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李琼;张莉莉;李楠楠;唐春花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并发脑梗死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O、ET、FM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O、FMD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有助于降低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有效治疗高Hcy血症并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炎症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内科腹膜透析的132例患者进行营养、炎症状态及各种并发症情况调查,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64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老年组根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随访23个月,记录生存和转归情况.结果 青年组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腹膜炎、低钾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钙磷代谢紊乱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患者中有12例(9.09%)死亡,4例(3.03%)拔管改血液透析,5例(3.79%)到其他医院治疗,111例(84.09%)继续在该院治疗.中青年组死亡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死亡原因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6例(50.00%),感染并发症5例(41.67%),消化道出血1例(8.33%).不同营养状况老年患者临床指标两两比较发现,轻中度营养不良组血钾(K)、血磷(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均低于营养良好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营养良好组(均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除TC水平高于营养良好组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8.2 mg/L者共47例,其中青年组[8例(12.50%)]显著少于老年组[39例(57.35%),P<0.05].老年组CRP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和炎症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这也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低于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应重视老年全方面的管理.

    作者:林萍;贾冶;贾红彦;边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Aurora-A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中Aurora激酶(Aurora)-A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4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urora-A和Survivin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Aurora-A的阳性率与脉管侵犯和肌层浸润密切相关,Survivin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Aurora-A和Survivin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发展.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李松;王运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肾虚寒湿型A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4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Sehober试验及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23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Sehober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且中药针灸组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ESR及血清CRP、IL-23、M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谭维选;李义;袁代富;裘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合并CAS者25例(CAS组),健康对照组25例(NGT组),测定血清网膜素(Omentin)-1、脂联素(APN)、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蛋白(CTRP)9、TNF-α水平.观察利拉鲁肽对颈动脉IMT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T2DM合并CAS患者血清Omentin-1、APN、CTRP9水平低于NGT组(P<0.01);TNF-α高于对照组(P<0.01).②Omentin-1、 APN、CTRP9与IMT负相关(r=-0.520、-0.542、-0.642,P<0.05或P<0.01),TNF-α与IMT正相关(r=0.572,P<0.05).③利拉鲁肽治疗后Omentin-1、 APN、CTRP9水平显著上升(P<0.01),IMT、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④利拉鲁肽治疗后IMT的变化与Omentin-1 、APN、CTRP9、TNF-α的变化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利拉鲁肽能降低T2DM合并CAS患者IMT,这与调控Omentin-1、APN、CTRP9、TNF-α有关.

    作者:潘敬芳;刘云涛;简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单纯放疗的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全组行累及野调强放疗,98%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剂量为60~66 Gy/30~33 F,95%临床靶区(CTV)剂量50~54 Gy/30~33 F.结果 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者占79.1%,原发部位胸下段占48.8%,病变长度>5 cm占45.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9.4%,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Ⅱ期占32.6%,Ⅲ期占67.4%;合并慢性疾病者占69.8%.全组近期有效率为88.4%;1、2年生存率为分别55.8%和30.2%;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放疗前病灶的GTVnx体积大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局部晚期较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较少;累及野调强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汪朝歌;李多杰;李红伟;何斌;蔡汉飞;段诗苗;江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SAP患者97例,按照营养方法不同分为肠内组50例与肠外组47例.肠内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肠外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肠内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明显快于肠外组(t=8.541、6.536、7.926,均P<0.05);肠内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肠外组(t=6.745、7.632,均P<0.05);肠内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肠外组(t=20.708、10.839,均P<0.05);肠内组治疗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低于肠外组(t=10.765、7.331,均P<0.05);肠内组治疗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低于肠外组(t=16.695、18.152、14.081,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SAP患者效果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肖红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10、尿NAG和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白细胞介素(IL)-10、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为观察组,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ysC和IL-10、尿中NAG和mAlb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肾穿刺病理特征为典型的高血压肾损害的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血清中CysC和IL-10、尿中NAG和mAlb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ysC和IL-10、NAG和mAlb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中CysC和IL-10、尿中NAG和mAlb的异常表达是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特征.

    作者:马金兰;马金祥;谢晓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他汀洛尔组和他汀常规组,每组50例,他汀常规组给予洋地黄、抗血小板、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和10 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他汀洛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高于50 ms部分占比(RNN50)、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5 min 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B型利钠肽(BNP)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SDNN、RNN50、SDANN、rMSSD和血清CRP、IL-6、BN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他汀洛尔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他汀常规组(P<0.05),但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他汀洛尔组患者SDNN、RNN50、SDANN、rMSSD水平明显高于他汀常规组(P<0.05);他汀洛尔组血清CRP、IL-6、BNP水平明显低于他汀常规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及机体炎症状态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林松;袁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浆ET、CGRP、S-100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 老年颅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3、5 d检测患者ET、CGRP、S-100β含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与常规组ET、CGRP、S-100β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ET、S-100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GRP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入院后1、3、5 d,观察组ET、S-100β含量均低于常规组,CGRP含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GC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CS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ET、S-100β水平,升高CGRP水平,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韩吉中;邓华江;官明;陈礼刚;刘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HPA和VEGF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脑出血1 d、脑出血1 w、脑出血2 w血清HPA和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脑出血1 w、脑出血2 w血清HPA和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脑出血1 d(P<0.05),脑出血组脑出血2 w血清HPA和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脑出血1 w(P<0.05).脑出血量≤15 ml组患者各时点血清HPA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脑出血>15 ml组(P<0.05).丘脑出血组患者各时点血清HPA和VEGF水平和壳核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各时点血清HPA和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HPA和VEGF水平升高,随脑出血时间的延长,血清HPA和VEGF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HPA和VEGF水平和脑出血量有关,和脑出血部位无相关性,血清HPA和VEGF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赵丰;黄小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2004 ~2014 年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eta 分析

    目的 研究2004~2014 年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 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搜集资料,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 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 等数据库搜集资料,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 经过文章质量的评价,筛选出可用文献9 篇,总样本量为19 036 人,ADL 正常15 214 人,能力下降或障碍3 822 人.经meta 分析后发,ADL 正常率为79.9%,另外,东部地区ADL 正常率高于中部地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老年人ADL 下降排名前3 位的分别是使用公共汽车、行走、做饭菜.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ADL 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老年人ADL 以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为主.

    作者:邵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不同分为UPDRS<35分组以及UPDRS≥35分组,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P<0.05].MCI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5).UPDRS<35分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结论 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陈阳;陈华;叶军;李清华;储新娟;潘丹红;侯双兴;肖伟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丁丙诺啡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丁丙诺啡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82例老年急腹症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给予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后疼痛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浓度变化,并对比两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插管后即刻和插管5 min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插管后即刻和插管5 min后观察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P<0.05),且各时刻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术后12 h两组血清CRP、Cor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血清CRP、Cor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实施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并不会导致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手术应激反应.

    作者:倪勇;高峰;白露;张朝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肢体功能训练并耳穴贴压对失眠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对失眠老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的112例老年失眠患者完成了该联合疗法的实践治疗,于治疗前及90 d治疗后,分别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进行检测,并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0 d治疗后,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19.17±4.26)分改善为(10.60±3.17)分(P<0.05);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 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利于调节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也利于患者心情愉悦、心理得到暗示,总体疗效明显.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进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DT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8例)和对照组(n=35例),研究组采用131I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仅采用131I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颌下腺、腮腺的唾液腺各参数.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摄取指数(UI)、摄取分数(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排泄率(ER)、UI、U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E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右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右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术后早期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老年DTC患者,预防性应用维生素E可有效保护唾液腺功能.

    作者:姚岚;黄启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自噬在肾脏结石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自噬在肾脏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腺嘌呤摄入过量引发的肾结石小鼠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收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含量、小鼠体重、肾比重、一昼夜尿液量、小鼠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及肾脏组织自噬基因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生物统计学进行数统计.结果 腺嘌呤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肾比重和一昼夜排尿量比对照组较高,酶联免疫吸附(ELISA)结果显示腺嘌呤模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的含量,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同时PCR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自噬抑制剂处理小鼠后,肾结石症状稍有缓解,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也发生调整.结论 证明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的积累可以引起肾组织自噬发生,导致肾结石相关症状.

    作者:高炜城;王森;白亮;郑祥光;罗力;李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D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再给予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且应用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使用超声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浆BNP 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E/ 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A、减速时间(DT)均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DHF 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浆BNP 水平,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国芳;栗晓乐;谢豪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血管外科经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例(34条肢体),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情况及患肢的保肢率、再栓塞率等.结果 34例患者均取栓成功,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死亡2例,截肢1例.术后保肢率97.1%,死亡率5.9%.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期内死亡5例,无截肢病例.随访患者中21例术后长期(>1年)规律抗栓治疗,其中死亡1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1例;术后未长期规律抗栓治疗患者10例,其中死亡4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3例.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长期(>1年)规律的抗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动脉栓塞的概率.

    作者:秦悦;翟秀宇;李红;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社区居家老年人用药安全干预研究进展

    据统计,截至2014 年,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 5%,其中65 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 1% [1].老年人患多种疾病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高达64.3%的老年人正接受药物治疗[3].但受用药种类多、用药安全认识度不高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易发生药物不良事件[4,5].本文综述社区居家老年人用药安全现状及干预措施.

    作者:李莹爽;张振香;刘珊珊;王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参与体检的2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受试者基本情况及膳食纤维摄入情况.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提取粪便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受试者肠道菌群水平,分析肠道菌群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除谷类与海鲜,结直肠癌组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肉类的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膳食纤维的摄入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直肠癌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吉氏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杆菌属、梭菌属、肉毒梭菌、艰难梭菌明显增多(均P<0.05).在结直肠癌组中,除脆弱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外,在对照组中,除吉氏拟杆菌外高膳食纤维亚组与低膳食纤维亚组的各菌群水平均有差异(均P<0.05);在高膳食纤维亚组,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各菌群水平均有差异(均P<0.05).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膳食纤维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普通拟杆菌、梭杆菌属、梭菌属、肉毒梭菌、艰难梭菌与膳食纤维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情况影响肠道菌群水平.

    作者:张涛;刘磊;姜旭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