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房娜;饶石磊
目的 分析华东地区老年骨骼肌萎缩的流行性和相关因素.方法 华东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706名,其中男265人和女441人.分析年龄、社会统计学和行为参数、医疗条件、住院就医、抑郁症状、认知条件、听力、视力条件、休息时间体力活动、营养成分摄入、既往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和吸烟习惯是否与老年骨骼肌萎缩有关.结果 老年男性骨骼肌萎缩的流行因素占13.8%,女性占15.6%.随着年龄增加,不同性别骨骼肌萎缩发生率均增加.高龄个体伴有认知功能减退、低收入、吸烟、营养不良、锻炼时间下降是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营养不良和锻炼时间下降是显著危险因子(P<0.05).结论 在华东地区老年骨骼肌萎缩的流行率相当高,是由各项相关因素共同影响.
作者:张建;顾茵;罗学胜;李琦;陈穗;王珊珊;孟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分布、入住老年人养老护理员的配备、持证上岗情况,了解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现状,探讨改善养老护理员现状的措施.方法 对吉林省各地区上报的2016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报表中养老机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吉林省共有9520名养老护理员,入住养老机构的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数为12人,护理员的持证率为62.9%,东、中、西部公办养老机构拥有养老护理员分别为1182、1270、865人,百名老人拥有的养老护理员分别为14、11、12人,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分别为71.9%、62.6%、50.7%,不同地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数目、百名老人拥有的养老护理员人数、持证率有所不同.结论 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备不足,持证上岗率偏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保障养老护理员的利益,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高持证上岗率,促进养老事业更好发展.
作者:何南芙;任正;马娟;李眩眩;熊文静;王齐;刘红箭;张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IMRT)联合替吉奥胶囊(S-1)同步化疗及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DC-CIK)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不能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不能手术局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观察组35例,给予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及DC-CIK的治疗方案.结果 CD56+NK细胞比例、CD4+/CD8+细胞比率及CD3+CD4+T淋巴细胞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治疗后均明显升高,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CR)0.0%、部分缓解(PR)57.1%、稳定(SD)28.6%和病情进展(PD)14.3%,观察组CR 0.0%、PR 62.9%、SD 31.4%、PD 5.7%(Z=-0.709,P=0.478).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3%、17.8%和73.2%、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34);对照组和观察组1、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5.5%、12.6%和63.3%、20.4%(χ2=3.902,P=0.048),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和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个月和1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和急性放射性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及DC-CIK治疗不能手术局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能力,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可推荐其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脏康复组,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组同时进行6个月的心脏康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脏康复组治疗6个月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ET-1、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6个月可明显改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马建新;马丽群;王光辉;崔莲;霍文静;方玮;刘丽丽;郝淑芳;张蓉;张金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内科治疗老年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20例急性发病的老年肺脓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支气管镜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支气管镜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肺脓肿中3例自动出院,117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60例,支气管镜组57例,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卧床、意识障碍、近期手术史、抗生素治疗等因素中,支气管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培养阳性镜检率达到100%,治愈好转率9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老年急性肺脓肿早期应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显著提高治愈好转率,进一步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薛明涛;宁晓暄;金凤钟;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 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RT-PCR检测不同浓度(0、100、200、400 mg/L)的ASP诱导不同时间(0、24、48、72 h和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 mRNA影响.Western印迹观察400 mg/L ASP诱导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0 mg/L)相比,浓度高于200 mg/L ASP能够显著下调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P<0.001);400 mg/L ASP连续作用48 h后对HepG2和L-02细胞产生显著的Hepcidin抑制效应且抑制强度呈时间相关性;400 mg/L ASP连续作用96 h后显著抑制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表达(P<0.001).结论 ASP可以抑制HepG2和L-02细胞中Hepcidin的表达.
作者:任峰;李健;贺国洋;贾昭华;千新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治疗过程中接受低剂量、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者分别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血脂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高剂量组TG、TC、LDL-C、MMP-9、hs-CRP及IL-18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提高UA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养血解毒汤对银屑病模型小鼠Janus激酶(JAKs)-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明种小鼠24只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养血解毒汤组、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测定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尾部颗粒层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中STAT3、磷酸化(P)-STAT3、STAT5、P-STAT5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干扰素(INF)-γmRNA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尾部颗粒层片数升高(P<0.05),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阴道上皮和尾部皮肤中P-STAT3、P-STAT5光密度值降低(P<0.05),阴道上皮和尾部组织中TNF-α、IL-1β、IL-6、INF-γmRNA降低(P<0.05);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统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解毒汤对银屑病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养血解毒汤可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抑制STAT3和STAT5磷酸化,减少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肖卫棉;查旭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LVEF≤50%)66例和非心肌损伤组(LVEF>50%)50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时抽取静脉血10 ml,检测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及NT-proBNP水平变化,采用相关检验分析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H-FABP及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LVEF及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心肌损伤组H-FABP、Myo、cTnI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入院时老年脓毒症患者血H-FABP和NT-proBNP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840、0.814,P=0.000、0.000);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H-FABP和NT-proBNP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474、-0.945,P=0.000、0.000),与LVEF呈负相关(r=-0.571、-0.262,P=0.000、0.033).结论 H-FABP和NT-proBNP动态监测在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保月;齐洪娜;张建军;何佳起;褚永果;李伟;王维展;王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针刺加艾灸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10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及联合常规盆底肌训练、行为矫正、饮水计划训练、生活指导、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加艾灸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w.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 w、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的患者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膀胱容量、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4 w后、随访1个月、3个月,治疗组ICI-Q-SF评分明显减低(P<0.05);膀胱大容量明显高于治疗前,24 h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加艾灸的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作者:张影;郑鹏;李巧莹;张为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独居老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该人群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12)、老年抑郁量表(GDS-30),对温州市283名独居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温州市独居老人生存质量生理总评分为(37.89±9.95)分,心理总评分为(52.09±7.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18,P<0.001)、2 w患病情况(β=-0.301,P<0.001)对其生理健康维度有重要影响,居住地(β=0.168,P=0.01)对其心理健康维度有重要影响.抑郁状况对其生理健康维度(β=-0.310,P<0.001)和心理健康维度(β=-0.321,P<0.001)均有重要影响.结论 温州市独居老人生存质量总体状况一般,抑郁状况对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均有重要影响.减少疾病的发生及针对独居老人抑郁状况进行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思娇;尹志勤;蒋苗苗;陈晓琳;顾佳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高血压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无创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检测空腹静脉血糖、血脂,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LVMI水平分为阳性组(n=85)和阴性组(n=315),将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其中155例服药患者根据其服药类别分为:A组〔n=5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B组(n=15,β受体阻滞剂);C组(n=76,钙通道阻滞剂);D组:(n=13,利尿剂),分析不同药物分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不同药物对LVMI的影响.结果 与LVMI阴性组比较,LVMI阳性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高血压病程、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值、白昼舒张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夜间舒张压负荷值、收缩压昼夜节律、夜间舒张压变异性、24 h平均心率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病程、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收缩压昼夜节律、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和24 h平均心率均为LVMI改变的危险因素.服用ACEI或ARB或钙通道阻滞剂患者的LVMI水平及阳性率均较服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者低,ACEI或ARB或钙通道阻滞剂为LVMI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LVMI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病程、收缩压昼夜节律、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变异性、24 h平均心率等多重因素亦对LVMI增加具有重要意义,ACEI或ARB或钙通道阻滞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MI改变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文;王晓春;商黔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江西中部地区≥45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抽样调查,了解其膳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78名研究对象特征和膳食情况进行调查,膳食多样化评分(DDS)评价膳食结构,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DDS总分为(5.18±1.123)分,不同地域、经济水平、教育程度、是否患糖尿病、是否吸烟者、是否饮酒者DD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居民、经济水平较高者及非吸烟人群DDS水平较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及有吸烟饮酒习惯者等人群的膳食结构欠合理.
作者:叶兴;颜兴伟;周跃平;周建明;黄河浪;杨玉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老年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案资料回顾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73例老年ICU患者诊疗资料,分为45例腹泻组和28例未腹泻组,分析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发生率是61.64%;53.42%的患者腹泻发生在肠内营养后1 w内.两组患者在不同疾病类型、病程、ICU住院天数、是否患有低蛋白血症、是否皮肤破溃、是否继发感染、总腹泻天数、持续腹泻天数、制剂类型、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改善肠道菌群药、是否使用钾制剂、是否禁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需强化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识别与评估、熟悉掌握肠内营养腹泻的相关影响因素,科学合理选择和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方案,加强与药学、营养、康复、感染等相关支持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降低ICU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芳;龚勋;王绚璇;张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组织中HER2、CD44v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查阅病例资料,收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5~2014年UCB石蜡标本115例、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50例及慢性膀胱炎30例,应用采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FISH检测三组病例的HER2及CD44v6表达.结果 HER2在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UC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及26.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2 cm及<2 cm组织中、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在复发病例及初发病例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UCB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UC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6.0%及5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是否为复发病例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之间,CD44v6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UCB组织中HER2与CD44v6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216,P=0.02).结论 HER2与CD44v6可能在UCB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作者:黎美仁;路名芝;郑美蓉;周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UQCR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AD患者(AD组)50例,非AD患者(对照组)55例,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外周血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UQCRC1基因在AD组和对照组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64.00%(32/50)和25.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组中,按性别和年龄分层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QCR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AD发病风险相关,通过检测外周血UQCRC1基因甲基化对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李松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取60~69岁老人804名,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进行调查和测试,调查内容为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体力活动资料,测试内容包括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结果 腰臀比OR值大为1.633,体重指数(BMI)的OR值为1.302,静力性活动时间OR值为1.296,文化程度OR值为0.863,体力劳动相对于脑力劳动的OR值为0.541.结论 影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有向心性肥胖、运动不足,同时脑力劳动者也是高血压高危人群,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降低.
作者:刘晓丽;刘超能;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肉苁蓉多糖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GSH-Px活力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灌服肉苁蓉多糖可提高SOD活性、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结论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蔡克瑞;刘志新;孙晓冬;闫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输尿管结石患者106例,其中52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钬激光组),54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术(气压弹道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钬激光碎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4.2%,高于气压弹道碎石的81.5%(P<0.05);钬激光组有3例(5.8%)结石上行至肾盂,少于气压弹道碎石组的11例(2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气压弹道组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有1例发生中度肾积水.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比气压弹道碎石术更有效,是治疗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饶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压力性溃疡(压疮)发生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压疮早期监测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8~12月,选取山东省滨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3例入住ICU超过48 h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压疮风险评估(Braden)量表对入住ICU 24 h内的老年患者完成压疮风险的首次评估,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患者骶尾部组织经皮氧分压(TcPO2),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评价TcPO2对ICU老年患者早期压疮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后纳入的101例ICU老年住院患者的Braden评分为(14.23±1.71)分;至入住ICU第7天时,患者骶尾部组织TcPO2明显降低,特异度显著升高,灵敏度也较第一天时有所升高;人住ICU第1、3、5、7天时,其患者TcPO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18、0.841、0.843.结论 TcPO2评估有利于ICU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早期压疮的监测.
作者:于彬彬;宁华秀;陈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