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薛培青;武丽娟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预防和控制, 心脏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自身免疫能力的抑制使感染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引起的死亡占移植后死亡率的25%[1],故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4月成功地为4例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未发生围手术期感染.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饮食教育在预防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作用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在预防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集中教育和个体化指导及跟踪督查和指导的强化饮食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集中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执行饮食健康行为依从性及1年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强化饮食教育,能减少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桂霞;王林文;张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同侧肢体桥式交叉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桥式交叉血管吻合游离组织移植术是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5年5月15日收治了1例左小腿截肢术后,右小腿清创外固定支架术后,于2005年5月26日行右小腿清创疤痕切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术+桡动脉桥式交叉吻合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为同侧肢体的交叉吻合,成年人为首例.术后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于7月7日行断蒂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三莲;董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士对病人自我概念的认识及评估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护士对病人自我概念的认识及评估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以自我概念为指导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调查者自行设计的量表对5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的护士都意识到疾病会对病人自我概念水平产生影响,认为护士帮助病人树立正性自我概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护士认为对病人心理及家庭社会功能的评估存在困难.结论护士应当加强对病人心理及家庭社会功能评估的学习,应当重视对护士人际交流及沟通技巧的培训.

    作者:贾娟娟;汪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的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Clinical Pathway),是为已确诊的某种疾病的一组病人制定的、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其内容包含病人在预计住院日中每一天的医疗护理评估、干预、治疗措施及预期结果等[1].近年来我国在健康教育及单病种也有类似报道.2003年~2004年对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同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及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效果好,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0.1~1.0.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4h内进行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秀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出院健康教育干预对带T管出院患者的影响作用

    目的探讨出院健康教育干预对带T管出院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带T管出院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按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前常规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察组出院前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外,再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干预,并在出院后进行两次电话回访,两组患者均在回院拔T管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对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心理状况,T管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出院健康教育干预能使带T管出院在家的患者达到与住院相同的治疗效果,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桂珍;孙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调整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将47例需行各种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均予以佩带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带泵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47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中、后血糖控制均理想,极少发生低血糖,术后伤口愈合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胰岛素泵可使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迅速、平稳地控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凤云;黄淑玉;赵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拔针传统按压法与抬高肢体按压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采取两种不同的按压方法,观察局部穿刺点出血或皮下淤血,以选择佳的按压方法.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2例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用传统按压方法和抬高肢体按压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种拔针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抬高肢体按压法优于传统按压法,并能显著减少穿刺点的出血或皮下淤血.

    作者:安成玲;程林惠;易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重症肌无力术后胆碱能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临床上发病率约占肌无力总数的9.8%~26.7%,病情急剧恶化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7月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引发胆碱能危象,经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卓龙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影响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

    临床护理实习是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实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学医院,如何带好学生,是每个带教人员的职责.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习的重要科室.现将9年来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振玲;朱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50名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测评,然后,将护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对比数据均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父母的心理障碍.

    作者:王惠梅;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方法

    长期便秘可诱发和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及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猝死的发生.而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治疗便秘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开塞露和保留灌肠.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便秘,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增强了通便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萌;夏敏;孟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9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手术室自2003年~2005年间实施的49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收集并分析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手术中出入量、手术中血压变化等情况.结果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49例,平均手术时间86±31min、术中出血量132±65ml、输入晶体量2191±507ml、胶体量1864±568ml;术中收缩压波动范围为60±35mmHg,舒张压波动范围为30±15mmHg.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波动大,且需借助于腹腔镜、超声刀等仪器设备,手术室护士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腹腔镜等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技术,手术中预见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便能确保手术平稳、顺利地实施.

    作者:徐梅;王惠珍;王金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鼻腔冲洗指导,术后加强术腔管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术后术侧鼻腔的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加强术后随访,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代莉莉;向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手术中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探讨

    我院属综合性医院,小儿手术占一定比例.小儿手术与成人手术不同,有其特点.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熟悉和掌握小儿手术的特点,配合好手术医生和麻醉师,使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240例小儿手术术中潜在的护理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申贺利;曲明;吴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中心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通过精心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观察和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新;刘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胰腺癌疼痛的护理

    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与传统采用在CT、X线引导下经背侧穿刺和体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穿刺来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由于腹腔神经丛与胃腔仅一壁之隔,穿刺距离近,定位更准确,损伤和并发症减少,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故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适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腹痛,是晚期胰腺癌安全、高效、经济的镇痛方法[1].

    作者:惠菊芬;俞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膀胱肿瘤术后THP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采用THP(吡柔比星)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3例膀胱恶性肿瘤术后2周开始按继续药物治疗方案行膀胱灌注,每次使用THP30mg,每周1次,连续8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8个月;期间加强护理,3年内密切随访.结果顺利地完成1个疗程的膀胱灌注,随访36个月,无瘤生存率72.09%以上.结论THP膀胱灌注能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而药物灌注期间重视患者的病情与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落实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加强心理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确切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金娣;何钻容;尹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奥尔芬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下腹隐痛不适,伴发作性粘液便3年,加重1周余,于8月18日下午3时50分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60mmHg.神清,心肺(-),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辅助检查:大便常规隐血(±),肝功能正常,肠镜检查正常.

    作者:钱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伴有神经系统局限性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脑卒中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病因,脑卒中病人虽经救治得以存活,但其中8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康复治疗的及早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取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大限度地促进偏瘫病人的功能恢复,同时防治并发症,并充分发挥其残余功能,以争取病人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

    作者:金智妍;刘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