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老年慢性辐射损伤的效果

潘雨利;管旌旌;李修英;孙艳伏

关键词:慢性辐射伤, 高压氧治疗, 软组织放射性坏死, 放射性骨坏死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老年慢性辐射损伤(CR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老年肿瘤患者放疗后CRI 245例,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HBO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在HBO治疗过程中对两组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喉软组织放射性坏死(STRN)、膀胱STRN、肠STRN、皮肤STRN等组织损伤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愈率、无效率、恶化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评估结果看HBO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无病情恶化.结论 HOB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老年慢性辐射性组织损伤有效果良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法,应用自制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社区60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结果 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1.3%,以轻度尿失禁为主,占9.8%,重度尿失禁者较少,仅占0.3%;患病率男性为7.8%,女性13.8%.年龄、性别、听力情况、婚姻、子女数量、患慢性病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需照顾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高龄、失能是老年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龄和失能老年人,主要以轻度尿失禁为主.

    作者:张英;陈雪萍;陈一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指数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P波及心率变异指标与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因阵发性房颤住院患者32例,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并依据术后14 d内患者是否房颤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早期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17例),依据3个月后是否出现房颤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晚期复发组(10例)及未复发组(22例).对各组患者P波改变、平均心率(MeanHR)律及心率变异(HRV)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达肺静脉电隔离,早期心律失常再发率为46.87%(15例),12例为房颤.心律失常发作于末期的比例为10例,9例为心房纤颤,1例为心房扑动.术前及术后大P波时限(Pmax)与P波离散度(Pd)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术前和术后复发组Pmax及Pd较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复发组Pmax较低(P<0.05),不存在复发组术后Pmax、Pd和复发组Pd较术前降低趋势.HRV指标中,与复发组相比,未复发组早期MeanHR、HRV指标较低,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较高(P<0.05);与复发组相比,晚期未复发组反映迷走神经的指标较低,LF/HF较高(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后,迷走神经可作为术后房颤再发作的检测指标.

    作者:吴巧云;梁海棠;朱志玲;李范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参四逆颗粒对心力衰竭犬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人参四逆颗粒对比格犬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 普通级比格犬36只,麻醉开胸术后给予3%戊巴比妥钠溶液制备心力衰竭模型;十二指肠给予人参四逆颗粒,观察心脏重量指数,采血进行相关酶检测及各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 人参四逆颗粒对心力衰竭犬可明显改善心脏重量指数,减低血管紧张素(Ang)-Ⅱ、脑钠素、心钠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白细胞介素1含量,可明显改善各脏器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人参四逆颗粒能改善心力衰竭犬心脏重量指数,减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损害,对犬心力衰竭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岩;吴易航;刘新宇;邸琳;刘洁;王秋静;刘芬;吕文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长春瑞滨在输液性静脉炎小鼠模型建立中的作用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长春瑞滨在输液性静脉炎小鼠模型建立中的作用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小鼠,分别应用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浓度以及给药速度,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应用西咪替丁等不同的H2受体阻断剂进行干预.结果 长春瑞滨(VIN)给药浓度以及注射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注射剂量越多,小鼠静脉炎的发生率更高并且更加严重(P<0.05);给药浓度下降后增加了注射难度并提高了小鼠死亡率(P<0.05);给药速度越快,小鼠静脉炎发生风险越高(P<0.05);预先应用西咪替丁可以显著降低小鼠静脉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制备动物模型能够为改进VIN用药方法提供重要参考,并进一步探索干预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措施.

    作者:申建宾;于子瑞;李勇红;曹梅;崔应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1例AD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多巴酚丁胺组4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 d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 d后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7 d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 d,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周围血管阻力(SVR)、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均明显低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治疗3 d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和24 h尿量都增加,而呼吸频率、心率都降低(P<0.05);用药7 d后,两组LVEF增高(P<0.05),而LVEDD无明显改变(P>0.05);左西孟旦组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及LVEF较多巴酚丁胺组改善更明显(P<0.05);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多巴酚丁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治疗老年ADHF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金龙;黄淑琼;宁耀贵;余剑华;汪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化氢通过下调MMP-11和MMP-16改善高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 S)对甲状腺激素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左旋甲状腺素溶液(L-Thy,250μg/ml)腹腔注射(10 ml·kg-1·d-1)4 w,建立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外源性H2S供体,随机将40只SD雄性大鼠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L-Thy组)、H2 S干预组(L-Thy+H2 S组)和H2 S对照组(H2 S组),4 w后处死大鼠,取左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印迹检测MMP-11、MMP-16、PKCα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Thy组心肌胶原纤维堆积明显增加,CVF增高(P<0.05),而与L-Thy组相比,L-Thy+H2S组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CVF降低(P<0.05);H2S组与Control组镜下改变类似,CVF无明显差异(P>0.05);与Control组相比,L-Thy组MMP-11、MMP-16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与L-Thy组相比,L-Thy+H2S组MMP-11、MMP-16表达明显减低(P<0.05),H2S组与Control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之间PKC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H2 S可改善甲状腺激素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11、MMP-16表达有关,但与PKCα通路无关.

    作者:刘盛权;李琳;龙俊蓉;谭文婷;唐芬;刘茂军;梁彪;李子宁;褚春;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EBSCO、Sino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有关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在疗效〔RR=1.16,95%CI(1.03~1.31),P=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MSE评分〔MD=-0.99,95%CI(-3.45~1.46),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质量很高的RCT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林琳;李衡;石杭科;黄雅莲;丁杏;李茂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MM患者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ASCT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后和观察组移植后的临床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CRR),记录观察组造血重建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植后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化疗后(P<0.05).观察组均造血重建成功.其中中性粒细胞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0(8~17)d,血小板造血重建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0(8~18)d,中位住院时间为29(23~35)d.两组心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ASCT比单用化疗治疗MM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多,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吴倩;傅琤琤;朱霞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艾拉莫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信号的影响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T-614)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核因子(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对照组,T-614治疗组,每组10只.造模后,采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T-614对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50、NF-κB/P65、IκBα基因及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T-614可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NF-κB/P50、NF-κB/P65的表达,上调IκBα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T-614治疗组优于MTX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T-614可通过降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50、NF-κB/P65表达,升高IκBα表达以达到控制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黄颖;姚血明;马武开;唐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情况,探讨年龄、性别及合并其他疾病对血压变异性(BPCV)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5例,动态血压监测获得BPCV参数,探讨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对BPCV的影响.结果 真实收缩压变异性(SB-PARV)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女性收缩压加权标准差(SBPwSD)明显大于男性(P均<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BPCV参数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但仅收缩压标准差(SBPSD)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BPCV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舒张压变异性(DBPCV)低于未合并冠心病组,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调整了年龄、性别混杂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SBPSD与合并糖尿病呈正相关(r=0.162,P<0.05).结论 年龄、性别是BPCV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BPCV有增大趋势.

    作者:林敏;尤美铮;黄峰;林帆;朱鹏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YP2 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对冠心病PC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H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352例,均行PCI治疗,治疗后进行基因型测定、血小板活性测定及氯吡格雷抵抗测定.对比CYP2C19基因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氯吡格雷抵抗率及血小板凝集率,统计CYP2C19基因型的各亚型比例,随访1年,对比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2例患者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野生亚型组166例,突变亚型组186例.CYP2C19基因型共有6种:(?1/?1)、(?1/?2)、(?1/?3)、(?2/?2)(?2/?3)(?3/?3),各亚型比例分别为166例(47.2%)、138例(39.2%)、27例(7.7%)、10例(2.8%)、10例(2.8%)和1例(0.3%).突变亚型组的氯吡格雷抵抗率、血小板凝集率均高于野生亚型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在PCI患者中,CYP2C19野生亚型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突变亚型组(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PCI预后,CHD患者PCI术后CYP2C19?2、CYP2C19?3基因变异型的氯吡格雷抵抗率更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姚常;黄文军;周国忠;刘兴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研究进展

    甲状腺合成人体所需的甲状腺激素( T4 )对促进生长发育、糖代谢及对脂质的合成与分解、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 T4 过多或不足均可对一些疾病产生影响. 有研究证实抑郁症( DD )患者存在 T4 水平的异常〔1〕,DD患者与甲减患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且甲减常伴发DD状态. 现将DD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广权;李贵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03例为实验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实验组分为单支病变组53例和非单支病变组50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无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03例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测,分析并比较颈动脉硬化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实验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比例、存在斑块比例、IMT厚度、斑块厚度、Crouse积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软斑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扁平斑、硬斑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混合斑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单支病变组IMT增厚比例、颈动脉斑块比例均显著低于非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应用超声可准确检测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黄晓云;郭卫红;牛晓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人群体位性高血压的变异性

    目的 评估个体体位性高血压单日内和连续周间、相隔1年的变异性.方法 2013年6~7月对广东省佛山市某街道3所老人院居住者162例进行调查,年龄60~98岁.以站立3 min时收缩压(SBP)升高≥20 mmHg和(或)舒张压(DBP)升高≥10 mmHg判断为体位性高血压.第1天测量4次体位性血压,第8、15天、1年后分别测量1次体位性血压.结果 直立后3 min SBP变化均值为10.0 mmHg,极差101 mmHg,四分位数间距18 mmHg,标准差为14.5 mmHg,变异系数(CV)为145.0%.第1天4次测量符合1次,2次,3次,4次体位性高血压标准的患者依次有32例,35例,17例,25例.相隔1 w 3次测量符合1次,2次,3次体位性高血压标准的患者依次有41例,34例,22例.112例居民1年后复测体位性血压变化,32例(28.6%)存在体位性高血压,其中12例在1年前第1天测量达到体位性高血压标准.结论 个体体位性高血压变异大,多次测量对确定个体体位性高血压是必需的.

    作者:曾汇庆;伍焕平;梁叶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当羊骨片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羊骨片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OP)大鼠股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甲酸模型组、仙灵骨葆组(312 mg/kg)和当羊骨片低、中、高剂量组(250,500,10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予维甲酸70 mg/kg,连续14 d.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共28 d.检测子宫质量指数、血清TGF-β1水平、股骨上段TGF-β1 mRNA表达及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甲酸模型组血清TGF-β1水平、股骨TGF-β1 mRNA表达及子宫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0.01),形态学检查可见骨髓腔变大,骨小梁变细变薄,排列稀疏、不规则等骨质疏松表现.与维甲酸模型组比较,当羊骨片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TGF-β1水平、股骨TGF-β1 mRNA表达及子宫质量指数(P<0.01,P<0.05),当羊骨片中剂量组与仙灵骨葆组能显著升高股骨TGF-β1 mRNA表达(P<0.01),而血清TGF-β1水平高于维甲酸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羊骨片对TGF-β1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维甲酸致OP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尹鑫;于海龙;张晓峰;杨丽;王伟;李青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升高合并肥胖、高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539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同时采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P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根据UA水平分为第一分位数组181例,第二分位数组178例,第三分位数组180例,3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HDL-C及HCY差异显著(均P<0.05).与第一分位数组比较,第三分位数组LDL-C、FFA、TG、舒张压(DBP)及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UA是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程度与UA水平有关(OR=1.011,P<0.01).BMI异常组合中,第二和第三分位数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项目正常+第一分位数组)的1.565、1.686倍(均P<0.05).血压异常组合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的1.488、1.691、1.774倍(均P<0.05).血糖异常组合中,第二和第三分位数组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的1.493、1.574倍(P<0.05).TG异常组合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的1.456、1.639、1.714倍(均P<0.05).FFA异常组合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的1.365、1.580、1.671倍(均P<0.05).HDL-C异常组合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是参照组的1.344、1.593、1.699倍(均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UA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高UA合并肥胖、高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慈余;余细平;夏骏;徐柯;胡庆丰;邱莲女;周永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老年脊髓损伤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运动、呼吸、膀胱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肾俞、命门、关元、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脾俞穴位,1次/d,5次/w;两组治疗4 w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5含量;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脊柱外科学中的方法评价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TNF-α、IL-1β、IL-5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运动、触觉、痛觉ASI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性较佳.

    作者:赵力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者79例(观察组),无颈动脉斑块者6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含量.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CRP水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和CRP水平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

    作者:孔岩;陈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力量训练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和摄糖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影响

    目的 探讨8 w力量训练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空腹和摄糖后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24例老年MS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12)和对照组(n=12),运动组进行8 w力量训练,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和血压变异性(BPV).结果 空腹状态下,两组实验前后HRV、BPV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GTT状态下,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后标准化低频功率(LFn)、LFn/标准化变频功率(HFn)、收缩压的低频功率(LFSBP)均较本组空腹状态时明显增加(P<0.05),运动组实验后OGTT状态下LFn、LFn/HFn、LFSBP较实验前OGTT状态下也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实验前后OGTT状态下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力量训练提高了老年MS患者摄糖后的交感反应(包括心交感调制和交感缩血管调制),但对空腹时的自主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董聪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诊断老年前列腺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用于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前列腺癌患者69例(前列腺癌组)、同期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前列腺增生组)及健康体检老年男性5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SA、PSAD和HMGB1含量.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PSAD和HMGB1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组:t=29.674、25.212、23.665,对照组:t=35.654、36.293、30.286,均P<0.05);前列腺增生组血清PSA、PSAD和HMG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7.203、22.603、19.910,均P<0.05).PSA+PSAD+HMGB1联合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PSA、PSAD、HMGB1单独检测.PSA与PSAD、PSAD与HMGB1、PSA与HMGB1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PSAD、HMGB1水平明显升高,PSA+PSAD+HMGB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朱家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