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斐;徐志豪;董大鹏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1例,于术中行血栓抽吸术.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测量罪犯血管直径狭窄(DS)情况.按照血管狭窄率分为不同血管狭窄组,分析其与心肌密度及灌注相关性.结果 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DS<50%(正常组)45例、50%≤DS<70%(中度狭窄)42例、DS≥70%(重度狭窄)34例.各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血管狭窄越重心肌灌注越好.
作者:周新浪;黄伟剑;陈达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关注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特征,同时检测血清中神经肽(NP)Y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焦虑症患者56例为观察组,经体验证实为健康的成人35例为对照组,均留取血清标本.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PY的表达.结果 两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PY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PY表达与病程有关;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5个维度与NPY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血清中NPY表达下降,二者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曹林;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不同气质性乐观类型纳西族老人主观幸福感.方法 运用气质性乐观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55名纳西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纳西族老人气质性乐观总平均分(19.29±4.48)分.纳西族老人主观幸福感总分(37.21±7.29)分.不同气质性乐观类型的纳西族老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乐观倾向型(40.71 ±5.33)分,悲观倾向型(33.90 ±6.05)分,不明确型(35.45±8.08)分,双重型(38.78±7.25)分.结论 纳西族老人主观幸福感属于中上水平,乐观倾向型纳西族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
作者:李昌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共病抑郁症(MDD)的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9例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及PHQ-9 MDD自评量表调查,根据问卷及量表测评结果分析T2DM共病MDD可能因素,并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MDD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共病MDD患病率55.99%,女性高于男性.精神压力大、并发症、睡眠质量、食用新鲜蔬菜情况是M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压力大、出现并发症及睡眠质量差的T2DM患者易患MDD,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可预防MDD的发生.
作者:李若男;赵洪影;王丹丹;王越;刘任通;张权峰;闫磊;孙楠;李曼;贾琳琳;郑斯阳;李毓昊;邱洪斌;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老年H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HD合并CKD-MBD 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H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BMP、iPTH与甲状腺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3、BMP7及B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BMP3、BMP7及B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PTH、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老年HD合并CKD-MBD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BMP、iPTH及甲状腺素水平.
作者:张灵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多糖(PGB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模型组(DM)、PGBL组.通过高脂饲料造模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治疗组开始PGBL溶液灌胃给药12 w.N 组和 DM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检测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水平,通过体内标记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细胞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MP-9及iNOS mRNA水平.结果 PGBL组中空腹血糖水平比模型组显著下降,损伤后存活的神经节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多;MMP-9及iNOS在PGBL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PGBL可能通过升高MMP-9及iNOS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
作者:齐若;周利晓;顾志敏;霍银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与骨肉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AKT,FASN的表达,并分析AKT, FASN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6.66%(8/30),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0%(6/30),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1±0.072),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127±0.008),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7±0.059),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218±0.012),P<0.05〕.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FASN 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P<0.05).AKT,FAS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FASN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且均在骨肉瘤中表达上调,提示两种基因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仇海军;赵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Dex)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肾功能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TLR)4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只体重为250~30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给予Dex预处理)及后处理组(给予Dex后处理),每组20只.对比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及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大鼠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及IL-6和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Scr和BUN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的IL-6和IL-1β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Scr、BUN、IL-6及IL-1β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Dex对RIRI大鼠的肾功能和炎症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并降低肺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且肺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与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紧密相关,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新型监测靶点.
作者:赵亮;黄丽娟;宋丽莉;赵展琦;王鑫凯;王忠群;丛威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中老年人群骨性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0例为骨性关节炎组;另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检测IL-17A G-289A基因rs3386824位点和IL-17F T-8599基因rs87489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组间有明显差异的基因型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IL-17A G-289A(rs3386824)基因分布频率方面,骨性关节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各基因型OR值分析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G/A、G/G)的受试者骨性关节炎发生风险明显高于A/A基因型者.对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分布情况进行H-W定律检验显示,骨性关节炎组基因遗传不平衡(P=0.000),健康对照组基因遗传平衡(P=0.358).骨性关节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性别受试者的IL-17A G-289A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65岁)中骨性关节炎组与健康对照组IL-17A G-289A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中(>65岁)骨性关节炎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 值分析显示,高年龄组人群携带 IL-17A G-289A 基因增加骨性关节炎发病率.IL-17F T-8599 (rs874891)基因分布频率方面,骨性关节炎组各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老年人群中,IL-17A G-289A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易感性相关,阳性位点rs3386824等位基因G/A、G/G是其高风险因素,A/A为低风险因素.
作者:吴迎春;吕刚;依力潘·凯赛尔;孙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的基底剂量补偿计划功能(BDP) 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特性.方法 选取10例胸腺瘤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BDP-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OAR)等剂量参数和机器跳数(MU).结果 BDP-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2明显低于IMRT计划,D98明显高于IMRT计划,适形度指数(CI)(0.89±0.03)高于IMRT(0.82±0.06),剂量均匀性指数(HI)(0.05±0.01)明显低于IMRT(0.1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和脊髓计划区的大值近似;肺的V5 BDP-IMR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其余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的Dmean、V20、V30、V40 BDP-IMRT计划均显著低于IMRT计划(均P<0.05);BDP-IMRT计划的MU(590±41)较IMRT计划(522± 40)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较IMRT计划来说,BDP-IMRT计划提高了靶区覆盖率和适形度,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好地保护了部分OAR,其剂量学优势明显,MU略微增加.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林珠;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2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5 cm)组织.比较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并分析肺癌组织中 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腺癌中的HMGB1、MMP-9及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P<0.05).肺癌组织中HMGB1与MMP-9、VEGF-C呈正相关(P<0.05),MMP-9与VEGF-C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型有关.
作者:林国辉;王燕;杨家盛;王钧;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宿主HeLa细胞后,测定促凋亡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病毒组,肉桂醛低、中、高浓度组.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直接灭活阶段、生物合成阶段、病毒吸附阶段、药物预处理作用)用肉桂醛处理,Western印迹法测定Caspase-9蛋白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肉桂醛组与病毒组相比(除药物预处理作用外),肉桂醛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肉桂醛能够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与促凋亡蛋白Caspase-9和抑凋亡蛋白p-AKT表达有关.
作者:卫高;代立娟;宋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膝关节软骨作为胫骨与股骨连结组成部分能减轻关节摩擦和提供缓冲以保证肢体正常活动和稳定负重.膝骨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赘增生及滑膜炎症等会破坏软骨组织〔1〕,导致关节疼痛、关节交锁征、关节畸形等异常表现,膝关节软骨长期不可逆损伤会使患者丧失关节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膝关节软骨早期损害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软骨膜移植及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成形术等,终期治疗手术为关节置换术〔2〕.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关节内粘连、感染、移手术失败等缺陷〔3〕.使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能够对原生软骨属性进行仿生,提高软骨修复效果.本文对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及组织工程学修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曹曦;冯洋;路通;崔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疾病(PAD)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 PAD介入治疗的451例老年患者中发生23例VVR为发生组,其余42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1例肱动脉穿刺患者中VVR发生2例(1.65%),330例股动脉穿刺患者中VVR发生21例(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行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缝合157例,1例发生VVR(0.64%);股动脉单纯压迫40例,8例发生VVR(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R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VVR,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减少误操作及不必要的操作,加强介入的规范化培训,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预防VVR的关键因素.
作者:裘霄雷;赵世光;刘卓;杜建时;韩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对治疗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组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促进心肌酶水平下降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
作者:惠慧;张明;彭志国;廖梅;及孟;吴光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方法 给药后检测实验动物凝血酶原、凝血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凝块溶解率.用体内、外血栓形成溶解实验检测抗血栓作用.检测小鼠耳廓静脉直径比变化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0.05),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增加血凝块溶解率(P<0.05),增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缩短大鼠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血栓湿重、干重(P<0.05).明目疏脉片对小鼠耳廓静脉具有扩张、增加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作用(P<0.05).结论 明目疏脉片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
作者:魏丹;韩宁;高林林;蔡文瑞;王兆华;李亚萍;刘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气成分及炎性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OPD急性加重患者750例作为患病组,患者入院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分析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入院当天、入院前1、3、6 d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吸入颗粒PM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期收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C反应蛋白(CRP)、IL-2、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PM10、SO2、NO2等各大气污染物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0.05),即PM10、SO2、NO2指标浓度越高,每日入院人数越多.患病组外周静脉血中IL-6、IL-8、IL-12、CRP、IL-2、IL-1β及TNF-α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气污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相关炎性因子指标对于临床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继雷;姚秀叶;袁晓飞;谷伟;王存美;黄攀登;董立平;刘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分析患者SPB的影响因素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PB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对121例住院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2%患者存在SPB,中重度SPB占34.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程度SPB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能否承担医疗费用、照护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对患者SPB有影响(R2=55%).结论 SPB普遍存在于COPD患者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减轻COPD患者SPB.
作者:梁敏余;陈沁;冯颖君;钟彤;王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 NSTEMI 并行PCI患者分为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CI前后血清中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PCI前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PCI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下降,而IL-10显著升高(P<0.05);替格瑞洛组PCI术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但IL-10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均可通过抗炎作用而稳定NSTEMI冠脉内皮功能,但替格瑞洛作用更佳.
作者:张立敏;王伟群;张明亮;姚秀佳;赵晓莲;赵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脑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形式,占60% ~80% 〔1〕,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脑缺血疾病具有四高特征: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目前缺血性脑疾病尚无修复性治疗,功能恢复非常有限,许多患者可能会遗留有大脑某些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发生原因是脑动脉阻塞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开发解决脑缺血的有害影响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仍然非常有限,仅有的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可运用临床治疗的药物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狭小(脑梗死的症状开始发作在4.5h之内)与安全性的考虑(可能会引起颅内出血),不到5%的患者接受了tPA治疗〔2〕,大部分患者只能给予支持性护理,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生:来自侧脑室室管膜区(SVZ)的新生神经元可经嘴侧迁移流迁移到嗅球,海马齿状回(SGZ)不断产生新生神经元整合到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发生在脑的发育与脑的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到了成年阶段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比较微弱,但在脑缺血、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刺激下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立马增强.因此神经再生的定义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病变后脑内的神经发生过程.神经再生包括受损细胞突起的再生长与神经纤维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重建.再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的微环境的建立、轴突芽生及延伸、靶结构的神经重支配形成突触联系、再生轴突髓鞘化和成熟.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再生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存在密切联系〔3〕,但是缺血皮层、侧脑室室管膜区或者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产生的新生神经元的数量难以完全替代凋亡的神经元,因而寻找到可加速脑内的神经再生方法或许能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贺旭;段筱妍;刘伏祥;赵宏;黄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