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春;刘晓婉;赵霞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白细胞介素(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8例CAP患者CAP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XCR1、CXCR2及IL-8水平.CAP患者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并分析PSI评分与CXCR1、CXCR2及IL-8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P组血CXCR1、CX-CR2、IL-8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CAP患者PSI评分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斐;徐志豪;董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益坤宁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雌激素受体(ER)、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13~1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和10只5月龄且有规律动情周期的雌性Wistar大鼠.将30只13~14月龄雌性大鼠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只)、替勃龙片(利维爱)组(10只)、益坤宁组(10只),将5月龄的大鼠纳入对照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的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ERα、ERβ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ERα、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 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ERα、ERβ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caspase-3 mRNA 及蛋白表达、ERα mRNA、ERβ mRN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坤宁能下调caspase-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上调ERα、ERβ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杜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1〕.中老年患者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2〕.本文就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进展予以综述.1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分型爱尔兰的外科医生Colles在1814年首先报道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即 Colles 骨折.随后在1847年,英格兰医生 Simth 报道了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即Simth骨折.Barton骨折的命名取自于Barton医生,于1938年首先报道了伴有腕关节半脱位的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并将其分为背侧和掌侧两类.相继出现的以人名命名的骨折还有Chauffeur 骨折、Rutherford 骨折等〔3〕.1967年,Frykman等〔4〕根据桡骨远端骨折中桡腕关节及桡尺关节的受累情况及是否存在尺骨茎突骨折,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8型.Müller等〔5〕和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提出了 AO/ASIF 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简单或部分关节内骨折(B)、复杂关节内骨折(C)3大类,每一类分别根据有无粉碎、嵌插,掌、背侧,关节内或干骺端是否粉碎又分为3个亚型.而后Fernández〔6〕对该分类系统做了适当的修改补充,区分骨折类型的稳定与否,将并发症纳入分类,同时将小儿骨折进行了同等分型,使得这个系统更加实用.更有研究组根据年龄不同,为和成年人的骨折分型区别开来,提出了新的分型〔7〕.由于骨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AO/ASIF系统凭其全面的分型方法成为了临床上公认的常用、实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政基;姚霁航;张晓猛;祁宝昌;王兵;李英超;郝宝辉;孙大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铁蛋白(S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EH患者62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36例)和IMT未增厚组(2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的IMT和血清SF、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分析IMT增厚组患者的IMT与SF、Hcy、SOD、MDA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受试者血清SF、Hcy、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增厚组血清SF、Hcy、MDA显著高于IMT未增厚组与对照组,SOD显著低于IMT未增厚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未增厚组血清中 SF、Hcy、MDA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的IMT与SF、Hcy、MDA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0.05).结论 EH患者CAS程度与血清中SF、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程度均呈正相关.
作者:吕卫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分析患者SPB的影响因素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PB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对121例住院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2%患者存在SPB,中重度SPB占34.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程度SPB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能否承担医疗费用、照护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对患者SPB有影响(R2=55%).结论 SPB普遍存在于COPD患者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减轻COPD患者SPB.
作者:梁敏余;陈沁;冯颖君;钟彤;王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2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5 cm)组织.比较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并分析肺癌组织中 HMGB1、MMP-9及 VEGF-C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腺癌中的HMGB1、MMP-9及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P<0.05).肺癌组织中HMGB1与MMP-9、VEGF-C呈正相关(P<0.05),MMP-9与VEGF-C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型有关.
作者:林国辉;王燕;杨家盛;王钧;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静脉泵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试验组静脉泵注给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维持.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于手术前1d(T′0)、手术后第1天(T′1)、手术后第3天(T′2)及手术后第7天(T′3)时评价并比较两组MMSE评分.于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2 min(T3)、腹腔充气时(T4)、切除胆囊时(T5)及手术完毕时(T6)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3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时HR、MAP、SBP及DBP均明显高于T0时(P<0.05),在T2、T3、T5及T6时的SBP、DBP均明显低于T1时(P<0.05);试验组T0~T6各时间点的HR、MAP、SBP及DBP均保持较为稳定,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4时HR、MAP、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3时MAP、SBP、DBP,T5时HR、MAP、DBP,T6时S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依托咪酯静脉泵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李霞;刘芬;熊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 Meta分析评价1990~2016年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收集并筛选所有1990~2016年老年人群AD的横断面调查,进行异质性检验I2=98.6%,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44篇,总调查人数172444人,患者6093例;经Meta分析,老年人群AD患病率为4.9%(95% CI:4.3% ~5.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男性和女性AD患病率分别为3.0%(95% CI:2.5% ~3.4%)和6.1%(95% CI:5.3% ~6.9%),在每个年龄层中女性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老年人群AD的患病率约4.9%,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作者:张宏博;徐勇;陈彬;钱登娟;杭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SI)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SI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SSI组大鼠应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对照组行模拟手术.SSI组术后开始腹腔注射SSI 25 mg/kg,1次/d.3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6和12天测定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术后14 d将大鼠处死并测定各组脊髓CX3C超化因子受体(CX3CR)1和核因子(NF)-κB mRNA水平.结果 SSI组机械和热痛阈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d后,SSI组脊髓CX3CR1和NF-κB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I可能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提高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
作者:郭莉;吴茂彬;张帅;潘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2、Vancouver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关节翻修手术时的假体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ncouver分型及股骨峡部皮质骨完整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4例VancouverB2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以及2例VancouverB3型假体周围骨折,而且两种类型假体周围骨折16例患者其股骨峡部完整皮质骨均≥4 cm,应用生物型全涂层远端固定长柄假体翻修+钢丝或捆绑带环扎固定;13例VancouverB3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和2例骨缺损虽然不严重但股骨峡部完整皮质骨<4 cm的VancouverB2型患者,应用生物型组配式锥柄假体翻修,其中8例同时应用同种异体骨板捆绑固定,1例VancouverB3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长柄假体+钢丝或捆绑带环扎固定.随访时记录Harris髋关节评分,通过骨折部位的疼痛情况及X线片来判断骨折是否愈合.结果 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5±0.5)个月,8例使用异体骨板的患者中,均与宿主骨发生骨性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0±1.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78.6±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18).并发症:双下肢不等长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4/32).随访期间未出现大腿疼痛、假体周围感染、无菌性松动及再骨折病例.结论 根据Vancouver分型,综合考量股骨峡部骨质条件,对于股骨峡部完整皮质骨<4cm的假体周围骨折老年患者,应用生物型组配式假体柄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而对于股骨峡部完整皮质骨≥4 cm的假体周围骨折老年患者,在行翻修手术治疗时,应用一体化全涂层远端固定长柄假体甚至骨水泥假体,术中操作简单、省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较生物型组配式锥柄更具有实际应用性.
作者:张必;谢源;史毅;耿玮峥;韩浩;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方法 给药后检测实验动物凝血酶原、凝血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凝块溶解率.用体内、外血栓形成溶解实验检测抗血栓作用.检测小鼠耳廓静脉直径比变化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0.05),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增加血凝块溶解率(P<0.05),增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缩短大鼠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血栓湿重、干重(P<0.05).明目疏脉片对小鼠耳廓静脉具有扩张、增加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作用(P<0.05).结论 明目疏脉片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
作者:魏丹;韩宁;高林林;蔡文瑞;王兆华;李亚萍;刘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15分)和B组(>15分),各4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CAM、GDF-15、ox-LDL的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M、GDF-15、ox-LDL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CAM分别为(235.26±61.85)ng/ml、(152.62±31.36)ng/ml、(87.85±22.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GDF-15分别为(967.22±75.28)pg/ml、(648.14±50.26)pg/ml、(417.14±47.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分别为(516.35±122.38)mg/L、(420.47±75.04)mg/L、(332.58±68.2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23.25±3.36)分、(12.73±2.28)分、(1.05±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CAM、GDF-15、ox-LDL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17、0.851、0.338,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AUC=0.956,95% CI:0.913~0.998)明显高于CAM(AUC=0.824,95% CI:0.731~0.918)、GDF-15(AUC=0.876,95% CI:0.800~0.952)和ox-LDL(AUC=0.709,95% CI:0.594~0.824).结论 血清CAM、GDF-15、ox-LDL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连江;亓法英;任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同源异型盒(HOX)B7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食管鳞癌新鲜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HOXB7 mRNA相对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OXB7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HOXB7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OXB7 mRNA在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都有表达,但食管鳞癌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HOXB7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率〔62.50%(35/5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16.07%(9/56)〕,HOXB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HOXB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XB7 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玉含;闫琛;康运凯;魏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短时收缩压(SBP)变异性(SBPV)指标与老年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参加开滦研究队列第三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在随机抽取的3064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者2464例,终纳入统计分析者1004例.SBPV采用标准差(SSD)、独立变异性(VIM)、极差(MM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为观察指标.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短时SBPV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 ①除VIM外,随着平均SBP的增加,短时SBPV指标SSD、MMD、ARV均呈上升趋势(P<0.05).②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不同短时SBPV指标均与baPWV无线性相关(P>0.05),短时平均SBP均与baPWV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短时SBPV指标与baPWV均无线性相关.
作者:程平;宋路;赵华灵;李春慧;王一鸣;陈朔华;吴云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联合药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失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结合耳穴贴压联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 w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AI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耳穴贴压联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失眠效果较好,安全性良好.
作者: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老年H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HD合并CKD-MBD 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H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BMP、iPTH与甲状腺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3、BMP7及B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BMP3、BMP7及B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PTH、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老年HD合并CKD-MBD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BMP、iPTH及甲状腺素水平.
作者:张灵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和血管损伤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点.脑缺血发生时,在脑室下区、海马、大脑皮层等处的神经干细胞能够自主增殖、迁移、分化成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将神经缺损区填补,形成新神经环路,同时新神经元能够部分取代受损的神经元行使其功能,由此观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能够修复脑缺血损伤.但是,脑缺血之后被激活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数目极少,约有0.2%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新神经元;因而能够对新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及存活进行调节的因子分泌不够充足,导致该自身修复作用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近期发现小脑中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能够对突触传递进行调节, SDF-1 mRNA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神经元也在成人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被表达,此发现提示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SDF-1很可能发挥着神经调节的功效.神经再生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血管也在新生,因而SDF-1/CXCR4信号轴在脑缺血中对神经修复和血管新生都有着潜在的作用〔1~3〕.
作者:仇志富;吴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LT)对帕金森病(PD) 大鼠异动症(LID)行为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羟基多巴(OHDA)偏侧P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基质组、LID组、LT 10 mg/kg和30 mg/kg组,评估LT对左旋多巴(LD)诱导LI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脑纹状体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利用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LT能显著降低LD引起的躯干、肢体、头面部、行走的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分(P<0.05).与LID组和空白基质组相比,LT能显著降低PD大鼠纹状体匀浆中TNF-α和IL-1β水平(P<0.05),同时使PD大鼠纹状体中GFAP、i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LT能阻止LI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通过LT抑制PD模型大鼠接受LD治疗后诱发的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TNF-α、IL-1β和iN-OS等炎性因子的释放,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特征,从而发挥治疗LID的作用.
作者:杜望春;卢新刚;王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宿主HeLa细胞后,测定促凋亡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病毒组,肉桂醛低、中、高浓度组.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直接灭活阶段、生物合成阶段、病毒吸附阶段、药物预处理作用)用肉桂醛处理,Western印迹法测定Caspase-9蛋白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肉桂醛组与病毒组相比(除药物预处理作用外),肉桂醛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肉桂醛能够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与促凋亡蛋白Caspase-9和抑凋亡蛋白p-AKT表达有关.
作者:卫高;代立娟;宋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的基底剂量补偿计划功能(BDP) 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特性.方法 选取10例胸腺瘤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BDP-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OAR)等剂量参数和机器跳数(MU).结果 BDP-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2明显低于IMRT计划,D98明显高于IMRT计划,适形度指数(CI)(0.89±0.03)高于IMRT(0.82±0.06),剂量均匀性指数(HI)(0.05±0.01)明显低于IMRT(0.1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和脊髓计划区的大值近似;肺的V5 BDP-IMR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其余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的Dmean、V20、V30、V40 BDP-IMRT计划均显著低于IMRT计划(均P<0.05);BDP-IMRT计划的MU(590±41)较IMRT计划(522± 40)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较IMRT计划来说,BDP-IMRT计划提高了靶区覆盖率和适形度,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好地保护了部分OAR,其剂量学优势明显,MU略微增加.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林珠;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