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张莉莉;李楠楠;唐春花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206 0、0.905 6、0.488 0,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t=8.299 8、8.119 8、8.864 1、4.855 2,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WBLV)、全血高切黏度(WBHV)、血浆黏度(PV)明显低于对照组(t=14.567 1、7.896 0、11.990 7,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10.137 4、10.031 9,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贺占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原发性老年子宫颈癌组织标本92例,其中子宫颈鳞癌60例,宫颈腺癌32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LA-E的表达,并用平均光密度值(IOD)表示其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分析HLA-E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LA-E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而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系(P<0.05),宫颈腺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系(P<0.05).结论 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的进展、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宫颈癌的标志物之一,同时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江恩利;谭寒星;冉光伟;方堃;付俊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结合照料者心理健康二因素模型和自我效能感探究照料者抑郁情绪产生途径.方法 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问卷、修订版负担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85名失能老年人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照料者抑郁程度与被照料者年龄,照料者负担指数,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相关;②照料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照料者的负担指数在被照料者功能独立性和照料者抑郁情绪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 照料者抑郁情绪受到积极消极因素的共同影响,且照料者自我效能感在抑郁产生过程起中介作用.
作者:戴向唯;朱心怡;尹述飞;喻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对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9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YTMLC-90细胞和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中B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转染重组腺病毒Ad-BMP9的YTMLC-90细胞为研究组,转染Ad-GFP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3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检测迁移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BMP-Smad信号通路中Smad 1/5磷酸化水平.结果 YTMLC-90细胞中B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NHBE细胞(P<0.05).Ad-BMP9转染YTMLC-90细胞后胞内BMP9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48 h的细胞划痕愈合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穿过小室膜和基质胶的YTMLC-90细胞数均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MMP2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MMP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YTMLC-90细胞高表达BMP9后其p-Smad 1/5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外源性BMP9转入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90可有效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是该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崔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补脏通络方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Ⅳ-C)、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平衡的影响.方法 大鼠以脂肪乳灌胃21 d后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造模,后予补脏通络方治疗.于第8周末取左肾,测算肾重指数;SABC-FITC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法检测肾组织Ⅳ-C、TGF-β表达;免疫印迹法分析肾组织MMP-9、TIMP-1蛋白含量.结果 病理组较正常组肾重指数增加(P<0.01),各治疗组较病理组肾重指数降低(P<0.01).病理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扩大病变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理组较正常组,肾组织Ⅳ-C、TGF-β、TIMP-1表达增高(P<0.01),MMP-9表达和MMP-9/TIMP-1比值下降(P<0.01);各治疗组较病理组,肾组织Ⅳ-C、TGF-β、TIMP-1表达下降(P<0.01),MMP-9表达和MMP-9/TIMP-1比值上升(P<0.01);中、高剂量组降低TIMP-1表达,升高MMP-9/TIMP-1比值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 下调肾组织TGF-β表达,调节MMP-9/TIMP-1平衡,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补脏通络方保护DM肾脏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化冰;张茂林;张翀;付玉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联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发病4.5 h内的符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他汀联合rt-PA溶栓组(对照组)和强化他汀联合rt-PA溶栓组(试验组);对照组溶栓后24 h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公司,每粒10 mg,下同) 10 mg,此后按10 mg/d剂量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90 d;试验组于入院后即刻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此后按40 mg/d剂量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90 d;对照组溶栓后24 h内不予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予静脉rt-PA溶栓治疗(剂量为0.6 mg/kg,大剂量不超过90 mg),溶栓后24 h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可予阿司匹林100 mg/d,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随访主要终点指标是发病3个月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次要终点指标是溶栓后48 h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和梗死体积.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结局良好者(mRS≤2分)61.3%;对照组治疗有效,结局良好者(mRS≤2分) 48.4%,二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观察对照组溶栓后48 h发生临床恶化6例(19.4%)明显高于试验组[3例(9.7%),P<0.05].随访观察对照组溶栓后48 h梗死体积49.2(13~119.5) ml,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异[37.4(12~98.8) ml,P>0.05].至随访结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没有因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需停药者,且两组颅内出血的风险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 早期强化他汀联合rt-PA治疗可减少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改善3个月时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少君;孙鹃鹏;赖红义;贾军辉;张景耀;王合作;马海;彭国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3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法治疗,2 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草案(评价内容包括饮食、睡眠、情绪以及日常生活)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平均爆发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饮食、睡眠、情绪和日常生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够明显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星余;陈聪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56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的含量,统计分析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关系.结果 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TGF-β、IL-1β及IL-6的含量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此外,口腔黏膜病不同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亦可用于黏膜病分型的诊断依据.临床上可通过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改善或减轻口腔黏膜病的病程,为口腔黏膜病生物治疗开辟一新途径.
作者:明智慧;单笑;高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超声科收治的60例老年ASD患者为ASD组,根据不同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AS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Hg,低压组)29例和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Hg,高压组)31例,并选取该院同期体检正常的成人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研究对象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ASD组RVDD、RVEDV、RVESV及RV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组RVDD、RVEDV、RVESV、RVSV显著高于低压组和对照组,RVEF显著低于低压组和对照组,高压组ASD大直径显著高于低压组(P<0.05),低压组RVDD、RVEDV、RVESV、RVSV及RV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D患者RVEF与患者ASD大直径、RVDD、RVEDV、RVESV呈负相关(r=-0.387,-0.352,-0.226,-0.302;P=0.015,0.000,0.012,0.023),与RVSV无相关性(r=0.182,P=0.253).结论 RT-3DE对老年ASD患者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评估具有高准确性.
作者:王立;李敏;黄冬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不同分为UPDRS<35分组以及UPDRS≥35分组,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P<0.05].MCI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5).UPDRS<35分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结论 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陈阳;陈华;叶军;李清华;储新娟;潘丹红;侯双兴;肖伟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MicroRNA(miR)-122的表达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87例,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血清miR-122水平,根据Child-Pugh分级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分析血清miR-122与肝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 并发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失代偿期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患者(P<0.05);不同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血清中 miR-12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级与B 级肝硬化患者血清miR-12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级和B级患者水平均显著低于C级(P<0.05).多变量线性相关性显示,血清miR-122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呈正相关(P<0.05);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肌酐(Cr)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miR-122 水平上升提示肝硬化已经失代偿,并与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有关.因此,血清 miR-122可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及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周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进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DT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8例)和对照组(n=35例),研究组采用131I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仅采用131I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颌下腺、腮腺的唾液腺各参数.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摄取指数(UI)、摄取分数(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排泄率(ER)、UI、U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E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右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右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术后早期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老年DTC患者,预防性应用维生素E可有效保护唾液腺功能.
作者:姚岚;黄启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研究软肝消臌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探讨软肝消臌汤治疗肝硬化大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2.5 g·kg-1·d-1)、中剂量组(5 g·kg-1·d-1)及高剂量组(10 g·kg-1·d-1),每组15只.模型建立后每天灌胃治疗,持续5 w.治疗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γ免疫计数仪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采用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TL)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偏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及PC-Ⅲ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及PC-Ⅲ水平明显偏低(P<0.0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均明显偏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明显偏高(P<0.05).结论 软肝消臌汤10 g/kg剂量能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ALT、AST、HA、LN及PC-Ⅲ水平,升高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对肝硬化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赵康;赵詹东;刘黎明;张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血管外科经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例(34条肢体),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情况及患肢的保肢率、再栓塞率等.结果 34例患者均取栓成功,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死亡2例,截肢1例.术后保肢率97.1%,死亡率5.9%.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期内死亡5例,无截肢病例.随访患者中21例术后长期(>1年)规律抗栓治疗,其中死亡1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1例;术后未长期规律抗栓治疗患者10例,其中死亡4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3例.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长期(>1年)规律的抗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动脉栓塞的概率.
作者:秦悦;翟秀宇;李红;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诊断为STEMI并自愿随访的老年患者218例,检测AIP、血生化及超声等指标.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生化、超声、AIP等指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I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AIP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升高是STEMI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507,P<0.05];在AIP预测MACE能力的ROC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764(95% CI为0.680~0.874,P<0.05);当AIP取0.20时,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32%,特异性为84.44%,准确性为83.03%.结论 方便、经济的AIP检测对老年患者STEMI后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AIP水平超过0.20时患者STEMI后发生MACE的风险较大.
作者:郭继芳;高凤敏;赵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我国目前约有1 000万例以上的癫痫患者,在其伴随症状中30%~4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包括对一般知识的注意力、空间结构记忆、言语记忆、阅读学习及精神活动等方面,患者尤其以长短时记忆能力、视觉空间记忆能力受损为显著[1].大脑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代谢紊乱、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度释放、组织酸中毒、甚至神经组织结构变异等成为经常重复性痫性发作后累及记忆与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2].神经突触可塑性变化也是癫痫伴随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赵爽;张胜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热休克蛋白(HSP)7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合并肺炎组)、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所有患者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死亡者和存活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差异.结果 合并肺炎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炎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且死亡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远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中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郭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 老年颅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3、5 d检测患者ET、CGRP、S-100β含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与常规组ET、CGRP、S-100β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ET、S-100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GRP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入院后1、3、5 d,观察组ET、S-100β含量均低于常规组,CGRP含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GC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CS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ET、S-100β水平,升高CGRP水平,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韩吉中;邓华江;官明;陈礼刚;刘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预后.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330例,其中有中转开腹者29例(研究组),对照组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数据和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转开腹的原因有瘤体过大(31.03%)、过度粘连(41.38%)、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出血过多和位置难以处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恢复饮食所需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主要原因为瘤体过大和过度粘连,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近期疗效更差,因此术前做好准确的评估,再来实施更具体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更好.
作者:陈钢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检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7、-2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标本59例为观察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L-17、IL-23和MCP-1的表达与钙化灶密切相关,IL-12的表达与钙化灶无明显相关性,四者的表达与纤维化无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IL-17和IL-23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有重要作用.IL-17、IL-23和MCP-1升高可能与钙化灶的形成有一定关联性.
作者:刘锐;姜凤伟;任卓;马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