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蔡克瑞;刘志新;孙晓冬;闫磊

关键词:肉苁蓉多糖, 凋亡, Bcl-2
摘要:目的 探讨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肉苁蓉多糖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GSH-Px活力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灌服肉苁蓉多糖可提高SOD活性、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结论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华东地区老年骨骼肌萎缩的流行性和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华东地区老年骨骼肌萎缩的流行性和相关因素.方法 华东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706名,其中男265人和女441人.分析年龄、社会统计学和行为参数、医疗条件、住院就医、抑郁症状、认知条件、听力、视力条件、休息时间体力活动、营养成分摄入、既往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和吸烟习惯是否与老年骨骼肌萎缩有关.结果 老年男性骨骼肌萎缩的流行因素占13.8%,女性占15.6%.随着年龄增加,不同性别骨骼肌萎缩发生率均增加.高龄个体伴有认知功能减退、低收入、吸烟、营养不良、锻炼时间下降是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营养不良和锻炼时间下降是显著危险因子(P<0.05).结论 在华东地区老年骨骼肌萎缩的流行率相当高,是由各项相关因素共同影响.

    作者:张建;顾茵;罗学胜;李琦;陈穗;王珊珊;孟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康复治疗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药物组、康复组和联合(艾地苯醌+康复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药物(服用艾地苯醌片,30 mg/次,3次/d,连续服用24 w)、康复训练(进行肢体、声音及定向等康复训练,1次/w,共24 w)及联合(服用艾地苯醌药物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共24 w)的治疗.于治疗12、24 w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CS-ADL)量表评分对3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 w后,3组MMSE、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治疗24 w后,药物组MMSE评分仍无明显改善,但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t=-3.395,P=0.000;t=9.522,P=0.000);康复组MMSE及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t=4.419,P=0.010);联合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t=-2.223,P=0.034;t=25.116,P=0.000),且联合组ADAS-ADL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联合治疗虽然对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单独药物组无明显优势,但其可明显改善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张云云;李欣欣;李鹏鹏;王滨;洪侃;万鹤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血清MMP-9、hs-CRP等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治疗过程中接受低剂量、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者分别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血脂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高剂量组TG、TC、LDL-C、MMP-9、hs-CRP及IL-18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提高UA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肉苁蓉多糖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GSH-Px活力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灌服肉苁蓉多糖可提高SOD活性、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结论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蔡克瑞;刘志新;孙晓冬;闫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赣中地区中老年人群膳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对江西中部地区≥45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抽样调查,了解其膳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78名研究对象特征和膳食情况进行调查,膳食多样化评分(DDS)评价膳食结构,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DDS总分为(5.18±1.123)分,不同地域、经济水平、教育程度、是否患糖尿病、是否吸烟者、是否饮酒者DD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居民、经济水平较高者及非吸烟人群DDS水平较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及有吸烟饮酒习惯者等人群的膳食结构欠合理.

    作者:叶兴;颜兴伟;周跃平;周建明;黄河浪;杨玉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现状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分布、入住老年人养老护理员的配备、持证上岗情况,了解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现状,探讨改善养老护理员现状的措施.方法 对吉林省各地区上报的2016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报表中养老机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吉林省共有9520名养老护理员,入住养老机构的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数为12人,护理员的持证率为62.9%,东、中、西部公办养老机构拥有养老护理员分别为1182、1270、865人,百名老人拥有的养老护理员分别为14、11、12人,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分别为71.9%、62.6%、50.7%,不同地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数目、百名老人拥有的养老护理员人数、持证率有所不同.结论 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备不足,持证上岗率偏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保障养老护理员的利益,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高持证上岗率,促进养老事业更好发展.

    作者:何南芙;任正;马娟;李眩眩;熊文静;王齐;刘红箭;张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养血解毒汤对银屑病模型小鼠JAKs-STAT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血解毒汤对银屑病模型小鼠Janus激酶(JAKs)-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明种小鼠24只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养血解毒汤组、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测定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尾部颗粒层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中STAT3、磷酸化(P)-STAT3、STAT5、P-STAT5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干扰素(INF)-γmRNA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尾部颗粒层片数升高(P<0.05),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阴道上皮和尾部皮肤中P-STAT3、P-STAT5光密度值降低(P<0.05),阴道上皮和尾部组织中TNF-α、IL-1β、IL-6、INF-γmRNA降低(P<0.05);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统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解毒汤对银屑病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养血解毒汤可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抑制STAT3和STAT5磷酸化,减少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肖卫棉;查旭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广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其亚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门诊和体检中心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杂交分型技术对2912名妇女进行HPV亚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28.43%(828/2912),共有21种亚型均被检出,阳性率高的亚型是HPV16(6.97%),其他常见亚型依次为HPV52(6.97%)、HPV58(5.01%)和CP8304(2.34%).高危基因型(12种HPV)为主,占27.85%(811/2912),平均2.32%;HPV低危基因型(5种)4.19%(122/2912)平均0.84%;HPV中国常见基因型(2种)4.22%(123/2912),平均2.11%.HPV亚型感染有6重感染,1重感染602例(72.71%),易感年龄段35~45岁;2重感染167例(5.73%),易感年龄段25~35岁;3重感染43例(1.48%),易感年龄段20~25岁;4重感染13例(0.45%),易感年龄段20~30岁,5重感染2例(0.07%),年龄分别为34岁和59岁,6重感染1例(0.03%),年龄为65岁.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0,P>0.05),有3个峰值,分别在21~25岁(31.44%)、46~50岁(30.85%)和66~81岁(38.89%)年龄段.结论 广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多为单纯性感染.HPV亚型分布具有种群或地域的特点.HPV感染率28.43%,常见型别为HPV16、52、58和CP8304,以高危基因型为常见,1重感染为主,感染高峰在21~25岁年龄段.

    作者:陈波;黄海樱;周强;嘉红云;冀天星;王敏红;范平;陈靖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所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确诊的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4 w,观察治疗后抑郁评分的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和IL-6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清中BDNF和IL-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DNF表达显著升高(P<0.05),IL-6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前、后BDNF和IL-6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对脑卒中抑郁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BDNF和IL-6的含量.

    作者:刘梅;马金玲;赵艳芳;高一可;姚生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IL-12和HSP70表达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 万,每年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患者约150 万,脑卒中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1〕. 其中急性脑梗死( ACI )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占脑血管疾病的 60% ~80%. 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出现坏死,影响脑部正常生理功能.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易出现失语、偏瘫等后遗症.

    作者:胡克诚;朱新庆;孙先义;李爱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循证干预对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术后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确保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修复术手术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依据循证护理的要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护理问题、系统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覆膜支架在治疗腹主动脉瘤效果较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能显著提高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欢欢;杨玉金;郑春艳;曾庆福;张加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取60~69岁老人804名,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进行调查和测试,调查内容为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体力活动资料,测试内容包括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结果 腰臀比OR值大为1.633,体重指数(BMI)的OR值为1.302,静力性活动时间OR值为1.296,文化程度OR值为0.863,体力劳动相对于脑力劳动的OR值为0.541.结论 影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有向心性肥胖、运动不足,同时脑力劳动者也是高血压高危人群,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降低.

    作者:刘晓丽;刘超能;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加艾灸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10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及联合常规盆底肌训练、行为矫正、饮水计划训练、生活指导、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加艾灸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w.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 w、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的患者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膀胱容量、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4 w后、随访1个月、3个月,治疗组ICI-Q-SF评分明显减低(P<0.05);膀胱大容量明显高于治疗前,24 h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加艾灸的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作者:张影;郑鹏;李巧莹;张为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miR-145过表达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目的 探讨miR-145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Calu-3、H460、SPC-A-1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16HBE中miR-145的表达水平.细胞转染miR-145模拟物(miR-145 mimics)、阴性对照(mimics control),RT-PCR检测转染效果.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45过表达、放疗和miR-145过表达联合放疗后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细胞克隆实验检测放疗敏感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酶切Caspase-3)、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Calu-3、H460、SPC-A-1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16HBE(P<0.05),且Calu-3细胞中miR-145水平低,后续选用Calu-3细胞为研究对象.miR-145 mimics有效促进Calu-3细胞中miR-145的表达,而mimics control没有明显作用.miR-145过表达或者放疗均能够抑制Calu-3细胞增殖,促进Calu-3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中酶切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中c-myc、β-catenin的表达,且miR-145过表达联合放疗后细胞存活率低,凋亡率高,酶切Caspase-3表达水平也高,c-myc、β-catenin表达水平低.miR-145能够增加细胞放疗敏感性,增敏比为1.363.结论 miR-145过表达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峥;房娜;饶石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78例,根据给药途径及药物的不同分为局部治疗组、全身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治疗组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全身治疗组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全身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治疗4 w后,观察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单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情况,评估并对比不同给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结果 疼痛显效率、麻木显效率,均以局部治疗组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后,局部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电位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全身治疗组、对照组(P<0.05),而波幅除正中神经外,均显著高于全身治疗组、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及神经修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军;李星;张敬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OSE指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OSE指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OS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对103例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OSE指数得分(3.33±1.83)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总得分(2.73±1.33)分,DOSE指数与症状维度得分、功能状态维度得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总得分呈正相关(r=0.213~0.47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运用DOSE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其作为评价生活质量变化的客观依据.

    作者:陶燕霞;王岚;郑洪;郑迓姝;赵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Wnt7a及其受体Fzd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Wnt7a及其受体Frizzled(Fzd)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揭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80例,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qRT-PCR技术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点,同时观察Wnt7a及其受体Fzd5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大肠癌组织中Wnt7a及其受体Fzd5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Wnt7a及其受体Fzd5均在细胞质表达,且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Wnt7a与受体Fzd5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体积、Duke分级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Wnt7a与受体Fzd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Wnt7a可能通过与受体Fzd5的结合激活Wnt信号,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丹;王淑坤;苗玉娟;卢强;侯琛;宋妍;周风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加入WTO之初,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几乎为零,急需自主创新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药,由于加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国少许顶尖研究机构努力获取临床经验,中国是庞大的胃癌多发国家,发病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2,死亡率排名第3,同时癌症被发现时大多数为晚期患者,而且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的新药研发一直是零突破,因此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牵头,全国38家医院共同参与新药研发. 李进教授及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研究中心创建并启动了一个Ⅰ期临床实验小组,排除万难,历经10年时间,花费近2个多亿的成本,2014年6月2日来自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科主任李进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国际会议中心宣读了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入选口头报告,这代表中国的临床研究逐渐接近世界先进行列,同时,阿帕替尼研究还入选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协会优秀论文. 阿帕替尼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全球第一个治疗胃癌的口服靶向药物,是胃癌二线治疗后仍有效的药物,是我国民族制药业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自主创新药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已于2014年10月17日正式批准阿帕尼作为国家1. 1 类新药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作者:胡猛;刘星;刘静;姚伟荣;张锡泉;万会平;喻燕敏;杨水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老年患者血清MMP-3、TNF-α及IL-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患者均行椎间盘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72%,χ2=4.84,P=0.03);两组术后1、7、14 d的VAS、MMP-3、TNF-α、IL-1β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术后7 d的VAS、MMP-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分等多个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水肿高峰期疼痛,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且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刘艳;刘莹;张绍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宣痹通瘀方对急性冠脉缺血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宣痹通瘀胶囊对急性冠脉缺血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适应喂养1w后,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喂养4 w后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使用酶标仪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宣痹通瘀胶囊高剂量组血清AST、CK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中剂量组血清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P<0.01);低剂量组仅对血清LDH水平有干预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宣痹通瘀胶囊高、中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组织内VEGF含量显著增高(P<0.01,P<0.001,P<0.01,P<0.05).结论 宣痹通瘀胶囊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三酶水平,可以有效抑制过氧化反应,提高SOD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MDA生成,同时可以促进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增加,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双娣;成光宇;刘迎辉;隋永朋;李洪禹;刘爱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