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王晓蕾;李雪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96例在该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老年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96例身体健康的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两组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记录并对比两组股动脉和腘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回声、分布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U在老年T2DM下肢动脉病变特征的诊断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4.5 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8例并给予溶栓治疗,患者均在溶栓前、溶栓后24 h、1 w接受脑电图检查并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溶栓有效组及无效组,计算功率比指数(DTABR)值并结合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溶栓前两组DTABR无统计学差异,有效组在溶栓24 h后出现DTABR下降,1 w后下降明显,对比无效组大部分脑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TABR指数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QEEG对溶栓后脑功能的改变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作者:陈峰;郭谊;丁美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X线摄影征象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X线摄影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并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18例,分为老年组(≥60岁,58例)和中青年组(<60岁,6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乳腺癌X线摄影征象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老年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8%、53.4%、46.6%,中青年组分别为:65%、6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19、0.516、2.143,均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X线摄影肿瘤主要征象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x2=11.551,P<0.05),在肿块大径,形态、边缘,钙化形态、分布及相关征象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女性乳腺癌与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比较,X线摄影肿瘤主要征象表现肿块伴钙化、肿块呈分叶状、钙化呈成簇分布方面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X线摄影表现多样,以分叶状肿块伴成簇分布钙化常见;其X线摄影表现与临床病理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华俊;毛明伟;蒋世曦;袁筱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江苏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江苏省2012年和2014年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为江苏省所辖13个市(不含县级市)的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12年2 733人,2014年2 988人.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作为评定工具.结果 江苏省老年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ts>3.31,Ps<0.01).与2012年相比,在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男性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加;60~69周岁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南地区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北地区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结论 江苏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有不良心理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和心理健康状况呈逆行关系.

    作者:王双双;陈庆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及QO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 100例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进行镇痛,对照组给予传统镇痛方式进行镇痛(WHO三阶梯镇痛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Ramsay评分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较传统镇痛模式更能减轻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症状,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仲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脑梗死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增多.血栓形成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多为脑动脉栓塞,常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刘爱飞;王金霞;李方林;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内科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调查其基本情况,并测定相关人体参数及生化指标,分析患者SUA水平与MS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2.83%,MS患病率53.67%;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比较,性别(男性)构成、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PIN)、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UA、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与FPG、FPIN、SBP、TC、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MSⅠ、Ⅱ、Ⅲ、Ⅳ组SUA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SUA水平升高,MS发病率逐渐增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UA<265.81 μmol/L比较,老年T2DM患者265.81~319.39 μmol/L、319.38~376.01 μmol/L、>376.01 μmol/L SUA区间MS发病风险分别为2.077、3.232、5.414(均P<0.05).ROC分析,SUA水平300 μmol/L可作为预测诊断参考,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620 9.结论 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与MS密切相关,且SUA水平高者MS的发病风险较高.

    作者:刘聪颖;孔文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济生肾气丸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济生肾气丸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济生肾气丸结合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独西医治疗组各40例,单独西医治疗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接受济生肾气丸结合西医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每日尿量、血肌酐(Cr)水平及死亡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独西医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西医治疗组,每日尿量显著多于单独西医治疗组,Cr水平显著低于单独西医治疗组(均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济生肾气丸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学丙;陈家佳;洪英;曹文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在老年风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134例老年风心病患者(风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正常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TN-C、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探讨血清TN-C水平与老年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风心病组患者的血清TN-C、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风心病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P<0.05),Ⅲ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P<0.05);风心病患者的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覃智芳;杨龙;夏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医药治疗COPD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 分析筛选出的主治COPD的方剂337首,对数据库的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255味,确定了方中药物使用的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得到治疗COPD常用药物组合23个,常用药物规则11组,挖掘出15个新处方.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COPD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近年来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

    作者:赖乾;李娟;李金田;张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第三次中国口腔调查表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对767名海南省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OHIP-14总分为(37.72±9.72)分,4个维度(独立能力减弱、心理不适、身体功能不适、疼痛与不适)分别为(15.34±4.33)分、(8.99±2.85)分、(5.69±1.19)分、(7.70±2.97)分.不同性别间OHIP-14总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110,P>0.05),4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乡间在独立能力减弱项上有显著差异(t=2.159,P<0.05)、在身体功能不适项上有显著差异(t=-7.450,P<0.000 1).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文化程度(β1=-0.764 6)、个人月收入(β2 =1.879 5)、牙龈肿痛(β3=2.735 9)、牙龈退缩(β4=3.572 4)、牙齿疼痛(β5=2.595 7)、牙齿脱落(β6=3.962 1)、口臭(β7 =3.554 0)、年龄(β8=0.782 9).结论 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口腔疾病,需加强口腔卫生服务及口腔健康宣教.

    作者:王小丹;余喻连;刘晓晶;符方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岁),男62例,女58例,机械通气时间≥21 d.比较不同年龄组(≥80岁组和<80岁组)患者的临床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老年PMV患者住院死亡和撤机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和检验.结果 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21.7%(26/120),住院期间脱机成功率为61.7%(74/120);老年PMV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液净化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延迟气管切开等因素对患者住院死亡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当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OR=2.302,95%CI 1.357~3.905,P=0.002)和血清白蛋白≤20 g/L(OR=3.916,95%CI 2.173~7.057,P<0.000 1)时,老年PMV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老年PMV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液净化治疗、外科手术等因素对患者脱机失败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当APACHEⅡ≥15(OR=2.306,95%CI 1.356~3.990,P=0.005)、血清白蛋白≤20 g/L(OR=3.945,95%CI 2.193~7.007,P=0.001)、至少有一种合并疾病(OR=2.032,95%CI 1.457~3.805,P=0.040)以及延迟气管切开(OR=2.012,95%CI 1.253~3.054,P=0.004)时,老年PMV患者脱机失败的风险显著升高.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和低白蛋白水平是PMV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患者存在合并疾病及延迟气管切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玉婷;李洪祥;杨娟;张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Harris-Benedict公式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目的 探讨Harris-Benedict(H-B)公式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组采用H-B公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14 d,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IgA、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胃潴留、血糖控制差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高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arris-Benedict公式在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上,并不优于常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黄浩;陈湘平;李程锦;林立伟;张金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诊断老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老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32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GLM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对其进行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乳腺超声分类并综合研究分析.结果 32例GLM病灶的声像图分为低回声团块型18例,混合回声结节型9例,弥漫散布型5例.BI-RADS 3类9例,4a类10例,4b类5例,4c类8例.结论 GLM超声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通过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和BI-RADS乳腺超声分级共同分析能提高GLM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林铭新;朱长富;侯秀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做VD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温肺降浊方组及石杉碱甲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给药3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温肺降浊方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找到平台的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温肺降浊方各组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发现,温肺降浊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温肺降浊方可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改善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吴林;唐农;麻小梅;陈炜;郑福奎;赵海涛;白硕宇;曾冬娟;杨惠丹;邓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求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大五人格量表(BF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工具,对12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心理韧性水平评估,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5.350±15.050)分;心理韧性水平与病变部位、入院次数有相关性(P<0.05).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因子、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正相关,共解释了心理韧性总变异的34.2%.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低于一般成人水平,责任感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倪敏;李伦兰;章靓;韩江英;倪倩倩;骆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入院早期血清D-二聚体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入院早期血清D-二聚体(D-D)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相关性.方法 137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时血清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 μg/L,n=42)及D-D正常组(≤400 μg/L,n=9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术后HF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D与HF发生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D-D正常组比较,D-D升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血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HF发生率较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D水平与反映心功能指标NT-proBNP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D-D水平 (OR=1.810,95%CI:1.572~3.235,P<0.05)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佳诊断截点值为432.67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3% 和80.7%.结论 血清D-D水平增高显著增加了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风险,可能是H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医师应当密切监测入院时D-D水平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近期预后做出临床参考.

    作者:陈东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维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伤,还可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穿刺方向的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穿刺方向的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治疗188例(214节椎体),根据不同的穿刺方向分为3组,A组为经椎弓根向椎体上1/3方向穿刺,B组为向中1/3方向穿刺,C组为下1/3方向穿刺,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1 d、术后1 d、1 w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 w进行功能障碍(ODI)评分,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检查评估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3组VAS及O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法与其他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穿刺方向的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法与PVP法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椎弓根向椎体上1/3穿刺进针方向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骨水泥的渗漏,且无论哪种进针方向PKP较PVP骨水泥渗漏率低.

    作者:王林锋;陈小杰;陆成武;叶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疝出型和退变突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表达及与Modic改变的病理机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疝出型和退变突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Modic改变与突出类型的相关性和病理机制.方法 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损伤疝出组41例和退变突出组21例.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将病例分为 Modic改变组22例和非Modic改变组40例.术中取椎间盘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SYBR green法荧光定量PCR观察并检测椎间盘组织病理改变和IL-17表达情况.结果 损伤疝出组新生血管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P<0.01).退变突出组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损伤疝出组(P<0.01).损伤疝出组椎间盘组织中IL-1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P<0.01).Modic改变组椎间盘组织中IL-1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非Modic改变组(P<0.01).疝出型IL-17 mRNA表达量与Modic改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61,P<0.001).结论 损伤疝出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局部炎性反应;IL-17在损伤疝出型椎间盘表达明显,提示介导了椎间盘神经根微环境的免疫炎症变化;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Modic改变的病理机制.

    作者:孟志强;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抵抗素上调脂肪酸转位酶表达对HepG2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棕榈酸诱导下对HepG2肝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及其对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50 ng/ml重组人抵抗素及0.5 mmol/L棕榈酸孵育HepG2肝细胞,之后用100 nmol/L胰岛素处理,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 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膜CD36表达,尼罗红(Nile Red)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脂质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增加胞膜FAT/CD36含量(P<0.05),促进HepG2细胞SREBP1 mRNA表达(P<0.05),使胞内红色脂肪小滴增多(P<0.05).结论 在高浓度游离饱和脂肪酸环境中,抵抗素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状态下通过上调HepG2 的CD36 表达,刺激SREBP1转录,导致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

    作者:罗招凡;李芳萍;程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