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闻兴慧

关键词:重症真菌性角膜炎, 病原学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220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坏死组织刮取物接种于真菌培养皿内,30~37℃培养1~2 w,观察有无菌群生长.结果 50~59岁男性农民为该病症的主要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中及以下占比达84% ;手术治疗是目前重症真菌性角膜炎首选治疗手段,患者占比82.28% ,药物保守治疗者占比17.73% ;眼部外伤史或植物性外伤史(45.91%)、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31.82%)为诱发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镰刀菌属为主要致病菌55.45% ,其次依次为曲霉菌属23.18% 、念珠菌属9.09% 、其他菌属3.18% ;临床表现分别为眼红100.00% 、眼痛100.00% 、畏光97.27% 、流泪95.45% 、分泌物增多94.55% ;典型病变为菌丝苔被100.00% 、伪足91.36% 、卫星灶90.00% 、免疫环或内皮斑83.64% 、前房积脓50.00% 、角膜穿孔45.91% .结论 明确掌握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阻断病情持续恶化,而当前手术治疗为其优选治疗方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冠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确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205例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6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62例,双支病变67例,多支病变7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一氧化氮(N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降低(P<0.05),AMI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内皮素(ET)-1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增高(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均有所不同,且与AMI、UA和SAP或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呈相关性.

    作者:郑莹;何峰;李志刚;赵路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应激机制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LWDHP)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功能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探讨LWDHP 在DM血管病变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和LWDHP治疗组(1.2 g/kg),每组10只.高脂饲料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治疗8 w后分离胸主动脉,观察血管的舒张功能;试剂盒检测血管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浓度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组织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管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下降, MDA浓度增加(P<0.01). LWDHP治疗可有效地减轻DM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NO的含量和降低MDA的含量(P<0.01).同时DM大鼠血管组织中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LWDHP治疗后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LWDHP可显著改善T2DM大鼠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通过调节MDA/PRMT1/N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而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于洋;赵宁;张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PCI术中的引导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引导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冠脉造影引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7例行血管内超声引导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临床基线资料、PCI围术期情况、PCI治疗成功率,并分析PCI失败原因;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变长度((37.86±12.51)mm)明显长于对照组((31.79±10.20)mm;t=2.59,P=0.01);观察组 JCTO评分(2.3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1.85±0.67;t=3.49,P=0.00).观察组手术时间((135.31± 14.4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5.84±13.73)min;t=20.24,P=0.00),支架长度((70.18±12.54)mm)明显长于对照组((58.75± 12.30)mm;t=4.40,P=0.00),PCI成功率(71.9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χ2=4.71,P=0.03).两组PCI失败患者中,观察组导丝入假腔后导丝未能入真腔发生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0.53% ;χ2=4.52,P=0.03);对照组导丝在入口即进入假腔的发生率(68.42%)明显高于观察组(25.00% ;χ2=11.47,P=0.00).观察组 PCI 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 ;χ2=8.56,P=0.00).结论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PCI术中的指导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PCI术成功率,降低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士超;丁同斌;单秋菊;李岩;蒋友旭;秦星汉;法宪恩;简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Th1、Th2、sTREM-1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Th1、Th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的影响.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美芬.比较两组治疗效果、Th1、Th2、sTREM-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0% vs 72.55% ,χ2=5.243,P=0.022).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H 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P=0.001,P=0.000).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h1 明显升高,Th2明显降低,sTREM-1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0,P=0.000,P=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8).结论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反应,调节外周血Th1、Th2、sTREM-1表达,对老年AECOPD临床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可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孙月玲;林森;邓武兴;邱玉霞;杨云;吉家聪;关万涛;宫保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长期有氧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生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生成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三组:假手术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运动组).运动为跑台运动,持续12 w.结果 经过长期有氧运动之后,去卵巢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股骨极限负荷和刚度明显增加,血浆硫化氢水平明显增加;股骨中胱硫醚β合酶和胱硫醚γ分解酶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3-疏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有氧运动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的生成,从而减轻氧化应激,终有助于减轻去卵巢大鼠的骨质丢失.

    作者:王兵;石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点垫离法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相关脑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点垫离法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相关脑神经疾患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老年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减压组(64例)和多点垫离减压组(75例),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9例老年患者随访13~73个月,平均37.2个月.传统减压组有效率为89.1% (57/64),复发率为10.9% (7/64),并发症发生率为10.9% (7/64);多点垫离减压组有效率为94.7% (71/75),复发率为2.7% (2/75),并发症发生率为5.3% (4/75).多点垫离减压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略优于传统减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点垫离减压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VBD相关脑神经疾病的有效改良方法,但其远期疗效还需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得以证实.

    作者:任吉滨;赵万勇;李密馥;魏正军;刁云锋;王航;牛学刚;程军;孙洪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纳米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清扫及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清扫及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2例,依据是否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两组均行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纳米碳示踪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人数、淋巴结清除数目、有无淋巴转移、直径<5 mm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低血钙症状以及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淋巴结直径<5 mm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转移率(7.84%)与对照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低血钙症状、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等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切除术中,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甲状旁腺误切,继而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

    作者:刘宇飞;黄绍龙;何锋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腺素β4促进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Tβ4)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在结肠癌细胞中干扰或过表达Tβ4,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B)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的方法检测Tβ4、整合素相连激酶(ILK)、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采用伤痕愈合、Transwell的方法检测改变Tβ4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收取29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β4、E-cadherin、ILK表达.结果 结肠癌细胞过表达Tβ4时,E-cadherin表达下降,N-catenin表达升高,且升高ILK的表达和活性;过表达Tβ4促进细胞侵袭转移;干扰Tβ4在结肠癌细胞的表达时,可抑制ILK的表达,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结肠癌组织中Tβ4 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ILK表达正相关(均P<0.05).结论 肿瘤细胞中的Tβ4过表达可通过上调ILK,促进肿瘤细胞的EMT,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作者:宁登;陈劲;程琪;刘秋梦;李雪;姜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维生素K1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骨折内固定模型,随机分为维生素K1组和对照组,维生素K1组大鼠腹腔注射维生素K1,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定骨痂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骨痂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钙磷乘积.结果 术后3、7、12 w,维生素K1组左侧股骨和右侧骨痂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时,维生素K1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均可见新生肉芽组织,间充质细胞较多,有毛细血管长入;术后3 w时,两组骨折端有软骨岛出现,肉芽组织机化,维生素K1组的软骨岛面积较大;术后7 w,对照组骨小梁细少,有较多肥大软骨细胞,维生素K1组骨小梁粗大,肥大的软骨细胞较少,骨小梁间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术后12 w时,对照组骨痂不成熟,维生素K1组骨折部位见板层骨形成,见坚强的骨性连接;维生素K1组术后1、3、7、12 w血清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K1能够促进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和维生素K1能够升高血清ALP和钙磷乘积有关.

    作者:李长林;李春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5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细胞 A2780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5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人卵巢癌A2780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FABP-5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实施瞬时转染卵巢癌A2780细胞.将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分为FABP-5 siRN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FABP-5基因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评价沉默FABP-5基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法显示,FABP-5 siRNA 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FABP-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FABP-5 siRN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减少;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FABP-5 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迁移、侵袭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 特异性干扰FABP-5 基因表达可抑制人卵巢癌 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因此,FABP-5 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有效靶点.

    作者:李霞;刘世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成都市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及满足

    目的 调查并分析成都市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及其满足现状.方法 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问卷对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3 个社区共593 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确认存在的健康照护需求共11 572个,已满足需求4 732个(40.9%);每位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的中位数为20(1~42)个,已满足6(0~39)个.需求率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健康监测(94.7%)、慢病监测(66.9%)、保护与安全(60.7%)、知识(56.6%)和社会支持(50.5%),相应满足率分别为84.2% 、87.9% 、5.9% 、34.5%和42.8% ;专科护理(5.6%)与精神和情感支持(7.7%)的需求率虽较低,但相应未满足率却高达93.4%和83.3% .文化程度、月收入、慢病种类、用药数量与需求个数之间呈正相关,与配偶居住者需求多于独居者,城区老人需求亦多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文化程度、月收入与已满足需求个数之间呈正相关,城区老人已满足需求个数多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结论 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复杂,且仍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可为完善中国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赵艺璞;谭敏;胡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每组确诊并手术治疗的410例中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5例.试验组进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于术前及术后1 d、3 d、7 d测量并对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于术前及术后7d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通气量(MV)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3 d、7 d试验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中老年NSCLC患者的手术损伤和肺功能影响较小,对血糖水平影响不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王献;张灿斌;李纪远;郑帅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与单侧肋间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纵隔肿瘤患者60例,使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手术患者29例为观察组,单侧肋间切口入路31例为对照组.随访两组手术患者,随访时间平均7~20个月.统计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疼痛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性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性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于永涛;陈帅;佟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七叶皂苷钠联合骨肽注射液对老年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骨肽注射液对老年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营养支持,基于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肽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皮肤并发症、治疗后骨痂生长情况评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并发症(皮肤温度低、表皮水疱、手术切缘皮肤色暗、肢体肿胀)发生率明显减少,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皮肤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术后接受药物治疗后3个月,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每个月均有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联合骨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情况、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李钧;魏勇;舒正华;童哲;陈波;王西讯;潘跃;丁潮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五聚素-3、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五聚素(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表达特征,分析三者的关联性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69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留取血清,19例经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MMP-9和ICAM-1表达.结果 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表达与病变分级及不同LVEF值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TX-3、MMP-9和ICAM-1升高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三者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李强;梁波;秦丽丽;王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维吾尔族、汉族老年男性干部血骨保护素浓度与骨量异常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老年男性干部血骨保护素(OPG)浓度与骨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吾尔族、汉族老年男性干部,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其左侧髋关节、左侧股骨颈、左侧大转子、左侧粗隆间部位的骨密度(BMD).将入选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异常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OPG浓度,分析OPG与骨量异常间的关系.结果 ①骨量异常组血OPG平均浓度(1.522(1.375) ng/ml)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2.049(1.53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民族分层后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量异常组平均年龄((74.800±7.581)岁)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70.960±7.9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民族分层后汉族人群骨量异常组平均年龄((76.63±7.232)岁)明显大于骨量正常组((72.080 ±8.0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维吾尔族年龄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维吾尔族血OPG浓度与粗隆间BMD、髋关节BMD呈正相关(均P<0.05),但控制年龄因素后二者无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81(95% CI 1.038 ~1.125)为独立于血OPG、体重指数、腰围、血钙、民族、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生活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汉族老年男性干部血OPG浓度与骨量异常无明显相关性,年龄为骨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梅生;杜玉英;周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手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复苏情况、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2、3 d 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曾黎明;裴皓;李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定期随访的102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一般资料问卷、简易疲乏自评量表(BFI)、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中文版短卷相结合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 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12 例(11.8%)为高体力活动水平,47 例(46.1%)为中体力活动水平,43例(42.1%)为低体力活动水平.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癌因性疲乏(CRF)、淋巴水肿、运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环境美化情况患者之间的体力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体能锻炼需加强,锻炼强度有待给予科学指导,其中运动自我效能、婚姻、社会支持和环境美化情况是体力活动的有利因素,淋巴水肿、CRF是危险因素.

    作者:武晓红;刘爱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与chemerin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标本65例为观察组,18例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与梗死灶体积密切相关;MMP-2、MMP-9的表达与是否伴有高血压密切相关,chemerin表达与是否伴有糖尿病密切相关.观察组MMP-2和MMP-9之间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高表达对促进病变的形成有一定价值,MMP-2和MMP-9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鹏;杨海明;马存凯;于海东;郭应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长期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将107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天口服加味皱肺丸,6 g/次,2次/d, 8 w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 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明显升高,功能残气量(RV)、RV/肺总量(TLC)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另外,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加味皱肺丸口服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减少COPD的复发、再入院次数和复发率.

    作者:李秀娟;刘菊;孙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