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彬;陈春晓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 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稳定期COPD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终有效病例67例,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口服液、多索茶碱胶囊口服,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三伏天中每一伏的第1天加用中药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SGRQ评分、肺功能、IL-8、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3.53%(P<0.05);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血清IL-8、TNF-α水平的降低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SQRQ评分和肺功能均能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防治稳定期COPD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血IL-8、TNF-α水平,推测是其防治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诗清;朱裕林;赵皓;陈莉;汪超;孙涛;柳雯;周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我国六成老龄人口住在农村,其中,60岁及以上农村留守老人高达5000万〔1〕。如何满足广大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但是着力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构建以留守老人基本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立体化社会支持体系。
作者:唐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对小鼠端粒酶活性及抗衰老能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铁皮石斛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20只。对铁皮石斛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按125、250、500 mg/kg分别给予铁皮石斛灌胃,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0 d。然后检测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脑脂褐素(LF)及端粒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OS、MDA和 LF水平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或 P<0.01),SOD、GSH-Px和端粒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 SOD、GSH-Px和端粒酶活性均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或 P<0.01),ROS、MDA和LF水平下降或显著下降( P<0.05或P<0.01)。结论铁皮石斛增强抗氧化酶和端粒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作者:唐汉庆;韦祎;卢兰;陈桦;李晓华;朱晓莹;劳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科室医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时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地区有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门诊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年龄、性别、学历、每月诊断 AD 例数及诊断轻中重 AD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职称、医院等级、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中,92.6%的精神科医师、96.6%的内科医师、91.5%的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的选用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海地区医师治疗AD患者时,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较为普遍。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药物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显著差异。
作者:班春霞;肖世富;林翔;雷荣土;王涛;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植入 CRT/CRT-D患者,根据其术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为二组:正常组(FT3>3.50 pmol/L),低 FT3组(FT3<3.50 pmol/L),观察二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二组术后FT3的变化。结果 CRT术后6个月,二组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LVEF升高,其中低FT3组术后 LVEF升高更明显(P<0.05);二组患者术后 QRS波时限、LVEDd及PASP有下降的趋势。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低FT3组患者FT3水平显著增高(P<0.01);正常组患者术后FT3水平与术前无差异。结论低FT3心衰患者对CRT反应不逊于FT3正常患者,其机制可能为CRT提高FT3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汪和贵;汪祥海;杨玉雯;芮世宝;柯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是在体育生物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构建的新的学科,是一门新的实验课程,它是力求把握体育生物学科新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新的实验内容和先进技术方法,并与体育运动的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观察运动作用下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为诊断和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熊晓玲;孟思进;赵凌玉;何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SH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治疗,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 PN)和肠内营养( EN)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营养组在营养组的基础上增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分别于治疗第1天( T1)、第7天( T2)和第14天( T3)采集患者血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患者 T3时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 T2,T3时总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营养组亦高于营养组(P<0.05)。与 T1相比,对照组 T2和 T3时CD3+和CD4+水平明显下降,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 T2时 CD4+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与对照组 T3相比,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的 CD4+和 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营养组T3相比,免疫组的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 T2和 T3时 IgG 的水平明显低于 T1(P<0.05);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T3时IgG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P<0.05)。结论早期的免疫营养干预对于改善老年SHI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燕;郭雪琴;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 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MCI)患者的记忆损害。方法对25例 AD患者和2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明精神状态量(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WMS-RC(韦氏记忆量表中文修订版)。结果 AD组MMSE、MoCA总分明显低于aMCI组(P<0.05),aMCI组MMSE、MoCA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组与aMCI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P<0.05)。除经历、定向外,各分测验分数降低;aMCI与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短时记忆中(视觉再生、联想学习)分数明显降低,长时记忆和瞬间记忆无明显差异。结论 AD患者与aMCI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记忆损害,AD患者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损害明显,aMCI患者短时记忆出现损害,瞬时记忆、长时记忆无显著变化。
作者:张莹;田升军;李志强;赵檬;侯星亦;孙悦娇;郭春杰;马涤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耐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可显著提高,且运动耐量显著增强。
作者:蔡婷;王晔玲;王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SB431542及Roscovitine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观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通路对高糖培养足细胞中Cdk5/p35表达的影响及抑制Cdk5激酶活性对高糖和TGF-β1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SB431542(0.1,1.0,10μmol/L)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各处理组Cdk5及p3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Roscovitine对高糖及 TGF-β1刺激足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糖(HG组)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NG)组和甘露醇组(M组)(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加入SB431542后,高糖培养导致的足细胞内Smad-2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HG+SB431542组足细胞内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明显低于HG组(P<0.05)。加入Roscovitine后,高糖及 TGF-β1诱导足细胞的足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活化TGF-β1通路上调Cdk5/p35表达从而诱导足细胞凋亡。
作者:李宏博;张悦;郝军;赵松;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为主,但仍有频发加重,因此要探求新的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解来减轻炎症,2010年4月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推荐批准罗氟司特(一种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用于伴慢性支气管炎且有频繁加重史的重度 COPD 患者附加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上的维持治疗〔1〕。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COPD指南中推荐罗氟司特可用于治疗经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重度或极重度气流受限和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本文就罗氟司特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景伟;温中梅;袁海波;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三个地市≥60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EQ-5 D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208名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较好,存在健康问题维度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疼痛/不舒服(38.3%)、行动能力(17.9%)、焦虑/沮丧(17.1%)、日常活动(12.3%)、自我照顾能力(10.5%);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居住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慢性病是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的影响因素,年医疗支出还是影响疼痛/不舒服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慢性病是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和年龄是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史秀欣;王国文;胡雨亭;齐玉玲;张秀敏;高航;傅昌;杜玉杰;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中老年 T2DM合并OP组(A 组)、单纯T2DM组(B组)、单纯OP组(C 组)和健康对照组(D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并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25(OH)D3、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2+)、磷(P)、血脂及骨密度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四组血清25(OH)D3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年龄、HbA1c呈负相关(r=-0.381,P=0.002;r=-0.378,P=0.011);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9,P=0.047)。结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 D缺乏,DM 合并OP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25(OH)D3与年龄、HbA1c密切相关;高龄、血糖控制差、25(OH)D3缺乏均是中老年T2DM合并OP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梦杰;郭文辉;罗维芸;蔡寒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负载的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诊断明确且不再适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HRP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接受前列腺癌细胞系裂解物致敏DC联合CIK过继免疫;实验组16例,接受PAP-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晚期HRPC 患者对DC 联合CIK治疗的耐受良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增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w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有所升高,治疗后1个月PSA值下降,且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疗效评价:实验组3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对照组2例PR、8例SD、6例PD,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KPS评分)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AP负载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前列腺癌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CIK免疫治疗,使患者无病生存获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娜;孟凡旭;于鹏跃;刘念;张奇;刘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前我国关于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寥寥无几,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项目也屈指可数。本文旨在讨论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及它在改善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中的关键作用,并试图探讨我国未来心脏康复发展的蓝图,促成心脏康复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病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雅明;金海;许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晨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实验、问卷调查以及身体状况评价法对参与晨练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参与晨练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晨练地点主要有广场、公园;练习项目依性别的不同而略有差别,女性老年人参与项目较多;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参加晨练人数比例不同。试验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受试者心理能力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心理自控能力、睡眠等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结论晨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玉娥;张健;张建华;王厚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溪痛风方( DGP)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海马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吡拉西坦0.42 g/kg),DGP 高、中、低剂量组(DGP 52,26,13 g/kg)。采用小鼠双侧海马微量注射(10μg)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2 g/L)和腹腔注射D-半乳糖(180 mg/kg)诱导AD小鼠。给予小鼠连续治疗35 d后处死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小鼠海马结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Aβ1~42、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增加(P<0.05),海马目标停留时间和跨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 APP、Aβ1~42、IL-1β和 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GP高、中剂量组AD小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海马神经元结构明显改善,海马APP、Aβ1~42、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DGP改善AD小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形态结构,通过抑制海马APP、Aβ1~42、IL-1β和TNF-α在A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杰;费洪新;刘得水;张英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AFL)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881例,检测谷氨酰转肽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清肌酐和肝脏超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及eGFR。结果881例体检人群中,NAFL 274例〔男212例,女62例,平均年龄(48.0±7.3)岁〕,健康人群607例〔男321例,女286例,平均年龄(47.7±8.8)岁〕,两组性别、SBP、DBP、UA、GGT、TG、TC、HDL-C、LDL-C、FPG、WC、BMI、eGF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NAFL人群eGFR平均水平低于健康人群〔(107.5±20.0)ml· min-1·1.73 m-2 vs.(112.8±24.6)ml· min-1·1.73 m-2〕。按eGFR水平从低到高将研究人群平均分成四组,发现NAFL患病率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P 趋势值=0.019)。经年龄、性别校正后,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 与 DBP、WC、BMI、GGT、TG、TC、LDL-C、UA等NAFL相关危险因素呈负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 eGFR与NAFL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NAFL可对eGFR产生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可能是导致eGFR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生志;沈哲;厉有名;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因CHD伴高脂血症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三组各90例,均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等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10 mg/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20 mg/次,疗程均为8 w。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三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对比组间以及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 hs-C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别( P>0.05),治疗后 hs-CRP 水平均降低( P<0.05),观察2组hs-CRP水平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2组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组间 IMT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M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2组IMT值降低程度大(P<0.05)。三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HD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IMT增厚现象、血脂升高情况显著改善,且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同时发现 hs-CRP与瑞舒伐他汀钙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分析IMT的改善与患者机体内hs-CRP间存在联系。
作者:姚峰;张苏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心状况和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唐山市和保定市全市各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1359例,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一般情况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简表( WHO-QOL-10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支持、功能独立性是该人群居家不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居家不出老年人。结论身心状况较差、获得社会支持较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出现居家不出。因此,社区工作者应从以上方面着手,加强其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田;王玉静;景丽伟;张超;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安紫薇;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