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水平的影响

陈小忠;谢明祥;赵洪新;张永

关键词:3%高渗盐水,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
摘要:目的 分析3%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水平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静脉输注3%高渗盐水(HTS)〕和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20%甘露醇(MT)〕各38例,比较两组血清NSE与UCH-L1蛋白含量水平及预后.结果 试验组入院后1、3、5和7 d的颅内压、NSE、UCH-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和中残的预后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的预后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障碍、心律不齐和血糖的并发症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20%MT相比,3%HTS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与UCH-L1含量水平,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韩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和生活质量的对比

    目的 比较中韩两国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407名中韩两国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以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孤独感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对中韩两国社区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国与韩国老年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慢性疾病、子女数、子女照顾情况、集体活动参加情况、吸烟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和韩国社区老年人在孤独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上中国老年人均显著高于韩国老年人(均P<0.05);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孤独感、健康状况、婚姻状态(均P<0.05);影响韩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孤独感、健康状况、集体活动、居住方式、教育水平(均P<0.05).结论 中韩两国老年人均有强烈的孤独体验,中国老年人在生活质量及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均优于韩国老年人.孤独感和健康状况成为影响两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可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其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洋;郭奕嫱;杨金秋;叶本兰;饶艳伟;沈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沉默E盒锌指结合蛋白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沉默E盒锌指结合蛋白(ZEB)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用慢病毒LV-ZEB1-siRNA和LV-siRNA control感染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ZEB1表达水平.MT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p27、细胞周期素(cyclin)E和凋亡蛋白激活型Caspase-3(酶切Caspase-3)蛋白水平,提取细胞线粒体和胞质蛋白,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色素(Cytochrome)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慢病毒LV-ZEB1-siRNA下调乳腺癌细胞中ZEB1 mRNA和蛋白水平,LV-siRNA control对乳腺癌细胞中ZEB1 mRNA和蛋白水平无影响.沉默ZEB1后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细胞中p27蛋白水平升高,cyclinE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酶切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线粒体中CytochromeC蛋白水平降低,胞质中CytochromeC蛋白水平升高,与未经感染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ZEB1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高学忠;袁惠玲;吴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步行组按中等步速(80~100次/min)步行,每天步行2次,每次30 min,每周运动5 d以上;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干预其日常活动,各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少林内功组与步行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上升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与步行均可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一步转化;在运动效率上,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优于步行.

    作者:张彤;林法财;方朝晖;韦庆波;吴云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人功能康复训练与健身锻炼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改进措施

    老年人属于身心较脆弱且各种疾病易发或多发的特殊阶段,针对这一时期或个体差异特征下的老年人,采用适宜个人特征的康复保健或健身锻炼措施较为必要. 而在老年人日常康复保健或健身锻炼中,往往忽视老年人特殊身心特征及个体差异,在锻炼内容、方法及时间选择和负荷的安排等方面不尽科学和合理,不仅较难达到理想效果且易致使发生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事故. 本研究从老年人特殊的身心特征为切入点,对老年人日常康复训练及健身锻炼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同时也对相关改进措施进行合理化阐述.

    作者:顾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模型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10 mg/kg灌胃,每天1次;试验组给予大鼠盐酸氟西汀胶囊10 mg/kg,每天1次.采用开野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长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升高,而MDA水平对照下降(P<0.05);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MDA水平和增加SOD水平相关.

    作者:方玲;马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能否成为脑梗死高危患者的筛查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方法 选取63例脑梗死患者及67例对照者,检测血脂水平及血浆LP-PLA2水平,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通过统计分析明确血浆LP-PLA2水平与血脂水平、颈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LP-PLA2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 LP-PLA2可作为脑梗死高危患者的筛查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标.

    作者:刘芹芹;张荣林;孙明;陈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重塑〔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两组LVEF及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明显缩小,但研究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比索洛尔辅助治疗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重塑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堃;段志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上皮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阿米洛利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皮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阿米洛利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阿米洛利组、去卵巢组、去卵巢+阿米洛利组,连续灌胃给药55 d,测定血碱性磷酸酶、血清雌二醇、N端骨钙素、股骨下段骨量变化.结果 生长期大鼠去卵巢2个月,可成功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阿米洛利促进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对假手术大鼠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10 mg·kg-1·d-1阿米洛利加剧去卵巢大鼠骨高转换下的骨丢失.

    作者:张延娇;陈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对比T1(手术前)、T1(切肝后20 min)、T3(术毕)、T4(术后1 d)各时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比较高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T2、T3、T4时点血糖、HOMA-IR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T2、T3、T4时点血糖、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3、T4时点高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1%(7/46)vs 39.13%(18/46),8.69%(4/46)vs 30.43%(1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水、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4%vs 21.74%,2.17%vs 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玲;方金鸣;余聪;周锐;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筛查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多中心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筛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DF危险因素评分量表对4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7.2%的患者存在DF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鞋袜不适是DF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危足的发生率较高,并随着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DF的发生.

    作者:戴薇薇;周秋红;白姣姣;李强翔;童奥;刘敏;吴燕仪;程玉霞;蔡蕴敏;杨玉金;陈以莲;高素文;李忠;付小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冠心病423例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并发症的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多,占21.9%.经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893%.再分别利用Logistic算法和关联规则进行机器学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准确度为75.65%,敏感性为25.53%,特异性为99.00%,关联分析发现其中出现频率高的有高密度脂蛋白、尿亚硝酸盐、乙肝表面抗原,这3个变量与尿胆红素关联较强.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新近发生脑梗死、冠心病史、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尿素氮等和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与尿胆红素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作者:陈彦东;王萍;石琳;孙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3例全身型老年MG患者(MG组)和20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使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麻醉诱导后基线处将MG组分为无衰减MG组(n=9)和衰减MG组(n=4).吸入七氟烷浓度在开始30 min时控制在1.7%,而后30 min升至2.5%.结果 随着七氟烷的浓度上升,每串刺激的第1个肌颤搐(T1)和每串刺激的第4个肌颤搐(T4)与T1的比值(T4/T1)下降.当给予2.5%的七氟烷后,3组的T1和T4/T1较麻醉开始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七氟烷对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刘佳;白芸;陈晶;刘志奇;陈和伟;邱延伟;耿楠;李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DNA疫苗p(Aβ3~10)10-mIL-4构建及免疫BALB/c鼠的效果

    目的 探讨DNA疫苗p〔β淀粉样蛋白(Aβ)3~10〕10-m白细胞介素(IL)-4的构建及鼠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表达重复10次的Aβ3~10和鼠IL-4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小鼠,Aβ42肽及pcDNA3.1(+)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BALB/c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滴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Aβ抗体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转基因鼠脑组织老年斑.结果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与对照组pcDNA3.1(+)相比,免疫的BALB/c鼠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抗Aβ抗体〔(32.58±3.98)μg/ml,P<0.01〕,产生的抗Aβ抗体可以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相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鼠后,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反应,p(Aβ3~10)10-mIL-4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疫苗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张福;王楠;姚敏;何金婷;邵延坤;邢晓娜;徐忠信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抑郁患者GRmRNA、ACTH和皮质醇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isol)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0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血清GRm-RNA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TCH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Cortisol浓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老年患者抑郁程度,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抑郁患者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度抑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RmRNA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2,P<0.05),ACTH和Cortisol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4、0.679,均P<0.05),GRmRNA、ACTH和Cortisol与老年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血清GRmRNA、ACTH和Cortisol可作为定量判断老年抑郁的检测指标.

    作者:马金芳;王丽娜;平军辉;郭琴;陈永新;赵彤;李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行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223例,采用口服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PEG)进行肠道准备,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平时便秘情况、糖尿病病史、腹部手术史、服药后排便次数、末次排便性状、末次排便至开始检查时间(等候时间),服药后主动运动情况,肠道准备质量采用波士顿评分量表(BBPS)进行评估,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肠道准备不充分率24.6%,Lo-gistic分析显示平时便秘(OR:2.939,95%CI:1.420~6.084)、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OR:2.319,95%CI:1.177~4.570)、服药后未主动运动(OR:1.986,95%CI:1.012~3.889)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P<0.05),而服药后排便次数(OR:0.808,95%CI:0.708~0.922)为肠道准备不充分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平时便秘、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服药后未主动运动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从而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作者:杨少鹏;李志婷;徐力东;张竹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高频超声(HFU)、HFU联合弹性成像分级(UEC)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多模态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FU、HFU联合UEC、US-FNAB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7.31%、91.60%、94.12%;HFU、HFU联合UEC、US-FNAB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867、0.941.结论多模态超声技术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有效手段,HFU联合UEC可作为术前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无创性方法.

    作者:周海霞;刘艳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67例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69例与非死亡组198例,筛选出其死亡影响相关因素,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病程≥10年、体重指数(BMI)<18 kg/m2、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并发症、卧床时间>10 d、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机械通气、应用激素、空腹血糖值≥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降钙素原(PCT)>0.5μg/L与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存在相关性,是死亡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7%、卧床时间>10 d、应用激素、PCT>0.5μg/L、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戒烟,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并发症,减少卧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是提高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PCT可作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芸;孙静;韦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细胞生长因子EGF、BFGE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E)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PSD大鼠模型后,电针百会、大椎穴,旷场试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细胞EGF、BFGE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相同时间内电针治疗组旷场穿线抬壁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EGF、BFGE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电针治疗PSD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EGF、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余涛;陆方琴;严嘉宁;赵立峰;韦登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116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组间UAP临床疗效、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大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是UAP的有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鲍巧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伴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真性球麻痹组30例,假性球麻痹组60例,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吞咽困难,每组再各自随机平均分为每日治疗1次亚组和每日治疗2次亚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5 d、3个月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估及疗效评价.结果 真性球麻痹组和假性球麻痹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后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两组治疗后15 d及3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47);真球治疗1次组和2次组治疗后15 d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假球治疗2次组治疗后15 d及3个月疗效显著优于假球治疗1次组(P<0.01).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疗效明显,而假性球麻痹患者比真性球麻痹患者效果更好,增加治疗次数至每日2次效果优于每日治疗1次.

    作者:冀旗玲;曾艳芳;杜会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