伟滨;徐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52)和研究组(n=53),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细节化护理.两组术后护理前、护理后4 w,通过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血清炎性因子,评价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术后护理干预前比较,HAMD、SAS、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含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护理干预4 w后比较,HAMD、SAS、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干预较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优势是整体提升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护理质量及减少护理投诉率,其同时有效调控血清炎性因子从而改善炎症反应,对患者的预后更为有利.

    作者:李孝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指标在预测其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OSAHS合并PAH患者60例及仅患有OSAHS患者120例,分为PAH组和单纯OSAHS组.分别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指数、嗜睡评分大于9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脂、血糖、高血压、血气分析、内皮素-1、一氧化氮(NO)、脑钠肽(BNP)、夜间低血氧等方面观察患者,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AHI指数、性别、肥胖指数、嗜睡程度、高血压、血气分析、内皮素-1、NO、BNP、夜间低血氧与PAH相关(P<0.05),除NO外,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OSAHS患者AHI指数等一些相关指标可对早期PAH做出预测,临床医师应及早进行相关的指标检查,以早期发现PAH,使病人得到及时的诊治.

    作者:吴格怡;梁光彬;成俊芬;黄心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血液中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肺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手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血常规、传统凝血检测.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纤维蛋白原(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手术前后反应时间(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均变小,α角(Angle)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和术后相比均明显增多;手术前后K值均小于对照组,仅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对照组血栓弹力图(TEG)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无淋巴结转移者MA值明显变大(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功能增强,有淋巴结转移者更明显.手术切除肿瘤能抑制血小板增多.

    作者:张思思;袁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