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治疗、危险分层的意义

付英姿;赵岸松;苏维彪;莊健春;刘丹;许建成;安刚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预测因子, 心肌损伤标志物
摘要: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清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77例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7例为健康组,分别测定hs-CRP、cTnI、NT-proBNP和Killip分级,行冠脉造影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结果 ACS组患者患病程度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3,P<0.01),cTnI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随着脑钠肽(BNP)水平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BNP水平分级与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保守组比较,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病7 d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hs-CRP浓度与BNP浓度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99、0.99,均P<0.05).结论 在ACS早期NT-proBNP和hs-CRP已有明显升高,是cTnI升高之前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不足的补充,可作为ACS患者在出现心肌缺血程度、AMI后心肌损伤面积及心功能情况判定的重要指标,是临床分层、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早期心衰发生率的预测因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F波、H反射特征性变化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F波、H反射变化特征,为脑卒中后肌张力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41例脑卒中患者,检测双侧正中、尺、胫神经F波,双侧正中、胫神经H反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病灶位置、脑卒中类型、既往史等.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估偏瘫侧桡侧腕屈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分析健、患侧肢体神经及肌肉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差异及其与肌张力的相关性.结论 (1)F波:与健侧比较,偏瘫侧正中、尺神经F波平均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减慢(P<0. 05);偏瘫侧各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较健侧均显著延长(P<0. 05);偏瘫侧正中、胫神经F波平均波幅与桡侧腕屈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呈正相关(P<0. 05). (2)H反射:与健侧比较,偏瘫侧正中神经Hmax/Mmax增加,但两侧胫神经Hmax/M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瘫侧正中神经Hmax与桡侧腕屈肌肌张力呈正相关(r=0. 666,P<0. 01);偏瘫侧胫神经Hmax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呈正相关(r=0. 643,P=0. 000). 结论 脑卒中患者H反射、F波波幅可为肌张力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培;李艳;吴玲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沙利度胺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去甲基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血清b-FGF、VEG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bFGF、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FGF、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沙利度胺在老年AML治疗中疗效确切,可通过抑制血清bFGF、VEGF表达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杨海青;邱发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有别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和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属于中部六省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全国排名较为落后,年净流出人口较多. 2005年,江西省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7. 35%(超过7%) ,从而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本文对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唐龙花;钟清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变化,术前和术后3d血清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IL-6、CRP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Cor和N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效果显著,且对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影响较小.

    作者:陈醒华;王伟;舒俊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IGF-1及klotho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klotho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75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MMP-9、IGF-1及klotho蛋白表达,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部CT检查,分析上述指标与脑梗死体积、斑块稳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F-1、klotho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MMP-9、IGF-1及klotho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梗死面积增大,MMP-9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IGF-1、klotho蛋白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IGF-1及klotho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无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IGF-1及klotho蛋白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灶体积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诊断及预后监测指标.

    作者:孟祥武;李青;陈娟;黄淼;瞿昌华;郑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NOD2基因敲除对帕金森病模型中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核苷酸寡聚结合域蛋白(NOD2)基因敲除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PD模型组(注射MPTP),NOD2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NOD2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NOD2组(注射MPTP).对注射14 d的各组小鼠进行旋转行为学检测鉴定建模效果,TUNEL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黑质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脑黑质脑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DA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结果 注射MPTP 14 d后,PD模型组和NOD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旋转(P<0.05),且模型组旋转次数显著高于NOD2组(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和NOD2组凋亡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05),且NOD2组明显少于PD模型组(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和NOD2组TNF-α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NOD2组TNF-α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D模型组(P<0.05),NOD2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PD模型组(P<0.05).PD模型组和NOD2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DA和HVA含量较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NOD2组均明显高于PD模型组(P<0.05).结论 NOD2基因敲除对PD小鼠DA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注射MPTP引起的凋亡阳性细胞数、酶切Caspase-3和TNF-α蛋白表达的升高及减轻注射MPTP引起的Bcl-2蛋白表达、TH阳性细胞数、DA含量和HVA含量的下降有关.

    作者:王德佳;杨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浆miR-1266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miR-1266左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表达变化及与不同临床类型房颤相关性.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浆miR-1266表达变化.结果 ①房颤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患者比例、左心房内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房颤亚组分析中,年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LDL-C、BNP、hs-CRP、D-二聚体水平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浆miR-1266在房颤组射频消融术前后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2±0.34和0.16±0.06,术前表达上升而术后则表达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③血浆miR-1266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5±0.25、1.91±0.37和2.42±0.96,同对照组相比均表达上升,且不同类型房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7、0.21±0.05和0.09±0.03,同术前表达明显下降(P<0.0001).结论 血浆miR-1266可能参与了房颤发病机制的调控,作为房颤诊断、治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

    作者:李冰;刘牟林;王晓燕;李士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医学专科医生队伍建设国际经验与启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所患疾病往往病因复杂且长期积累,加之免疫功能下降、应激反应能力低下,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产生特殊要求〔1~3〕. 此外,由于年龄会改变生理与心理反应、用药效果及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病、残疾和社会问题的存在,老年病人病情的评估和治疗与普通人群有很大不同,需要特殊知识、态度和技能〔4~6〕. 经过医学专业教育与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是提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中坚力量. 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是需要多学科、多种专业人才联合工作,其中关键的一种人才是老年医学专科医生. 根据国外经验,由于老年医学专科医生接受过专门训练,具有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他们参加老年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带来很多更好的结果,比如较低的病死率、较好的功能性结果、较少的医源性疾病和较低的再入院率等〔7〕.

    作者:侯建林;陈娟;程化琴;苏琳;罗友晖;李志霞;王维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相关性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的现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样112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分别应用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总分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总分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功能3个维度呈负相关;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中的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5个维度呈负相关(r=-0.412~0.207,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患者近1次餐后2 h血糖值、患者的社会功能维度和主要照顾者是否患慢性疾病4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政府应加快完善慢性病管理结构系统.

    作者:李敏;邹树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血压、糖尿病前期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HBP)、糖尿病前期(PDM)的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苏州社区450例年龄≥60岁居民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成对照组、HBP组、PDM组、HBP&PDM组,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各组进行评分.结果 PDM组、HBP&PDM组、HBP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P&PDM组性别、年龄、病种、运动状况、空腹血糖、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病程与焦虑显著相关(P<0.05,P<0.01);年龄、病种、病程、运动状况、糖尿病家庭史、HBP家庭史、吸烟、腰围、空腹血糖、血压与抑郁显著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病种负向预测焦虑(P<0.05),性别、空腹血糖、病程正向预测焦虑(P<0.01);空腹血糖、舒张压、病程正向预测抑郁(P<0.05),病种负向预测抑郁(P<0.01).结论 HBP和PDM老年人群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适当的心理干预对该人群尤为重要.

    作者:庄前玲;陈冯梅;汪婷;李丽蓉;郭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D-二聚体、P选择素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P选择素(CD62p)及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ACI患者258例,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为重度脑梗死组80例和中、轻度脑梗死组各88、90例,同期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发病24 h内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62p及磁珠法检测D-D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是否是影响ACI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二者联合检测对ACI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 重度脑梗死组外周血D-D与CD62p水平高于中度及轻度脑梗死组,脑梗死组D-D、CD62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D、CD62p是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D-D联合CD62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敏感度为83.4%,特异度为86.5%,优于D-D和CD62p单独检测.结论 外周血D-D联合CD62p检测有助于ACI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临床检测对于预防和监控疾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攀;何晓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保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Miles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评分量表评价并对比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盆腔复发率、吻合口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Miles术比较,保肛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宋建宁;王佾;李铁军;罗玉政;杜俊义;郭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康艾注射液姑息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成药康艾注射液姑息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康艾注射液,均治疗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7.8%和55.6%,显著高于对照组4.4%和28.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CD19+、CD4+CD25+显著升高,CD3-CD16+CD56+、CD3+CD16+CD56+显著降低;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乏力、疼痛更优(P<0.05).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康艾注射液在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安全有效,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姜良华;于天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β-淀粉样蛋白在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石杉碱甲的干预作用

    目的 评价β-淀粉样蛋白(Aβ)在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石杉碱甲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老年雄性SD大鼠72只,20~22月龄,体重55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P组)和石杉碱甲组(H组),每组24只.P组和H组采用脾切除术建立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C组不行手术.H组和C组在手术前给予石杉碱甲0.15 mg·kg-1·d-1灌胃,连续3 w,P组按体重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脾切除手术后第1、3和7天时(T1~T3)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功能;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浓度;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海马Aβ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P组和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H组T2、T3时点除外),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升高,海马Aβ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海马Aβ表达下调(P<0.05).结论 石杉碱甲可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反应及下调海马组织Aβ表达有关.

    作者:邓福谋;罗晓东;郎海丽;姚鹏;方四通;陈勇;余树春;徐国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空气负离子吸入干预下中老年人心肺耐力差异及有氧健身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在空气负离子吸入干预条件下心肺耐力的差异,及该条件对健身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心肺耐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70例,入选者分别在常态空气环境及空气负离子干预环境下进行心肺耐力检测,比较两种环境下的心肺耐力差异.然后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态空气环境下、观察组在空气负离子干预环境下,分别进行有氧健身锻炼.3个月锻炼后,对两组心肺耐力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均在常态空气环境下进行检测.结果 空气负离子环境下入选者的心肺耐力较优,且在该环境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的效果无论是心肺耐力还是肺通气功能均明显优于常态空气环境(P<0.05).结论 采用空气负离子进行干预,可明显影响老年人的心肺耐力;且在该环境下进行3个月有氧健身锻炼,较室内常态通风环境可以明显提高心肺耐力及肺通气功能.

    作者:徐卓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和人口学一般资料调查表对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0.68±4.77)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合并慢性病是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合并慢性病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不同,提示医务工作者及家属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童琪;钟清玲;虞芬;陶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影响性.方法 114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常规化疗等处理,观察组57例,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6 w后对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6w后生活质量均有所升高,免疫功能和血常规也有所变化,但治疗6w后观察组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疲劳、疼痛、食欲丧失、失眠、腹泻、便秘、呼吸困难、经济困难积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免疫功能上,治疗6 w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IgG、IgM、IgA、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常规上,观察组治疗6 w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提高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免疫提高和生活质量,降低毒性反应.

    作者:张国亮;周雪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日间嗜睡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老年患者114例,根据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结果分为嗜睡组(ESS≥9分)与非嗜睡组(ESS<9分),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病史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结果 两组男女比例、体重、颈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微觉醒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HI进入模型(P=0.01,OR=2.607).结论 老年OSAHS嗜睡患者以男性为主;体重、颈围、AHI、微觉醒指数、LSaO2、MSaO2是导致老年OSAHS嗜睡的危险因素,其中AHI是老年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爽;蒋军广;张杨;邹亚宁;刘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并分析河北省承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8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承德市养老机构中187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量表结果,将其分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组(52人)和无心理健康问题组(135人).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及精神病性五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P<0.05),敌对、强迫、偏执及人际关系敏感四个方面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社会活动、亲属探望次数、慢性疾病及居住情况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社会活动、亲属探望次数、慢性疾病及居住情况是导致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及精神病性的心理问题.因此,养老机构应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田建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式呼吸对应激状态下微循环及心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式呼吸对应激状态下微循环及对心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72名女性老年人作为测试对象,按照实验目的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研究组(36例)行腹式呼吸训练+心算;对照组(36例)仅心算,统计两组微循环指标与心血管反应指标,并对比两组甲襞微循环及心血管反应性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应激状态下,人体微循环情况会变差,流速也会明显减缓,而红细胞聚集量则会相对增加,腹式呼吸时红细胞聚集量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腹式呼吸训练时心率下降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而T波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在心算T波幅度显著下降.结论 腹式呼吸有助于促进应激状态下微循环相关指标的改善;腹式呼吸对心率与T波幅度的影响也呈现显著性,可以改善人体应激状态下的心率与T波变化幅度.

    作者:柳淑云;刘旭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