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霉素脂质体与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及毒性的meta分析

冯佳;罗英豪;王思雄

关键词:阿霉素, 脂质体, 化疗, 乳腺癌,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阿霉素脂质体与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时效果和毒性.方法 搜索Pubmed数据库截止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对比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和毒性的文章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的2889例乳腺癌患者,经过分析发现相比传统阿霉素治疗,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毒性的风险(OR=0.46,95%CI 0.23~0.92,P=0.03),并且显著提高总缓解率(ORR)(OR=1.25,95%CI 1.02~1.52,P=0.03).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HR=1.14,95%CI 0.96~1.34,P=0.12).对总生存(OS)率分析发现两种治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HR=1.00,95%CI 0.91~1.10,P=0.93).结论 相比传统阿霉素剂型,使用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ORR及降低心脏毒性,应为临床首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1例AD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多巴酚丁胺组4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 d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 d后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7 d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 d,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周围血管阻力(SVR)、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均明显低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治疗3 d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和24 h尿量都增加,而呼吸频率、心率都降低(P<0.05);用药7 d后,两组LVEF增高(P<0.05),而LVEDD无明显改变(P>0.05);左西孟旦组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及LVEF较多巴酚丁胺组改善更明显(P<0.05);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多巴酚丁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治疗老年ADHF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金龙;黄淑琼;宁耀贵;余剑华;汪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选择高血栓负荷病变患者86例,即时支架组(34例)经PCI和(或)血栓抽吸开通罪犯血管后,立即置入支架.延迟置入支架组(52例)未立即置入支架,7~14 d复查冠脉造影,根据病变血管的狭窄情况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PCI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延迟支架组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者明显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的直径显著大于即时支架组(P<0.01),置入支架的长度明显小于即时支架组(P<0.05).院内和1年的MACE发生率延迟支架组显著少于即时支架组(P<0.05).结论 高血栓负荷的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充分抗栓药物治疗,延迟支架置入,可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E事件,改善预后;同时也能降低支架的置入率,更能正确选择支架的直径和长度,优化心肌梗死的PCI治疗.

    作者:安佰富;张广成;张雪莲;刘和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当归挥发油上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LR3,TRIB1基因的表达

    目的 通过研究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肝脏组织中TRIB1、TLR3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挥发油对SHR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挥发油组低剂量组(含5%的挥发油),当归挥发油组高剂量组(含10%的挥发油)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并用同周龄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灌胃4 w后,测定给药前后血压的变化.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结构变化,QT-PCR检测TRIB1、TLR3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当归挥发油能降低SHR的血压.TRIB1,TLR3在各用药组表达上调,且呈差异性表达,在挥发油组不同剂量组之间亦呈差异性上调表达.结论 当归挥发油对SHR脂代谢有调节作用,通过上调TRIB1、TLR3 mRNA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而降压,从而影响脂代谢.

    作者:曲强;纪禄风;石向慧;王利红;伊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老年人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目的 分析中老年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宁夏银川地区的中老年体检者93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统计分析各年龄组和1年的25(OH)D分布状况.结果 25(OH)D平均水平为(14.57±8.20)ng/m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者占81.03%,其中男性占78.42%,女性占82.9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根据血清25(OH)D的水平分为营养缺乏症,不足组,正常组和良好组,各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2.32%,38.67%,14.50%和4.51%.各年龄段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布不同,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提示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P<0.01).25(OH)D水平呈现季节性变化(F=7.21,P<0.01),夏秋季25(OH)D水平较高,而冬春季相对较低.结论 宁夏银川地区中老年人群普遍缺乏血清维生素D,冬节较为严重,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下降的趋势.提示应关注中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时补充维生素D.

    作者:席向红;马婷婷;郭小龙;张建荣;王利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霉素脂质体与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及毒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阿霉素脂质体与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时效果和毒性.方法 搜索Pubmed数据库截止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对比阿霉素传统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和毒性的文章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的2889例乳腺癌患者,经过分析发现相比传统阿霉素治疗,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毒性的风险(OR=0.46,95%CI 0.23~0.92,P=0.03),并且显著提高总缓解率(ORR)(OR=1.25,95%CI 1.02~1.52,P=0.03).阿霉素脂质体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HR=1.14,95%CI 0.96~1.34,P=0.12).对总生存(OS)率分析发现两种治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HR=1.00,95%CI 0.91~1.10,P=0.93).结论 相比传统阿霉素剂型,使用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ORR及降低心脏毒性,应为临床首选.

    作者:冯佳;罗英豪;王思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腔鳞癌中DPC4、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其与增殖的关系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口腔鳞癌中胰腺癌第4座位缺失(DPC4)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分析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 46例口腔鳞癌术后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为观察组,肿瘤周围非肿瘤性牙龈鳞状上皮组织18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DPC4、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DPC4、TGF-β1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DPC4、TGF-β1和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大径、有无坏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DPC4与TGF-β1、DPC4与KI67呈负相关,TGF-β1与KI67呈正相关.结论 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DPC4低表达、TGF-β1和KI67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DPC4与TGF-β1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可能与对KI67标记的增殖有明显调节作用.

    作者:王禹锟;董文杰;吴婷;郭婧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城市空巢家庭老人需求分析与住宅设计

    2010年初中国城市老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 7%,有媒体推测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在2030年或将达到70% 〔1〕. 对于老年住宅的研究具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及其团队的一系列研究〔2〕,主要侧重于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出发研究积极老龄建筑,但是目前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空巢家庭老人的各种需求并将其运用到户型设计中. 本文剖析空巢家庭老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及在现有住宅中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现象,提出建筑设计应该把握的内容及相应的户型设计.

    作者:王少锐;尹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髓过氧化物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确诊的老年OSAHS患者93例为OSAHS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重、中、轻3组;选取31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组者外周血ICAM-1、MPO浓度;重度OSAHS患者进行综合治疗3个月后复测ICAM-1、MPO,分析ICAM-1、MPO与PSG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OSAHS患者ICAM-1、MPO浓度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逐渐上升(F=29.937,18.946;P<0.01);轻度组ICAM-1、MPO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余各组相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OSAHS患者ICAM-1、MPO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OSAHS患者ICAM-1与MP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均和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与AHI呈正相关(P<0.01).重度OSAHS患者经3个月综合治疗后外周血ICAM-1、MPO浓度及AHI显著降低,LsaO2明显上升,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老年OSAHS患者体内ICAM-1、MPO水平上升可能为其并发心血管损害的机制之一;外周血ICAM-1、MPO水平的测定对老年OSAHS病情判断、疗效评估及合并心血管病风险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春峰;王宝锋;王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运动对乳腺癌患者人体成分、血清Dickkpof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对乳腺癌患者体重、腰围、臂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血清Dickkpof(DKK)1水平的影响.方法 67例乳腺癌患者分成运动组32例和非运动组35例,共进行12 w运动,运动前后进行人体测量及成分分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DKK1的水平.结果 12 w运动后,运动组腰围、臂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血清DKK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运动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身体状况,降低血清DKK1水平.DKK1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的运动效果及评估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任云会;杨丽;李文庆;杨柳;车瑛琦;孙晶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昌队列女性人群乳腺增生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女性人群乳腺增生患病现状,分析乳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该队列女性人群乳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病因分值,按Walker的方法探讨年龄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年龄、职业为干部、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未闭经、人工流产史、自动流产史为该人群乳腺增生独立危险因素.分娩次数、月经初潮年龄较晚为保护性因素.年龄≥40岁与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和未闭经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年龄≥40岁组为该人群乳腺增生患病高危人群,并且当年龄≥40岁与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和未闭经并存时,可增加乳腺增生危险性.

    作者:朱新玉;白亚娜;李娜;胡晓斌;张雪芝;任晓卫;陈晓霞;姬晓虹;刘燕青;彭峥;王敏珍;李娟生;程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Apelin13增强大鼠吗啡镇痛效能及对p38 MAPK和ERK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Apelin13(APL)对大鼠吗啡镇痛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进行鞘内置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PL高剂量(APL-H)组、中剂量(APL-M)组及低剂量(APL-L)组(n=10),APL-H、APL-M及APL-L组分别接受鞘内注射10μl含APL 0.05、0.5、5μg的MES缓冲液,对照组鞘内注射等体积的MES缓冲液,1次/d,连续5 d.各组均在鞘内给药前(d0)和给药后第6天(d6)、7(d7)、8(d8)天皮下注射10 mg/kg吗啡,测定各组右后爪的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及甩尾潜伏期(TFL),并计算大可能镇痛效应百分比(MPE).第8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腰膨大处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 各组d0时基础PWTL和TF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APL-L组d0、d6、d7、d8时PWTL、MPE和TF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L-M组和APL-H组d6~d8时的PWTL、MPE和TFL水平均高于d0,且APL-M组和APL-H组d6~d8时的PWTL、MPE和TF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PL-M组和APL-H组的p-p38 MAPK和p-ER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APL-L组,且APL-H组该两种蛋白水平均低于APL-L组和APL-M组(P<0.05).结论 鞘内注射APL可抑制热痛敏并提高吗啡镇痛效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和ERK活化有关,在恢复吗啡耐受大鼠的吗啡镇痛效果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延洪;阿良德;王占鹏;樊海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变性引起的疾病,又叫老年痴呆症. 近年来,我国AD的发病也逐年上升. 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AD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对AD发病机制的各种学说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方威;胡国章;刘乃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估及多导睡眠图检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检查价值.方法 分析具有明显失眠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43例),另纳入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使用PGS观察两组睡眠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SQI、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PSQI与HAMD及HAMA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0.84,均P<0.01).PSG检测显示两组总记录时间、S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慢波睡眠(SWS)、快速眼动相睡眠(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睡眠潜伏期、醒觉次数、醒觉时间、S2、REM活动度、REM密度、REM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随着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加剧变的更差;并且PSG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指标的改变,PSG监测技术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钧;王雪花;谢燕;王雪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会活动对不同地域老年人居家不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活动对不同地域老年人居家不出(housebound)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先后抽取保定市大纪家社区、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安徽省蚌埠市延安小区,以社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2180名老年人为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包括一般情况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活动调查表、housebound状态评估量表对研究对象以入户方式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问卷当场收回.结果 河北省社区老年人housebound发生率为15.82%,安徽省社区老年人housebound发生率为14.88%.其中无亲密朋友,与邻居交往不频繁,与亲戚交往频度低,未参加社会活动的社区老年人housebound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不同地域社区老年人社会活动影响其housebound的发生,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邓梦;张盼;邢凤梅;虎于丁;汪凤兰;张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EBSCO、Sino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有关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在疗效〔RR=1.16,95%CI(1.03~1.31),P=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MSE评分〔MD=-0.99,95%CI(-3.45~1.46),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质量很高的RCT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林琳;李衡;石杭科;黄雅莲;丁杏;李茂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siRNA TPM4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肌球蛋白(TPM)4小干扰RNA(siRNA TPM4)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TPM4 siRNA(TPM4 siRNA组)、siRNA control(siRNA control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只加入转染试剂.培养48 h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TPM4、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 control组细胞中TPM4、Cleaved Caspase-3、Bcl-2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TPM4 siRNA组细胞中TPM4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PM4 siRNA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cl-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PM4 siRNA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作者:何建林;李珏;杨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化氢通过下调MMP-11和MMP-16改善高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 S)对甲状腺激素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左旋甲状腺素溶液(L-Thy,250μg/ml)腹腔注射(10 ml·kg-1·d-1)4 w,建立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外源性H2S供体,随机将40只SD雄性大鼠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L-Thy组)、H2 S干预组(L-Thy+H2 S组)和H2 S对照组(H2 S组),4 w后处死大鼠,取左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印迹检测MMP-11、MMP-16、PKCα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Thy组心肌胶原纤维堆积明显增加,CVF增高(P<0.05),而与L-Thy组相比,L-Thy+H2S组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CVF降低(P<0.05);H2S组与Control组镜下改变类似,CVF无明显差异(P>0.05);与Control组相比,L-Thy组MMP-11、MMP-16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与L-Thy组相比,L-Thy+H2S组MMP-11、MMP-16表达明显减低(P<0.05),H2S组与Control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之间PKC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H2 S可改善甲状腺激素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11、MMP-16表达有关,但与PKCα通路无关.

    作者:刘盛权;李琳;龙俊蓉;谭文婷;唐芬;刘茂军;梁彪;李子宁;褚春;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参数及不同分化程度与组织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及分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62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临床疑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造影图像,记录6个造影参数: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曲线下面积.对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化检测和微血管密度计数,根据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进一步依据gleason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组的腺体分化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各组造影参数及微血管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前列腺癌组超声造影曲线以速升速降型为主,而前列腺增生组以缓升缓降型为主;前列腺癌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明显大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两组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越低,微血管密度计数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正相关;达峰时间、到达时间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负相关;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与组织微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组织微血管密度随病灶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超声造影可推断前列腺病变微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在早期无创评价病变性质及预后.

    作者:郝德峰;王立坤;张鲁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对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负担量表(ZBI)和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QOL)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负担得分为(24.12±11.41)分,57%的照顾者负担处于中重度水平;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176.58±40.65)分;负担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其中负担总分与生活质量的社会适应维度相关显著(P<0.01).结论 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医护工作者应给予照顾者一定的支持尤其鼓励其适当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以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栾贝贝;王维利;朱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 D4+T细胞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功能的变化对其机制.方法 抽取初治及治疗病情稳定的MG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各20例的静脉血10 ml.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CD4+T细胞、干扰素(IFN)-γ+CD4+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4+T细胞、IL-2+CD4+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与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共孵育后,FCM术测定CD4 T细胞分泌IL-17、IFN-γ、TNF-α及IL-2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病情稳定的MG患者相比,初治MG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IFN-γ+CD4+T细胞、TNF-α+CD4+T细胞、IL-2+CD4+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MG患者与HC外周血CD4+Foxp3+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分泌IL-17、IFN-γ、TNF-α和IL-2,而MG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Treg细胞抑制CD4+TT细胞分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MG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增强,从而导致M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郭淼;张晓莺;李燕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