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

黄静云;张春秀

关键词:产妇焦虑, 产科护理, 分娩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2016年7月~12月我院200例初产妇为实验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然分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产妇焦虑等不良心理的缓解,缩短其产程,促进分娩质量的提高.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2016年7月~12月我院200例初产妇为实验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然分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产妇焦虑等不良心理的缓解,缩短其产程,促进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静云;张春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母婴分离产妇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分阶段联合吸奶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产后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每日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轻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抑郁.

    作者:丁宏梅;刘茜茜;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国内外护理缺失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美国学者Kalisch BJ[1] 2006年首次提出护理缺失的定义:应该落实的护理措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全部未落实或延迟执行.护理缺失的现象在临床较为普遍,存在护理缺失行为的护士比例占34.8%[2].由于护理的复杂性,医护人员面临着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护理任务的挑战[3].

    作者:董雪;闫力;叶树刚;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3+3舒适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3+3舒适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环境、生理、心理舒适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舒适、康复训练舒适及灵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3+3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舒适度感受,促成其高度的治疗依从性行为,推动康复进程.

    作者:黄焕容;黄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有氧运动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氧运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对疲乏程度、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干预后疲乏程度、SAS、SDS评分以及睡眠状况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疲乏程度、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无睡眠障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煤工尘肺患者提供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作者:马超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实施前(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实施后(2016年7月~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9例为试验组,接受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模式干预.并对干预后两组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评分、不良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便秘预防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便秘预防效果.

    作者:黄靖雯;凌慧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20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EV1、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R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有利于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的改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彭晓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Hcy血症的患病率、饮食知识掌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Hcy水平,降低高Hcy血症患病率,提高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率,更好的控制血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静音;苏美如;胡细江;覃艾新;骆安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以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肺活量、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7d肺活量、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食管癌患者提供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肺功能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简易防跌倒腰带预防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自制简易防跌倒腰带预防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确诊为半月板损伤且接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使用简易防跌倒腰带为观察组和未使用防跌倒腰带为对照组,各40例.分析两组术后恢复状态与护理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及护理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简易防跌倒腰带能够提高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率及损伤率,提高护理安全性,优化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胡趣儿;黄俏媚;郭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前(2015年1月~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后采用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后膀胱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尿路及造瘘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将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应用于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均极为有效.

    作者:孟利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行子宫脱垂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大阴道内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子宫脱垂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10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BP、P、R、SPO2.观察组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加测PETCO2.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苏醒时间和PACU驻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PACU驻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后老年患者恢复期监测PETCO2,可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苏醒快,能缩短在PACU驻留时间,对全麻后老年患者恢复期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玲;李忠翠;夏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对骨折大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对骨折大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骨折大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康复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6、24、48、72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舒适度、康复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骨折大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卞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专项疼痛管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胃肠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专项疼痛管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胃肠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结肠癌手术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专项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出胃管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专项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春晓;陈红;张淼;鲍忠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预防意识障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意识障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的意识障碍伴大便失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采用肛门插入带囊气管导管接引流袋的方法引流大便.实验组采用肛周喷涂液体敷料、人工肛袋接粗管径一次性连接管引流、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人工肛袋等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每天预防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意识障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正英;黄竹英;徐巧林;龚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死亡教育对新入院护士职业观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新入院护士职业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新入院的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死亡教育,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作为评价工具,于死亡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结果 死亡教育后提供照顾、行动主义、责任自由及安全、信任评分均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自然接受、逃离接受及趋近接受评分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死亡逃避及死亡恐惧评分低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死亡教育可引导新入院护士客观地认识死亡,建立良好的死亡适应心理,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万香莲;周慧玲;周莉莉;黄晴晴;赵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下腰椎手术的患者6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0例.对照组术后切口局部不使用含碘手术薄膜覆盖保护,按照常规伤口换药.试验组术后切口局部使用含碘手术薄膜覆盖保护.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感染5例,感染率为1.6%,试验组感染1例,感染率为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碘手术薄膜对下腰椎术后切口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侯倩;张明娟;马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记录两组遵医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用药依从率、血糖控制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PEW)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3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通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蛋白检测及饮食情况分析,对其PEW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对应的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后PEW情况及单项异常发生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PEW发生率及BMI、血清蛋白、饮食情况异常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结束时与干预2个月后各单项指标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PEW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提高.

    作者:高群;刘杨;王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