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对胃管置入不适的护理干预

邱萍;程雪梅;崔同云;王红娣

关键词:插管法, 胃肠/副作用, 针刺疗法/护理
摘要:目的 寻找减轻胃管置入不适的方法.方法 将12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试验组在插胃管前加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结果 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且在操作后血压和心率较为稳定,与操作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置管后3min MAP和HR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试验组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可有效控制胃管置入的不适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幸福感水平、状况和各自特点,为进一步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对某大学护理学院2008年中专116人、大专381人、本科79人,共计5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专和本科护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专护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明显高于大专和本科护生(P<0.05).不同性别、生源、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贷款情况的护生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护生总体幸福感得分明显高于放任型的护生(P<0.05).结论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应加强对大专、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作者:陈静;黄彩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无痛胃镜检查是指通过静脉应用一种或数种镇静、镇痛或麻醉药物,对受检者进行中枢神经抵制,提高痛阈,以利于检查或治疗的顺利完成.由于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应激反应,已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广泛接受,但门诊麻醉因环境、人员和设施局限,风险性相对较高,如何避免风险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158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旨在保证患者能安全、顺利完成检查,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敏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Ⅱ期压疮处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处理Ⅱ期压疮的疗效及费用差异,为临床选择经济、简单、实用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62例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抽净泡液或清创后选择水胶体粉剂+无菌纱布+伤口贴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的方法处理伤口.比较两组疗效、换药间隔天数、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指数、直接费用.结果 实验组在换药间隔天数方面多于对照组,在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抽净泡液或清创后选择水胶体粉剂+无菌纱布+伤口贴处理Ⅱ期压疮比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的方法更经济、简单、实用.

    作者:孟宝亲;唐孝良;柳晓红;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住院病人对汞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病人对汞的认知情况,为安全使用体温计、血压计等涉汞意外事件的处理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进行汞知识宣教.方法 自行设计汞知识调查表,对180例住院病人进行汞知识认知调查.结果 100%病人接受护士测量体温、血压,25%的病人摔碎过体温计,80%病人知道体温计含汞,95%的病人知道汞有害,但不知道有何危害及处理.结论 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对住院病人进行汞及相关知识教育,普及防护意识及环保意识.

    作者:唐德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降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2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训练组给予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及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训练组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期间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术前排尿训练及术后心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张影红;王艳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物外用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进展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皮病或皮下脂肪硬化症,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含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多,加之体表面积大易于散热,且产热不足,故在受寒、早产、感染、窒息、饥饿、体重低下等原因易引起本病[1].加之年轻父母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护理不当也可诱发本病[2].临床表现为低体温,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常见于小腿、大腿外侧、双下肢、臀部、面颊、上肢甚至全身.本病重症预后较差,严重可致死亡.本病的护理措施主要为复温,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硬肿部位的皮肤护理,氧疗[3],健康教育等.近年来,药物外用配合按摩在治疗硬肿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按摩可改善末梢循环,并使之保持较好的恒定状态[4],作用直接迅速,对硬肿的改善取得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将药物外用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娟;丁爱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足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状况,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95例糖尿病患者足部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足部护理知识进行测试.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状况不良,以真菌感染多见,占78.97%,其次为足底出现胼胝和鸡眼,占54.36%,皮肤干燥或皲裂占16.92%,足溃疡发生率为8.72%.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严重缺乏.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足部知识教育,定期进行足部筛查是预防糖尿病足病变的关键.

    作者:高莉;金国玺;徐贵霞;张珍珍;任启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人病号服的设计与应用

    老年人因长期患慢性疾病或各种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因病情发展至长期卧床、长期皮下注射在我科较为常见.传统的病号服已不能满足长期卧床、长期治疗患者的需要,遇到紧急抢救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将衣服剪开.我科常年收治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为方便卧床患者穿脱衣和长期皮下注射,预防患者因穿脱衣服受凉、感冒等病情变化,专为患者自行设计三种方便治疗及穿脱的病号服,在临床应用较好,得到患者及家人的满意,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德护理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急需高素质、适用型的护理人才.我国护理教育应在吸取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必要的改革.2007年12月~2008年11月本人对德国护理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将德国护理教育与我国护理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能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远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动脉采血方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提高桡动脉一次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0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采用手掌背曲垂直固定法)47例,对照组1(采用手掌背曲平行一字定位法)45例,对照组2(采用手掌平放垂直固定法)58例.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2(P<0.05),与对照组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1(P<0.01),与对照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掌背曲垂直固定法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耗时少,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夏雪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球囊型导尿管在结肠造瘘病人中的应用

    造瘘病人人工肛门自控能力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强于肛门,故给造瘘病人灌肠难度大且收效欠佳,本组研究将导尿管应用于造瘘病人灌肠中,减少床单的污染,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且灌肠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文;温大翠;苟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针刺对胃管置入不适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寻找减轻胃管置入不适的方法.方法 将12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试验组在插胃管前加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结果 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且在操作后血压和心率较为稳定,与操作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置管后3min MAP和HR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试验组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可有效控制胃管置入的不适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邱萍;程雪梅;崔同云;王红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佳方法,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方法将静脉输液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80例,分别采用拇指按压法、大鱼际按压法、3指平行按压法,并进行比较. 结果 3指平行按压法皮下淤血次数明显少于拇指按压法及大鱼际按压法. 结论 3指平行按压法更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加压输液泵的简易代替装置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指经桡动脉、肱动脉或足背动脉内置管,利用监护仪进行连续测量血压的一种方法,是对重症病人进行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精确、实时地反映病人血压的动态变化,可为抢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为保持动脉导管通畅,常用加压输液泵对肝素钠盐水进行加压,以保持一定的压力,预防回血及血液凝固堵塞管道.常用的加压输液泵大多价格昂贵(400~500元/个),增加科室经济负担,我科用传统血压计袖带部分稍加改造代替加压输液泵,成本仅为7.80元/个,经济适用,且物美价廉,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克荣;田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专业观又称专业思想,是学生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学习,从事专业工作的思想基础.积极健康的专业观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投入度.目前在护理专业领域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思想的动摇必将影响其行为,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历史、社会、医院、家庭等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1].本次研究关于专业思想问题调查了近700名本科护理在校生和实习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吸痰前后膨肺在人工气道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吸痰前后膨肺对人工气道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前后行膨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吸痰前PaO2、Sa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吸痰后PaO2、Sa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的防治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徐丽丽;宋淑霞;刘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Braden压疮预测量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压疮管理的目的 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2008年10月~2009年4月,我科开始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对住院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筛选出压疮高危人群,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对难免性压疮病人进行24h监控,强化护士和家属对压疮的预防意识,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充分说明了Braden压疮预测量表是个可信的量表, 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室电脑收费错误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不断的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病人除了关注医疗水平外,非常关心医院收费情况.由收费问题引起的医患纠纷时有增加,甚至出现投诉现象.有报道医疗收费问题占护患纠纷总投诉的29.26%[1].收费工作看似非医疗行为,但合理、正确、及时的收费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卞春梅;凌燕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经胸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近年治疗ASD的外科新方法[1].传统是在体外循环直视下修补术,手术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另一方法是经导管封堵术,但技术操作复杂,出现意外情况处理困难,适应证相对较窄.新方法不需要正中开胸,不需要体外循环,无辐射,只需要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开一3cm左右的小切口,在超声引导下经胸送入封堵器,将ASD封堵即可.我院于2008 年 7月~2009年6月开展并成功完成了13例经胸小切口微创ASD封堵术,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温方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对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麻后安置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全麻前安置截石位.观察两组术后下肢疼痛、腰部酸痛和有无压疮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9例下肢疼痛,8例腰部酸痛,观察组1例下肢疼痛,1例腰部酸痛.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均未发生压疮.结论 在麻醉前、患者意识清醒可以配合的情况下进行截石位安置,患者术后舒适度高.

    作者:方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