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英;张会芹;毕淑翠
目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采取的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向所有就诊的老年保健对象发送宣传单,统计一年因跌倒导致骨折发生率与上一年跌倒导致骨折的发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通过预防老年人跌倒与健康教育,跌倒导致骨折的发生率比上一年下降3.8%.结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跌倒的风险,降低跌倒导致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修英;张会芹;毕淑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在预防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集中教育和个体化指导及跟踪督查和指导的强化饮食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集中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执行饮食健康行为依从性及1年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强化饮食教育,能减少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桂霞;王林文;张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加强AMI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法对87例AMI紧急PTCA加支架植入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拔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指导.结果术后病人安全度过卧床期.其中7例术后穿刺局部渗血、血肿形成,5例拔管后出现低血压等,经积极治疗护理痊愈.结论PTCA加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向岚;曹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改善有口腔感染危险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对有感染危险的226例口腔疾病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制订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结果226例患者经严格按护理程序护理,无1例发生继发性感染.结论对于有口腔感染危险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克玉;马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采用THP(吡柔比星)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3例膀胱恶性肿瘤术后2周开始按继续药物治疗方案行膀胱灌注,每次使用THP30mg,每周1次,连续8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8个月;期间加强护理,3年内密切随访.结果顺利地完成1个疗程的膀胱灌注,随访36个月,无瘤生存率72.09%以上.结论THP膀胱灌注能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而药物灌注期间重视患者的病情与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落实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加强心理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确切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金娣;何钻容;尹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自身免疫能力的抑制使感染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引起的死亡占移植后死亡率的25%[1],故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4月成功地为4例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未发生围手术期感染.
作者:薛培青;武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桥式交叉血管吻合游离组织移植术是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5年5月15日收治了1例左小腿截肢术后,右小腿清创外固定支架术后,于2005年5月26日行右小腿清创疤痕切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术+桡动脉桥式交叉吻合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为同侧肢体的交叉吻合,成年人为首例.术后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于7月7日行断蒂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三莲;董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护士在从事临床护理中,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很多,其锐器刺伤是常见危险的因素,其它的依次为消毒剂的损害、药物损害、放射性损害和心理性损害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防护,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与时间.
作者:王燕;许丽芝;杨利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临床上发病率约占肌无力总数的9.8%~26.7%,病情急剧恶化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7月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引发胆碱能危象,经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卓龙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卒中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伴有神经系统局限性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脑卒中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病因,脑卒中病人虽经救治得以存活,但其中8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康复治疗的及早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取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大限度地促进偏瘫病人的功能恢复,同时防治并发症,并充分发挥其残余功能,以争取病人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
作者:金智妍;刘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我科1998年12月~2003年12月40例PCI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2005年11月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饮食、穿刺部位、卧位、排尿、拔管、抗凝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据统计学分析,两组穿刺局部损伤、迷走神经反射、排尿困难、舒适度差、失眠、焦虑等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鼓励进食,术后多饮水,拔除动脉鞘管后卧床6h、6~12h可向健侧卧位、12h后可下床排尿、自由活动,局麻后拔管,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抗凝等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准确客观地反映婴幼儿体温不同时,肛温与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将997例婴幼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84例、中等热组305例、低热组115例、不发热组493例,对 4组体温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19±0.13℃;中等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33±0.12℃;低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44±0.16℃;不发热组肛温与腋温平均差值在0.54±0.12℃.且4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肛温与腋温的测值差异在0~1.1℃.两者之差随着体温升高而缩小,呈反向相关.
作者:吴德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手术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病人心理更是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1].此时对急诊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有限时间里与病人感情交流,提高病人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许柳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采取两种不同的按压方法,观察局部穿刺点出血或皮下淤血,以选择佳的按压方法.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2例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用传统按压方法和抬高肢体按压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种拔针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抬高肢体按压法优于传统按压法,并能显著减少穿刺点的出血或皮下淤血.
作者:安成玲;程林惠;易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男女老年精神病人合并躯体疾病的各自特点与护理.方法统计老年精神病人合并躯体疾病的种类和主要护理问题,并根据性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合并脑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病为多见.男女病人在有暴力行为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药物副反应的问题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根据病人合并疾病特点及护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实施不同的护理,可有效地帮助病人解除痛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余腊英;何晓红;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中心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通过精心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观察和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新;刘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Clinical Pathway),是为已确诊的某种疾病的一组病人制定的、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其内容包含病人在预计住院日中每一天的医疗护理评估、干预、治疗措施及预期结果等[1].近年来我国在健康教育及单病种也有类似报道.2003年~2004年对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同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型管的合适夹管时间以减少胆汁丢失的方法.方法将9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引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夹管组在术后4~6天行T型管造影显示通畅后即行夹管;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术后2周造影再夹管,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夹管组胆汁丢失量、胆汁中丢失的电解质的含量、输液量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造影,早夹管能减少胆汁的丢失,并发症少,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麻安秀;蔡军;赖银英;张世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手术室自2003年~2005年间实施的49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收集并分析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手术中出入量、手术中血压变化等情况.结果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49例,平均手术时间86±31min、术中出血量132±65ml、输入晶体量2191±507ml、胶体量1864±568ml;术中收缩压波动范围为60±35mmHg,舒张压波动范围为30±15mmHg.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波动大,且需借助于腹腔镜、超声刀等仪器设备,手术室护士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腹腔镜等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技术,手术中预见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便能确保手术平稳、顺利地实施.
作者:徐梅;王惠珍;王金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六味醇外用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使用诺维本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平均每例使用诺维本4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外用六味醇预防静脉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2%,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六味醇可使诺维本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叶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