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衰老对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微环境的影响

程志豪;顿耀艳;刘洁;李玉婷;郭煜晖;何毓敏;袁丁;张长城

关键词:衰老, 结肠干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 探讨衰老对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不同月龄分成:成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每组10只.采用高碘酸-雪夫试剂(PAS)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大鼠结肠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干细胞MUC1、MUC2、Lgr5、Bmi-1的变化.结果 与成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结肠组织干细胞标记物Lgr5、Bmi-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杯状细胞数量和MUC1、MUC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微环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蛋白显著增加(P<0.05)、GSK-3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衰老过程中,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功能增加,向杯状细胞分化的功能减弱,干细胞微环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贫血与脑白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MLs)程度的危险因素及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 WMLs患者155例均行3.0T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Fazekas量表将WMLs分为脑室旁白质病变(P-WMLs)和深部白质病变(D-WMLs),进一步对病变程度进行评分,0~1分为无和轻度组,≥2分为中重度组.比较亚组间的血红蛋白(Hb)水平与WML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WMLs患者中中重度组贫血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和轻度组(P<0.05),D-WMLs患者贫血患者所占比例在无和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伴发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5,95%CI:1.016~1.084,P=0.000)、高血压(OR=2.355,95%CI:1.463~4.547,P=0.010)、脑卒中史(OR=5.044,95%CI:2.012~13.618,P=0.005)、贫血(OR=1.091,95%CI:1.002~1.840,P=0.016)是中重度P-WML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贫血与中重度P-WMLs密切相关.

    作者:王龙;袁肖征;胡中文;赵学敏;王复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影响性.方法 114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常规化疗等处理,观察组57例,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6 w后对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6w后生活质量均有所升高,免疫功能和血常规也有所变化,但治疗6w后观察组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疲劳、疼痛、食欲丧失、失眠、腹泻、便秘、呼吸困难、经济困难积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免疫功能上,治疗6 w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IgG、IgM、IgA、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常规上,观察组治疗6 w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提高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免疫提高和生活质量,降低毒性反应.

    作者:张国亮;周雪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体液因子及ANP、TNF-α、IL-6、NE的影响

    目的 分析β受体阻滞剂卡维他洛、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体液因子及血清心钠素(A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 从军事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购买80只大鼠,建立心衰模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安慰剂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各20只,观察6 w,给予血流动力学、心脏超声等检查分析NE、IL-6、TNF-α、血管紧张素(Ang)Ⅱ、ANP等指标.结果 假手术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大下降速率(-dp/dt)、左室大上升速率(+dp/dt)、左室收缩末压(LVESP)、平均血压(MBP)、心率(HR)显著高于其他3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假手术组NE、IL-6、TNF-α、AngⅡ、A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安慰剂组IL-6、TNF-α、NE、ANP水平显著高于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P<0.05);卡维地洛组IL-6、AngⅡ水平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假手术组左室质量指数(LVWI)、室间隔厚度(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LVWI、VSD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LVESD、LVWI、VSD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更为全面降低其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指标,可能因其具备改善心功能作用,并对左室重塑产生抑制.而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药物对比,前者在降低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心肌重塑等方面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张楠;李铁军;李鲲鹏;白川盟;周继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过表达对多种肿瘤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的表达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2017年7月1日之前的文献,收集HDAC2表达与肿瘤预后关系的研究,以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为主要指标,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为效应量.使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 纳入17篇研究,meta分析提示HDAC2高表达肿瘤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HDAC2低表达肿瘤患者的1.63倍(HR=1.63,95%CI 1.16~2.30,P=0.005).HDAC2高表达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有显著的负面影响(HR=2.03,95%CI 1.63~2.53,P<0.00001).结论 HDAC2高表达明显增加肿瘤患者,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刘哲然;邓立彬;刘钰君;江峰;杨超智;王语晴;刘进生;胡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法舒地尔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剂量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及其有效剂量.方法 以SD大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8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每组20只.开腹显露肝蒂,假手术组和HIRI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分别注射20μg/kg和80μg/kg法舒地尔;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30 min后阻断肝门20 min,假手术组不阻断肝门,解除阻断并关腹.术毕4 h取各组6只大鼠血液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组织病理检查.记录各组余14只大鼠96 h生存情况,统计生存率.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上升(P<0.05);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低于HIRI组(P<0.05),且法舒地尔2组显著低于法舒地尔1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上升,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HIRI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HIRI组(P<0.05),且法舒地尔2组和法舒地尔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HIRI组(P<0.05),且法舒地尔2组显著低于法舒地尔1组(P<0.05).假手术组、HIRI组、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96 h生存率分别为78.57%、28.57%、50.00%和64.29%.法舒地尔1组和法舒地尔2组与HIRI组总体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对肝纤维化大鼠HIRI后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形式,可能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而发挥作用.

    作者:向华;黄攀科;苏铭;杨军;王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衰老对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微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衰老对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不同月龄分成:成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每组10只.采用高碘酸-雪夫试剂(PAS)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大鼠结肠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干细胞MUC1、MUC2、Lgr5、Bmi-1的变化.结果 与成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结肠组织干细胞标记物Lgr5、Bmi-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杯状细胞数量和MUC1、MUC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微环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蛋白显著增加(P<0.05)、GSK-3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衰老过程中,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功能增加,向杯状细胞分化的功能减弱,干细胞微环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

    作者:程志豪;顿耀艳;刘洁;李玉婷;郭煜晖;何毓敏;袁丁;张长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日间嗜睡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老年患者114例,根据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结果分为嗜睡组(ESS≥9分)与非嗜睡组(ESS<9分),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病史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结果 两组男女比例、体重、颈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微觉醒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HI进入模型(P=0.01,OR=2.607).结论 老年OSAHS嗜睡患者以男性为主;体重、颈围、AHI、微觉醒指数、LSaO2、MSaO2是导致老年OSAHS嗜睡的危险因素,其中AHI是老年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爽;蒋军广;张杨;邹亚宁;刘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浆miR-1266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miR-1266左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表达变化及与不同临床类型房颤相关性.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浆miR-1266表达变化.结果 ①房颤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患者比例、左心房内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房颤亚组分析中,年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LDL-C、BNP、hs-CRP、D-二聚体水平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浆miR-1266在房颤组射频消融术前后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2±0.34和0.16±0.06,术前表达上升而术后则表达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③血浆miR-1266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5±0.25、1.91±0.37和2.42±0.96,同对照组相比均表达上升,且不同类型房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7、0.21±0.05和0.09±0.03,同术前表达明显下降(P<0.0001).结论 血浆miR-1266可能参与了房颤发病机制的调控,作为房颤诊断、治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

    作者:李冰;刘牟林;王晓燕;李士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有别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和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属于中部六省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全国排名较为落后,年净流出人口较多. 2005年,江西省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7. 35%(超过7%) ,从而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本文对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唐龙花;钟清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表面Tim3表达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及其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Vδ2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胃癌患者外周血,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流式细胞染色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及其表面Tim3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及Tim3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激活Tim3信号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法检测Vδ2 T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穿孔素的能力.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较,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Vδ2 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及其表面Tim3表达与胃癌患者M分期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T分期、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Tim3信号后,Vδ2 T细胞表达TNF-α和穿孔素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 胃癌组织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的降低及其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胃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吴柳赓;杨林风;田峰;矫亚男;崔换新;柳书云;孙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情绪调节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情绪调节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PTG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1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PTG总分29~85分,平均(56.64±14.13)分,阳性检出率为53.77%.PTG阳性组对正性情绪的减弱型调节显著低于阴性组,增强型调节显著高于阴性组;而对于负性情绪,减弱型调节显著高于阴性组,增强型调节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PTG阳性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阴性组(均P<0.01);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情绪调节方式、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结论 不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与低程度的社会支持可能是导致患者PTG水平较低的原因.

    作者:陈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女性健身功效的影响

    目的 比较广场舞、太极拳、健身跑三种有氧运动健身方式对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以合肥市80名年龄45~60岁的社区中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其中广场舞组20人,太极拳组20人,健身跑组20人,无锻炼组20人,进行台阶指数、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单脚闭眼站立、反应时、体脂百分比、BMD等指标测试.结果 健身跑组台阶指数显著高于无锻炼组及广场舞组(P<0.05,P<0.01).健身跑组肺活量显著高于无锻炼组(P<0.05).广场舞组、太极拳组坐位体前屈显著高于无锻炼组(P<0.05).太极拳组单脚闭眼站立时间显著高于无锻炼组及广场舞组(P<0.05).广场舞组反应时显著低于无锻炼组(P<0.05).广场舞组、健身跑组、太极拳组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无锻炼组(P<0.05,P<0.01).健身跑组腰椎BMD显著高于无锻炼组(P<0.01),太极拳组腰椎BMD显著高于无锻炼组(P<0.05),健身跑组腰椎BMD显著高于广场舞组(P<0.05).结论 ①健身跑对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广场舞、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女性柔韧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太极拳对提升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广场舞运动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协调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广场舞、太极拳、健身跑三种运动方式对改善中老年女性体成分,减少体脂百分比均有显著效果.②太极拳、健身跑在促进中老年女性腰椎骨健康方面效果显著.③广场舞、太极拳、健身跑三种运动方式健身效果各有侧重点,不同身体条件的中老年女性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采用多种运动项目结合的运动方式,弥补各运动方式之间的不足,发挥各自特点,终提高健身功效.

    作者:宣磊;吴建贤;魏良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效果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77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情况,给予患者放化疗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6个月情况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抵抗组31例及放化疗敏感组46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放化疗疗效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对患者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为影响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对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疗效预测价值,结果显示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对患者放疗疗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67.结论 患者临床分期高、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血清miRNA-623低表达是影响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血清miRNA-623表达水平对患者放化疗疗效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潜在指标之一.

    作者:张翠莉;施茗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后路脊柱重建治疗中老年后方韧带复合体不完整的Magerl B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明确有后方韧带复合体(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均行经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CT检查计算伤椎椎管狭窄率,根据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变化评估椎体高度恢复、用Cobb角变化评估后凸矫正情况,Frankel分级标准变化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得到24~32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术后1 w、1年后、2年后查CT检查提示伤椎骨折愈合,植骨满意,无断钉断棒.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术后1年和2年高度比和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管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与术后2年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恢复.干预前其腰背部疼痛VAS为(6.9±0.5)分,干预后1 w、1年及2年分别为(3.6±0.3)分、(2.8±0.1)分和(1.9±0.1)分.结论 对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可单纯经后路固定、前柱结构重建并椎管减压.避免前路手术带来的创伤,为该类型的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叶盛;敖俊;李德丽;覃建朴;张军;廖文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发病在4.5 h内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依据入院后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治疗:0.6 mg/kg的低剂量组,0.9 mg/kg的标准剂量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颅内出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死亡、90 d卧床例数,24 h、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分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例数.结果 标准剂量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040).对照组的90 d卧床患者高于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P=0.041).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的14 d NIHSS评分≤1分、90 d mRS评分≤2分患者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颅内出血、90 d死亡、24 h NIHSS评分≤1分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标准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较多,故该实验证明低剂静脉溶栓治疗是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张云鹏;陈肖;杨雪;申晓平;魏依兰;马征;张晓璇;窦志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治疗、危险分层的意义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清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77例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7例为健康组,分别测定hs-CRP、cTnI、NT-proBNP和Killip分级,行冠脉造影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结果 ACS组患者患病程度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3,P<0.01),cTnI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随着脑钠肽(BNP)水平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BNP水平分级与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保守组比较,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病7 d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hs-CRP浓度与BNP浓度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99、0.99,均P<0.05).结论 在ACS早期NT-proBNP和hs-CRP已有明显升高,是cTnI升高之前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不足的补充,可作为ACS患者在出现心肌缺血程度、AMI后心肌损伤面积及心功能情况判定的重要指标,是临床分层、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早期心衰发生率的预测因子.

    作者:付英姿;赵岸松;苏维彪;莊健春;刘丹;许建成;安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HBV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RDW、RPR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RDW/血小板计数比值(RPR)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慢性HBV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14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2例(CHB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60例(HBV-LC组).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计算RPR.结果各组之间RDW、RP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HBV-LC组RDW、RPR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均P<0.01),HBV-LC组、CHB组RDW、RPR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或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PR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00);RDW与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PR诊断乙肝肝硬化的AUC值为0.810(95%CI:0.741~0.879,P=0.000),当RPR的截断值为0.087时,其灵敏度为91.7%,特异性为57.3%;AST/ALT比值(AAR)诊断乙肝肝硬化的AUC值为0.714(95%CI:0.627~0.801,P=0.000),当AAR的截断值为0.724时,其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45.1%.结论 RDW和RPR可能是评估慢性HBV感染相关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指标.

    作者:牛广林;程昌盛;黄献球;潘卫珍;韦建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β-淀粉样蛋白在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石杉碱甲的干预作用

    目的 评价β-淀粉样蛋白(Aβ)在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石杉碱甲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老年雄性SD大鼠72只,20~22月龄,体重55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P组)和石杉碱甲组(H组),每组24只.P组和H组采用脾切除术建立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C组不行手术.H组和C组在手术前给予石杉碱甲0.15 mg·kg-1·d-1灌胃,连续3 w,P组按体重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脾切除手术后第1、3和7天时(T1~T3)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功能;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浓度;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海马Aβ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P组和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H组T2、T3时点除外),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升高,海马Aβ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海马Aβ表达下调(P<0.05).结论 石杉碱甲可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反应及下调海马组织Aβ表达有关.

    作者:邓福谋;罗晓东;郎海丽;姚鹏;方四通;陈勇;余树春;徐国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Apelin-B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Apelin-13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亚硝基铁氰化钠,再两次夹闭颈总动脉再通法制备VD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pelin-1350μg/kg组、Apelin-13100μg/kg组,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术后侧脑室注射给药,给药组按50μg/kg和100μg/kg给予Apelin-135μ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注射等量蒸馏水.术后24 h取脑,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其对大鼠脑组织缺血情况的影响;1 w后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记忆功能;跳台实验后麻醉大鼠取脑进行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受损情况.结果 在TTC染色中,与模型组比较,Apelin-1350μg/kg组大鼠的脑缺血面积明显缩小,Apelin-13100μg/kg组缺血区基本消失.与模型组比较,Apelin-1350μg/kg组、Apelin-13100μg/kg组大鼠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Apelin-13100μg/kg组大鼠跳台错误次数比减少(P<0.05).尼氏染色后,Apelin-1350μg/kg组CA1、CA3区神经细胞数量增多,形态趋于完整,核仁分明;Apelin-13100μg/kg组神经元数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紧密,形态正常,尼氏体多且清晰.结论 Apelin-13能够明显改善VD大鼠的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组织缺血、保护神经元有关.

    作者:齐汝霞;张鹏;杨欣欣;王凤琴;程葆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颈部大血管筛查的中老年人783例,采用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CCA)、CCA分叉部和颈内动脉(ICA)部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70~81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及总患病率分别为25.46%、52.78%、14.35%和54.17%,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05);50~69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总患病率分别为3.37%、15.03%、2.76%和25.15%,明显高于40~49岁组(P<0.05);50~69岁组和70~81岁组CCA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率明显高于ICA(P<0.05);70~81岁组CCA分叉部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48±0.44)mm,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05);50~69岁组CCA分叉部IMT为(1.35±0.61)mm,明显高于40~49岁组(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超声检查颈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其检出率.

    作者:刘丽琴;孙翔;谭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