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铁民;齐宝柱;田甜;杨国军;王昆鹏;周敬君;季东鑫;王维兴
目的 探讨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检查价值.方法 分析具有明显失眠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43例),另纳入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使用PGS观察两组睡眠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SQI、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PSQI与HAMD及HAMA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0.84,均P<0.01).PSG检测显示两组总记录时间、S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慢波睡眠(SWS)、快速眼动相睡眠(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睡眠潜伏期、醒觉次数、醒觉时间、S2、REM活动度、REM密度、REM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随着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加剧变的更差;并且PSG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指标的改变,PSG监测技术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钧;王雪花;谢燕;王雪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老年人健康机遇控制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年龄态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广州市社区老年人333人,男144人,女189人,年龄65~91岁,平均(72±6)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的年龄态度分量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分别测量日常生活能力、年龄态度和健康心理控制源.结果 自理能力、年龄态度、机遇控制得分两两之间相关(r=-0.219~0.247).自理能力机遇控制分别对年龄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19,P<0.001;β=-0.120,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8~-0.001.结论 老年人自理能力、机遇控制、年龄态度密切相关,机遇控制在自理能力和年龄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姜敏敏;黄建栩;许珊;林展博;徐东杰;何国榕;林廷宽;谭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情况,探讨年龄、性别及合并其他疾病对血压变异性(BPCV)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5例,动态血压监测获得BPCV参数,探讨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对BPCV的影响.结果 真实收缩压变异性(SB-PARV)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女性收缩压加权标准差(SBPwSD)明显大于男性(P均<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BPCV参数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但仅收缩压标准差(SBPSD)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BPCV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舒张压变异性(DBPCV)低于未合并冠心病组,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调整了年龄、性别混杂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SBPSD与合并糖尿病呈正相关(r=0.162,P<0.05).结论 年龄、性别是BPCV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BPCV有增大趋势.
作者:林敏;尤美铮;黄峰;林帆;朱鹏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对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负担量表(ZBI)和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QOL)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负担得分为(24.12±11.41)分,57%的照顾者负担处于中重度水平;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176.58±40.65)分;负担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其中负担总分与生活质量的社会适应维度相关显著(P<0.01).结论 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医护工作者应给予照顾者一定的支持尤其鼓励其适当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以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栾贝贝;王维利;朱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2010年初中国城市老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 7%,有媒体推测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在2030年或将达到70% 〔1〕. 对于老年住宅的研究具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及其团队的一系列研究〔2〕,主要侧重于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出发研究积极老龄建筑,但是目前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空巢家庭老人的各种需求并将其运用到户型设计中. 本文剖析空巢家庭老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及在现有住宅中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现象,提出建筑设计应该把握的内容及相应的户型设计.
作者:王少锐;尹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步行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上海市宝山区51例稳定性心绞痛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运动干预.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QOL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前后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得分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的维度有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和精神健康.结论 步行干预有利于老年冠心病患者QOL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时光霞;张吨;刘无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者79例(观察组),无颈动脉斑块者6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含量.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CRP水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和CRP水平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
作者:孔岩;陈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当羊骨片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OP)大鼠股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甲酸模型组、仙灵骨葆组(312 mg/kg)和当羊骨片低、中、高剂量组(250,500,10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予维甲酸70 mg/kg,连续14 d.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共28 d.检测子宫质量指数、血清TGF-β1水平、股骨上段TGF-β1 mRNA表达及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甲酸模型组血清TGF-β1水平、股骨TGF-β1 mRNA表达及子宫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0.01),形态学检查可见骨髓腔变大,骨小梁变细变薄,排列稀疏、不规则等骨质疏松表现.与维甲酸模型组比较,当羊骨片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TGF-β1水平、股骨TGF-β1 mRNA表达及子宫质量指数(P<0.01,P<0.05),当羊骨片中剂量组与仙灵骨葆组能显著升高股骨TGF-β1 mRNA表达(P<0.01),而血清TGF-β1水平高于维甲酸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羊骨片对TGF-β1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维甲酸致OP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尹鑫;于海龙;张晓峰;杨丽;王伟;李青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及分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62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临床疑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造影图像,记录6个造影参数: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曲线下面积.对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化检测和微血管密度计数,根据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进一步依据gleason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组的腺体分化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各组造影参数及微血管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前列腺癌组超声造影曲线以速升速降型为主,而前列腺增生组以缓升缓降型为主;前列腺癌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明显大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两组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越低,微血管密度计数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正相关;达峰时间、到达时间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负相关;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与组织微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组织微血管密度随病灶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超声造影可推断前列腺病变微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在早期无创评价病变性质及预后.
作者:郝德峰;王立坤;张鲁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法,应用自制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社区60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结果 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1.3%,以轻度尿失禁为主,占9.8%,重度尿失禁者较少,仅占0.3%;患病率男性为7.8%,女性13.8%.年龄、性别、听力情况、婚姻、子女数量、患慢性病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需照顾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高龄、失能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龄和失能老年人,主要以轻度尿失禁为主.
作者:张英;陈雪萍;陈一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在帕妥珠单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Hs578T耐帕妥珠单抗的耐药亚株Hs-Her,(FISH)法分析耐药细胞株Her表型;MTT法检测帕妥珠单抗对Hs578T和Hs-Her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帕妥珠单抗干预后细胞凋亡情况;PI3K/Akt抑制剂干预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耐药亚株Hs-Her基因表达FISH检测呈强阳性;0.1~100 mg/L浓度帕妥珠单抗干预72 h后,Hs578T和Hs-Her细胞体外增殖均受到抑制,且随帕妥珠单抗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其中Hs578T的IC50值明显低于Hs-Her(P<0.01);10 mg/L的帕妥珠单抗干预后Hs578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s-Her细胞(P<0.01).预先经PI3K/Akt抑制剂处理后再加入帕妥珠单抗,Hs578T和Hs-Her细胞均发生明显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帕妥珠单抗可有效抑制Hs578T细胞Akt蛋白磷酸化,却无法抑制Hs-Her细胞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同时抑制Hs578T和Hs-Her细胞的Akt蛋白磷酸化.结论 帕妥珠单抗耐药细胞Hs-Her存在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帕妥珠单抗耐药细胞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与帕妥珠单抗耐药性存在明确相关性.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肺泡蛋白沉着症( PAP)为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肺部疾病.早由美国病理学家Rosen等〔1,2〕于1958 年首次提出. 它的显著病理学特征是肺泡腔内及远端细支气管内蓄积大量的过碘酸雪夫( PAS)染色阳性的磷脂及其各种表面活性蛋白( SP)-A、B、D等混合物〔3~5〕. PAP主要是由于体内存在的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自身抗体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对表面活性物质的清除障碍所致〔5〕. 本文对PAP的治疗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拉周措毛;关巍;时莹庆;杜发茂;冯喜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阿霉素脂质体与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时效果和毒性.方法 搜索Pubmed数据库截止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对比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和毒性的文章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的2889例乳腺癌患者,经过分析发现相比传统阿霉素治疗,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毒性的风险(OR=0.46,95%CI 0.23~0.92,P=0.03),并且显著提高总缓解率(ORR)(OR=1.25,95%CI 1.02~1.52,P=0.03).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HR=1.14,95%CI 0.96~1.34,P=0.12).对总生存(OS)率分析发现两种治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HR=1.00,95%CI 0.91~1.10,P=0.93).结论 相比传统阿霉素剂型,使用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ORR及降低心脏毒性,应为临床首选.
作者:冯佳;罗英豪;王思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功能的变化对其机制.方法 抽取初治及治疗病情稳定的MG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各20例的静脉血10 ml.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CD4+T细胞、干扰素(IFN)-γ+CD4+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4+T细胞、IL-2+CD4+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与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共孵育后,FCM术测定CD4 T细胞分泌IL-17、IFN-γ、TNF-α及IL-2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病情稳定的MG患者相比,初治MG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IFN-γ+CD4+T细胞、TNF-α+CD4+T细胞、IL-2+CD4+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MG患者与HC外周血CD4+Foxp3+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分泌IL-17、IFN-γ、TNF-α和IL-2,而MG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抑制CD4+TT细胞分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MG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增强,从而导致M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郭淼;张晓莺;李燕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低氧患者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稳定期中重度COPD睡眠低氧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噻托溴铵组、缓释茶碱组和联合组各21例.噻托溴铵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缓释茶碱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联合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三组均治疗4w.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夜间平均SaO2(MSaO2)、夜间低SaO2(MmSaO2)、SaO2小于90%的时间与睡眠总时间的占比(T90)、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SaO2、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并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三组MSaO2、MmSaO2、T90、PaO2、PaCO2、SaO2、FEV1、FVC、I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SaO2、MmSaO2、PaO2、SaO2、FEV1、FVC、I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90、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与其他两组相比,联合组MSaO2、MmSaO2、PaO2、SaO2、FEV1、FVC、IC均上升,T90、PaCO2均下降(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能有效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睡眠低氧患者的夜间睡眠SaO2、血气指标及肺功能,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两种药物单药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姜锋;郑洪飞;程玉华;庞桂芬;杨林瀛;李金玲;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照护管理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涉及苏州市5个区中3328名年龄≥60岁的老年居民,以其中1990例高血压或(和)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社会资料包括: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社区照护管理服务利用情况包括:血压、血糖测量频率,调查前1年内随访次数.结果 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照护管理服务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占81.68%,糖尿病患者占87.90%.相关性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非农村户口是农村户口随访次数的2.718倍,农民是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69倍,家庭人均月收入次高20%、高20%分别为收入低20%的2.257和2.418倍.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照护可获得性较差;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老年高血压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的社会决定因素.
作者:卢惠娟;蒋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老龄问题就被列入历届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如何关注日益庞大的老龄群体,提高老龄人口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乃至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1,2〕. 本研究以城镇老年人健身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对老年人健身服务事业从操作层面进行了构建研究.
作者:宋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心肌梗死(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MI患者22例为MI组,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15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即刻(0 h)采肘静脉血2管,MI患者在入院后6、12、24、48、72、96 h分别采血一次,得到的血清和血浆分别用于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和尿路上皮癌相关抗原(UCA)1表达水平.结果 除入院时MI组血清cTnⅠ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其余任意时间点上MI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组血浆中UCA1表达水平在6、12、24、48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疾病史将患者分为单纯MI组(12例)、高血压MI组(7例)、糖尿病MI组(3例)和联合患病组(3例),分析显示在0、12、72 h时各组UCA1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UCA1能够作为MI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其在MI发病后不同时段具有显著的变化,并且特异性良好,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作者:唐艺加;陈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勃起功能障碍( ED)是指在有性交意愿的情况下阴茎持续至少3个月不能达到和(或)维持充分的勃起状态而获得满意的性生活〔1〕. DM中ED患者为正常人群的3倍,且ED发生较正常人群早10~15 年〔2~4〕. DM阴茎组织中终末糖基化产物( AGEs)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多〔5〕,应用AGEs抑制剂能改善DM大鼠勃起功能〔6〕. 本文对AGEs在DMED的发生、发展中重要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桂士良;王伟群;崔大伟;王茉琳;迟宝进;魏博;罗振国;郭玉刚;曹会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巨大冠状动脉瘤是指内径大于2. 0 cm的冠状动脉瘤,其发病率为0. 02%,目前仅有一些个案报道,内径从2. 0 ~15. 0 cm不等〔1,2〕. 本文报道1例来源于左主干的巨大冠状动脉瘤,且无任何临床症状,极其罕见,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刘胜中;谭今;黄克力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