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及心脏事件的相关性

岑梅珠;刘凯东;黄颖珺;叶嘉欣

关键词:碎裂QRS波,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冠脉造影, 死亡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 AMI 患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nfQRS组.记录病史资料、检验指标、心电图、冠脉造影及随访结果,计算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情况,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nfQRS组相比,fQRS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尿酸(UA)、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加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均P<0.05).fQRS组多支病变、SYNTAX评分显著高于nfQRS组(均P<0.01),单支病变显著低于nfQRS组(均P<0.01).随访期间,fQRS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fQRS组(P<0.05).与fQRS导联数<3组患者相比较,fQRS导联数≥3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fQRS可作为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脏不良事件的指标,提高AMI高危患者的预警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实验法,选取干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社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然后研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不仅能提高老年人防控慢性病能力,而且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有效举措.

    作者:陈超然;郭祥伟;卢光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行PCI的老年STEMI患者79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尼可地尔组(在引导丝通过靶病变后,冠脉内注射6 mg尼可地尔)26例、硝酸甘油组(冠脉内注射200 μg硝酸甘油)26例、常规治疗组(直接置入支架或球囊扩张)27例.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测定患者梗死动脉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通过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反映心肌血流灌注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3个月内对三组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术后药物服用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尼可地尔组cTFC水平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常规治疗组(P<0.01);而硝酸甘油组与常规治疗组 cTFC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无复流或慢血流比例、2 h内ST段回落比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预防性使用尼可地尔是术后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的保护因素,并可促进术后2 h内ST段回落.尼可地尔组患者住院期间再灌注心律失常、术后1 d内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预防性使用尼可地尔是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术后1 d内心绞痛的保护因素.随访期间三组患者服用的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PCI术前预防性冠脉内注射6 mg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老年STEMI患者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水平,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黄敏;卢家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酶转化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五组, A、B、C、D 4组用80 mg· kg-1· d-1的维甲酸(RA)造模,E组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A、B、C 3组再用8、4、2 mg· kg-1· d-1培哚普利给药,D、E两组灌予等量蒸馏水.实验过程中记录体重变化,2个月后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结果 培哚普利干预后骨组织与干预前比较:A组骨小梁中断较少,连接尚可,间距较前减小;B组骨小梁数量较前增多,仍有稀疏、变细,仍可见中断,间距无明显变化;C、D组表现类似,可见骨小梁疏松、中断,小梁间的网孔增大,小梁间连接减少;E组较前无明显变化;A、B、C 3组以A组作用较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骨形成,有效地拮抗RA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进展,且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钟奕;薛青;陈亮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国城市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病因与社区辅助治疗

    目前城市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倍受关注.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分析,城市老年抑郁症患者除生理因素外,其存在认知偏差,主观幸福感低,获得的社会支持少,生活方式单一,精神文化需求缺乏.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服务机构,创造条件提升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其社会支持,丰富其精神文化方式和内容.本文对城市老年抑郁症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探讨抑郁症产生的心理社会病因观及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服务机构如何对城市老年抑郁症进行辅助治疗.

    作者:张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LTV-IPPV)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 3组各35例.术中麻醉过程中,在气管插管后实施间歇正压通气,其中A组潮气量为6 ml/kg,B组为10 ml/kg,C组为12 ml/kg.对比各组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红蛋白(Hb)水平及氧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通气60 min(T1)时B、C两组白细胞介素(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组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拔管15 min后(T2)时B、C两组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各组麻醉诱导前(T0)、T1、T2时MAP、HR及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T2时混合静脉的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氧摄取率(ERO2)水平较 T0时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LTV-IPPV 能够较好地降低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影响机体的氧供需平衡.

    作者:胡松权;张冰;彭永保;程良道;邓爱琴;黄迪;吴开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术后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评价Ⅱ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NSCLC手术病例79例,随机分为术后辅助化疗组40例(对照组)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3个疗程 DC-CIK细胞治疗组39例(治疗组);两组完成术后4个疗程化疗后,对比随访1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每次化疗前血清癌性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YFRA21-1含量;密切观察细胞回输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1年,治疗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功能状况(KPS)、生活质量(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治疗组KPS、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体力状态(Z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2、3、4次化疗前比第1次化疗前CEA 和 CYFRA21-1含量明显降低(P<0.05).第4次化疗前,治疗组 CE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2、3、4次化疗前治疗组 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纳差,失眠的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乏力人次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化疗联合3个疗程DC-CIK细胞治疗可降低NSCLC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降低血清癌性标志物CEA和CYFRA21-1的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海燕;刘达兴;徐刚;宋永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法与路径.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的60周岁及以上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丧偶住院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为88.64%,离退休职业、丧偶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有无陪护等因素是老年丧偶住院患者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护理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环境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丹丹;陈秀红;黄志萍;龚勋;蔡毅;张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浸润性肺腺癌中Auror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浸润性肺腺癌中Aurora-A激酶(Auror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51例为观察组,确诊为原位腺癌21例为对照组,收集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的肺组织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Aurora-A和MMP-9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别.结果 3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转移密切相关.Aurora-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和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urora-A和 MMP-9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升高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Aurora-A和MMP-9具有一定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张永强;任海;郝文波;潘冠龙;张星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19对骨肉瘤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简称H19)对骨肉瘤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利用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在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中构建顺铂抵抗细胞系U2OS-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19表达水平变化.转染过表达及干扰H19的质粒,构建U2OS过表达H19(U2OS oeH19)细胞系、U2OS干扰H19(U2OS shH19)细胞系及 U2OS-CR干扰 H19(U2OS-CR shH19)细胞系,MTT检测细胞系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值)的变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技术检测U2OS oeH19及U2OS shH19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U2OS-CR细胞系IC50值显著高于亲本细胞U2OS(P<0.05),U2OS-CR细胞系H19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U2OS oeH19细胞系顺铂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出现显著增高(P<0.05),U2OS shH19及 U2OS-CR shH19细胞系顺铂 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显著降低(P<0.05).U2OS oeH19细胞相比对照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U2OS shH19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H19可通过促进骨肉瘤细胞EMT进程诱导其顺铂耐药,针对H19的靶向治疗可能提高骨肉瘤的化疗疗效.

    作者:李玉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择378例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耳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耳道分泌物标本中,371例培养出病原菌,其中细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无菌生长8例(2.16%).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21.83%);革兰阴性菌151株(41.6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8.33%);真菌48株(13.22%),其中黄曲霉菌多(3.7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若酮类药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铜绿假单胞菌与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分析结果选择适当药物.

    作者:陈敏;蔡兰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

    目的 比较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与传统外科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3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5例患者采用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其余1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时间,溃疡收缩情况,疼痛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减轻(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加快溃疡面的收缩(P<0.05),减轻复发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作者:郭永斌;郭锦;魏志喜;冯倜;王海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口服,456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50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在此期间不用其他辅助药物.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做出疗效判定.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和72.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 ST、ALT、IRI、TC、TG、LDL-C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HDL-C在治疗后明显上升,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中仅ST、ALT、TC、TG水平在治疗后下降(P<0.05),而IRI、HDL-C、LDL-C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P>0.05).结论 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黄静;陈湘清;郭东升;吴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原因

    目的 分析导致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的原因,并探讨防止化疗中止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83±4)岁.其中化疗中止组48例,分析导致化疗过程中某一次或多次化疗中止的原因,完成按期化疗的按期化疗组46例,比较两组化疗前慢性疾病、血液相关指标、微型营养评估(MNA)、功能独立性(FIM)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等情况.结果 与按期化疗组相比,中止化疗组前白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NA评分及KP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化疗中止的因素有高龄、营养不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年龄分层,≥80岁的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及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化疗前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化疗方式,能使患者化疗间歇期被动性延长的风险降低,有利于患者按期化疗.MNA评分低于23.5分及80岁及以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被迫中止化疗的风险高.

    作者:黄毕林;丁西平;殷实;胡世莲;赵卫刚;方中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治疗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硬膜外组(n=27)和鞘内注射组(n=21).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治疗,鞘内注射组采用鞘内注射吗啡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每日吗啡的平均用量、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细胞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每日吗啡用量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每日吗啡平均用量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硬膜外组患者QLQ-C30评分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低(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QLQ-C30评分均较各自镇痛前高(P<0.05).硬膜外组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镇痛后1个月 CD3+、CD4+、CD4+/CD8+水平较硬膜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个月CD8+水平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1 w、1个月的CD3+、CD4+水平与镇痛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镇痛后1 w的CD8+、CD4+/CD8+水平与镇痛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个月与镇痛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硬膜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鞘内注射组19.05%(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可通过单纯持续鞘内注射吗啡有效缓解,鞘内应用吗啡用量更小.

    作者:余慧青;冯道春;田玲;杨列军;梁冠中;刘师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能否减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程度.方法 选择39例合并 COPD肺癌患者(痰热瘀肺型)随机分为被试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被试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术前1 d(T1)、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在T1、T2时间点,两组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T3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T3、T4时间点TNF-α、IL-6、IL-8水平均较T2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T3时间点IL-10逐渐上升,均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减少合并COPD肺癌围术期间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症因子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肺脏损伤,保护肺功能.

    作者:熊国江;吴俊宏;吕伟;尚龙华;熊汉鹏;刘小雄;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MG伴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经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组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 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P<0.05).两组术后1年EORTC-QLQ 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可应用于 MG 伴胸腺瘤的治疗.

    作者:葛威;于在诚;蒋梦龙;司盼盼;康宁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方法 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外用云南白药+酒精)及对照组46例(外用50%硫酸镁).观察两组近期(2 w)治疗效果及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变和远期(24 w)硬结累积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24 w 硬结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57%(9/46)vs 38.89%(14/36);Log-rankχ2=3.987,P=0.046〕.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可靠.

    作者:陈江贇;胡莘;杨晓仙;多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金钱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利湿退黄和解毒消肿的功用,常用于治疗石淋,热淋,小便涩痛,湿热黄疸,胆胁胀痛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疔疮和虫蛇咬伤〔1〕.金钱草为临床常用药,其药用价值巨大.本文将在本草、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概述.

    作者:李军;蔡泓;王君明;陈荣幸;崔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 了解3种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自行编制的卫生服务需求量表,抽取宁夏固原市城区家庭、机构、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及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不同,应按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祁玲;张继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 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按照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中和大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和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随机将患者分为 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60例)和非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统计两组NIHSS评分、治疗效果,检测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脑梗死程度加重和脑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1、3、7 d,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清 BNP、HGF 和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只在第7天检测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一检测时间点,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与心源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皇甫留杰;郑明;张武昌;涂明义;刘迪;冯琼;谭龙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