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翠燕;郭雪琴;潘彩霞

关键词:营养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SH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治疗,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 PN)和肠内营养( EN)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营养组在营养组的基础上增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分别于治疗第1天( T1)、第7天( T2)和第14天( T3)采集患者血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患者 T3时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 T2,T3时总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营养组亦高于营养组(P<0.05)。与 T1相比,对照组 T2和 T3时CD3+和CD4+水平明显下降,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 T2时 CD4+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与对照组 T3相比,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的 CD4+和 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营养组T3相比,免疫组的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 T2和 T3时 IgG 的水平明显低于 T1(P<0.05);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T3时IgG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P<0.05)。结论早期的免疫营养干预对于改善老年SHI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MMP组织抑制因子(TIMP)-1(t=3.358, P=0.001)、MMP-3(t=4.375,P<0.001)、VEGF(t=19.0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1,P=0.039)(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0.70,P<0.001)(P<0.01)。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t=3.154,P=0.002)、IL-8(t=23.7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 VEGF与 MMP-9(r=0.626,P<0.01)及 IL-8(t=0.682,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VEGF与MMP-9、IL-8呈正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卢建军;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汉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探讨修订荷兰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法从承德市和南京市选取898名社区老年人,施测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AS)、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主动-投入、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59.4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3.532,RMESA=0.069,GFI=0.852,AGFI=0.816,CFI=0.900,IFI=0.901,NLI=0.867;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18~0.909;除“多样性”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皆显著正相关(r=0.143~0.424,PS<0.01)。结论汉化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群。

    作者:刘海宁;李现文;韩布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筛查确诊为T2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社区干预。干预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积极的社区干预治疗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陈薇薇;陈肖静;刘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对健康自评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对健康自评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齐齐哈尔市580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与健康自评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患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量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P<0.05)。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2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为“很好”的比例(1.4%)明显低于只患有1种的(13.7%)及未患慢性病的(43.2%)(P<0.05)。部分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较大。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显著(P<0.05)。冠心病、脂肪肝、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不显著(P>0.05)。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重要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533。与60~74岁年龄组相比,≥75岁组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478。与接受过9年以上教育的老年人相比,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323。结论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自评的消极因素,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与生活方式,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防治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孙玉华;王晓峰;张幸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损害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 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MCI)患者的记忆损害。方法对25例 AD患者和2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明精神状态量(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WMS-RC(韦氏记忆量表中文修订版)。结果 AD组MMSE、MoCA总分明显低于aMCI组(P<0.05),aMCI组MMSE、MoCA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组与aMCI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P<0.05)。除经历、定向外,各分测验分数降低;aMCI与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短时记忆中(视觉再生、联想学习)分数明显降低,长时记忆和瞬间记忆无明显差异。结论 AD患者与aMCI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记忆损害,AD患者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损害明显,aMCI患者短时记忆出现损害,瞬时记忆、长时记忆无显著变化。

    作者:张莹;田升军;李志强;赵檬;侯星亦;孙悦娇;郭春杰;马涤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并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6 w后,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应用连线测验(TM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应用症状量表(TESS)评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愈率为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24/39),P<0.05〕,研究组患者HAMD和TESS评分分别为(14.50±1.47)分和(1.40±0.27)分,低于对照组〔(16.24±1.38)分和(2.13±0.29)分,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TMT A时间和 B时间分别为(58.73±4.70)s和(83.65±8.36)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2.46±4.91)s和(86.29±8.77)s,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WCST测试中完成分类数为(6.43±0.13)个,明显高于对照组〔(5.70±0.14)个,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WCST测试中持续性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分别为(19.30±1.92)个和(9.28±0.91)个,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1.83)个和(11.57±0.97)个,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陈春凤;朱翔贞;高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技术在Sarcopenia研究中的应用

    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是在体育生物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构建的新的学科,是一门新的实验课程,它是力求把握体育生物学科新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新的实验内容和先进技术方法,并与体育运动的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观察运动作用下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为诊断和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熊晓玲;孟思进;赵凌玉;何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为主,但仍有频发加重,因此要探求新的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解来减轻炎症,2010年4月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推荐批准罗氟司特(一种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用于伴慢性支气管炎且有频繁加重史的重度 COPD 患者附加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上的维持治疗〔1〕。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COPD指南中推荐罗氟司特可用于治疗经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重度或极重度气流受限和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本文就罗氟司特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景伟;温中梅;袁海波;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晨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晨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实验、问卷调查以及身体状况评价法对参与晨练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参与晨练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晨练地点主要有广场、公园;练习项目依性别的不同而略有差别,女性老年人参与项目较多;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参加晨练人数比例不同。试验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受试者心理能力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心理自控能力、睡眠等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结论晨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玉娥;张健;张建华;王厚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操作规范

    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治疗比较困难,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1,2〕。祖国医学认为该类病因虽然可分为寒、湿、热或气血虚弱、阴阳不足,但总病机都要转换到气滞血瘀这一点上,因此活血化瘀是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治疗法则〔3〕。传统针灸疗法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作用,对改善肢体缺血症状有一定疗效,一般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应用于临床。本专科在临床上针灸颈部夹脊穴及腰部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4,5〕。电针夹脊穴治疗法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科研积累的经验,将脊髓刺激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研究与中医针灸理论相结合的技术--以微弱电流直接刺激脊髓脊柱技术,通过针刺棘突两侧肌肉丰厚处,刺激兴奋传入神经粗纤维。

    作者:高杰;夏联恒;张雅;付晨菲;李晓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滋补脾阴法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影响

    目的:研究滋补脾阴法改善大鼠糖尿病脑病及其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脑病组( DM组),滋补脾阴组(ZBPYR组),健脾益气组(BZYQ组)和滋补肾阴组(LWDH组)。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JC-1和 DCFH标记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高低、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ZBPYR组水迷宫潜伏期低于DM 组(P<0.01),BZYQ和 LWDH 组与DM 组无统计学差异 ZBPYR组△Ψm高于 DM组(P<0.05),BZYQ和LWDH组△Ψm较DM组无统计学意义;DM组 ROS高于 ZBPYR组(P<0.05),与 BZYQ和LWDH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BPYR提高△Ψm,降低ROS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作者:孙铮;战丽彬;姜如娇;隋华;梁丽娜;李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经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蛋白含量及mRNA变化水平。方法60例DN患者为实验组,随机分为单纯那格列奈组和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组(n=30);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12 w,在治疗前、后均清晨空腹取血,通过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实验组血清中CTGF和FN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降低,其中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组较单纯那格列奈组降低效果显著(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能更有效降低DN患者血清中的CTGF和FN水平,这可能是联合治疗优于单纯那格列奈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蔷;俞娉;李利;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70岁以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PCT指导治疗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对照组根据病情和临床症状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病原菌培养结果、住院天数、抗感染治疗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PCT指导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PCT指导治疗组培养出病原菌20例,病原学阳性率为36.4%,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19例,病原学阳性率为34.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PCT指导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 指导治疗组抗感染治疗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 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CT指导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指导能够缩短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降低抗炎药物费用以及住院费用。

    作者:皮白雉;姚小英;徐网兰;姚钧;宣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生回忆疗法对朝鲜族独居老人抑郁情绪的连续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朝鲜族独居老人抑郁情绪变化,探讨适合朝鲜族独居老人的心理干预疗法。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120例符合条件的独居抑郁老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实施常规社区卫生服务基础上,接受连续人生回忆治疗,并分出连续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维持常规社区卫生服务。结果干预前朝鲜族独居老人抑郁检出率47.4%;连续组在干预6个月后抑郁得分低于观察组,干预组在干预6 w后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在干预6个月后抑郁得分与干预组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进行人生回忆疗法能有效缓解朝鲜族独居老人抑郁情绪。

    作者:赵春善;许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蒙药嘎日迪乌日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乌日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NOS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每组20只,10只用于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测定,10只用于脑匀浆中NO、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VEGF及BDNF含量测定。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灌胃嘎日迪乌日勒0.18、0.36 g/kg,阳性组给予金纳多片0.16 g/kg,1次/d,连续给药7 d。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取脑,进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制备10%的脑组织匀浆,检测NO、nNOS、VEGF及BDNF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高、低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明显降低( P<0.05)。 HE染色,给药组正常脑组织结构消失,椎体细胞体积缩小,部分椎体细胞脱失、坏死、组织稀疏,间质水肿,与梗死区边界模糊。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NO、nNOS、BDNF、VEGF均明显升高(P<0.05);阳性组 NO、nNOS、VEGF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 NO、nNOS 明显降低,嘎日迪乌日勒低剂量组BDNF明显升高、VEGF明显降低(P<0.05)。结论嘎日迪乌日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中NO、nNOS、BDNF、VEGF的含量有关。

    作者:巴图德力根;韩志强;王茜;孙晓成;安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B431542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足细胞Cdk5/p35表达的影响

    目的:应用SB431542及Roscovitine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观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通路对高糖培养足细胞中Cdk5/p35表达的影响及抑制Cdk5激酶活性对高糖和TGF-β1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SB431542(0.1,1.0,10μmol/L)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各处理组Cdk5及p3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Roscovitine对高糖及 TGF-β1刺激足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糖(HG组)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NG)组和甘露醇组(M组)(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加入SB431542后,高糖培养导致的足细胞内Smad-2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HG+SB431542组足细胞内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明显低于HG组(P<0.05)。加入Roscovitine后,高糖及 TGF-β1诱导足细胞的足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活化TGF-β1通路上调Cdk5/p35表达从而诱导足细胞凋亡。

    作者:李宏博;张悦;郝军;赵松;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住院慢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状况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慢性便秘( CC)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与结肠传输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05例老年CC的长期住院患者,并同时设立非便秘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情况,并对 CC患者根据结肠传输功能试验区分为慢传输型和正常传输型便秘调查抑郁、焦虑状态、睡眠障碍的情况。结果老年CC患者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焦虑抑郁状态共存者分别为55例(52.387%)、61例(58.10%)和48例(45.71%),而对照组分别为9例(9.28%)、11例(11.34%)和9例(9.2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CC患者中,正常传输型便秘焦虑状态(67.44%)及抑郁状态(83.72%)比例明显高于慢传输型(38.71.09%和51.62%),且焦虑与抑郁状态共存的比例(44.19%)也明显高于慢常传输型患者(20.97%)( P<0.05)。睡眠障碍在老年CC的患病率为41.90%,慢传输型占43.55%,正常传输型中占39.53%,非便秘患者为7.2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C患者中,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发病率高,结肠传输功能正常型便秘患者与抑郁或焦虑相关,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高。

    作者:叶彬;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数字化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应用对比

    目的:比较数字化摄影( DR)与多层螺旋CT( MSCT)在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对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采用DR与MSCT进行检查,并将两种诊断方法分别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SCT共在68例患者中检查出足踝部骨折195处,其中单发骨折5例,多发骨折63例;68例患者的MSCT检查结果与术后或出院诊断结果完全相符。 DR共在68例患者中检查出足踝部骨折113处,其中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48例;DR 漏诊率达42.05%。在所有的足踝部骨折类型中跟骨骨折所占比例高,达22.05%(43/195),而且DR针对跟骨的漏诊率也是低的,仅为13.95%。进一步比较DR与MSCT两种检查方法对足踝部骨折检出率发现MSCT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DR(57.95%)(χ2=103.83,P<0.05)。 MSCT共在68例患者中检查出29处关节脱位,DR诊断出关节脱位18例,漏诊率为37.93%。 MSCT的关节脱位诊断与手术所见或出院诊断一致。对比 MSCT和 DR 对关节脱位的检出率可以发现 MSCT的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DR(62.07%)(χ2=13.57,P<0.05)。结论 DR与MSCT 扫描影像学检查在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学价值,对于足踝部外伤的患者结合体检必要时进行2个相邻部位检查,可以减少X线检查的漏诊。

    作者:洪常华;田震静;韩立江;杨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患者1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血肌酐及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磷、血钙、血肌酐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血肌酐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广宇;蒋晓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因CHD伴高脂血症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三组各90例,均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等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10 mg/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20 mg/次,疗程均为8 w。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三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对比组间以及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 hs-C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别( P>0.05),治疗后 hs-CRP 水平均降低( P<0.05),观察2组hs-CRP水平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2组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组间 IMT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M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2组IMT值降低程度大(P<0.05)。三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HD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IMT增厚现象、血脂升高情况显著改善,且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同时发现 hs-CRP与瑞舒伐他汀钙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分析IMT的改善与患者机体内hs-CRP间存在联系。

    作者:姚峰;张苏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