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对策

王培培;王雪丹;孙健;刘凤丽;张勇;周燕;程冉冉

关键词: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择本市空巢老人308例为研究组和健康非空巢老人300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心理状况。结果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注意力集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比例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过分担忧及无缘无故害怕方面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空巢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社会和社区应该给予重视,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和援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缓解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提升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 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 SD大鼠165只,3月龄,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55只,适应性培养1 w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 kg-1· d-1,3次/w,持续12 w,构建GIOP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2 w后行手术造成大鼠左侧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治疗组给予复古方药液10 ml/kg灌胃,1次/d,持续8 w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测量12、20 w 末时大鼠骨密度、血清 Ca、P 含量、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骨钙素( BGP)活性。结果实验12 w末,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大鼠 GIOP模型构建成功。20 w 末,模型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12 w末,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0 w末,模型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0.05)。结论中药复骨方能够提高GIOP骨折大鼠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中Ca、P含量,提高ALP、BGP活性,改善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徐进;丁任;石晓兵;马台;王宇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 LG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其受体( VEG-FR)2的表达。方法58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选择上述患者在距肿物边缘>5 cm、经病理主治医师证实为非癌组织的胃黏膜组织的蜡块组织4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LGR5、VEGF 和 VEGFR2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LGR5、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LGR5、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与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相关,LGR5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Ki67增殖指数相关,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LGR5和 VEGF、VEGF和 VEGFR2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LGR5、VEGF和VEGFR2在胃腺癌术后组织中高表达,三者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LGR5可能与VEGF和VEGFR2蛋白的表达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纤毛内转运蛋白20和上皮型黏附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关注肿瘤中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口腔鳞癌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的蜡块组织,70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牙龈鳞状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FT20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IFT2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IFT20和 E-cadherin阳性率与肿瘤大径、累犯骨组织、脉管内瘤栓和 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FT20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中IFT20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二者可能具有负向协同作用。

    作者:张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且施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和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术后躁动、术后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和通气不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麻醉药物用量少,并且术后并发症少,更具有安全性。

    作者:任平;常朝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策略

    老年人口增加〔1〕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而健康素养则是这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2010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提出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控制慢病〔3〕。本文详细阐述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策略。

    作者:杨国莉;严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城乡居民参保与参合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对比

    目的:对城乡居民参保与参合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某县2011年度城乡参保和参合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住院医疗费用中,参保和参合老年患者药费均占总费用的54%,参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参合平均住院费用(P<0.05),收入水平、入院情况、转归情况、住院日、医院级别5个因素为参保和参合居民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合理控制药费、减少住院时间、选择适宜医院,是控制参保与参合老年患者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肖倩;武晓猛;张龙;闫子海;孙星;肖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0例大面积脑梗死行去大骨瓣减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在发病48 h内行大骨瓣减压术的老年患者中,16例中线移位<25 mm,24例行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前后并发脑积水的病人分别是14例和10例。结论中线移位<25 mm是老年患者颅骨修补前后并发脑积水的重要相关因素。此外,颅骨修补术前脑积水的形成和修补术后脑积水进行性发展显著相关。术前和术后并发脑积水都和预后不良有关。中线移位<25 mm的老年患者应避免并发脑积水。

    作者:严峻;阮玉山;罗昱;廖兴胜;余良;卢桂花;肖绍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 DM)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48只,按DM大鼠模型建模,按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分别以生理盐水、240 mg/kg、300 mg/kg和375 mg/kg浓度姬松茸多糖灌胃给药,持续1 w,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大鼠,对比观察四组一般情况、体重和血糖、脾脏指数、胸腺指数、CD4+、CD8+、CD4+/CD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反应蛋白( CRP)和白细胞介素( IL)-6。结果中药各剂量组体重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血糖显著降低( P<0.05),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体重增加和血糖降低的更显著( P<0.05);中药各剂量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各剂量组CD4+、CD8+均较对照显著增加( P<0.05),且高剂量组CD4+、CD8+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CD4+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剂量组炎症因子 TNF-α、CRP和 IL-6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炎症因子TNF-α、CRP和IL-6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姬松茸多糖能改善DM大鼠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吕娟;白甫;曹兰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在大肠癌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eregulin、ErbB-2及MMP-7在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ErbB-2及MMP-7在三组的mRNA表达;比较分析三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egulin和ErbB-2在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多(P<0.01),而癌旁组织比远癌组织的表达也有所增加(P<0.05)。 MMP-7在肠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多,差异显著(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肠癌组织中heregulin、ErbB-2及MMP-7的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ErbB-2在肠癌组织的 mRNA表达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5);MMP-7的mRNA表达在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 heregulin、ErbB-2及 MMP-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heregulin、ErbB-2及MMP-7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heregulin磷酸化激活ErbB-2后可能通过复杂的下游信号通路介导MMP-7表达上调,三者共同在大肠癌的浸润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heregulin及 ErbB-2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冬芽;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和血小板(PLT)参数的关系及其在PA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45例 T2DM 患者,根据踝肱指数( ABI)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 PAD 组,6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 NPAD组,81例),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BIL水平,并分析血清TBIL水平与ABI、胱抑素( Cys)-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UACR)、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PLT参数和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PAD组血清 TBIL水平明显低于 NPAD 组〔(10.25±3.01)vs(12.68±3.51)μ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PAD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 DBIL)、间接胆红素( IBIL)、血小板( PLT)计数、ABI和eGFR呈明显正相关( P<0.05或P<0.01),与PLT平均体积(MPV)、PLT比容(PCT)、血肌酐(Scr)、Cys-C和UAC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ABI、Cys-C和MPV是影响PAD患者血清TBI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PAD患者血清TBIL与DN、PLT参数有关,其可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进而参与PAD的发生发展。

    作者:晏丕军;冯健;张志红;徐勇;欧阳芳;何建华;李佳;马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组织Th17细胞轴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RHD)患者心脏二尖瓣瓣膜上Th17细胞轴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IL-21、IL-6、IL-23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20例 RHD患者及12例非RHD对照组二尖瓣瓣膜组织( NRHD组),应用苏木素伊-红(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对 IL-17、IL-21、IL-6、IL-2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RHD组HE染色可见瓣膜组织部分出现纤维化和钙化,局灶性散在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存在 IL-17、IL-21、IL-6、IL23的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质中,炎性细胞主要位于血管旁。 RHD组 IL-17、IL-21、IL-6、IL23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及其乘积评分均明显高于 NRHD组(P<0.05)。结论 RHD 患者瓣膜中Th 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高Th17表达可能是引起RHD持续瓣膜损害的一个潜在机制。

    作者:文韵;桂春;黄伟强;文宏;韦恒;郑慧蕾;曾志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M23 B对大鼠肝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NM23B在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NM23B 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及其阴性对照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BRL-3A肝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CON)、干扰 NC 组(siRNA-NC)、干扰组(siRNA)、过表达组(OE)、过表达 NC 组(OE-NC),通过定量PCR分析各组细胞中Cyclin D1、NM23B和PCNA的mRNA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各组细胞中Cyclin D1、NM23B和PCNA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比例;用CCK 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OE组 Cyclin D1、NM23 B和 PCNA的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 CON 组显著增多( P<0.05);另一方面,siRNA组的Cyclin D1、NM23B和PCN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干扰NC组和OE-NC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OE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siRNA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 CON组(P<0.05)。同时,OE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N组(P<0.05),siRNA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siRNA-NC组和 OE-NC 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CCK-8检测细胞增殖表明OE组的增殖速度明显快于 CON组(P<0.05),siRNA组的增殖速度明显慢于CON组(P<0.05),siRNA-NC组和OE-NC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表达 NM23B可以加强 Cyclin D1、PCNA的表达,缩短细胞周期,从而促进肝细胞增殖;干扰NM23B表达则削弱了Cyclin D1、PCNA的表达,延长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肝细胞增殖。证实了 NM23B在体外培养 SD大鼠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为后续体内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高红强;李志强;王海雷;薛国友;刘静;陈刚;李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即刻抗血小板聚集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4~9 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行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组18例、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22例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2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后24 h和7 d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 h和治疗7 d的疗效比较,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有效率高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即刻抗凝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即刻抗血小板聚集、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 P<0.05)。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南,可根据自身情况,尝试溶栓后即刻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联合治疗。

    作者:王素洁;陈丽丽;李培;詹红艳;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探讨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择本市空巢老人308例为研究组和健康非空巢老人300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心理状况。结果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注意力集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比例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过分担忧及无缘无故害怕方面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空巢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社会和社区应该给予重视,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和援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缓解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提升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培;王雪丹;孙健;刘凤丽;张勇;周燕;程冉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社会医疗保险水平测定与分析

    调查统计,老年人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在中国,因病等各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有1000多万人。确定本国或本地区的社会医疗保险适度水平,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不仅关系到医疗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对社会保障整体目标的实现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2011年上海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24.5%,另一方面上海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居全国之先,本文旨在发现上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定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张强;张健明;潘诗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闭环通气模式与自主呼吸实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 P=0.0001、P=0.000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 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 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 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 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 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费东生;潘道卓;宋文雨;于晓提;杨锁柱;韩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垂体瘤术后并发尿崩症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人垂体瘤术后并发尿崩症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3例垂体腺瘤手术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患者的防治体会。结果本组老年患者出现尿崩症的肿瘤全切除11例(47.8%),次全切除9例(39.1%),大部切除3例(13.1%);尿崩症轻度4例(17.4%),中度16(69.5%),重度3例(13.1%)。其中12例在1 w~1个月逐渐恢复,6例术后3个月恢复,3例术后半年恢复,2例死亡。结论老年人垂体瘤术后更容易发生离子紊乱尿崩症状。及时发现及补充水及电解质可降低老年人垂体瘤术后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赵璐;温滨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

    联合国曾预测至2030年老年人口将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1〕。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000万老年人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为(160~800)亿元人民币〔2〕。跌倒风险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已成为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一个共同障碍,70%跌倒与老年人的死亡相关〔3〕。本文对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张庆来;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马齿苋口服液对高脂大鼠LEP、ADPN、TC、TG、ALT、AST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马齿苋口服液对高血脂大鼠瘦素(LEP)、脂联素(AD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大鼠给高脂饲料,其余组大鼠给高脂饲料同时,进行药物干扰,喂养12 w后结束实验,腹主动脉抽血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的含量,酶联吸附方法测LEP 、ADPN。结果①LEP:罗格列酮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模型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低、中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无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较其余组均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较中剂量升高(P<0.05),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无差异(P>0.05);②ADPN:其余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对照组较药物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中剂量组无差异(P>0.05),低剂量较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罗格列酮无差异(P>0.05);③TG、TC: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1);中、高、罗格列酮组降低(P<0.05);④ALT、AST: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较高剂量显著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罗格列酮组无差异( P>0.05)。结论马齿苋口服液是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ADPN、降低LEP含量,有效减少高脂大鼠血清TG、TC含量,降低其 ALT、AST活性,预防大鼠高血脂。

    作者:牛美兰;田恒运;马俊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POSSUM评分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后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 P-POSSUM)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进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7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并观察、记录术后实际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二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37例,预测并发症率24.02%,实际并发症35例,实际并发症率22.29%;预测死亡4例,预测死亡率2.36%,实际死亡3例,实际死亡率1.91%,预测值与观察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OSSUM 评分系统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能较为准确的预测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具有可靠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斌;董永康;马健超;苏书栋;宋志勇;张雪莹;黄岚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