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王金丽;朱洪江;郑小飞;王华军
目的 应用氢谱磁共振(1 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代谢轮廓的变化.方法 选择T2DM患者98例及健康对照组82例,利用1H-NMR方法检测尿液的代谢轮廓,结合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的模式识别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差异.结果 尿液的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得分图显示与T2DM有关的特征代谢物包括乙酸、乳酸、牛磺酸、乙酰乙酸、葡萄糖、丙氨酸、甲基丙二酸、肌酐、柠檬酸、三甲胺等.结论 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氨基酸及脂类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全景监测小分子代谢终端产物的变化,符合T2DM代谢性疾病的特点.
作者:张志军;马红;董继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合茶碱治疗社区老年哮喘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及临床有效率.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哮喘患者160例,采用回顾性配对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合茶碱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各80例,分析两组FEV1变化及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FEV1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合茶碱治疗社区老年哮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FEV1及临床有效率.
作者:王必莲;韩一平;唐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日常生活习惯2型糖尿病患者的执行功能.方法 采用目的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BADS)检测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执行功能水平.结果 饮茶与总分、修订六元素测验、动物园路线测验、规则转换、动作计划均相关(P<0.05);饮酒与总分、动作计划、修订六元素测验均相关(P<0.05);吸烟与总分、动作计划、修订六元素测验相关(P<0.05).结论 饮茶、饮酒、吸烟等日常生活习惯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执行功能.
作者:连艳娜;王婧瑶;赵彩杰;郝晶;陈长香;李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老年肝癌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给予静脉营养.结果 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两组术后3、7 d时AST、ALT、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884,P=0.005);两组术后3、7 d时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组间术后3 d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 d的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先升高后下降,组间术后3 d时IL-1、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林;刘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icroRNA(miR)-31的表达情况及miR-31对胃癌细胞系AGS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7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组织,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检测miR-31的表达水平.筛选胃癌细胞系AGS细胞作为研究载体,通过转染miR-31mimics(实验组)使胃癌细胞系AGS细胞内miR-31的表达升高.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miR-31对胃癌AG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miR-3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应的正常组织(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iR-3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31mimics后,胃癌AGS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结论 miR-3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过表达的miR-31能够抑制AGS细胞的迁移.
作者:孙玉成;金恩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纳米银颗粒改性釉质粘接树脂对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 制备含纳米银颗粒分别为0.0%(阴性对照),0.1%,0.2%,0.3%,0.5%重量百分比(wt)的釉质粘接树脂,用直径4 mm,厚度1 mm的模具制备釉质粘接树脂片每组15个,共5组.活化口腔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经0.5麦氏比浊后,稀释1000倍,取50 μl菌液在96孔板放入37℃厌氧培养1 h,96孔板中,每孔加入150 μl生理盐水,混匀后置于doff管中,将5组树脂片分别放入doff管中,加入1.2 ml培养液(乳酸菌加Rogsas液体培养基,链球菌加MS液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48 h,取菌液100 μl涂布平板,对平板进行计数,剩余菌液测OD630值.结果 含纳米银≥0.2% wt的釉质粘接树脂组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菌落平板计数和菌液OD630值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wt纳米银颗粒改性的釉质粘接树脂对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晓慧;刘梅天;张金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国社区中老年人相关抑郁情绪状态与认知功能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级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调查中老人的情绪状态,应用认知功能问卷调查其认知功能状态,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户口中老年人群CESD-10得分、心理状态分数、短时回忆能力得分、延时回忆能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男女中老年人群体中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多元回归显示,男女中老年群体中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因素、抑郁情绪.结论 多关注中国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状态及认知功能情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通过多种措施改善抑郁情绪状态,提高中国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状态.
作者:陈昕;赵鹤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JARID1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干细胞样属性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JAR-ID1B在正常黏膜与肿瘤组织的分布与表达;划痕实验和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表征JARID1B对SAS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JARID1B对干细胞样多能性及致癌性标志物的影响,包括Oct4A、CD133、Nanog、FOXO1、HIF1alpha.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与正常黏膜相比,JARID1B高表达于肿瘤组织(P<0.01);划痕实验和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表明沉默JARID1B显著细胞抑制侵袭和迁移(P<0.05);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沉默JARID1B可之后,干细胞样多能性以及致癌性标记物Oct4A、CD133、Nanog、FOXO1、HIF1alpha表达显著减少(P<0.001).结论 JARID1B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沉默JARID1B抑制SAS细胞迁移和侵袭,降低肿瘤干细胞活性.JARID1B可能作为新型的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因子,敲除JARID1B可能作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强有力的策略.
作者:胡广伟;廖天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的微泡破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区治疗犬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造模组犬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微泡破坏+PBS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微泡破坏+ BMSCs组4组.术后28 d,用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心功能和灌注缺损面积占左室总灌注面积的百分比(DA%),NBT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检查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来测定BMSCs梗死区归巢数,用免疫组化检测α-肌动蛋白评估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结果 BMSCs的移植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中,超声+微泡+ BMSCs组心功能的改善显著(P<0.05),梗死区域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多(P<0.05),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多,心肌梗死面积小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同BMSCs的移植能够使更多的BMSCs归巢,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改善心功能.
作者:柳淑云;常学锋;刘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脊柱脊髓损伤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各4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摄食,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建立脊柱脊髓损伤模型,干预组采用舒芬太尼预处理.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伊文氏蓝-TTC 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干预组心肌梗死面积较模型组明显更低(P<0.05);干预组CK-MB、CK、cTnI、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老年大鼠脊柱脊髓损伤后存在明显的心肌损伤,而采用舒芬太尼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所致的心肌损伤程度,对心肌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舒芬太尼抑制氧化产物的产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邓雪峰;周昶;朱延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COPD合并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积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T-proBNP、CRP的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素(ET)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治疗COPD合并PH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血清NT-proBNP、CRP水平.
作者:崔嬿嬿;许爱国;贾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海马CA1区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6只.A组注射5 μl生理盐水, B、C、D、E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25~355 μl(依次含有Aβ25~350.5,1.0,5.0,10.0 μg),大鼠于14 d后处死.取各组大鼠新鲜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量;取新鲜脑海马组织提取mRNA, qRT-PCR技术检测MMP-9和TIMP-1 mRNA表达量.结果 血清TNF-α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血清IL-1β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MMP-9 mRNA表达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TIMP-1 mRNA表达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结论 Aβ所致AD大鼠脑内发生了炎症反应,MMP-9表达上调,而TIMP-1可与MMP-9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其活性,因此随着MMP-9上调,TIMP-1表达量也随之增加.
作者:张美;狄婷婷;徐树雷;赵梦;王瑞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初次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并分析其在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TACE术后4 w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疗效佳组)43例及对照组(疗效不佳组)23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VEGF、糖类抗原(CA)199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外周血血液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估;对外周血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VEGF及AF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以380.5 pg/ml为截点值,术后VEGF水平判定TACE治疗效果的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6.05%,曲线下面积为0.87,优于AFP.观察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AFP呈正相关(r=0.754,P<0.01).结论 VEGF水平对于判断老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具有一定价值,可用于临床辅助判定TACE术后患者的转归.
作者:张雪松;王魁阳;王利菊;宋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电针对老年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2例老年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w和8w观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与术后8 w、6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Amer-Lindholm评分评价跟腱断裂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8 w,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8 w及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功能评分观察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Arner-Lindholm法评分观察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不佳患者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运动康复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能够明显减轻老年跟腱断裂患者的患肢疼痛,提高患肢关节的活动能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郑祥;王金丽;朱洪江;郑小飞;王华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3种肩台处理方式的老年人嵌体冠修复中微渗漏程度.方法 选取15个老年患者离体磨牙,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5颗.A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肩台不处理;B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MANI TR13-EF车针抛光肩台;C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KaVo SONICflex气动超声手机抛光肩台.根据预备完成的离体牙,制作15个聚合瓷嵌体冠.使用Resicem树脂水门汀将嵌体冠和离体牙粘接,指甲油封闭牙根,流动树脂封闭根尖孔.将样本浸入3%甲基兰溶液中24 h.用金刚砂切盘将样本沿冠中央颊舌纵向切开.体视显微镜观察试件剖面肩台边缘微渗漏状况,并进行分级评估.结果微渗漏程度 C组小,B组次之,A组大(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动超声手机精修肩台的微渗漏程度轻.
作者:焦洋;周建营;邓久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青少年规律运动的习惯养成影响到成年后健康生活方式,继而可以减少社会医疗成本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缺乏兴趣及动机是阻碍青少年规律性运动参与的常因.动机是诱发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关于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等,而被学者广为认同与关注多的为自我决定理论、成就目标理论.Vallerand〔1〕提出动机的顺序为社会因素-心理中介变项-动机类型-结果,即社会因素透过影响个体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知觉进而影响其参与动机,不同动机类型又影响后续运动情绪、参与行为等结果.成就目标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架构的结合可验证社会因素与动机型态间的关系,并了解知觉动机气氛在体育课自我决定动机及心理需求满足上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朋;阿英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很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变化.方法入选53例临床确诊为很可能的AD患者为研究组,48例非AD者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级笔盒评分(CDR-SOB)测试,并测定CRP和Aβ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年龄较大(P<0.05),教育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MMSE表现较好(P<0.05),且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总分和CDR-SOB得分显著降低(P<0.05);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β40和Aβ42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于研究组患者,CRP水平降低显著预测较高的CDR-SOB得分(P=0.0203),Aβ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P<0.05).在对照组线性回归模型中,CRP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P<0.05),Aβ水平与较差的CDR-SOB得分有关(P<0.05).结论 很可能的AD患者CRP水平与血Aβ水平显著降低,CRP水平降低与AD患者较差的CDR-SOB得分有关,Aβ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
作者:李姗;胡东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捷诺达联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与体育锻炼,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捷诺达与胰岛素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在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BMI、2 h PG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更高(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6.0%,P<0.01).结论 捷诺达联合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相比临床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莹莹;陈琰;赵淑杰;张川;王嘉欣;康静;赵莹;王彦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并可加速如冠心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糖尿病重要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具有抗新生血管形成、抗慢性炎症、抗氧化和营养神经等多种保护性效应〔2〕.本文就PEDF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文森;施亚雄;杨鑫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收入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居家用药情况.方法 老城区、新城区(≥60岁)高血压患者967例(其中单纯高血压7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07例),其中居家服药821例.按年龄分组,分别对用药、血压控制、规范用药认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率(84.9%),高于2002年中国营养调查治疗率(24.7%).3个年龄段(60~69岁、70~79岁、80~90岁)患者每天服药种类、次数、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居家用药率虽然较高,但居家规范用药现状不容乐观.受年龄、文化、经济、病程、认知、药品种类、服药次数的影响,且年龄越大规范服药情况越差.因此,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对此类患者进行指导与监管.
作者:李少玲;刘庭明;王静;李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