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机制

郭莉;吴茂彬;张帅;潘强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 神经病理痛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SI)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SI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SSI组大鼠应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对照组行模拟手术.SSI组术后开始腹腔注射SSI 25 mg/kg,1次/d.3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6和12天测定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术后14 d将大鼠处死并测定各组脊髓CX3C超化因子受体(CX3CR)1和核因子(NF)-κB mRNA水平.结果 SSI组机械和热痛阈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d后,SSI组脊髓CX3CR1和NF-κB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I可能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提高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强度有氧训练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目的 观察低强度有氧训练及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辅助治疗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 单纯性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低强度有氧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以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进行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体脂含量及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体脂率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每天2 h以上持续3个月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但在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辅助治疗下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栗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 Meta分析评价1990~2016年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收集并筛选所有1990~2016年老年人群AD的横断面调查,进行异质性检验I2=98.6%,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44篇,总调查人数172444人,患者6093例;经Meta分析,老年人群AD患病率为4.9%(95% CI:4.3% ~5.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男性和女性AD患病率分别为3.0%(95% CI:2.5% ~3.4%)和6.1%(95% CI:5.3% ~6.9%),在每个年龄层中女性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老年人群AD的患病率约4.9%,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作者:张宏博;徐勇;陈彬;钱登娟;杭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坤宁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雌激素受体、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坤宁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雌激素受体(ER)、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13~1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和10只5月龄且有规律动情周期的雌性Wistar大鼠.将30只13~14月龄雌性大鼠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只)、替勃龙片(利维爱)组(10只)、益坤宁组(10只),将5月龄的大鼠纳入对照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的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ERα、ERβ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ERα、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 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ERα、ERβ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caspase-3 mRNA 及蛋白表达、ERα mRNA、ERβ mRN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坤宁能下调caspase-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上调ERα、ERβ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杜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白细胞介素(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8例CAP患者CAP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XCR1、CXCR2及IL-8水平.CAP患者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并分析PSI评分与CXCR1、CXCR2及IL-8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P组血CXCR1、CX-CR2、IL-8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CAP患者PSI评分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斐;徐志豪;董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分析患者SPB的影响因素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PB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对121例住院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2%患者存在SPB,中重度SPB占34.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程度SPB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能否承担医疗费用、照护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对患者SPB有影响(R2=55%).结论 SPB普遍存在于COPD患者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减轻COPD患者SPB.

    作者:梁敏余;陈沁;冯颖君;钟彤;王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的作用

    目的 探讨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方法 给药后检测实验动物凝血酶原、凝血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凝块溶解率.用体内、外血栓形成溶解实验检测抗血栓作用.检测小鼠耳廓静脉直径比变化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0.05),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增加血凝块溶解率(P<0.05),增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缩短大鼠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血栓湿重、干重(P<0.05).明目疏脉片对小鼠耳廓静脉具有扩张、增加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作用(P<0.05).结论 明目疏脉片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

    作者:魏丹;韩宁;高林林;蔡文瑞;王兆华;李亚萍;刘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跌倒的公共卫生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跌倒是全球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且它在老年人意外伤害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跌倒不仅造成老年人身体上的创伤和残疾,而且还将导致如抑郁、焦虑、活动限制、跌到恐惧等心理问题〔1〕.据统计,2008年美国老年人由于跌倒所导致的医疗费用是233亿美元,英国为16亿美元〔2〕.中国老年人每年发生跌倒的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人民币以上,疾病负担为(160 ~800)亿元人民币〔3〕.国内外关于老年人跌倒方面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国内外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后果、疾病负担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蔡伦;林岑;周鼒;方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CAM、GDF-15、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15分)和B组(>15分),各4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CAM、GDF-15、ox-LDL的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M、GDF-15、ox-LDL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CAM分别为(235.26±61.85)ng/ml、(152.62±31.36)ng/ml、(87.85±22.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GDF-15分别为(967.22±75.28)pg/ml、(648.14±50.26)pg/ml、(417.14±47.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分别为(516.35±122.38)mg/L、(420.47±75.04)mg/L、(332.58±68.2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23.25±3.36)分、(12.73±2.28)分、(1.05±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CAM、GDF-15、ox-LDL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17、0.851、0.338,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AUC=0.956,95% CI:0.913~0.998)明显高于CAM(AUC=0.824,95% CI:0.731~0.918)、GDF-15(AUC=0.876,95% CI:0.800~0.952)和ox-LDL(AUC=0.709,95% CI:0.594~0.824).结论 血清CAM、GDF-15、ox-LDL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连江;亓法英;任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TLR-MyD88通路在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

    目的 探讨TLR-MyD88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4例为COPD组,另选同年龄段肺功能正常的体检者60名为非COPD组,分离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形成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进行鉴定.COPD组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终浓度为1 mg/L的脂多糖干预)、莱菔硫烷组(终浓度为30 μmol/L的莱菔硫烷干预)、联合干预组.非COPD组巨噬细胞不作任何干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现巨噬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表达量明显高于巨噬细胞(P<0.01).基础状态下COPD患者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OPD组(P<0.05);COPD组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 TNF-α、IL-6浓度均明显高于非 COPD组(P<0.05);脂多糖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巨噬细胞TLR-MyD88信号通路活化,下游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提示该信号通路参与COPD炎症过程;莱菔硫烷可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对COPD患者有抗感染作用.

    作者:王婧;王敏;范玉敏;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联合药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失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结合耳穴贴压联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 w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AI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耳穴贴压联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失眠效果较好,安全性良好.

    作者: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检测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 NSTEMI 并行PCI患者分为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CI前后血清中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PCI前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PCI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下降,而IL-10显著升高(P<0.05);替格瑞洛组PCI术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但IL-10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均可通过抗炎作用而稳定NSTEMI冠脉内皮功能,但替格瑞洛作用更佳.

    作者:张立敏;王伟群;张明亮;姚秀佳;赵晓莲;赵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

    脓毒症是由于免疫系统对于侵袭性感染的应答而成为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当伴随器官系统性功能紊乱或心血管性休克,会出现严重的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这是严重病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报道显示,脓毒症是非冠脉ICU病患主要的死因〔1〕.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脓毒症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及欧美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所有住院病患)及6% ~30%(ICU病患);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2〕.脓毒症是住院病患常见的死因,北美及欧洲死亡率在28.3% ~41.1% 〔3〕.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推荐抗感染治疗,比如抗生素治疗及手术源控制应当尽快开始以取得佳预后〔4〕.鉴于及时启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优化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性,临床医师必须取得感染的快速诊断,而标准微生物培养(血培养)缺乏灵敏度,在取得微生物学培养和临床可行动的结果之间存在固有延迟.此外,一旦诊断脓毒症开启标准治疗,区分监测病患的预后通常十分困难.生物标志物能够通过提供额外的信息指导临床医师快速诊断及标准治疗以外的扩大治疗.现在有上百种生物标志物对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有潜在的价值.但仅有一小部分被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因为许多缺乏足够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尚有一些处在研究阶段.本文对于目前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大潜在价值标志物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立朋;伊茂礼;徐绣宇;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评价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置入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大于75岁已明确诊断冠心病需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260例,观察组(140例)置入BuMA支架,对照组(120例)置入Excel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情况,并观察其在住院期间、出院后1~12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期间的心绞痛、临床出血事件等发生率及复查冠脉造影情况.结果 对入选260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3、6、9、12个月门诊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8例发生心绞痛,对照组有10例复发心绞痛,于术后12个月245例(15例患者未复查)患者复查冠脉造影示原支架内未见狭窄,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支架内轻度增生.两组心绞痛复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出血事件及支架内迟发血栓形成.结论 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应用于大于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王要鑫;刘洁云;秦雷;王振军;杨文;李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效果及对BMP、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老年H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HD合并CKD-MBD 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H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BMP、iPTH与甲状腺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3、BMP7及B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BMP3、BMP7及B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PTH、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老年HD合并CKD-MBD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BMP、iPTH及甲状腺素水平.

    作者:张灵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项目中完成骨密度检查的189例老年人(年龄≥60岁)由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检查.MMSE与T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统计方法.结果 MMSE得分与T值呈正相关(P=0.0379),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和OP关系密切.结论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需要强调筛查OP;同时OP患者中应及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并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曹颖;吕洋;邓永涛;段景喜;涂琦;代明彬;陈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I3K/AKT信号通路与骨肉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过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与骨肉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AKT,FASN的表达,并分析AKT, FASN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6.66%(8/30),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0%(6/30),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1±0.072),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127±0.008),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7±0.059),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218±0.012),P<0.05〕.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FASN 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P<0.05).AKT,FAS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FASN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且均在骨肉瘤中表达上调,提示两种基因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仇海军;赵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国老龄化的判定标准

    人口老龄化正在凸显中国的老龄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服务设施需求日益旺盛,面对养老基础设施,养老资源空间布局不合理,且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强养老设施合理配置,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养老设施,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作者:梁海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多模态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应用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55例乳腺肿物患者的62个病灶分别进行常规超声、乳腺三维超声(ABVS)、超声造影检查,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及联合应用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术后病灶病理结果示,良性25个(40.3%),恶性37个(59.7%).常规超声对病灶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81.08%、84.00%、82.25%、88.23%、75.00%;ABVS:83.78%、88.00%、85.48%、91.17%、78.57%;超声造影:83.78%、84.00%、83.87%、88.57%、77.78%;三者联合:89.18%、92.00%、90.32%、94.28%、85.19%,与单一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超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潘莉莉;张晓宏;李秀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ormⅡ对脓毒症血小板α颗粒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Ⅱ对脓毒症时血小板α颗粒(PLT-α)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健康供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建立脓毒症血小板异常活化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无活性CormⅡ组、10 μmol/L和30 μmol/L CormⅡ组,另再设PKCδ抑制剂(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100 nmol/L LY317615)、CormⅡ+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30 μmol/L CormⅡ+ 100 nmol/L LY31761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PLT-α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小板关键信号分子PKCδ、MUNC18a的表达.结果 脂多糖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活性CormⅡ组PLT-α内容物释放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与脂多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mⅡ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明显减少,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脂多糖诱导后中央区的PLT-α逐渐向血小板磷脂膜区转移,与磷脂膜融合后释放到血小板外;无活性CormⅡ组与脂多糖组PLT-α分布情况相似;CormⅡ诱导后血小板α颗向血小板膜汇聚明显减少.脂多糖诱导后血小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317615组、CormⅡ组、CormⅡ+LY317615组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与脂多糖组和无活性CormⅡ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mⅡ可通过释放的CO活化PKCδ/MUNC18a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时PLT-α的异常释放,减弱脓毒症损伤.

    作者:黄立;方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M)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血清胱抑素(Cys)C的相关性.方法 115例DN患者根据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为营养良好组41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组56例、重度营养不良组18例,对3组体格检查指标、营养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CysC 的相关性.结果 3组身高、体重、上臂中点围(MAC)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1.6±1.6)mm〕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清蛋白(ALB)显著高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且营养良好组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水平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DN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肱三头肌的皮褶厚、Hb、PA、TP、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CysC具有显著相关性,尽早进行营养干预可以减轻肾功能损害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艳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