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

许俊旭;王聪;郝金香;冯学煌

关键词:高清光学智能染色内镜, 肺癌
摘要:目的 探讨EPK-i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方法 使用日本PENTAX公司的EPK-i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分别对91例疑似肺癌老年患者进行高清白光(HD+)和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成像(I-Scan)联合HD+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Scan联合HD+模式诊断肺癌的因素,并比较两种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结果91例接受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中,男79例,女12例,影响HD+、I-Scan联合HD+评估病灶病理阳性差异的为以下因素:I-Scan联合HD+镜下分级Ⅱ级或Ⅲ级、病理类型为腺癌或鳞癌(χ2=4.177~19.665,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Scan联合HD+镜下分级Ⅱ级或Ⅲ级(OR=27.104,95%CI:4.104~201.134,P<0.05)、病理类型为腺癌或鳞癌(OR=1.748,95%CI:0.789~2.415,P<0.05),2个因素为独立的影响预测因素.I-Scan联合HD+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预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8.2%、82.4%、90.3%、96.6%和92.3%,而HD+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预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2.5%、32.4%、67.1%、52.4%和63.7%.结论 I-Scan联合HD+模式诊断肺癌优于HD+,应用简便且在老年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NT-proBNP和炎症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炎症因子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体检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A125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T-proBNP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研究组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SD和LVEDD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Ⅳ级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Ⅲ级和Ⅱ级(P<0.05);Ⅲ级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LVESD和LVEDD高于Ⅲ级和Ⅱ级而LVEF低于Ⅲ级和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LVESD和LVEDD高于Ⅱ级而LVEF低于Ⅱ级,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25、NT-proBNP和CRP与LVESD和LVEDD呈线性正相关,而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CRP和NT-proBNP水平升高,且血清CA125、CRP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且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沈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鼻管留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比较两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免疫球蛋白(Ig)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肺炎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及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p、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细胞亚群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同时有效降低相关肺炎发生率,其可能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冯炯;臧敏;金岗生;利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胱抑素C基因多态性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考察胱抑素(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Cys-C基因多态性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6例按病变程度分为3组,即A(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3例)、B(背景期视网膜病变50例)、C(无视网膜病变43例)3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Cys-C基因多态性、血糖、血脂、Cys-C和ACR.结果 各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Cys-C和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血压、Cys-C基因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ys-C基因分型Cys-C和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影响DR的因素分别为病程、Cys-C和FBG(P<0.05),Cys-C和ACR均与DR正相关(r=0.791,P=0.004;r=0.598,P=0.032).结论 血清Cys-C水平不受Cys-C基因多态性影响,血清Cys-C与ACR呈正相关,Cys-C与ACR可反映并预测老年DR的程度,可作为指示老年DR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秋菊;李玉兰;韦秀英;马翔;周玉;龙入虹;钟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糖蛋白表达与中国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Meta分析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在中国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查找国内外2000~2016年发表的关于P-gp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P-gp在癌组织中表达:Meta分析纳入6篇文献,含食管癌469例,癌旁组织251例,食管癌与癌旁组织P-g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65,95%CI(2.51,5.30),P=0.000];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Meta分析纳入11篇文献,含食管癌823例,在无、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g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47,0.87),P=0.005];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性:Meta分析纳入7篇文献,含食管癌565例,浸润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与浸润浆膜层P-g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5,95%CI(0.37,0.81),P=0.003];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性:Meta分析纳入11篇文献,含食管癌796例,P-gp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54,1.15),P=0.220].结论 P-gp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gp的表达可作为评估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戴翠萍;贾超;张玉领;薛彩萍;张徐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128层与640层CTA诊断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对比

    目的 比较128层与640层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不同价值,以期寻找佳的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180例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每组90例,分别予128层和640层CTA检查,观察图像质量和支架内腔显示率,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为金标准,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对两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比较,640层图像质量评分0分[43例(44.79%)]、0.5分发生率[21例(23.33%)]明显高于128层CTA扫描图像[3例(3.33%)、5例(5.56%)],640层1.0分、1.5分、2.0分、2.5分、3.0分的例数明显高于128层CTA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CTA和造影术的符合率为16例(17.78%),640层CTA和造影术的符合率为7例(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CTA较640层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更加显著,在诊断中意义更大.

    作者:李飞;陈英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和血管生成素-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两组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浆HSP90α和Ang-2变化、不良反应及随访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59.57%)明显高于对照组(36.17%,P<0.05).两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12.087、18.381、22.930、14.810、21.543,对照组:t=7.886、11.124、9.110、11.757、8.875,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232、14.152、13.614、6.870、18.087,均P<0.05).两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较化疗前降低(观察组:t=57.277、26.564,对照组:t=31.781、16.009,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59、19.103,均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肝肾功能受损、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生存率(91.49%)略高于对照组(72.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近期疗效良好,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HSP90α和Ang-2水平.

    作者:沈巨信;钟波;张春意;周国忠;唐吉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皮质醇的表达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的表达特征与抑郁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焦虑评分的关联性.方法 抑郁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健康成人29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BDNF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or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BDNF显著低于对照组,Co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和Cor表达在不同病程、是否复发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表达在有无自杀倾向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DNF表达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BDNF低表达、Cor高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抑郁症形成和进展,BDNF低表达与自杀倾向密切相关.BDNF与抑郁症患者焦虑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文海;宁显忠;赵德福;赵冬凤;刘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 从血管新生的角度探讨缺氧预处理(H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2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模型组(MCAO)、BMSCs移植对照组(N-BMSCs)、经HP后的BMSCs移植组(HP-BMSCs)、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BMSCs+QRHY)、HP-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HP+QRHY),每组36只.BMSCs移植后在7、14、28 d 3个时间点取材.采用线栓法制作I/R大鼠模型,根据分组情况给予清热化瘀方颗粒剂灌胃及在I/R 24 h后经颈内动脉移植BMSCs或HP-BMSCs;分别于术后7、14、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31;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①SO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移植组与MCAO组各时间点比较,NSS严重程度降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HP+QRHY组改善为显著(P<0.05).②SO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蛋白呈现低水平表达,移植组与MCAO组的各亚组比较,MVD显著升高,VE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各亚组间以HP+QRHY组增高为明显(P<0.05).结论 HP BM-SCs移植能够改善I/R损伤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减少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清热化瘀方可进一步增强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血管新生,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跃强;甘业贤;梁妮;陈炜;秦红玲;唐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胃癌患者症状困扰及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症状困扰程度,分析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及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进行调查.结果 57.84%的患者出现严重症状(MDASI>7分);胃癌患者心理弹性为(53.03±7.89)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月收入、消化系统疾病史、喜食腌菜、油炸食物及三餐不定时的患者心理弹性之间有显著性意义(P<0.001或P<0.05);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总体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社会功能、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不振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其总分与躯体功能及经济状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差,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正向情绪和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作者:陈玉梅;张华;闫树英;李玲;姚辉;刘艳芬;李海霞;郭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静脉溶栓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并发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恶化率、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7 d、14 d 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7 d NHI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14 d 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灌注损伤、颅内出血、血管闭塞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丁琪;陈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89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进行评估,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不良或可疑营养不良率达84.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消化道反应、疼痛分级、并发症和营养补充情况对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建议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症状及身体状况制定有效的营养方案,合理摄入足量的能量,预防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作者:石相如;王绚璇;张翔;程红平;龚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肌少症诊断和营养运动干预

    2009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 EWGSOP)将肌少症( sarcopenia)定义为一种机体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量和功能下降进而引起机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的综合征[1]. 报告[2]显示急性住院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10%,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1% ~29%,长期照护机构为14% ~33%. 肌少症容易增加跌倒[3]、残疾[4]甚至死亡[5]的发生率.既往研究[6]表明,机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激素水平改变、运动缺乏、蛋白合成抵抗等都可阻抗肌蛋白合成从而导致骨骼肌量和功能下降,目前针对可改变的因素而实施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替代疗法、运动或(和)营养干预. 激素替代疗法因副作用较多仍处于临床试验期[7] ,目前国外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是营养和运动疗法. 本文将对肌少症的定义、诊断和运动及营养干预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肌少症的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徐娟兰;宋红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红细胞数、颅内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栓塞术后3、7、10及14 d红细胞数、颅内压水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栓塞术后CVS、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8%、1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腰大池引流优于腰椎穿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CVS及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贾建文;钟红亮;彭汤明;杨洪超;刘赫;李彤;李荧;孙永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老年Ⅳ期压力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老年Ⅳ期压力性溃疡(压疮)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24例老年Ⅳ期压疮患者采用自制的简易封闭负压吸引装置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12例治疗45~70 d后创面完全愈合;8例疗效显著,出院时创面缩小75%左右,肉芽新鲜,随访20~35 d创面愈合;4例好转,创面缩小30% ~50%,有少量至中等渗液或脓液,部分肉芽水肿.结论 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老年Ⅳ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换药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

    作者:吴杭庆;张玉娟;曹统;姜涛;张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iR-300通过靶向BRD7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300通过靶向溴含蛋白质(BRD)7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影响的机制.方法 将miR-300及对照分别转染入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进行CCK-8增殖实验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miR-300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miR-300靶向下调BRD7表达.结果 CCK-8增殖实验和Matrigel侵袭实验发现,与转染阴性对照(NC)组相比,转染miR-300 mimic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miR-300可以靶向下调BRD7的表达,且BRD7参与调节上述过程.结论 miR-300通过靶向下调BRD7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

    作者:邓爱民;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EPK-i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方法 使用日本PENTAX公司的EPK-i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内镜,分别对91例疑似肺癌老年患者进行高清白光(HD+)和高清光学智能电子染色成像(I-Scan)联合HD+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Scan联合HD+模式诊断肺癌的因素,并比较两种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结果91例接受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中,男79例,女12例,影响HD+、I-Scan联合HD+评估病灶病理阳性差异的为以下因素:I-Scan联合HD+镜下分级Ⅱ级或Ⅲ级、病理类型为腺癌或鳞癌(χ2=4.177~19.665,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Scan联合HD+镜下分级Ⅱ级或Ⅲ级(OR=27.104,95%CI:4.104~201.134,P<0.05)、病理类型为腺癌或鳞癌(OR=1.748,95%CI:0.789~2.415,P<0.05),2个因素为独立的影响预测因素.I-Scan联合HD+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预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8.2%、82.4%、90.3%、96.6%和92.3%,而HD+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预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2.5%、32.4%、67.1%、52.4%和63.7%.结论 I-Scan联合HD+模式诊断肺癌优于HD+,应用简便且在老年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俊旭;王聪;郝金香;冯学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糖耐量异常老年人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糖耐量异常老年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的老年糖耐量受损者399例,根据13 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δ值将受试者分为HP阴性组206例和HP阳性组193例.采用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比值(ACR)评估受试者肾功能.根据血清肌酐(Cr)和(或)胱抑素(CysC)水平采用3种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式分别评估eGFRCr、eGFRCysC及eGFRCr-CysC.结果 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eGFRCr、eGFRCysC及eGFRCr-CysC显著降低,AC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δ值与eGFRCr、eGFRCysC及eGFRCr-CysC呈显著负相关(r=-0.387、-0.404、-0.429,均P<0.001),与ACR呈显著正相关(r=0.391,P<0.001).结论 HP感染可导致糖耐量异常老年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GFR减少并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朱宗华;陈岭;顾璟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和脑白质病变(WML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该科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住院患者738例,采用Fazekas量表对脑室旁(P)-WMLs和深部(D)-WML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和血尿酸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水平与WMLS的相关性.结果 WMLs中、重度组年龄、尿酸水平、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及高尿酸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均为WMLs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总胆固醇水平是男性P-WMLs患者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WML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任浩;王琳;刘宵;高燕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招募11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和ucOC水平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认知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年龄偏大,糖尿病病程偏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血清unO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HbA1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ucOC是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unOC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范泉;王永亮;陈芝;蔡连玲;赵彩琴;李宗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体育运动对中外老年人体质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体育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EBSCOhost、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Sports Discus、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e和CNKI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到2015年12月,收集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影响的实验性文献,并进行对比.结果 纳入实验对象中国老年人8篇,外国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使中国老年人血压有所下降,握力水平上升,反复坐起没有显著性变化;体育活动使外国老年人血压上升,使其握力、反复坐起明显提高.结论 体育运动能提高老年人体质,中国老年人身体功能水平提高效果好于外国,外国老年人上下肢力量素质水平的提高效果好于中国.建议中国老年人的日常锻炼应增加上下肢力量特别是下肢力量的锻炼,以全面提升素质水平.

    作者:吴志建;宋彦李青;王竹影;张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