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强;金连花;张佰玲;玄延花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是一种累及脑与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及锥体束征,多数患者在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ALS其确切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线粒体功能缺陷、细胞凋亡、病毒感染等有关。近来,ALS病毒致病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外源性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1、泡沫病毒(FV)〕、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及肠道病毒( EV)与ALS之间的关系。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E盒结合锌指蛋白( ZEB)1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和血清蛋白浓度,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16例子宫内膜组织,其中正常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15例,内膜癌组织8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发进行标记染色,以检测在三种组织中ZEB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0例正常内膜、15例不典型增生、61例内膜腺癌、12例特殊类型癌(共108例)患者血清中Z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ZE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中阳性率逐渐下降( P=0.000)。 ZE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正常内膜血清中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表达水平与组织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ZEB1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依据。
作者:陈丽娟;石琦;陈建琴;王秀秀;刘畅;王渠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DCSI)对糖尿病大鼠初期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2%链脲佐霉素(STZ)65 mg/kg建立DM模型,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联合给药高剂量组(H,二甲双胍105 mg/kg+DCSI 378 mg/kg),联合给药中剂量组( M,二甲双胍105 mg/kg+DCSI 189 mg/kg),联合给药低剂量组( L,二甲双胍105 mg/kg+DCSI 94.5 mg/kg),降糖组( PN,二甲双胍105 mg/kg)。8 w后,采集大鼠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联合给药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升高(均P<0.05)。轴突-神经胶质连接趋于正常,毛细血管壁变粗,阻塞减轻。结论 DCSI对 DM 大鼠初期周围神经病变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广红;徐广宇;安丽萍;邵晓彤;李洪宇;杜培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过多地使用农药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农药残留、农药中毒、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1〕。2004年我国农药使用量达到138.6万吨,而2011年已经达到173万吨,位居全球榜首〔2〕。老年人作为受教育程度、抵抗力较低的易感人群,农药的接触和使用危险性更大〔3~5〕,不同地区农村老年人群结构、农药使用种类等也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旨在了解江苏和河北地区老年人群结构和农药使用情况。
作者:周海腾;王少康;印虹;杨阳;稽昱;唐华丽;孙桂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老年人口增加〔1〕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而健康素养则是这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2010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提出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控制慢病〔3〕。本文详细阐述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策略。
作者:杨国莉;严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以800例合并T2 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0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研究对象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患者血糖水平与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舒张标准差、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增大,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昼夜血压调节损害较大并可能与血糖水平有关。
作者:张涛;黄巍;彭睿;唐遇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山腊梅茎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烟熏加内毒素气管内滴入法复制 COPD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山脂梅组。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山腊梅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进行灌胃,疗程21 d。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各组血清和肺组织中CRP、IL-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特征性病理改变明显,气管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气肿明显,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肺气肿和炎症浸润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正常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CRP、IL-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高、中、低剂量山腊梅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CRP、IL-8均明显较模型组减少( P<0.05)。模型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较各山腊梅组增加(P<0.01),各山腊梅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山腊梅茎水提物可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CRP及IL-8水平,对COPD大鼠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作者:汤森;胡建军;刘多;彭霞;迪丽沙·迪力夏提;彭英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的10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手术情况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2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Harris 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发生术后血肿、假体松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血肿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作者:方跃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 P=0.0001、P=0.000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 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 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 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 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 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费东生;潘道卓;宋文雨;于晓提;杨锁柱;韩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抑制老年人功能性鼻镜鼻窦手术( FESS)术后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FES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Glu)、血皮质醇(Cor),观察呛咳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T1~T3时点MAP、HR、Glu、Cor高于T0时点(P<0.05);观察组T1~T3时点MAP、HR、Glu、Cor低于对照组(P<0.05),呛咳反应、VAS、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期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FESS术后拔管,可减轻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躁动,降低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镇痛质量,而不增加麻醉深度。
作者:丁登峰;罗耀文;王琦;张雪萍;李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多与生理功能衰退有关,女性绝经期后随着雌性激素水平降低、骨含量减少及骨微细机构的改变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1〕;肌肉萎缩、下肢肌力及协调能力欠佳等也是致使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步履蹒跚的重要因素〔2〕。而通过必要的运动训练手段,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进而提高行走能力〔3,4〕。本研究观察不同的太极拳锻炼周期对中老年女性机体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眩晕等病症,不便于进行运动训练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在12个月的锻炼期间,剔除了未按要求参与锻炼者或锻炼期间严重病患者,共计剔除4例,终31人参与本研究。
作者:马志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罗汉果提取物对负重游泳训练大鼠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两组各45只。对照组:采取负重游泳训练。观察组:在负重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对大鼠进行罗汉果提取物灌胃。结果干预6 w后,观察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睾酮水平、皮质酮水平、肝糖原储量、肌糖原储量、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尿氮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罗汉果提取物能够增加负重游泳训练后大鼠的睾酮含量,改善物质代谢,显著提高大鼠的抗运动疲劳能力。
作者:喻聪;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河北省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加剧,养老服务问题也将愈加凸现。周康等〔1〕建议以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为主要模式,保留一定比例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以高端群体为对象的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适度发展。傅玳〔2〕结合杭州实际情况认为,可以在城乡结合处集中开发大规模的老年社区,并配有老年公寓、老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大学等设施,使老年既有居家氛围又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齐潘云等〔3〕对大庆市区托老院所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课题组〔4〕对湖南城镇居民养老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湖南城镇居民养老供需矛盾突出的结论。没有赡养人、子女赡养有实际困难的老年人及不愿在家中忍受寂寞的老年人集中到托老所等托老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难、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要,将成为解决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桂玲;周稳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胱抑素( Cys)-C检测在早期肾病诊断中诊断价值,确定其佳临床诊断临界点。方法应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79例和各种肾病患者88例的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 Scr),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Youden指数。结果 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6,并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采用Youden指数大的切点为临界点,确定诊断临界点为0.91 mg/L,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7.3%、96.2%、95.3%、81.0%和86.8%,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Cys-C 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能为临床及时发现早期肾病并对其作出诊断提供判断依据;使用ROC曲线评价简单有效,并可用来客观确定佳临床诊断临界点。
作者:黄海樱;陈波;周强;嘉红云;冀天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在不同年龄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FPFD)患者盆底变化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FPFD患者(观察组)73例、25~40岁的FPFD患者(对照组)127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查盆底变化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下移距离、直肠下移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以及周长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可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年龄段FPFD患者的盆底解剖和功能变化情况,对年龄较大的FPFD患者应重点关注。
作者:娄小嫣;于露;沈颖;张新;李庆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98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 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给予6个月连续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1 s率( FEV1/FVC%)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8及C-反应蛋白( CRP)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和FEV1/FVC%分别为(1.60±0.38)L、47.30±3.77和43.76±3.93,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和CRP分别为(10.65±3.66)pg/ml、(28.46±4.08)pg/ml和(4.06±1.47)mg/L,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招兰;杨贵丽;王惠玲;吴淑芳;王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 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肿瘤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5例HCC患者和30例FNH患者,分别应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定量参数和评价超声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HCC的注入造影剂到大峰值强度增高1/2时间(RT)短于FNH的超声结果,从开始增强到造影剂聚集大时所需时间(TTP)、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强度(PI)均长于FNH的超声结果(均P<0.05);超声诊断HCC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9%、83.33%、89.23%、86.84%、92.59%,对FNH分别为83.33%、94.29%、89.23%、92.59%、86.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HCC和FNH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氡;郝美嘉;何艳;张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便秘是一种异常肠道症状,可能是潜在疾病的初始或者次要症状〔1〕。全球便秘的总发病率为0.7%~79%,平均16%〔2〕。临床上便秘通常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性便秘及混合型便秘〔3〕。有研究报道,其中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以结肠动力下降和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特征的顽固型便秘,占慢性便秘患者中的13%~37%〔4,5〕,它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且增加患结肠癌的概率〔6〕。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临床上对于其治疗尚无有效措施。其中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但长期服用泻剂和促动力药物会加重肠壁神经等损害,手术治疗属于创伤性治疗,容易引发腹部疼痛和肠胀气等副作用。但有临床研究报道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总有效率76.7%〔7〕,且无副作用,复发率小,因此,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的梳理显得十分有意义,现就将此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陆春霞;余芝;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后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 P-POSSUM)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进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7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并观察、记录术后实际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二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37例,预测并发症率24.02%,实际并发症35例,实际并发症率22.29%;预测死亡4例,预测死亡率2.36%,实际死亡3例,实际死亡率1.91%,预测值与观察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OSSUM 评分系统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能较为准确的预测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具有可靠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斌;董永康;马健超;苏书栋;宋志勇;张雪莹;黄岚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