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

李亚军;吴双;唐彤宇;何川;李玉琴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I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44例和中青年组29例,比较两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老年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较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老年IC患者病因多,疾病活动程度较中青年组重,住院时间延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4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CHF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曾爱辉;马建林;孙达统;张敬文;王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黄瓜籽通过改善小鼠氧化应激延缓疲劳作用

    目的 研究黄瓜籽对小鼠疲劳的延缓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黄瓜籽处理组连续喂养28 d,通过负重游泳实验及90 min游泳实验考察黄瓜籽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并对运动后小鼠体内肝糖原、肌糖原、血尿素氮、血乳酸、血糖及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黄瓜籽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血尿素氮及血乳酸含量降低,同时明显提高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黄瓜籽具有延缓疲劳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减弱氧化应激及提高糖原含量.

    作者:郝艳娟;蔡瑜;高江悦;曾桥安;冯小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肺结核患者1060例,其中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36例,单纯肺结核924例.分析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常见的感染真菌是白色念珠菌.与没有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相比,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更容易出现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和肺部湿啰音.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此外,胸部X线显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存在多种病变(≥3个肺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结核持续时间、疾病再治疗、广谱强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继发性肺结核均与肺部真菌感染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程、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是肺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与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相比,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征性,容易漏诊或误诊.如果抗结核治疗后病情无显著改善,患者具有肺结核持续时间长和(或)长期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等危险因素,则应考虑肺部真菌感染.

    作者:郭颖;何花贞;孙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大鼠30只设为对照组;另外选择老年大鼠30只,建立老年大鼠乳腺癌动物模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建模成功后以断颈方式处死,取乳腺病灶组织,对照组同样以断颈方式处死,常规取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大鼠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及ILK表达水平;记录并统计观察组大鼠病理资料,包括肿瘤的直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不同病理资料下PI3K蛋白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PI3K/Akt信号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ILK信号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能对ILK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方法与新的靶点.

    作者:曲义坤;国麟祺;夏伟滨;徐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CD163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游离型CD163(sCD163)在胸腔积液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治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胸腔穿刺起始段胸水,经预处理获得胸水上清液.经严格入选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78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入组患者按严格的分组标准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TPE)组38例,恶性胸腔积液(MPE)组4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组患者胸水上清中sCD163浓度.结果 sCD163在TPE组与MPE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102.58±611.59)ng/ml和(1240.62±428.7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D163鉴别TPE与MPE的灵敏度为76.3%,特异度为85.0%(P<0.01),临床界值为1640.11 ng/ml.在TPE组与MPE组,sCD163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无相关(P>0.05);sCD163与白细胞介素(IL)-1β在TPE组呈弱相关(r=0.49,P=0.0018),在MPE组中无相关性(r=0.068,P=0.6767).结论 sCD163可作为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珍珍;李丹;宋磊;孙立燕;王莹;丁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PG)、HbA1c、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发生率;根据是否诊断为MCI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MCI组与正常组,对比两组FPG、HbA1c水平;以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MOCA评分、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FPG、HbA1c及MCI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CI组F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bA1c与MOCA及MMSE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患者自身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且患者的认知功能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作者:陆少欢;程万春;黄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满意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P<0.05);两组术后3 h和24 h OAAS评分较术毕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3 h和24 h 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T1时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T0时刻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T2时刻HR、MAP较T0时刻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T2时刻HR、MAP较T0时刻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1和T2时刻HR、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配伍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效果明显,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杨明德;于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鼻渊通窍颗粒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OSAH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减轻体重,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每日3次,每次15 g,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紊乱时低氧饱和度(LSaO2);治疗前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白日嗜睡程度、白日疲乏程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10,0.01,0.0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IL-1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6.53,6.83,14.07,2.46,均P<0.05;观察组t=10.79,11.26,14.63,4.33,均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IL-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4.80,2.77,1.78,均P<0.05).治疗前,两组AHI、MAI、LSaO2无明显差异(t=0.40,0.32,0.54,均P>0.05).治疗后,两组AHI、M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L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AHI、MAI、LSaO2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33,2.48,均P<0.05);治疗前,两组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t=0.21,0.25,均P>0.05).治疗后,两组HIF-1α、VEGF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HIF-1α、VEGF表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2.20,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嗜睡量表评分(ESS)、量表评分(FSS)无明显差异(t=0.23,0.10,均P>0.05).治疗后,两组ESS、FSS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ESS、FSS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9,2.51,均P<0.05).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对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睡眠通气质量,改善白日疲乏及嗜睡评分.

    作者:徐冰;金勇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I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44例和中青年组29例,比较两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老年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较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老年IC患者病因多,疾病活动程度较中青年组重,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李亚军;吴双;唐彤宇;何川;李玉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人衰弱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Fried衰弱指数进行评估.入选衰弱组200例,非衰弱组1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用药状况等.微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定营养情况,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调查此次研究前1年内患者跌倒、急诊就诊、住院情况.结果 衰弱组年龄显著大于非衰弱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糖尿病、COPD、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营养状态、ADL显著低于非衰弱组,共病及多重用药显著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营养状态差、ADL减低、共病及多重用药是衰弱的危险因素(均P<0.05).衰弱组跌倒、急诊就诊及住院次数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 衰弱是年龄、疾病状态、用药、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应加强老年人群衰弱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作者:方向阳;陈清;侯原平;孙倩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诊断

    目的 探讨综合Lorenz散点图、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诊断不同负荷量阵发性房颤(PAF)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AF 57例,根据发生的不同负荷量分成3组,A组31例,0<负荷量≤20%;B组15例,20%<负荷量≤50%;C组11例,50%<负荷量<100%.根据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分为扇形、伞形、蘑菇形、感叹号形及多分布形5种类型,分析各类型各自的散点图特点及其在3组中的分布情况,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PAF的散点图特征.结果 5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扇形22.80%、伞形29.82%、蘑菇形12.28%、感叹号形8.77%及多分布形26.32%,以伞形多见.扇形在C组多见(76.92%);感叹号形仅见于A组.伞形和蘑菇形能明确表达PAF的Lorenz散点图特征,多分布形、感叹号形需结合逆向技术可诊断PAF,扇形需同时结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得出诊断.不同负荷量PAF的Lorenz散点图有其独特的图形特点,配合时间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可准确判断PAF的起止时间和发作负荷量.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诊断不同负荷量PAF有一定优势,但不能表达其发生的时间信息,而时间散点图能清晰表达节律与时间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彼此印证,再运用逆向技术,可对PAF进行快速诊断,提高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

    作者:武求花;龚春;武洪林;郭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苦参碱对高频左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兔的影响

    目的 应用微电极阵(MEA)技术研究苦参碱对高频左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具有的抗房颤作用.方法 6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起搏组、苦参碱A组(5 mg/kg)、苦参碱B组(10 mg/kg)、苦参碱C组(20 mg/kg),苦参碱D组(40 mg/kg),每组10只.连续高频左心房起搏3 w后,开胸取出心脏,用柔性电极贴附心房肌,分别记录各组场电位和激动传导的变化.结果 起搏组与对照组相比,场电位时限(fAPD)明显缩短,传导速度(CV)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各组与起搏组相比,fAPD、CV分别呈浓度依赖性延长与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房颤兔模型中,苦参碱能有效延长心房肌fAPD和加快CV,显示出较好的抗房颤作用.

    作者:屠叶平;侯月梅;金晓媛;欧阳松;张晓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496名HUA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为(95.79±9.57)分,87.36%患者处于中高水平;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37.86±5.18)分、复杂性维度得分(20.56±1.98)分、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20.96±2.91)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16.41±1.94)分.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屈服、并发症、年龄、收入、饮酒是其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影响因素(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与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维度及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与社会支持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肯定和注重客观支持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程书栋;彭丹丹;张会君;娄燕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B组和C组患者均给予常规COPD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联合中药小青龙汤内服进行治疗,B组仅给予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辅助治疗.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6MWT,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前圣乔治疗呼吸问卷(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org评分,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SGRQ评分,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联合中药内服治疗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症状,从而显著促进呼吸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艳;杨建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杭州农村家庭养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杭州市344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家庭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0.17±11.71)分〕显著低于社会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5.98±10.15)分,P<0.05〕.影响杭州农村家庭养老老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健因素是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结论 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老年人,而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较家庭养老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雅静;单候乾;潘蓓;韩雪;左丽清;何文博;江丽丽;韩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综合评估概述及研究进展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诸多的躯体、心理和社会问题,三者共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储苏平等〔1〕在上海居家养老者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平均患症候数为(4. 5±3. 2)个. 目前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大多使用单项测量量表,虽具有普适性,但只能反映健康状况的某一方面,而传统的医学评估仅限于疾病本身,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估方法 ,从整体角度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以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2〕.

    作者:刘建涛;何燕;张军;李艳;王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COPD患者7705例,每个病人有1年的回顾周期来确定开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或者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治疗是否发生CVD.随访观察90 d内急性CVD.基于存在的CVD病人被分为四组.结果 CVD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1,4594例),CVD患者没有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2,906例),没有CVD,但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3,589例);没有CVD也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组4,1616例).4组90 d内住院治疗CVD或者在急诊科接受治疗发生率分别为5.44%、2.98%、1.52%和0.99%,组1、2、3接受CVD治疗概率分别为3.50(95%CI,2.89~4.24),2.15(95%CI,1.71~2.70)和1.36(95%CI,1.01~1.82).结论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开始后,心血管事件危险程度高存在于先前已存在CVD的COPD患者,并且不能通过CVD药物得到改善.患者已存在CVD或者已经使用心血管药物,临床医生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时需谨慎.

    作者:董健;刘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血液中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肺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手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血常规、传统凝血检测.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纤维蛋白原(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手术前后反应时间(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均变小,α角(Angle)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和术后相比均明显增多;手术前后K值均小于对照组,仅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对照组血栓弹力图(TEG)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无淋巴结转移者MA值明显变大(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功能增强,有淋巴结转移者更明显.手术切除肿瘤能抑制血小板增多.

    作者:张思思;袁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抑郁、心理弹性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应

    目的 探讨抑郁、心理弹性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对51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70.90±8.97)分;衰弱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抑郁、自我护理能力呈相关关系(r=-0.47、0.60,P<0.01);抑郁与自我护理能力也呈相关关系(r=-0.50,P<0.01);心理弹性在抑郁和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衰弱在老年人的抑郁、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 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抑郁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有无衰弱在三者关系间起调节效应,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存在抑郁风险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加强自护行为.

    作者:刘太芳;张爱华;张营;吴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患病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随机对成都市两家养老机构205名老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尿失禁患病现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 老人尿失禁患病率为4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BMI≥24 kg/m2、从事体力劳动、饮酒、憋尿行为、慢性病数量≥2种是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另外,产次≥4次、首次生育年龄<21岁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失禁在养老机构中患病率较高,且与婚姻状况、工作类型等因素有关,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同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燕;张先庚;梁小利;王红艳;郑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