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对后视路损伤脑卒中患者视觉及SF-36评分的影响

孔燕;刘志华;崔应麟

关键词:脑卒中,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后视路, SF-36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后视路损伤的脑卒中患者视觉及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后视路损伤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早期综合康复,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视力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恢复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后视路损伤脑卒中患者的系统功能恢复能力较好,且对视觉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精准扶贫政策

    近年来如何解决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如养老问题. 然而随着我国反贫困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已经成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和脱贫致富需求的必经之路,作为其中占比较大的空巢老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利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来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精神需求很有必要. 本文从城乡一体化视角出发,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精准扶贫问题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从扶贫角度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作者:吕应芳;冯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国养老服务政策量化分析

    截至2016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 8% 〔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还伴随着高速度、空巢独居老人庞大、教育水平持续提升等特点〔2〕,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社会问题,随着老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方面需求不断增加,亟需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在进入老龄化的初期,国家就制定和实施了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近年来的政策出台频率更是大幅度提高.

    作者:周建芳;黄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甲组、乙组,甲组在24 h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乙组在72 h内接受延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甲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乙组(19.05%,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急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宋宝东;浦瑶瑶;赵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目前冠状动脉CT成像( CCTA )已成为非侵入性诊断冠心病( CAD)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运动伪影、严重钙化使其诊断准确性下降,与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 CAG )相比,其时间分辨率也明显受限〔3〕. 2010 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 ACCF)联合美国放射学院( ACR)、美国心脏协会( AHA)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CCTA 主要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限制〔4〕. 本文就CCTA在CAD的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作者:肖冲冲;黄贤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壮族盐敏感者瘦素、瘦素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壮族盐敏感(SS)者瘦素、瘦素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SS与盐不敏感(NSS)者各50例,检测瘦素、可溶性瘦素抗体、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壮族SS人群瘦素、瘦素抗体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与SS者对比,壮族SS者存在较高的瘦素水平、较低的瘦素抗体水平和程度更高的胰岛素抵抗.结论 壮族SS者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瘦素、瘦素抗体、胰岛素抵抗可能和SS关系密切.

    作者:王若琦;韦润峰;韦秋社;龚园球;林洁;李达汉;潘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途径和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和途径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耐受程度和手术与否分为:口服小剂量组(20 mg tid)、口服大剂量组(60 mg q4h)、静脉小剂量组(0.2~0.3 mg/h)、静脉中剂量组(0.8 mg/h)、静脉大剂量组(2 mg/h)、脑池局部给药组(0.4 mg/h,24 h灌注9.6 mg).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判断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结果 静脉大剂量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7天,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4 d,口服大剂量组、静脉中剂量组、静脉大剂量组与口服小剂量组相比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1或0.05);静脉中剂量组、静脉大剂量组与静脉小剂量组相比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5);与静脉中剂量组相比,静脉大剂量组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口服大剂量、静脉应用中剂量和大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效.

    作者:余爱勇;赵迎春;赵玉武;薛冬梅;张瑜;高丹宇;黄波;汪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CRP、BNP、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24.231、21.229,对照组:t=17.182、11.772,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52、10.14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30.792、64.314、22.384,对照组:t=11.993、45.617、8.37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1.554、31.581、17.379,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6.152、9.133,P<0.05),AP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t=0.245,P>0.05);治疗组治疗后P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290、4.779、1.05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后APTT无明显差异(t=0.741,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及改善凝血功能,且疗效显著.

    作者:陈晟;邱政;郑绍俭;熊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血清及内脏脂肪内脂素水平及与肥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肥胖大鼠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内脏脂肪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内脂素、胰岛素水平,Western印迹分析内脏脂肪的内脂素表达水平.结果肥胖大鼠Lee指数、体重、内脏脂肪、内脂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脏脂肪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内脂素及内脏脂肪组织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与Lee指数、HOMA-IR、内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内脂素与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孙阳;陈树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κB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方法 运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只健康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于第2、4、8周处死大鼠,采集尿液、血液、肾脏标本.常规生化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p50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各时期24 h UP、FBG、BUN、SC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各时期比较,糖尿病组各时期NF-κBp50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病程的增长表达增多;NF-κB表达水平24 h UP呈正相关(r=0.852,P<0.05),与BUN呈正相关(r=0.715,P<0.05),与血清ALB呈负相关(r=-0.689,P<0.05).结论 NF-κB极有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形成,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肾损伤程度.

    作者:江思瑜;孙霓;李金航;吴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蜂毒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蜂毒由工蜂毒腺和工蜂副腺分泌后贮藏于工蜂蛰针上端的毒囊中,蛰刺时蛰针上端的毒囊收缩后由蛰针排出. 蜂毒是一种混合物,其组成成分较多且较复杂,蜂毒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胺如组胺、多巴胺、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活性肽如蜂毒肽、赛卡品、安度拉平心脏肽及肥大细胞脱粒肽( MCD)等〔1〕.除了镇静止痛和抗风湿性关节炎及抗炎症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外,蜂毒还具有抗肿瘤作用〔2〕,本文就其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容国义;王淑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438例外科手术资料,搜集并分析一般情况、可能影响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格拉斯哥(GO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为预后不良组.结果 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后预后不良检出率为52.7%,GOS评分与外科手术后死亡情况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科手术次数多(OR=11.00)、NIHSS(OR=7.09)、BI(OR=15.77)、mRS分数高(OR=20.02)是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预后不良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重度依赖程度、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应关注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的预后不良情况及干预其危险因素,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范永建;杨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0.4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后持续泵注0.4μg·kg-1·h-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脑电双频指数(BIS)、镇痛药物剂量、手术麻醉及苏醒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两组BI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术后7 d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1 d、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预防苏醒期躁动,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梁敏运;屠佳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雏菊叶龙胆酮对低氧诱导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

    目的 研究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对低氧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低氧模型,观察Bellidifolin对低氧所致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嗅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ellidifolin对低氧诱导的PC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p-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半胱天冬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PC12经低氧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预先用不同浓度Bellidifolin(10、20、40μmol/L)作用后再进行低氧刺激,PC12损伤减轻,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各组细胞pER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12经低氧刺激后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预先用不同浓度Bellidifolin作用后再进行低氧处理,PC12 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显示,低氧刺激引起关键因子Caspase-3在PC1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用不同浓度Bellidifolin作用后再进行低氧处理,PC12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Bellidifolin对低氧所致PC1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Bel-lidifolin抑制细胞凋亡,机制与ERK通路无关;而是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及下游Caspase-3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赵志英;高洋洋;高玉娟;高黎;张明;姜寒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城市社区老年人躯体状况对居家不出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城市社区老年人躯体状况对居家不出(housebound)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安徽省蚌埠市及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各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对抽得社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2180名老年人,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以入户方式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躯体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housebound量表.结果 河北省社区老年人housebound发生率为15.82%,安徽省社区老年人housebound发生率为14.88%.躯体状况(听力障碍、慢性病、长期用药及ADL能力低)是houseboun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躯体状况影响其housebound的发生,应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重度化.

    作者:虎于丁;张盼;邢凤梅;邓梦;汪凤兰;张小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MicroRNA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是视神经主要的组成部分,RGCs的丢失可能会造成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1〕. 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神经元, RG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通过调节和传递视觉信息到大脑皮质,形成完整的视觉通路. RGCs受到严重损伤将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 多种有害因素,像组织缺氧、兴奋性中毒、氧化应激及RGC凋亡等均可导致RGCs的损伤.

    作者:容蓉;兰东怡;邵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时间给药护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时间给药护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贝那普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血压变异性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4).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变异性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S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9%)低于对照组(13.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相比较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临床效果更佳,控制血压更好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高红;李宁;韩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0~40岁年龄段人格特点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40岁未发病时人格特质是否与AD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在芜湖、安庆各大综合性医院、养老院及社区收集65岁及以上确诊的AD病人40例为AD组,采用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NEO-FFI),让长期照顾病人的家属针对病人发病前30~40岁年龄段的人格特点进行他评调查,从神经质性、开放性、外向性、严谨性、宜人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同时收集44名65岁及以上健康老人(正常组)的30~40岁年龄段人格特点的调查结果.结果 AD组被试神经质性、宜人性、严谨性高于正常组,而开放性,外向性均低于正常组;其中宜人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14).相关性分析也显示AD发病与宜人性正相关(r=0.267,P=0.01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宜人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29,P=0.007);而开放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36,P=0.015).结论 AD患者30~40岁未发病时的人格特点中宜人性分数高与AD日后发病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邵姚君;袁佳;冯佳伟;刘莉;姜天仪;汪萌芽;黄宏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苏州市7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特征,探讨健康体适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352名城市老年人进行健康体适能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79岁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好于≥80岁组,除体重指数(BMI)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好于女性,除柔韧性指标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0~79岁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得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肌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心理卫生(MH)维度得分好于≥8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女生活质量除活力(VT)、社会功能(SF)以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健康体适能分组,其生活质量达到健康水平的比例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不及格组,除优秀组与良好组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较低,女性和年龄较大者水平更低;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较大者水平更低;高健康体适能水平对生活质量能够产生积极效应.

    作者:沈贤;王红雨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可溶性CD40配体对白血病THP-1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分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人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凋亡、周期的作用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CD40L处理THP-1细胞后Bcl-2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CD40L处理THP-1细胞48 h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诱导细胞的凋亡,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40L 在体外能够诱导细胞凋亡,阻滞THP-1细胞在G0/G1期,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及激活caspase-3而实现.

    作者:封忠昕;陈琦;闵迅;龚玉萍;袁钟;黄锐;陈迪;王虹;冯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黄集、青山、浪河、宜城、黄陂364名≥60岁水源区老年移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9.7%,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腰腿疼(29.7%)、高血压(23.4%)、心脏病(17.6%)、胃炎(14.3%)和气管炎(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是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按影响作用大小,各影响因子的排序为: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结论 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是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姜峰波;林新铎;贾佳;柯攀;徐祥雷;刘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