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雌激素对骨关节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肖亚平;戴慕巍;田发明;王文雅;张柳

关键词:骨关节炎, 雌激素, 软骨, 软骨下骨, 滑膜
摘要:骨关节炎( OA)是一种退化性关节疾病,导致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等关节组织的退变,造成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晚期引起滑膜炎,加重关节破坏,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致残,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1〕. OA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据推测,在2020年,OA将成为全球第4大致残疾病〔3〕. OA是一种多病因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机械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均参与OA的发生发展〔4〕,其中雌激素( E)缺乏是 OA 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原学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后OA患病率显著增加,与体内 E 缺乏一致〔5~7〕. 实验研究发现,关节组织存在E 受体( ERs )〔8〕,进一步提示 E 可能参与 OA 发生发展〔7,9〕. Sniekers等〔10〕发现,E是一种保护性激素,阻止关节软骨破坏和软骨下骨退变,维持关节健康〔11〕. 近结合 E 和选择性ERs调节剂苯卓昔芬组成的组织选择性E复合物在美国批准用于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症状的治疗,减少了E治疗的副作用,同时增加E的治疗功效〔12〕. 因此新型E复合物的出现为E应用于OA提供了可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对骨关节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 OA)是一种退化性关节疾病,导致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等关节组织的退变,造成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晚期引起滑膜炎,加重关节破坏,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致残,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1〕. OA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据推测,在2020年,OA将成为全球第4大致残疾病〔3〕. OA是一种多病因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机械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均参与OA的发生发展〔4〕,其中雌激素( E)缺乏是 OA 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原学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后OA患病率显著增加,与体内 E 缺乏一致〔5~7〕. 实验研究发现,关节组织存在E 受体( ERs )〔8〕,进一步提示 E 可能参与 OA 发生发展〔7,9〕. Sniekers等〔10〕发现,E是一种保护性激素,阻止关节软骨破坏和软骨下骨退变,维持关节健康〔11〕. 近结合 E 和选择性ERs调节剂苯卓昔芬组成的组织选择性E复合物在美国批准用于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症状的治疗,减少了E治疗的副作用,同时增加E的治疗功效〔12〕. 因此新型E复合物的出现为E应用于OA提供了可能.

    作者:肖亚平;戴慕巍;田发明;王文雅;张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 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可伴有语言、运动、视觉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症状. 在欧美国家, VD发病人数占总痴呆人数的15%~2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D) ,排在第二位,而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越AD居于首位〔1〕. 目前发现的VD危险因素除非血管因素如遗传、年龄、教育水平等外,还包括诸多血管因素(尤指脑内血管),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在这些血管因素中,无论由脑血管本身的病变,还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均对VD具有重要影响. Smid等〔2〕对VD 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92.0%. Skoog〔3〕表明,VD患者中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者占据很大比例. 因此,高血压被视为VD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高血压导致VD的病理机制为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AS)或形成动脉瘤、微栓塞,并诱发炎症、内质网反应等,改变脑血流动力学,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终导致神经元丢失,从而导致VD的发生〔4〕.

    作者:宋宛珊;李霖;岳少乾;朱金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胃癌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PD-1高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PD-1表达情况;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情况;比较胃癌组织、胃癌患者外周血与健康人胃黏膜中CD4+、CD8+T细胞的PD-1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分析胃癌组织中表达PD-1阳性与PD-1阴性的CD4+、CD8+T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PD-1表达和单核细胞的PD-L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中CD4+、CD8+T细胞表达的PD-1显著高于胃癌外周血和正常人胃黏膜中的PD-1表达;胃癌组织中PD-1阳性的CD4+,CD8+T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granzymeB,肿瘤坏死因子(TNF)显著低于PD-1阴性.结论 胃癌患者体内CD4+、CD8+T细胞高表达PD-1抑制了T细胞的功能,促进胃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何芳;王芳;张艳婷;李鹏;杨少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女性输卵管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女性输卵管卵巢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统计161例年龄≥70岁患有附件良性肿瘤的老年女性,回顾分析其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与腹腔镜组比较,开腹组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延长,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多(均P<0.05),开腹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伤口非甲级愈合、术后体温≥38℃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两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均值、术中收缩压>160 mmHg和<90 mmHg、术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均无严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术中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发生1例术后少尿,使用速尿后缓解.结论 输卵管卵巢良性肿瘤的老年女性,在充分评估一般情况且控制血压、血糖后,且未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可耐受传统手术者,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一个比较优先的考虑,同时对性质不明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可选择腹腔镜做探查手术.

    作者:杨绍艳;唐辰典;唐帅;宋亮;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弹簧圈瘤腔内栓塞与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弹簧圈瘤腔内栓塞与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为Ⅳ~Ⅴ级的aSAH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栓塞组与夹闭组各50例,栓塞组行弹簧圈瘤腔内栓塞,夹闭组行动脉瘤颈夹闭术,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为功能,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整体预后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栓塞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治疗后第3天,夹闭组IgG、IgA与IgM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且栓塞组明显高于夹闭组(P<0.05).结论 弹簧圈瘤腔内栓塞相对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高分级aSAH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对行为功能有所改善.

    作者:李刚;曹芳;焦松;夏湘平;韩冲;肖华;唐军;刘锐;冉启山;姚声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方法分析偏侧帕金森病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观察偏侧帕金森病老年患者的脑半球间连接功能改变情况,探讨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收集24例老年原发性偏侧帕金森患者,根据发病侧分为左侧发病组(11例)和右侧发病组(13例).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5名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在Matlab7.8平台上进行预处理,计算出三组VMHC改变的脑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受试者丘脑、舌回、额中及下回、缘上回、额上回、中央前及后回的VMH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发病组患者丘脑半球VMH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视觉皮层、感觉运动皮层、其他脑区(顶下小叶、中央旁小叶、下半月小叶、小脑后叶)的VMH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发病组患者在前额叶、感觉运动皮层VMH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丘脑、苍白球、额上回VMH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侧发病组患者在视觉皮层、感觉运动皮层VMH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缘上回VMH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侧发病组,枕中回和中央后回的VMHC水平与BDI-Ⅱ评分呈负相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右侧发病组,缘上回VMHC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中后回的VMHC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偏侧性影响到脑半球间的功能连接模式,可能是偏侧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作者:朱亮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突变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

    目的 探讨应用突变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94例NSCLC患者,采用突变特异性IHC法和罗氏454下一代测序系统法进行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EGFR基因突变阳性定位在肿瘤细胞质和细胞膜或细胞膜中.突变特异性IHC法检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6.17%,其中腺癌的突变率为48.44%,鳞癌的突变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氏454下一代测序系统法检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8.30%,其中腺癌的突变率为51.56%,鳞癌的突变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特异性IHC法能够有效检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其结果与罗氏454下一代测序系统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P<0.001).结论 突变特异性IHC法能够有效检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并且突变特异性IHC法能够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快速的反应,具有耗时短、易判读、检测费用少等特点.

    作者:卢冠男;孙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SYNTAX评分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 CHD)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分为5型:无症状型CHD、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1〕,部分研究〔2〕发现CHD的危重程度往往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往往应用冠脉造影计算冠脉评分的办法,来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其中包括Lea-man评分、Gensini评分、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美国心脏学会(AHA)病变分级及SYNTAX评分,其中SYNTAX评分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详细量化,可以作为CHD危险分层工具,来预测CHD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学者〔3〕将SYNTAX评分进行优化,帮助临床医生选择优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 SYNTAX 评分在CH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萍;罗东雷;郭靖涛;周江;刘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脂水平、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组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SA、TC及TG水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邹维;李卓;刚晓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异泽兰黄素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

    目的 探讨异泽兰黄素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异泽兰黄素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异泽兰黄素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活性氧(ROS)的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异泽兰黄素对细胞内JNK和Bcl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2.5、5.0、10.0、20.0、40.0μg/ml异泽兰黄素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ROS抑制剂(NAC)预处理细胞1 h能显著抑制异泽兰黄素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10.0μg/ml异泽兰黄素作用细胞24 h能促进细胞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为(47.20±1.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促进JNK磷酸化水平和Bcl2表达水平,JNK磷酸化水平为(3.12±0.25)倍,Bcl2磷酸化水平为(2.84±0.22)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JNK磷酸化抑制剂和NAC均能显著抑制异泽兰黄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JNK的磷酸化.结论 异泽兰黄素可诱导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ROS的产生,通过激活JNK/Bcl2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成千维细胞的增殖活性.

    作者:李响;刘宏伟;梁杰;吴志远;张培华;吴志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血管疾病中RP105作用机制

    RP105早被发现为一种B细胞表面分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RP105 是Toll样受体( TLR)家族成员,其胞外段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胞内段有一个简短的胞质尾区,RP105与TLR4在结构上很相似,但与TLR4 相比,缺少胞内Toll-白细胞介素( IL)-1受体结构域,它与髓样分化蛋白(MD)-1组合成复合物RP105-MD1,后者能结合TLR4-MD2复合物,从而抑制 TLR4 信号通路〔1〕. 因此, RP105 可以作为TLR4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 本文主要对 RP105 抑制TLR4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动脉粥样硬化( AS)及心肌梗死( MI)中的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作者:曾萍;杨简;范致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与其生存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与其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 老年脓毒症患者10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对照组为一般脓毒症患者50例,重症组为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休克组为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按照预后情况将重症、休克组分为存活组(n=35)和死亡组(n=15).分析所有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降钙素原、肌钙蛋白I水平对照组均低,休克组高,而胆碱酯酶水平对照组高,休克组低;存活组血清降钙素原及肌钙蛋白I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而胆碱酯酶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及肌钙蛋白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23,0.326,均P<0.05),胆碱酯酶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41,P<0.05).结论 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利于医师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判断预后,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蔡琦;蔡丹磊;王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20例,进行营养评估后分为4个研究组进行比较分析;围术期内对手术前营养情况、术后48 h内营养情况与手术并发症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合理逻辑分析模型,对比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手术并发症的关联性.结果 手术后48 h PA与手术并发症无相关性,通过列联卡方检测后建立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ALB、TLC与手术并发症呈现相关性.结论 胃癌患者围术期阶段,营养情况与手术并发症之间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TLC、ALB指标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对患者预后产生促进作用.

    作者:马俊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和干扰素-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及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每组24只.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采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pM-CAO),于术后清醒2 h内首次灌胃给药,特制牛肉汤组予600 mg·kg-1·d-1特制牛肉汤,肌肽组予600 mg·kg-1·d-1肌肽水溶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日2次,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1 d,3 d和7 d处死,各组各时点8只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分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外周血中IL-1β、IFN-γ表达.结果 脑缺血后,各时点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上升;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7 d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缺血后,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均可见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和肌肽1 d和3 d后,脑梗死体积分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予特制牛肉汤7 d后,脑梗死体积分数显著降低(P<0.01).脑缺血后,各时点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7 d后,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予肌肽7 d后,IL-1β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3 d和7 d,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和肌肽7 d后,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特制牛肉汤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FN-γ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脑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丹丹;王辛;马茜;蒋立;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鼻咽癌组织中TRPC1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瞬时受时电位(TRPC)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鼻咽癌组织标本80例和鼻咽慢性炎症标本80例;鼻咽癌C666-1细胞分为siRNA TRPC1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TRPC1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TRPC1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细胞中TRPC1 mRNA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鼻咽癌组TRPC1蛋白阳性率高于鼻咽慢性炎症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中TRPC1蛋白和TRPC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5天si-TRPC1组C666-1细胞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G1期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期比例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早期凋亡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666-1细胞侵袭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TRPC1蛋白呈高表达,沉默TRPC1基因后鼻咽癌细胞中TRPC1水平下降,TRPC1能够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鼻咽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佳蓉;陈翊民;吴瑞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脂联素、炎症因子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牙周炎患者脂联素、炎症因子、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患有T2DM的老年牙周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继续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载脂蛋白(Apo)A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PLI、PD、SB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LI对照组t=4.81,P=0.00,观察组t=9.32,P=0.00;PD对照组t=3.75,P=0.00:观察组t=7.54,P=0.00;SBI对照组t=4.74,P=0.00,观察组t=9.10,P=0.00),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糖代谢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FPG、2 h 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45,P=0.008;t=5.61,P=0.00;t=2.40,P=0.008),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两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β对照组t=5.13,P=0.00,观察组t=11.69,P=0.00,IL-6对照组t=14.59,P=0.00,观察组t=32.41,P=0.00;TNF-α对照组t=5.69,P=0.00观察组t=11.96,P=0.00),ApoA1、APN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APN对照组t=13.83,P=0.00,观察组t=16.75,P=0.00;ApoA1对照组t=2.43,P=0.01,观察组t=3.97,P=0.00)(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改善体内糖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APN、ApoA1表达.

    作者:李香君;沈丹;戴新军;李艳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411例高龄老年男性进行恶性肿瘤患病情况的调查,并检测其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N端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结果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OP发病率明显高于无恶性肿瘤的高龄老年男性(P<0.05).与无恶性肿瘤的高龄老年男性相比,有恶性肿瘤者体重指数(BMI)显著较低(P<0.05),血清CTX、OC和PTH水平显著较高(P<0.05).结论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OP,而维持理想的体重、及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和积极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降低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OP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施玲飞;沈朋;边平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力肌群锻炼对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重力肌群锻炼对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缓解作用.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病患94例均检测确诊属生物力学破坏引起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按照就医时间标号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针对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特点实施重力肌群锻炼持续干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腰椎牵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应用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状况,记录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缓解效果,记录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等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首日(T1)QBPDS、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 w(T2)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45 d(T3)两组QBPDS、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T4)、治疗3个月(T5)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5PT(60°、120°)、AP(60°、120°)、F/E(60°、120°)生物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组T1、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5 PT(60°)、AP(120°)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效果确切,持续干预锻炼后患者后期脊柱生物力学调整效果及脊柱应力平衡均得到明显恢复,有效缓解腰痛症状.

    作者:苏绍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WT1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手术切除的50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获得的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组织标本中的WT1和VEGF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WT1阳性率分别为66.0%、10.0%和5.0%,VEGF阳性率分别为74.0%、30.0%和15.0%.WT1和VEGF均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高(P<0.05);卵巢癌组织中WT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5),与年龄和淋巴转移无关(P>0.05);VEGF的表达则与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淋巴转移均无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WT1与VE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28,P<0.05).结论 WT1和VEGF均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卵巢癌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会;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bFGF、TNF-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GP)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晚期NSCLC患者8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GP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TGP治疗,两组均治疗42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并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食欲、便秘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食欲、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P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单独GP方案相当,但患者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

    作者:臧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