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政基;姚霁航;张晓猛;祁宝昌;王兵;李英超;郝宝辉;孙大辉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1〕.中老年患者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2〕.本文就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进展予以综述.1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分型爱尔兰的外科医生Colles在1814年首先报道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即 Colles 骨折.随后在1847年,英格兰医生 Simth 报道了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即Simth骨折.Barton骨折的命名取自于Barton医生,于1938年首先报道了伴有腕关节半脱位的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并将其分为背侧和掌侧两类.相继出现的以人名命名的骨折还有Chauffeur 骨折、Rutherford 骨折等〔3〕.1967年,Frykman等〔4〕根据桡骨远端骨折中桡腕关节及桡尺关节的受累情况及是否存在尺骨茎突骨折,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8型.Müller等〔5〕和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提出了 AO/ASIF 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简单或部分关节内骨折(B)、复杂关节内骨折(C)3大类,每一类分别根据有无粉碎、嵌插,掌、背侧,关节内或干骺端是否粉碎又分为3个亚型.而后Fernández〔6〕对该分类系统做了适当的修改补充,区分骨折类型的稳定与否,将并发症纳入分类,同时将小儿骨折进行了同等分型,使得这个系统更加实用.更有研究组根据年龄不同,为和成年人的骨折分型区别开来,提出了新的分型〔7〕.由于骨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AO/ASIF系统凭其全面的分型方法成为了临床上公认的常用、实用的方法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锥形束CT评估TF、Mtwo及ProTaper镍钛器械在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预备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评估Twisted File(TF)、Mtwo及ProTaper镍钛器械在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预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或(和)根尖周炎患者124例(124颗磨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TF组、Mt组、PT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依次采用TF、Mtwo、ProTaper和不锈钢K锉+H锉预备根管.均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预备前后进行CBCT扫描,记录距根尖3 mm、5 mm、7 mm处根管偏移量,比较各组根管预备时间、充填效果、根管偏移量、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组、Mt组、TF组根管预备时间短、距根尖3 mm处根管偏移量小、根管侧穿率和台阶形成率低、根管恰填率高、术后疼痛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预备时间和根管偏移量TF组0.05).结论 TF、Mtwo及ProTaper镍钛器械均可用于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预备,但TF在根管预备时间方面更短,且距根尖3 mm处根管偏移量小,更适用于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预备.

    作者:冯二玫;梁以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种Eclipse系统计划优化方法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的基底剂量补偿计划功能(BDP) 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特性.方法 选取10例胸腺瘤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BDP-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OAR)等剂量参数和机器跳数(MU).结果 BDP-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2明显低于IMRT计划,D98明显高于IMRT计划,适形度指数(CI)(0.89±0.03)高于IMRT(0.82±0.06),剂量均匀性指数(HI)(0.05±0.01)明显低于IMRT(0.1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和脊髓计划区的大值近似;肺的V5 BDP-IMR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其余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的Dmean、V20、V30、V40 BDP-IMRT计划均显著低于IMRT计划(均P<0.05);BDP-IMRT计划的MU(590±41)较IMRT计划(522± 40)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较IMRT计划来说,BDP-IMRT计划提高了靶区覆盖率和适形度,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好地保护了部分OAR,其剂量学优势明显,MU略微增加.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林珠;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nephrin和WT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及二者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阿霉素肾病(B组)、贝那普利干预(C组)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干预(D组)各15只,实验开始后6 w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T-PCR方法对肾组织nephrin和WT1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D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5),D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1);C、D组与同时期B组比较病理变化明显减轻.C、D组肾脏nephrin、WT1表达较B组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变化与肾组织nephrin和WT1的表达改变有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WT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小球足细胞功能.

    作者:史亚男;王利军;胡志娟;冯珍;牛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I3K/AKT信号通路与骨肉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过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与骨肉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AKT,FASN的表达,并分析AKT, FASN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6.66%(8/30),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20%(6/30),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KT在骨肉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1±0.072),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127±0.008),P<0.05〕,FASN在骨肉瘤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7±0.059),显著高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0.218±0.012),P<0.05〕.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FASN 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P<0.05).AKT,FAS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KT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FASN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相关,且均在骨肉瘤中表达上调,提示两种基因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仇海军;赵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女性SUI患者200例作为SUI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50例作为POP组,选取无POP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对比ER、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在三组盆底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女性SUI盆底组织ER、TGF-β1、Col-lagen Ⅰ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年龄、产次、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TGF-β1、E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SUI组和POP组之间的TGF-β1、ER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的Colla-gen Ⅰ灰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SUI组和POP组之间的Collagen Ⅰ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CollagenⅠ表达呈正相关(r=0.267,P=0.028).结论 TGF-β1、ER、CollagenⅠ的表达与SUI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兆春;刘晓婉;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肺癌患者组织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2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5 cm)组织.比较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并分析肺癌组织中 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腺癌中的HMGB1、MMP-9及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P<0.05).肺癌组织中HMGB1与MMP-9、VEGF-C呈正相关(P<0.05),MMP-9与VEGF-C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型有关.

    作者:林国辉;王燕;杨家盛;王钧;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银杏叶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银杏叶多糖(PGB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模型组(DM)、PGBL组.通过高脂饲料造模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治疗组开始PGBL溶液灌胃给药12 w.N 组和 DM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检测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水平,通过体内标记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细胞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MP-9及iNOS mRNA水平.结果 PGBL组中空腹血糖水平比模型组显著下降,损伤后存活的神经节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多;MMP-9及iNOS在PGBL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PGBL可能通过升高MMP-9及iNOS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

    作者:齐若;周利晓;顾志敏;霍银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M)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血清胱抑素(Cys)C的相关性.方法 115例DN患者根据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为营养良好组41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组56例、重度营养不良组18例,对3组体格检查指标、营养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CysC 的相关性.结果 3组身高、体重、上臂中点围(MAC)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1.6±1.6)mm〕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清蛋白(ALB)显著高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且营养良好组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水平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DN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肱三头肌的皮褶厚、Hb、PA、TP、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CysC具有显著相关性,尽早进行营养干预可以减轻肾功能损害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艳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CAM、GDF-15、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15分)和B组(>15分),各4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CAM、GDF-15、ox-LDL的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M、GDF-15、ox-LDL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CAM分别为(235.26±61.85)ng/ml、(152.62±31.36)ng/ml、(87.85±22.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GDF-15分别为(967.22±75.28)pg/ml、(648.14±50.26)pg/ml、(417.14±47.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分别为(516.35±122.38)mg/L、(420.47±75.04)mg/L、(332.58±68.2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23.25±3.36)分、(12.73±2.28)分、(1.05±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CAM、GDF-15、ox-LDL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17、0.851、0.338,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AUC=0.956,95% CI:0.913~0.998)明显高于CAM(AUC=0.824,95% CI:0.731~0.918)、GDF-15(AUC=0.876,95% CI:0.800~0.952)和ox-LDL(AUC=0.709,95% CI:0.594~0.824).结论 血清CAM、GDF-15、ox-LDL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连江;亓法英;任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SWOT分析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从传统家庭养老演变为多形式养老社会问题.本文通过 SWOT 分析方法对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分析,对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老年慢性病人护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清晰认识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属性,并寻找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理论基础,明确其功能及定位.

    作者:杨永;张瑛;杨连招;莫新少;胡艳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失牙修复前全唾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牙周炎(CP)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失牙修复前全唾液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CP伴T2DM组48例,单纯CP组20例,收集受检者非刺激全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唾液IL-6、MMP-8的含量.结果 CP伴T2DM组IL-6、MMP-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伴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8%者IL-6、MMP-8水平均显著高于HbA1c<8%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IL-6、MMP-8含量存在正相关(均P<0.05).结论 老年CP伴T2DM患者全唾液IL-6、MMP-8含量较高,且其与血糖控制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苏哲君;王鹏;霍峰;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气成分及炎性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气成分及炎性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OPD急性加重患者750例作为患病组,患者入院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分析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入院当天、入院前1、3、6 d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吸入颗粒PM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期收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C反应蛋白(CRP)、IL-2、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PM10、SO2、NO2等各大气污染物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0.05),即PM10、SO2、NO2指标浓度越高,每日入院人数越多.患病组外周静脉血中IL-6、IL-8、IL-12、CRP、IL-2、IL-1β及TNF-α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气污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相关炎性因子指标对于临床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继雷;姚秀叶;袁晓飞;谷伟;王存美;黄攀登;董立平;刘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铁蛋白(S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EH患者62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36例)和IMT未增厚组(2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的IMT和血清SF、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分析IMT增厚组患者的IMT与SF、Hcy、SOD、MDA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受试者血清SF、Hcy、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增厚组血清SF、Hcy、MDA显著高于IMT未增厚组与对照组,SOD显著低于IMT未增厚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未增厚组血清中 SF、Hcy、MDA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的IMT与SF、Hcy、MDA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0.05).结论 EH患者CAS程度与血清中SF、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程度均呈正相关.

    作者:吕卫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SI)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SI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SSI组大鼠应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对照组行模拟手术.SSI组术后开始腹腔注射SSI 25 mg/kg,1次/d.3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6和12天测定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术后14 d将大鼠处死并测定各组脊髓CX3C超化因子受体(CX3CR)1和核因子(NF)-κB mRNA水平.结果 SSI组机械和热痛阈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d后,SSI组脊髓CX3CR1和NF-κB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I可能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提高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

    作者:郭莉;吴茂彬;张帅;潘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1例,于术中行血栓抽吸术.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测量罪犯血管直径狭窄(DS)情况.按照血管狭窄率分为不同血管狭窄组,分析其与心肌密度及灌注相关性.结果 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DS<50%(正常组)45例、50%≤DS<70%(中度狭窄)42例、DS≥70%(重度狭窄)34例.各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血管狭窄越重心肌灌注越好.

    作者:周新浪;黄伟剑;陈达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rs133304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和预后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大样本多人群meta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333049基因型与冠心病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SCIE,Pubmed,万方,CNKI等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及其引文,共获得60篇相关文献,纳入18篇.利用STATA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计算合并的OR和95% 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rs1333049的C基因为危险基因,可增加冠心病的易感性(OR=1.216,95% CI 1.051~1.408,P<0.001),也是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HR=1.137,95% CI 1.067~1.211,P<0.001).结论 rs1333049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相关.

    作者:李鹏;邹劲林;韩文雅;鲁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与老年人视力健康

    高达61.7%的高度近视被发现有眼底改变〔1〕,当眼底出现脉络膜萎缩或更严重表现,被称为病理性近视,其主要并发症包括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及近视性视神经病变,可引起视力的不可逆损伤甚至丧失〔2〕.其中高度近视直接引起的黄斑区病理性改变称为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3〕,是老年人低视力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4〕.本文从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危险因素、临床检查、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焦阳;苏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共病抑郁症(MDD)的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9例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及PHQ-9 MDD自评量表调查,根据问卷及量表测评结果分析T2DM共病MDD可能因素,并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MDD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共病MDD患病率55.99%,女性高于男性.精神压力大、并发症、睡眠质量、食用新鲜蔬菜情况是M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压力大、出现并发症及睡眠质量差的T2DM患者易患MDD,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可预防MDD的发生.

    作者:李若男;赵洪影;王丹丹;王越;刘任通;张权峰;闫磊;孙楠;李曼;贾琳琳;郑斯阳;李毓昊;邱洪斌;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

    脓毒症是由于免疫系统对于侵袭性感染的应答而成为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当伴随器官系统性功能紊乱或心血管性休克,会出现严重的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这是严重病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报道显示,脓毒症是非冠脉ICU病患主要的死因〔1〕.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脓毒症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及欧美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所有住院病患)及6% ~30%(ICU病患);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2〕.脓毒症是住院病患常见的死因,北美及欧洲死亡率在28.3% ~41.1% 〔3〕.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推荐抗感染治疗,比如抗生素治疗及手术源控制应当尽快开始以取得佳预后〔4〕.鉴于及时启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优化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性,临床医师必须取得感染的快速诊断,而标准微生物培养(血培养)缺乏灵敏度,在取得微生物学培养和临床可行动的结果之间存在固有延迟.此外,一旦诊断脓毒症开启标准治疗,区分监测病患的预后通常十分困难.生物标志物能够通过提供额外的信息指导临床医师快速诊断及标准治疗以外的扩大治疗.现在有上百种生物标志物对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有潜在的价值.但仅有一小部分被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因为许多缺乏足够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尚有一些处在研究阶段.本文对于目前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大潜在价值标志物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立朋;伊茂礼;徐绣宇;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国老龄化的判定标准

    人口老龄化正在凸显中国的老龄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服务设施需求日益旺盛,面对养老基础设施,养老资源空间布局不合理,且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强养老设施合理配置,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养老设施,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作者:梁海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