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梅;王晴;冯庆国;王红阳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在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3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为观察组,接受普瑞巴林联合盐酸羟考酮(奥施康定)止痛治疗,同期临床特点相同的对照组26例,予单纯奥施康定止痛治疗,两组出现爆发痛,均应用盐酸吗啡片进行滴定,之后转为奥施康定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吗啡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14 d的NRS评分、日均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均显著下降(P<0.05).在生活质量及药物起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普瑞巴林在老年晚期胰腺癌中应用安全,疼痛控制迅速有效,且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
作者:杨影;侯俊杰;倪志强;周颖;江显卓;李孝男;李晓男;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内蒙古赤峰市三个城区的665例空巢及非空巢老年人的人口学资料、孤独感、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空巢老年人(P<0.01),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空巢老年人(P<0.01).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孤独感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情感反应、沟通、情感介入、问题解决、总的功能是影响空巢及非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主要因素,而主观支持也是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利用度也是非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建设和完善老年心理健康促进体系,需要发挥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多个主体的积极作用.
作者:苏红;周郁秋;王丽娜;王秘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接骨散内服西洽骨科敷药外敷对尺桡骨干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4例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手法复位+固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接骨散内服,外敷骨科敷药治疗,观察对骨折后患者骨代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在治疗周期内能够显著提高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骨散和骨科敷药联合应用可以通过调节骨折患者的骨代谢而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同时通过降低血清D-二聚体水平而发挥抗凝血的活性.
作者:孙晶波;王晓辉;张泽绪;张丽华;宋永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125例AMI患者(AMI组)与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评估CRP基因T-757C的多态性.结果 ①两组均有CRP基因T-757C多态性;②AMI组CRP血清水平(5.985/6.255μg/ml)与对照组(3.269/1.294μg/m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校正性别、年龄、吸烟、血糖及血脂异常等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MI组CRP基因T-757C位点CC,TC和TT 3种基因型中任意两种之间血清CRP水平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TC基因型AMI患者在≥60岁和<60岁组间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基因T-757C多态性与AMI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朱艳彬;刘同库;马隽;信业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NM分期将其分为食管癌早期组、中晚期组,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比较;对PLT计数、MPV、FIB、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早期组、中晚期组PLT计数、MPV、FIB、D-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T、APTT、T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中晚期组PLT计数、MPV、FIB、D-D较早期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有升高趋势,TT有下降趋势,但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患者比较,PLT计数、MPV、PT、APTT、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MPV、FIB、D-D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存在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异常,PLT计数、MPV、FIB、D-D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作者:王澍琴;王学玲;王岚;侯秋霞;张沛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健步走活动指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长春市人口及长春师范大学教职工197人进行骨密度检查,年龄≥60岁,有健步走运动习惯(运动组)或无运动史(久坐组),分析健步走活动指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运动组骨密度显著高于久坐组(P=0.005);健步走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3,0.01).结论 健步走运动能提高练习者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运动负荷是促进练习者骨密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作者:蓝永生;张殿禹;蒋艳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9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口服,分别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结肠传输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组总有效率(79.6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加速肠道内标记物清除速度(P<0.01),治疗组肠道内标记物的清除速度更快(P<0.01).结论 芒针温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STC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作者:孙永辉;李晓峰;孙立明;张会珍;梁玉磊;许晓康;张莘;张选平;孙彦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癫痫耐药患者脑脊液(CS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浓度的变化.方法 共入选两组研究对象:癫痫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CSF和外周静脉血各5 ml.留取足够量的样本行CSF常规检测和外周血清白蛋白浓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TGFβ1浓度.结果 癫痫组和对照组间CSF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耐药亚组的CSF-TGFβ1浓度较癫痫非耐药亚组显著更高(P=0.021),而颅内感染对照亚组的CSF-TGFβ1水平比癫痫非耐药亚组显著增加(P=0.012).癫痫耐药亚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比两个对照亚组均显著较低(P<0.05),而癫痫非耐药亚组与两个对照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癫痫的CSF-TGFβ1水平增加,且其水平增加与癫痫反复发作有关.
作者:李姗;胡东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改变及中等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BM-SC的成骨诱导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分为对照组(n=8)和糖尿病建模组(n=32).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按体重分层分为糖尿病组(n=9)和糖尿病运动组(n=8).提取每组2只大鼠右腿胫骨的BMSC以每孔5×106的密度铺于6孔板上,利用平板计数法(CFU)方法检测其增殖情况;3只大鼠右腿胫骨的的BMSC分别种至大皿中,体外分离培养,7 d后提取BMSC中总RNA用RT-PCR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RANK配体(L)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BMSC经过体外培养7 d,经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糖尿病运动组6孔板的成骨细胞数目多,并且显著多于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Runx2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运动组Runx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RANK和RANKL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运动组RANK和RANKL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作者:王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身体脂肪含量对其心肺耐力及生活满意度自评的影响.方法 对60~75周岁老年女性150人进行体脂率检测,根据体脂率高低分为高体脂组、中体脂组和低体脂组,进行心肺耐力及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检测,比较3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 高体脂组心肺耐力和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中体脂组心肺耐力指标明显低于低体脂组,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明显优于低体脂组(P<0.05).结论 肥胖老年人降脂减肥很有必要,但应以适量减肥为宜,以改善生活质量为基础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也应引起关注.
作者:顾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探讨桂枝茯苓丸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选用健康清洁型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缺血组30只;治疗组30只.每组中各分出15只单独喂养,在实验第一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双侧颈动脉高血流速度,随后灌胃治疗,治疗组1 ml(0.85 g)浓缩桂枝茯苓丸药液/次,早晚各灌胃1次;对照组和缺血组均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 w后,3组第15日再次检测双侧颈动脉超声,记录高血流速度.留取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学检测TNF-α、ET-1含量.结果 桂枝茯苓丸明显增加大鼠颈动脉血流速度(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脑组织中TNF-α、ET-1水平(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以提高缺血脑组织的供血,对缺血脑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勇;张园;邢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缬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2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运用赖诺普利治疗,在此用药基础上观察组113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用药12 w后生活质量改善、TC、TG、LDL-C水平与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生活质量及TC、TG、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赖诺普利,且有效改善患者TC、TG、LDL-C水平,降低患者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福丽;霍小森;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PSCs、心肌细胞,采用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并随机分为AMI组、AMI+iPSCs组、AMI+心肌细胞(CM)组,正常小鼠为对照(NC)组,每组12只.结扎后30min移植相应细胞于梗死区域,分别于移植后1h、1d、7d、14d、21d记录小鼠心率、血压变化,分别于移植后1h、1 d、2 d、5 d及7 d时记录小鼠心电图,移植后第21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结果 细胞移植第14天后,AMI+iPSCs组心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MI+CM组、AMI组及NC组(P<0.05);细胞移植后第2天、第5天及第7天时,AMI+iPSCs组ST段抬高程度较AMI组明显降低(P<0.05);与NC组相比,AMI+iPSCs组血压无明显下降(P>0.05);移植后第21天,AMI+iPSCs组Cx-43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 iPSCs移植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并使梗死区Cx-43的表达增加.
作者:熊挺淋;张丽莎;王浩宇;刘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对老年脓毒症性休克患者监护治疗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择老年严重脓毒症伴有脓毒症性休克患者60例,均给予右侧桡动脉、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血压,同时采用同侧肱动脉无创血压连续监测.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分为休克期与稳定期.比较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桡动脉有创血压与肱动脉无创血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桡动脉与股动脉平均动脉压相关性较好,呈高度直线相关(r=0.969,P<0.05).稳定期及休克期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肱动脉无创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高于桡动脉(P<0.05).肱动脉与桡动脉平均动脉压呈直线正相关(r=0.871,P<0.05).休克期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高于桡动脉(P<0.05).休克期肱动脉与桡动脉平均动脉压相关性低于稳定期(r=0.784).结论 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平均动脉压相关性好,临床监测可以相互替代,建议在老年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早期加强有创血压的监测.
作者:张春花;邓卓军;郭旋;吕钦;杨志慧;周春霞;耿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肝气郁结型MCI患者30例,应用疏肝解郁方药逍遥丸干预12 w.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定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MoCA量表其他项目得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用药后端粒酶活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 疏肝解郁方药可以提升端粒酶活性,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詹向红;丁莹;刘永;侯俊林;孙前明;关徐涛;潘玉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新型隐球菌肺炎(CNP)患者感染播散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老年CNP患者76例,其中发生感染播散者作为观察组,无感染播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可能影响感染播散的临床和实验室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出现感染播散的患者22例,其中20例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型隐球菌菌血症,1例同时伴有脑膜炎及菌血症;5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肝硬化失代偿期、意识状态改变、发热、头疼、抗原滴度升高(≥1:64).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热、头疼、意识状态改变及抗原滴度升高为老年CNP患者感染播散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静;李剑平;张跃其;张才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气体七氟烷的应用对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16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I-ICA)组.观察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第3天监测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TIVA组苏醒时间(22.16±6.58)min、拔管时间(25.32±5.47)min均明显长于I-ICA组〔(12.45±8.23)min、(16.19±7.82)min〕(P<0.05).TIVA组、I-ICA组术后肺部感染分别为17例(21.25%),9例(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CA组麻醉方式较TIVA组有明显优势,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尚可;曹冬冬;郭翼天;韩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龄化背景下新疆老年肺癌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及疾病经济风险.方法 测算2011~2015年新疆老年患者的年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年人均医疗费用、年人均非医疗费用及年均家庭收入、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占家庭收入比;测算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参保类型、不同月收入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结果 老年肺癌患者年人均直接经济负担5年均在65193.47元以上,非医疗费用加重了疾病经济负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均在61.34%以上,在2012年超过了年人均家庭收入;女性、无业、失业、低收入、农民等弱势老年群体疾病经济风险大.结论 老龄化趋势加剧,医养结合政策亟待落实,还需不断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大病补偿比例,降低特定弱势群体的疾病经济风险,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产生.
作者:王亭艳;胡越;欧阳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依据病情选择健侧面肌进行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加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侧面肌辅以肌内效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w后测定两组动静态嘴角至门齿中缝的双侧距离差(D1)、眼骨性外眦到嘴角的双侧距离差(D2)及患侧表面肌电图(SEMG)数值.结果 治疗4 w后,治疗组静态D1、D2(1.150±0.073、-1.130±0.054)mm及动态D1′、D2′(1.980±0.127、-1.770±0.012)mm与对照组静态D1、D2(1.460±0.042、-1.490±0.141)mm及动态D1′、D2′(2.350±0.091、-2.110±0.072)mm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静态D1、D2与动态D1′、D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EMG数值〔中位频率(MF)(100.98±19.63)Hz、平均功率频率(MPF)(123.62±17.43)Hz、平均肌电值(AEMG)(47.78±27.66)mV〕与对照组SEMG数值MF(95.11±17.42)Hz、MPF(110.74±15.31)Hz、AEMG(40.44±16.71)mV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MF、MPF、AEMG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联合肌内效贴可促进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部功能的恢复,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亚斌;冯海霞;李姣;韩丽媛;王彦臣;白佳佳;苏明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常见合并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与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临床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并统计分析EH患者的四诊信息及合并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EH患者合并疾病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心律不齐、脂肪肝、糖尿病和冠心病.EH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高而降低;合并心律不齐、冠心病则相反.EH患者合并心律不齐或冠心病时,心、痰、湿和心组合证素的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时,肾、阴虚和肾组合证素的比例较高.结论 中老年EH患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和高血糖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较高者要注意心脏疾病;7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要注意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病位和实性证素的分布与EH合并疾病的相关性较强.
作者:张洋;何建成;黄品贤;唐晓婷;童瑾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