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复发鼻咽癌旋转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陆佳扬;张基永;张武哲;彭逊;李梅;吴丽丽;谢文佳;谢良喜

关键词:局部复发鼻咽癌, 旋转容积调强, 放射治疗, 剂量学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VMAT)技术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 IMRT)技术在复发鼻咽癌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双弧VMAT与七野IMRT两组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 PTV)剂量参数、适形指数( CI)和均匀指数( HI),以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参数、机器监测跳数(MU)、投照时间。结果 VMAT的 PTV D98%略低于 IMRT(P<0.05),CI高于 IMRT(P<0.05),HI与IMRT无显著差异(P>0.05)。 VMAT 中双侧颞叶的 Dmean 与周围正常组织的 Dmean 均比 IMRT 低(P<0.05),脑干的 Dmean 略高于 IMRT(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VMAT的MV(672±112)明显少于IMRT(917±206),幅度约(25±13)%(P<0.05),VMAT投照时间〔(2.3±0.1)min〕比IMRT〔(5.1±0.4)min〕减少(54±3)%。结论局部复发鼻咽癌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略优于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保护双侧颞叶,有效减少MU和投照时间。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周倒走对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规律倒走对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进行为期16周(每周3次,每次1 h)倒走干预。16周前后使用芬兰Metitur 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和DJ2L-Ⅱ型单脚站立测试仪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测试。结果①16 w后试验组的开、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30,P=0.042);②16 w后试验组开眼双脚站立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显著减小(P=0.040,P=0.036),而闭眼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均非常显著减小(P=0.002,P=0.001)。结论16 w的倒走运动改善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倒走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运动干预手段。

    作者:张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前两周期EP方案化疗有效性与预后

    目的:探讨前两周期顺铂加依托泊苷( EP)方案化疗敏感性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确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治的住院患者58例,接受常规的两周期EP化疗后联合局部放疗。两周期 EP方案化疗结束后评估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为化疗有效组,无变化(SD)和疾病进展(PD)患者为化疗无效组,继续2~4周期EP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观察毒副作用,评估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结束后4 w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 RR),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随访终点。结果共有55例患者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及同步放疗,其中化疗有效组39例,化疗无效组16例,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化疗有效组的RR为79.5%(31/39),化疗无效组为37.5%(6/16),χ2=5.12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PFS:化疗有效组18个月,化疗无效组6.0个月,χ2=5.212,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2周期EP方案化疗有效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优于化疗无效患者。

    作者:丁新民;冯华松;伏婷婷;聂舟山;潘磊;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MMP组织抑制因子(TIMP)-1(t=3.358, P=0.001)、MMP-3(t=4.375,P<0.001)、VEGF(t=19.0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1,P=0.039)(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0.70,P<0.001)(P<0.01)。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t=3.154,P=0.002)、IL-8(t=23.7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 VEGF与 MMP-9(r=0.626,P<0.01)及 IL-8(t=0.682,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VEGF与MMP-9、IL-8呈正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卢建军;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汉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探讨修订荷兰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法从承德市和南京市选取898名社区老年人,施测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AS)、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主动-投入、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59.4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3.532,RMESA=0.069,GFI=0.852,AGFI=0.816,CFI=0.900,IFI=0.901,NLI=0.867;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18~0.909;除“多样性”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皆显著正相关(r=0.143~0.424,PS<0.01)。结论汉化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群。

    作者:刘海宁;李现文;韩布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并不少见,Anavekar等〔1〕发现在145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3.6%的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另一方面,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是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GO等〔2〕在一项包括112万人的研究中发现,患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CrCL )<60 ml/min〕的患者中,14.9%的患者合并冠心病。由此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联密切,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作者:陈鹏;马云飞;尉海涛;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AFL)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881例,检测谷氨酰转肽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清肌酐和肝脏超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及eGFR。结果881例体检人群中,NAFL 274例〔男212例,女62例,平均年龄(48.0±7.3)岁〕,健康人群607例〔男321例,女286例,平均年龄(47.7±8.8)岁〕,两组性别、SBP、DBP、UA、GGT、TG、TC、HDL-C、LDL-C、FPG、WC、BMI、eGF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NAFL人群eGFR平均水平低于健康人群〔(107.5±20.0)ml· min-1·1.73 m-2 vs.(112.8±24.6)ml· min-1·1.73 m-2〕。按eGFR水平从低到高将研究人群平均分成四组,发现NAFL患病率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P 趋势值=0.019)。经年龄、性别校正后,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 与 DBP、WC、BMI、GGT、TG、TC、LDL-C、UA等NAFL相关危险因素呈负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 eGFR与NAFL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NAFL可对eGFR产生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可能是导致eGFR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生志;沈哲;厉有名;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诊断的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核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 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随着MRI技术进步及功能磁共振( fMRI)广泛应用,其已经成为脑肿瘤成像的金标准,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还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 MRS)、灌注( PWI)及微观结构( DWI)显示其治疗后变化,可靠的区分辐射坏死和治疗后复发。 PET对肿瘤治疗反应的敏感性强于CT与MRI,但是假阳性率高。 b值,即弥散敏感因子,主要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敏感程度,是DWI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的生理环境不同,其病变在b值的取值上也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疾病,不同b值DWI所显示出来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b值的DWI在诊断胶质瘤上的应用及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作一个综述。

    作者:刘沁茹;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耐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可显著提高,且运动耐量显著增强。

    作者:蔡婷;王晔玲;王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白藜芦醇下调Cyclin家族表达调节皮肤癌HS-4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中药白藜芦醇(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的适作用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蛋白改变情况。结果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毒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 mg/L的Res作用72 h 对人皮肤癌 HS-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大;加入 Res处理48 h 后人皮肤癌 HS-4的 G 0/G 1期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 P<0.05),S 期细胞数目比对照组低(P<0.05),G2/M期细胞数目两组差别不明显;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Res可抑制HS-4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能影响皮肤癌HS-4细胞周期,将其阻滞于G1期,为Res在皮肤癌中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PCT的水平、不同程度患者的血清PCT的水平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的相关性,观察不同PCT水平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在脓毒血症不同程度的比较中,脓毒血症患者PCT值要优于合并器官衰竭组,合并器官衰竭组优于感染休克组;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比较中,脓毒血症合并器官组及感染性休克组要显著高于单纯性脓毒血症(P<0.05)。在患者病情转归的比较中,好转组PCT值逐渐降低,无效组PCT值无明显变化,死亡组PCT值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CT值与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呈正比,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周凯;胡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龄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丹酚酸B对大鼠缺血心肌组织溶酶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酚酸B( Sal B)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肌溶酶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和Sal B 12.8、6.4、3.2 mg/kg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ISO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给药7 d后,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组织蛋白酶 D( Cat-D)的活性,心脏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一氧化氮( NO)、Cat-D和溶酶体匀浆中 Cat-D 的活性;HE 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或 P<0.01),模型组大鼠心电图T波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 Lamp-2、Cat-D的水平显著升高,心脏匀浆中 NOS、NO、Cat-D含量升高,溶酶体匀浆中 Cat-D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 Sal B 12.8、6.4 mg/kg组和丹参注射液组能够显著降低心电图T 波升高值,降低血清 lamp2、Cat-D和心脏匀浆中NOS、NO、Cat-D含量,升高心脏溶酶体匀浆Cat -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 Sal B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溶酶体的膜稳定性及水解酶的活性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孙帅军;王新宇;黄小玲;陈叶香;王曼;蒋宝平;许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对健康自评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对健康自评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齐齐哈尔市580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与健康自评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患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量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P<0.05)。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2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为“很好”的比例(1.4%)明显低于只患有1种的(13.7%)及未患慢性病的(43.2%)(P<0.05)。部分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较大。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显著(P<0.05)。冠心病、脂肪肝、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不显著(P>0.05)。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重要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533。与60~74岁年龄组相比,≥75岁组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478。与接受过9年以上教育的老年人相比,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323。结论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自评的消极因素,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与生活方式,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防治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孙玉华;王晓峰;张幸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脏康复的新进展

    目前我国关于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寥寥无几,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项目也屈指可数。本文旨在讨论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及它在改善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中的关键作用,并试图探讨我国未来心脏康复发展的蓝图,促成心脏康复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病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雅明;金海;许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喉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喉癌是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占呼吸道恶性肿瘤的65%~70%〔1〕,是仅次于肺癌的呼吸道第2位高发癌,位于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第3位〔2,3〕。近40年来喉癌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经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2003~2007年我国喉癌粗发病率2.04/10万〔4〕。喉癌的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目前喉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其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79%〔5〕,晚期5年生存率为32%~44%〔6〕。喉切除术后由于喉功能丧失或只保留部分喉功能,造成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一系列的改变〔7〕。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改善和社会对医学模式认识的转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QOL ),而不仅仅是生存率。

    作者:李丽;马士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3水平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中老年 T2DM合并OP组(A 组)、单纯T2DM组(B组)、单纯OP组(C 组)和健康对照组(D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并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25(OH)D3、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2+)、磷(P)、血脂及骨密度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四组血清25(OH)D3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年龄、HbA1c呈负相关(r=-0.381,P=0.002;r=-0.378,P=0.011);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9,P=0.047)。结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 D缺乏,DM 合并OP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25(OH)D3与年龄、HbA1c密切相关;高龄、血糖控制差、25(OH)D3缺乏均是中老年T2DM合并OP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梦杰;郭文辉;罗维芸;蔡寒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经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蛋白含量及mRNA变化水平。方法60例DN患者为实验组,随机分为单纯那格列奈组和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组(n=30);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12 w,在治疗前、后均清晨空腹取血,通过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实验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降低,其中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组较单纯那格列奈组降低效果显著(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能更有效降低DN患者血清中的CTGF和FN水平,这可能是联合治疗优于单纯那格列奈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蔷;俞娉;李利;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aip1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多聚腺苷酸结合相互作用蛋白1( Paip1)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蛋白质,与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 PABP )及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相互作用,参与了翻译起始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然而Paip1调节翻译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将目前PAiP1相关的研究进展做如下归纳。

    作者:吴水梅;刘茂生;郑燕;李琳琳;李腾政;张吉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干预方案。选取200例中老年神经症患者,经过筛查选出其中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50)及对照组(n=50),干预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健康宣教外,每周在团体中进行2~3次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时间8w。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通过情感平衡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社会支持量表( SSR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8 w后,情感平衡量表得分高于基线分(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基线分( P<0.05),SSRS 评分高于基线分(P<0.05)。对照组8 w 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对患者的情感、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高景娜;韩笑;贾琼;齐巧玲;刘京乔;田梅;文素荣;王立红;崔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TmLRP)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 PRP)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 BH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用TmLRP及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各45例、43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88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 TmLRP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 P>0.05)。结论 TmLRP与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均有明确的疗效,但TmLRP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适合高龄高危BPH患者。

    作者:侯岩松;何屹;王华;朱崴;姜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